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国时期的史诗大片。美工布景服饰造型颇为古朴典雅,且认真严谨,远非当时其它戏曲造型的古装片可比。周达明的摄影也尽显肃穆端庄古风大气。子路、颜回、子贡外形气质很赞,孔子反倒一般,其余乱臣贼子过于脸谱丑化,皆不足道。4星半。 |
|
本片记录了山东某民营学校校长孔仲尼同志为开展贵族教育而奋斗的故事。 |
|
睡着了,对不住。。。被呼噜惊扰的左邻右舍,抱歉了。。。。 |
|
这该是费穆最好的电影,这也是我心中最好的电影,无论给它多少星都嫌少,它是无价之宝。费穆把“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拍出了“天生仲尼,仁义难行,世道衰微,仲尼如长夜”,整部电影深沉悲怆,朴拙大气,影像镜头处理诗意绵长。孔子立于土台之上,立于宫殿之上,立于陈蔡绝地之上,立于呵气成冰的困难之上,仍耿耿于仁义当行,十四年周游列国,感觉一事无成,又逢颜回贫死,子路战死,只有孙子子思陪伴,能不令人潸然泪下?太多细节使人难忘,孔子讲学、孔子说颜回也有了白发,子路临死不免冠……张翼面部棱角如三船敏郎,是一个硬汉,他所扮演的子路,被敌人围困,场面拍出了回肠荡气的史诗感。剧本极好,散而不散,是绝佳的“中国”电影该有的气息。 |
|
1、孔子一步步晋升,很蒙太奇;2、颜回、子路、子贡戏份颇重;3、都是费穆电影,与《小城之春》一比就不上档次了;4、齐景公的大臣走入屏风进言,齐景公复走出,思忖,此场调度好。 |
|
孔教造神片,开头把孔子耶稣释迦牟尼并提,中间所有的镜头都是在图解论语和史记,最后孔子,子路,颜回三座大神在天空昂首踏步,造神音乐响起:孔子孔子大哉孔子。各种时代局限加一星。@UCCA THX土老师帮忙买票。 |
|
徐老師提到兩點1.和左翼電影觀念不同的地方在于他認為新社會不能解決所有問題.2.如何以中國傳統文化容納現代.看到的修復版敘事還是混亂,但鏡頭場面調度考究.重形式舞臺感強.隱隱流露出的傷懷矛盾混雜的情緒是其迷人的地方. |
|
@电影资料馆。印象最深的一句,竟然是宋朝和南子淫乱前说的那句“天长地久,焉能舍你而去“,真想抽自己。 |
|
一开始很难看进去,赤裸裸地规劝训诫。但最厉害的地方就在于此,费穆慢慢把观众引入一个新的构造出来的历史时空,观众一旦适应便能游走期间。用文字说明串联起复杂的人物关系和时空线索,此时文字不在只承担默片间幕功能,而与台词统一同一,共同完成了对孔子一生的书写。除了古典式摄影,有一个横向移动镜头很独特,孔子和学徒们被围困旷野四散席地而坐,竟有沟口健二之神韵🌚。很惊喜这片修复正视了声音残缺问题,记得曾读到过孤岛时期是中国有声片真正发展完善的时期。 |
|
補記2010大銀幕看, 經典被發現, 子路正冠一幕異常感人, 場面是還原不到歷史, 精神上是太利害.... |
|
以前电影人的创造态度让人由衷的心生敬畏,唯恐情节和故事有违事实,不够周到,费穆的剧本看似讲孔子的生平事迹,其实讲的是仁义大智和儒家思想,影片的服装造型美工更是精细的颇具考古风范,摄影也是尽显诗意,和儒家思想的主题犹如工整的对仗。所以说现在的电影人,创造态度就是错的。★★★★ |
|
看来睡着是常态……台词慢得令人捉急,转场却多到要努力跟上……仰角为主的圣像的拍法(费穆大师你有多爱仰角?),却由费穆极具匠心的中式构图(画幅留白,压边压角等等)赋予风格。依然是古装即汉装汉装即戏装,呼唤乱世中的圣人,所谓讲述神话的年代。片尾的时候我不禁十分怀念菲姐的《幽兰操》。 |
|
已經很有預示性的機位與構圖 |
|
孤岛,借古讽今,可能因此忠义勇猛的子路倒比夫子更立体一点。多着墨突显人物性格的情节,其他战乱流离则用引文一笔带过。印象深的:博弈论英雄,官帽看升迁。片尾孔子逝世后补加了段千秋万代光辉形象,我居然想起了呼喊与细语...字幕带人名,声轨有缺损。@中放,香港资料馆第二修复版 |
|
费穆1940年作品。由于时代所限,电影有对白半文半白,人物纷繁,表演过于舞台化、故事碎片化等缺点。而且修复效果并不好,噪点很多,一些片段还没有声音。若以当代眼光看待,简直不忍直视。相比孔子本人,其弟子和各国君主大夫的戏份反而更多。结尾把孔子严重神化。又是部影史意义大于其本身的电影。 |
|
@UCCA,正在看,各种熟人,帝都文艺圈之欢。 |
|
不如归去 |
|
东海野人是说日本么。行仁义者求仁义尔。千秋当代,常在人间。相当简白古朴,如果再能修饰修饰就好了,武戏有点弱,还有明显的孤岛啦国防电影啦的色彩,不过我仍觉得此片剧情、台词、服饰、情绪全都一板一眼,是那个时代有担当的好电影(可以当优点也可当缺点)。乱世中理想者的悲凉,比小城之春强 |
|
两星半。@中国电影资料馆。全是拼贴,不见故事。政治意义与在电影史学中的意义都大于影片本身的意义,胶片被再次发现本身就是一个传奇,而半毁胶片的修复与破碎的音轨本身都是让人肃然起敬的。 |
|
影片本身流离失所的经历已经大过其内容散发的魅力。孔夫子的理论意在制衡一个乱世,但是矫枉过正反而被盛世吸收,钳制千年。我们现在看孔夫子很难单独看他这一个人与他那一个时代。父权的恐惧来自父亲企图不朽,儿子们一直在挣扎,时而彻底铲除,时而招魂附身,片尾歌唱起我竟有些惊悚。 |
|
d9附电子书 中放 以古喻今 没想象中那么棒,毕竟是70年前的老片了。但一些处理,蒙太奇运用还是非常超前。 |
|
修复版 |
|
上海电影资料馆《子归海上》纪念展映。难以想象在那个时代可以有这么认真细致的片子。故事本身简单而零碎,几乎完全按史料照本宣科,但拍得舒缓而凝重,再加上历史本身的分量,就让人不自觉正襟危坐。 |
|
放在那个时代看特别有意义。但我对费穆这种精简型的流水账方式没什么感觉。 |
|
CULTURAL CENTRE 010409 HKIFF 2009 |
|
★★★★半 ~ ! |
|
孤岛星火,贵在“人”的描摹,费穆的构图至今鼎立华语史。 |
|
民国大片! |
|
这电影放在当今来看真挺囧……什么时候能按Life of Brian的路子拍部孔子传 中国电影就有戏了 |
|
给个三星加吧。我看的也不是戏,是二十年演不尽的先锋话剧。名物制度强迫症患者觉得这片难受。鲁定公见臣子胡坐,南子一幅标准的明代中产阶级主妇打扮,齐国所馈女乐穿圆领衫,子路用短兵器抵抗长兵器围攻等等细节也太……另外他们说的是老国音吗?女性角色说话的调调像外国留学生…… |
|
不太习惯的叙事节奏。在时代背景前提下,片子背后要传达的还是略有深意 |
|
@电影资料馆 世界视听遗产日 |
|
非常不好看但是非常牛的一部片,费穆对于诗化的和叙事的段落掌握地非常好,最后一段孔子独立高台简直就是华章。 |
|
为了HKFA的修复!!! |
|
妈的什么片源,音画不同步。待重看。 |
|
当年做旧片放映论坛的时候,就顾着担心设备出问题了,这样难得的电影,竟然都没瞅几眼……+_+ |
|
@资料馆 视听遗产日。佳人相伴。 |
|
念白缓慢,唯有仪态布景古色古香。 |
|
看得我昏昏欲睡——中国电影资料馆 |
|
这在中国电影史上还是意义重大的。胶片的修复放映的努力,让我们看到香港电影人对电影的认真态度。
|
|
是公路片 |
|
“圣之时者也”的学说除了被读书人鑽牛角尖鑽了幾千年之外,何曾被任何時代真正接受过?反而,像他的门徒子贡之流,倒可以勇力、辩才見用於諸侯。“孔子只有道,没有术。和耶稣一样,只做了一时代的政治的牺牲。”第一次到資料館看片子,居然沒有睡著!好吧,估計是因為有姑娘在…… |
|
这在中国电影史上还是意义重大的。胶片的修复放映的努力,让我们看到香港电影人对电影的认真态度。 |
|
经典 |
|
挺闷的,没小城之春感觉好 |
|
惭愧,开场十几分钟哥一个不小心睡过去了。后来,还是炯炯有神地全程看完。借古喻今的“口号”,用得太多,太硬。最打动我的地方是,那些伫立在寺庙里的泥石古人好像都活了过来。还有,我总觉得我看过这片的录像带。 |
|
无数借古讽今的痕迹 陈蔡之困高歌那段明明就是费穆借孔丘之口呼唤民族大义啊 |
|
面前的是孔子,背後的情懷還是費穆的 |
|
不敬构图堪称绝妙,大爱费穆 |
|
3.0 三四十年代的片,要想把亂世之中的孔子表現淋漓本身就難,孔子形象也許欠缺,倒是顏回、子貢、子路的形象反要生動。景別的設置是很有意思的,中間穿插的時間點跨越雖大,但也都在節點上。能夠看到修復,實在也是難得,就是UCCA這地兒太無趣了。最后『萬世長存』這點挺動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