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剪辑点 = 戏(喜)剧点 |
|
如果无法共情人物,生活流影片就会显得无比冗长且矫情。 |
|
3.5,i人的城市漫游记,胶片质感好舒服,他不停走路,四处寄宿,浑浑噩噩不知去途,有点愚笨,又有点惹人怜。 |
|
可能是我看过的最多走路场景的电影,男主角60分钟感觉有一半以上的时间都在走路,你就感觉他好忙啊,但其实完全不知道他在干嘛,整部电影啥事也没讲。这个电影就给我一种这样的感觉,就是它花了一个小时去呈现以男主角为主的这样一群人的状态,他们每天营造出一副自己特别忙的状态,但其实到最后他们什么事都没做,就好像她们对待生活本身也是这种短暂停留的样子。这种生活细节的拿捏其实蛮有趣的,比较少有片子在讲这种状态。 |
|
有点可爱。立刻想到一位同学,当他开口说话时,你就跟着进入了另一个混沌时空。但人生本来就是由99%的无聊构成啊! |
|
一样是城市步行公路片,《短暂停留》让我想起了《长假漫漫》,但后者是垮掉的一代对生命意义的诘问,本片则像i人一种轻巧笨拙的自我解构。Mike这个伪i人居然时常应承邀约,是因为过于寂寞还是找不到生活的意义?Mike独处时我也分不清他是在充电还是在耗电。dry comedy看得我很开心,每个片段都惹人会心一笑。 |
|
无力评价,只觉得每个人的长相都很……歪瓜裂枣。 |
|
介于好看不好看之间,喜欢不喜欢之间,有意思没意思之间。 |
|
比ricky更自然的厌世极简电影,甚至有点反mumblecore: 没有过多抒情与内心表达,流水账般的事件,对话与冲突如自带快进般被略过,还没真正发展就结束。迷茫被放在过曝的窗外与冷漠的话语里,镜头只体现出角色表面上的游离状态,不断身处于简短寒暄与被拒绝的循环,一直麻木到自己的归属被夺去才有了情绪的外露。那些短暂的停留反而体现出人物内心的长久停滞,被动地接应着一个个外界干扰,对变化感到应接不暇。 |
|
(4-)泰德·芬特拍的第一部长片,就像片名一样《短暂停留》,人与人的邂逅只是一小段时间,如mike代做导游,只能陪游客一段路,上一幕两个人刚约好看电影下一幕就直接从电影院走出来后分开,朋友翻脸不认人,睡在地板,大街,我可以在到处停留,但我只能在每处短暂停留。 |
|
像日常生活一样看过就忘记了。男主虽然看着内向不善社交,但对于随机的邀约几乎都会赴约,还会主动问在街头偶遇的只有一面之缘的人等下要不要去看电影,喜欢这种。 |
|
憨憨的,有点可爱 |
|
非常碎片和日常的,看完之后觉得有点无聊又有点忧伤 |
|
72/100 @MUBI |
|
这也太anti-hero了吧 |
|
灵魂飞起来了,好先锋实验的片子 |
|
郊区青年现状,观感轻盈可爱,都是些日常碎片,无所事事地闲逛,被好友背叛,居无定所,大马路上也能席地而睡,不善交际,一切顺其自然,凭直觉行事。【NTb/4.29GiB】(16mm胶片) |
|
这种无所事事看似没有主题的沉闷生活竟然拍得挺轻盈 |
|
【4+】纯粹的日常碎片组成,不要尝试从只言片语中寻找什么意义,享受直接的行为,固然是从无聊中提炼出高于“做什么”的思路。这个笨笨的人物还挺讨喜。 |
|
Mike may always be wandering... |
|
有意思 整个电影都存在一种难以名状的微妙感 |
|
《短暂停留》Mike话很少,他总在走路,走来,走去,却不太分得清南北。Mike自己呆着很无聊,只要有人邀约便去,但又不知道去了做什么。Mike有时睡在地板上,睡在阁楼上,睡在厨房里。不知道他要干嘛? |
|
喜欢泰德·芬特镜头下笨拙寂寞的人。 |
|
浮萍一样但又卡在了这里 |
|
3.5 |
|
+ |
|
还没有人翻译过,已翻译校对完毕~中英双语熟肉指路微博@Kucing_ 2023年03月中旬任务Done✅ |
|
wow🆔不确定再看一下原来不是 然后去sj发现人家已经有崭新的唯一了kkk
#wishunothingbuthappiness |
|
09/24/2022, @ MUBI. 每场戏都很稳。留有余味。 |
|
Mike话很少,他总在走路,走来,走去,却不太分得清南北。Mike自己呆着很无聊,只要有人邀约便去,但又不知道去了做什么。Mike有时睡在地板上,睡在阁楼上,睡在厨房里。Mike的生活,像被剪掉后散在桌上的指甲,无用,微小,细碎。啪!关灯,睡觉,指甲掉在桌上,便跟时间没了联系。 |
|
很轻盈 |
|
片如其名,几乎每一场戏和每一个相遇都仅点到即止,呈现出居无定所的状态。 |
|
典型的Dry comedy。摄于新泽西的郊区。导演说拍完,这个社区就被gentrification毁了。主角大半时间在睡觉。在自己公寓的地板上睡,被踢出去后在朋友家的阁楼里睡,睡前盯着草间弥生风格的台灯。北美无聊美学又有一点新电影。 #mdff2017 |
|
今天看的第一部片,难看死了,超级干巴巴,竟然没睡着,奇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