|
通过安妮的幻想朋友来连接两个时空是很聪明、有效且必要的做法,类似于佩措尔德在《过境》中的尝试,只是相比较导演前作显得有点低龄化。 |
|
一本安妮日记成为穿梭时空的工具,串起纳粹记忆和现代欧洲。作为大屠杀动画片想象力是有了,就是强行关联难民潮太生硬。老欧洲的圣母病本质无解,因这些圣母从不反思,正是自己狂热的价值观传教,才在全世界制造了一波又一波难民... |
|
荷兰版《满江红》,让安妮日记不止作为一本名著,更是作为一种跨越时代的精神流传下去,帮助到更多需要帮助的人,想法和作画都不错。 |
|
Shoah 基金会赞助的自然是以史为鉴 呼应当今战乱导致的难民问题 然后就是 Kitty 这样的虚拟角色赋予其自主意识跃出纸外 创作者与读者之间的媒介本体觉醒后进而信息补充甚至情感交织 这两大主题都有浅尝辄止的触及 但又都走得不够深入 最初想过做定格背景场面 人物二维手绘 但后来看到成片如此也可以接受欣赏 对于一个精神符号的表面宣传 无处不在 反讽的恰恰是内核消散:即「安妮之死」通过展览/绘本/访谈/剧场等等方式渗透 建筑命名融入城市 却对现实里的边缘与躲避视而不见 |
|
我们或许已经从种种讲述和书籍里熟稔了这个故事,但更年轻的一代似乎却未必完全了解。因此翻新讲述,就有了它的意义;也始终如同她的文字,在任何时候翻阅也能感受到力量。Kitty愤慨各种以她的冠名,想要传递更真的精神;世代的迷惘,撕裂和漠视;或许本不就只是找寻,也是自省。 |
|
-0.5 |
|
梦幻里的安妮 安妮日记寻根记....很魔幻 |
|
挺有灵性的动画化,运用了许多只有动画能表现出来的效果。将安妮的日记进行拟人化,让观众通过她的视点回顾安妮的人生,这个想法也很有意思。 |
|
She is everywhere. 近似潘神的迷宫。角色对作者的追寻,现世对历史的拷问。 |
|
天马行空、出神入化的想象力把一个改编翻拍过千万次的老掉牙故事化腐朽而神奇了,在戛纳时因为听到其他影评人看过后觉得没有被打动而错过了,这也差点酿成一件后悔的事,自此以后不再相信任何影评人或专家,只信自己,自我的喜欢自己喜欢的,自我的讨厌自己讨厌的 |
|
7/10 一些部分出彩而一部分却又游离在外,让人没法集中在整体中。不过荷兰对于Anne Frank的尊敬和热爱令我感动。 |
|
90年代通过贝塔斯曼书友会 《安妮日记》成为很多中国人书架上必有的一本书 一个娟秀忧郁的犹太女孩 一段灰暗压抑的藏匿生活 带着90年代中国读者初涉及普世价值 对战争与和平的关切 一切似乎都那么情理之中 这部动画电影在我看来差不多就是此类“普世关照”的初级读物 很正、很满 对于一个刚刚接触那段残酷历史的读者而言 是不错的入门读物 但却缺乏更深刻的反思与更实在的描写 影片的优点集中在凯蒂的身上 她作为《安妮日记》的化身 在安妮故居无形而在室外有形是全片最好的隐喻 代表了安妮的价值如果被束之高阁任人瞻仰 那就形同于无 只有实践她的精神 《安妮日记》才有意义 影片的主线也是在讲当代欧洲难民问题 将难民等同于当年的犹太人以实践“安妮的精神” 这与最后“《辩护人》式的演讲段落”实在都过于政治正确 不免陷入空洞的自我感动 |
|
阿里·福尔曼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依旧,但太过于天真 |
|
“安妮·弗兰克在哪里?”创意色彩都不错,借几十年前世界著名《安妮日记》故事,内核还是当今救助难民,这个主题近年重复性实在太强了独特性和打动人的力量都不够,况且难民问题和nc还不是一回事,确实严重影响了当地居民的生活。英语对白内嵌中字。窗外年华版权。2022荷兰电影展。百老汇电影中心MOMA1号厅。3天前apm店转来的临时18点加场,昨天才重新在moma开票,都没上淘票票猫眼只在BC自己的app上了。开场前就卖了5张票太惨了…但散场时厅内坐了7个人,唔…今天这场也看得周折,放弃了馆的隐藏摄像机去ume看了《德国往事》,如愿看上这部,碰巧背景一样。这影展说新片不好看最后也看了7场只差一部《我的生活》,海报还差《流沙》,其他橙色周边想要的都兑了。晚上和边姜老师聊了半天电影和这些影展,很愉快。 |
|
后面难民宣言关联格外直白生硬,没能将故事讲得流畅 |
|
今日最佳,很特别超岀预期,年少的他(她)们都是勇敢可爱真实的。这是现实与历史之间的一场灵魂拷问,也许在创作者眼中,现在的欧洲难民政策与当年纳粹迫害犹太人的历史本质相当吧?立意不落俗套,以动画形式声援那些孤立无助的少数群体,最后的片尾字幕传递了这一点。与其用冠冕堂皇的理由去整天参观纪念,还不如用切实的行动去帮助和拯救弱小,Anne并非单纯相信一切美好,而是“经历了罪恶仍然选择相信人性的善良。”Kitty来到Anne的墓前放声大哭,那一刻每个有良知的人都会感同身受,一个人的生命旅程固然有限,但她(他)用想象力创造出的世界却可以与世长存,让我们致敬想象拥抱文字,努力善待每一个生命。#资料馆.荷兰影展2023# |
|
1031|60/100
结尾白眼都翻到天上去了,非得扯上难民问题,圣母值爆表。从尊重个人表达的角度考虑,这也就算了,但毁了前面故事营造的氛围却是实实在在的问题。时空交错的设定很有意思,不纠结设定也让它区别于美式动画,有很独特的欧洲质感,但就是毁在结尾了。 |
|
一邊回憶著二戰時期的反猶暴行,一邊記錄著當下极其難民問題,人們讀著《安妮日記》、以各種方式紀念著安妮,然而,卻沒有從安妮的經歷中學到精神。這一次的Ari Folman,顯得有些理想主義的幼稚,畢竟,看著人類一而再再而三地重蹈覆轍,對於未來的美好希望似乎只能先在電影中實現了,甚至那突兀的感情線也可以理解為,沒來得及戀愛的安妮以另一種方式實現,只是,很難讓觀眾接受罷了。 |
|
这个kitty但凡睁大眼睛仔细看看安妮之家就不会不知道安妮早死了。欧洲圣母只要睁大眼睛好好看看自己,也应该知道难民问题跟二战种族灭绝根本不是一码事。别来沾边了好吗,我真的会吐。 |
|
两生花(一体双生)+蝴蝶效应(日记本里的文字带入时空场景)+无数精神分裂电影的糅合体,虽然几处分镜设计很精彩,但最后强行把纳粹反尤与移民难民问题嫁接在一起,硬扣了个灵魂拯救的帽子,“圆满”一塌糊涂。 |
|
#6.16 荷兰影展 igc百丽宫
情感上真的overwhelming 想象力快要满溢而出
并不认为结尾是「强行关联难民问题」……每个时代都有受压迫者,而Kitty跨越了一个时代,帮助Anne实现「尽可能地拯救更多灵魂」的愿望。我个人觉得豆瓣这个分低了,起码七分往上。 |
|
不看后段或许可以给四星:视觉层面,POV和街景的3D动画、深入收音机内部 和黑人小女孩口述时 的不同画风、Nazi形象的独特呈现;文本层面,比较有新意地设置了一个从日记中幻化出的人物,带有超脱现实、穿梭时空的能力,如同一张白纸一样探寻 追忆那段历史,又有能自然引出追逐等刺激场面。但最后落脚到欧洲难民的安置问题总觉得有些牵强?1106@MOMA |
|
三星半
重新铭记逐渐消失的记忆
画面忧伤又唯美
结尾略主旋律
记2023年广州百丽宫荷兰影展 |
|
+.5。除落脚点不太满意外,其余部分准五星,非常喜欢,看哭数次。从历史的见证者角度叙述,探访不可逆的历史,唤起的却是本真的情感。 |
|
2.5 |
|
之前编辑过安妮的传记绘本,看这个电影曾经的感受也被唤醒了。电影还反映了现实的难民问题,战争难民被驱赶正如犹太人被纳粹迫害,本质上都是对少数人群的歧视。参观安妮·弗兰克博物馆,看她的电影、戏剧,读她的日记,又有什么意义呢,她写日记不是让人们崇拜她的。 |
|
阿里•福尔曼依旧关注屠犹、难民等严肃议题,可惜本片选择了童话视角,导致探讨不够深入。当然,即使是福尔曼的二流作品,也比好莱坞这些年流水线产品强过百倍:复古的影调、华丽的想象、灵性的配乐,给这个多次搬上银幕的故事赋予新的生机。 |
|
安妮的日记绮蒂寻找安妮的故事。著名的《安妮日记》里的日记绮蒂活了,并且穿越到了现代。她很疑惑,为什么到处都是以安妮命名的东西,却找不到安妮。这时一个能看到绮蒂的男孩开始帮助她,让她理解此时已经不是战争时期,而且安妮已经去世了很多年。电影通过这种神奇的穿越和虚幻人物的具象化表达导演两方面的目的,一是展现二战的残酷,二是质疑德国对待难民的态度和政策。电影想象力尚可,但展现战争残酷方面十分有限,倒是希望善待难民方面的笔墨浓重。况且,绮蒂能被谁看见好像完全没有逻辑和道理。 |
|
3.5(不过 Anne 的声优是什么赵丽颖) |
|
荷兰电影展@百老汇MOMA,很棒,还有映后分享,画风和音乐都很喜欢,阿姆斯特丹元素很熟悉,竟然还有不错的小年轻感情戏,对纳粹的表现很带感,结尾慷纳税人之慨号召收容不然我就烧你们国宝文化符号这段处理有点尬 |
|
#2023荷兰电影展·昆明站
印象派的新浪潮,次元时空的交替与回忆,讲述一个需要充满爱和希望的故事,当中不断都在告诉众人这里需要的是自由与尊重…安妮的日记与安妮想象出来的玩伴时隔世纪之后发现虽然到处都是以安妮命名的建筑地标,但是活在当下的人们早已忘记那时候战争的残酷,养尊处优的过着一成不变的机械生活,参观旧址只不过是一种消遣时间的方式,集中营发生的一幕幕永远需要铭记,安妮的故事与现在还处在战争环境下无家可归的难民们都需要去理解 |
|
想法还不错,但是感觉整个设定过于理想了,真的很难被说服。大概能看到导演的种种表达尝试,比如通过反思历史来对现在的难民问题有更好的解决方案,但是两个事件的对比,包括影片里面对这些事件的处理方式,太难说服一个成年人了,好像看了个童话故事。另外日记抽象成人的设定很像哈利波特里面的日记魂器,甚至有几幕通过文字穿梭到过去的画面也很像哈利波特电影里面的。最后配乐挺好听! |
|
被《过境》启发了吧?但多的是自我感动。 |
|
6.5/10 有很喜欢的part,喜欢双线叙事的结构,好几幕让我眼眶有点湿润,也有很不喜欢的地方,结局就太俗套了。PS:移民问题和种族屠杀问题差异性还是挺大的。 |
|
【2022荷兰影展·安妮日记·2021】对《安妮日记》的第N次改编。它是世界上流传最广的揭露犹太人大屠杀的文字记录,然而,从问世之初就一直遭人非议:质疑安妮确有其人,攻击日记是伪书、赝品、代笔、虚构,指责出版日记的安妮父亲是骗子……即便是在1960年吕贝克法庭通过笔迹鉴定认定日记是真品、1963年当年逮捕安妮的警察认罪招供、1986年荷兰国家战争文件研究所通过对纸张、浆糊、墨迹科学鉴定其为真迹和1990年汉堡地方法院再次确认加持的情况下,要求其下架、封禁的声音也从未停止。安妮日记的英文版,也是在被美国的出版商拒绝了15次之后才得以付梓。真相是残酷的。大多数反对真相的人,并非出于嫉恨,而是出自恐惧。 |
|
《安妮日记》故事非常有名,以动画形式展现是合适的,视觉向没得挑,画风舒适,文本结构一拆为二构思是不错,但现实与幻想两个世界的互文平庸,联动处理太单调,在主题非常明确的情况下频频讲大道理就愈发无聊,片尾曲好听! |
|
#CANNES2021 |
|
画风不喜。还不如直接让配音演员来演真人版。 |
|
感觉一般 |
|
表现形式太拐弯抹角 最后那部分不喜欢 |
|
画面和配乐都不错。通过书里的虚拟朋友基蒂来回溯那段历史,还是很让人动容的。总体来说比较新颖,美中不足的是里面的爱情线,完全没有必要。 |
|
#6.25 荷蘭影展 igc百麗宮 看哭數次,這部的美術風格很出色,配樂也動聽,分真的低了 |
|
啊……与《和巴什尔跳华尔兹》相去甚远…… |
|
设计的不错
但是剧本可以在打磨打磨
|
|
什么都说了又什么都没说,通过日记本拟人化处理算是有意思设定,但是一会儿别人看到她一会儿看不到,在现代逃跑换衣服什么意思?也没展现出大屠杀残忍,也没展现出战后情况,就有些无聊 |
|
4.5,全龄段动画片。基于真实历史人物之上的故事构建的复杂又精巧。文本抽出《安妮日记》中的客体凯蒂可以让观众时而沉浸时而抽离的游走在主体安妮和客体凯蒂之间,以及在过去与现在不同的时空交织中达成映照当下难民和宗教等兼具现实关照和人文关怀的社会议题。稍微遗憾的是Peter的功能性人物有些俗套。 |
|
2022 荷兰影展 #74th Cannes# 一本日记连接过去与现在 将纳粹屠杀与遣返难民类比有些牵强 |
|
虽然知其理想之简单纯粹,希望之渺茫,但还是很喜欢这样的天下大同,虽然尚知童言无忌。以动画的形式看安妮日记,那些内心的恐惧与信仰以最形象生动的方式表现出来,再造为一个充满着幻想的王国。而历史哲学与现当代难民议题的对接将时空从过往引入了当下,拼接起不同时代的相同议题,如果现实太过残酷,不妨一起跳支舞啊,在冰山翩翩起舞,在空中迷离飘散,将历史俨然铭记,将希望寄予远方 |
|
【2023資料館學術放映】
+2 |
|
1.5/10 #2023荷兰电影展# 经典事件的改编和大肆创作,远不如《乔乔的异想世界》。想象力很丰富,但也太意识流、太主观化,在黑暗化纳粹士兵后再经由动画表现愈像是又一篇暗黑童话。主人公凯蒂来回穿梭于安妮·弗兰克时代和后安妮·弗兰克时代,在两个时空中产生影响,味如嚼蜡的情节让人无聊累了。在被色彩轰炸了一个半小时后,主旨终于姗姗来迟,只是早已太晚;最后过度的煽情也再次让电影语义不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