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开低走。能理解十年拍摄不易,但既然全片都是讲高中,只有番外篇带过一些后续发展,就不该以十年作为噱头。 |
|
拍得很好,但一看全片共四集,我不理解。拍了十年,四集?1000多小时的素材,只剪两小时?这么好的题材、素材和人物,说实话哪怕不剪,光看她们一日复一日的“流水账”生活,对很多人来说都是足够美好的东西了。花了这么长时间心血拍摄,只放出来这么点,我觉得太可惜了。近年很多纪录片甚至综艺都给我同感,什么时候能推出把“母带”放出来卖的模式就好了。 |
|
北京人的真实成长。片中主人公高中思考的问题我到大三才意识到,陈楚乔高中时期的输出困境也是面临毕业的我的困境,我们羡慕这样的精英教育,开放的、辩证的、探寻的。我钦佩周子其与陈楚乔在那样的年纪能够认识自我,但不得不承认更多的人的高中形象,是文婷,甚至没有她那么努力。 3.10 每一集都是流着泪,擤着鼻涕看完的,即使仅仅是他们青春时期的面孔,也会让我落泪。 |
|
工人家庭的孩子害羞内敛,像大多数人一样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找了一份稳定的工作;
中产家庭的孩子喜欢历史,但遵从父母的愿望去搞金融,想进一步阶级跃升;
富裕家庭的孩子淡然坚定,直接去纽约学艺术,追求自己的理想。
新教学形式在高考大背景下无法摆脱成绩导向,没看到孩子们的思想和成长,也没看到老师校长有哪些闪光进步,挺失望的。还有就是真的羡慕那个富裕家庭的小孩。
|
|
他们的真实,大部分人们的不真实,一边看一边回首比较,教育资源不平衡无解。 |
|
我们大部分人都是李文婷,普通的,把人生视作是顺其自然的过程,认为生活的痛苦是理所当然的。 |
|
说实话看完番外文章才让我有一丝触动:博学好辩、热爱历史的周子其考上了北大历史系,出国留学回来后专业不对口找不到工作,去了学而思网校,结果遇到双减被裁员,后来找了一份留学咨询的工作……害羞努力、乐观积极的小城女孩李文婷,读完研究生后,留在了北京做了朝九晚五银行柜员的工作,爱好就是下班后追剧看综艺……家境优渥、心思敏感的陈楚乔选择跟随内心的声音,留学归来依旧做着拍电影的工作,并乐此不疲……正如周子其所说,这是一个「逐渐发现自己是普通人的过程」。每个人背景不同,环境不同,对此不羡慕也不遗憾,只要踏实走好眼前的路,或早或晚我们都会成长为当下最好的自己。不过在能力范围内还是要尽早给孩子更多体验、更多了解的机会,才能让他在独立做选择时不迷茫不冲动。最后的感悟就是“须知参差多态,乃是幸福本源”。 |
|
拍个几十集吧!太好看了!看的很心酸,你能明显感受到三位主角的区别,有人在思辨在选择自己的未来,用跳脱的或沉稳的方式叛逆着创造着描绘自己的人生图景,或者干脆迷茫着。而有的人甚至没有勇气去叙说。每次放到李文婷的镜头我都不敢看,看到她羞涩地穿着紧身上衣热裤跳舞,看到她被问到为什么爸妈想让你学医生的时候只顾仓皇跟镜头说拜拜。所有人都喜欢陈楚乔和周子其,我也非常喜欢,而李文婷是曾经真实的我们。 |
|
它不完美,但真.稀缺。鲜活如昨,多多益善。 |
|
那一句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就已经震惊到我了,不到十八岁的孩子。 |
|
我的期待是中国版的《7 UP》系列纪录片,但观感实在差距颇大,素材有些凌乱、繁杂,好在北京十一学校的几个孩子(主人公)的性格和心态还是表现出来了。尤其那个周子其和他的学生内阁还是很让人刮目相看,也许我们都曾是希望有个人输出,希望找到自己闪闪发光能力的陈楚乔,但相信多数人在成长过程中,都是乖乖的理科生李文婷。算是对重点高中的教改实践一个不错的纪录呈现,想知道这几个孩子长大什么样 |
|
教育如果没有社会情怀,那就是为中产阶层的后代提供升学服务。可不是吗? |
|
改革教育的实验,学生有更多的自由,更多的权力,大学课堂化的小组讨论,探索中国教育新模式。家庭背景没有介绍,样本不够多,培养了学生半自治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号称跨度10年的拍摄,但还是拍得比较散,没有看到太多的时间赋予学生们成长的痕迹。家境好的学生在快乐地拍mv拍电影,家境不好的只能默默刷题。仓促的收尾,表明这场教育的突围还是在传统的教育观念和升学压力面前铩羽而归。 |
|
记录本身就是意义。 |
|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教育?我们会长成什么样的大人?对这样的问题开始提问、思考本身就是一种难得。片头片尾曲响起的时候,瞬间被拉回青春时代…… |
|
十六七岁人的思维深度,我想大部分成年人是低估了,或忘了那种状态。大部分成年人的原创度、想象力未必能达到自己少年时。可惜大部分少年未被给予时间思考,没有资源支持他们去自由阅读、辩论、行动。从这个意义上我看到巨大的希望,也看到巨大的人才的浪费、untapped potential。很多人攻击liberal education的不实用,缺乏明确的指向,时间的浪费,但学会自我摸索,不随波逐流,在众多的选择中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正是走入社会后最重要的技能 。多希望女儿以后长成陈楚乔的样子! |
|
素质教育中永远绕不开的“放手”与“减负”,作为试验田的十一中走过一条宝贵、令人羡慕却又艰难的路;从未经历过,所以得以从这个故事望见这样的尝试倍感新鲜。它真实展示了困于“体系”的无奈却又执意打破的勇气,也透过几个人的成长轨迹追问教育真义。尽管篇幅大量减少,只能靠他人补充,才渐渐了解和还原整个项目最初的愿景和全貌;但依然为这样的坚持与投入的心力感到敬佩。它有望成长为一个更好的系列,请这里能够容纳下这样的表达。☆ 彩蛋是某人鼻子上的痘 ☆。 |
|
教育有了思辨的土壤,理想定能生根发芽。十一学校的自由氛围,怕是很多大学都是比不上的。 |
|
限于主题和篇幅,不过是N年素材中的惊鸿一瞥。能看出早期的拍摄更具思辨、聚焦于议题,试图在对话中勘掘出与现实的张力,也搭建起与人物的亲密关系,之后则逐渐趋于观察、更下沉在生活之中,前者让周子其和陈楚乔有了更多呈现的空间,后者则得以让李文婷的故事渐次铺张,家庭境遇的反差和时间累积的变化也勾起了对三人未来生活和命运的期待;以议题主导的方式集中呈现中学生活,是宣推友好的取巧捷径,或许也是早期素材的限制,十一中学作为容器,提供了让人物和议题充分发酵的空间,又是少年时代言行与选择的保护伞,感觉后续的素材(三个人的成长和选择)更适合整合做纪录长片。期待。/ 跳过时间重新以议题来整合素材真的太难了, 二三集的大量跳剪可见一斑,但真的看进去好像又可暂时忽略,剪辑真的不容易。 |
|
真的把人瞬间拉回到学生时代啊,那么稚嫩、但是又那么蓬勃向上的生命力 |
|
一个活泼叛逆理想主义但总不按时写作业的朝气蓬勃少年; 一个遵守规则安分守己一心学习认为高考后就会快乐的乖巧少女; 一个沉着冷静热爱摇滚的文艺女青年; 看完只觉得我上了个假高中? |
|
看这部片,就是“看见另一个世界”,我工作的地儿和十一中学的学生学校氛围,大概差了一百个北京折叠吧 |
|
艹他妈没想到竟然是山二比我先上了豆瓣哈哈哈哈哈哈/五星给这个片头曲和它引发我的所有回忆/我记得我也录过一个镜头 没的很意料之内 |
|
建议这部片子的宣发公司直接注销吧,菜的抠脚 |
|
某种程度上来讲,我看到了民族的希望。 |
|
如果聚焦的不是北京教育,我会选择给满分。 |
|
第1集 扰乱那时光:开头学生与老师关于“军训”的辩论看得我挺惊喜,让我回忆起曾经的自己,后续内容也蛮有好感;第2集 左右不为难:开头关于“高中分文理是否有利于学生发展”辩论的部分言辞个人保留意见,后续《万能青年旅店》倒是有惊喜一下;第3集 决战「肆一五」:看到校长穿「小黄人」人偶服装还挺意外的;第4集 出发前回望:影像内容越看越觉得有些繁杂散乱;番外 - 漫长路独自前往:整体观感有些高开低走。 |
|
有一种这就完了?大一到大四一个番外直接带过?题材挺好的,但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没有继续深入下去。很明显的比如家长方面,只采访了一个家长,而另外两位只是一笔带过,是没有采访到,还是采访了无法播出呢。最严重的问题还是在于正片没有感觉到过了三年的时间,你说正片是拍了一个学期剪出来的,好像也不违和。 |
|
3年里就能看出我与他们的不小差距了…
但是不是号称十年吗,重点咋在高中呢?看样子好像也没有第二季了,挺失望。
可能我这等草民的质的转变,才会在大学才开始吧。我的高中如果拍成纪录片,只是用来回忆的,而我的大学才是用来回味的。真的挺好奇在高中就能达到如此高度的人,在大学又会是何种模样。 |
|
窥视真正的中式素质教育。 |
|
看到最后会发现,到了高三,尤其是后半段,好像很多孩子突然就“悟”了,听话了,努力了,成长了。想想自己,似乎也是在这样的圈中。里面周子其说,爷爷那辈、父亲那辈,一步步把家族从农村带到了大城市,他有种使命感要走得更远。我也曾经是,现在底气却在流失。 |
|
我到本科毕业,也没有感受过这种氛围。原来世上有这样的高中。高一之前,我也曾有那样意气风发的时光。现在的我比起他们来,缺少的是对未来的希望和期待。可能性和希望不同,可能性是流动的,而绝望的人是个灰色的秤砣。片头片尾太绝了。 |
|
题材很好,拍得很烂,中国教育的干货太少,束手束脚,故步自封。看不出有什么希望。 |
|
看过 |
|
拍得有些平庸。中国教育的讨论总是有个天花板:一个老师和周子其的爸爸说,十一学校的学生还是需要有自己的社会关怀,要不就成中产阶层的升学服务了,周爸爸说对我们就要中产服务,哪个学校提供优质的中产服务哪个学校就优秀…wtf.喜欢楚乔! |
|
祝不爱食堂的孩子都能着点外卖🥡。 |
|
更多的人连李文婷这样的人生都是奢望。 |
|
纵向来看我们的人生 也是逐渐认识自己是个普通人的过程 但是 谁说普通人就不能闪闪发光了呢? |
|
老师,趋乐避苦是人性,那么如果公共意志和人性违背呢? |
|
上高中时候的我,
是山西来的没见过世面的妹妹。
我没有任何改变现有环境规则的意愿,
我甚至不知道规则是能够被打破的。
为什么在这句话里山西这个词这么刺眼,
因为所有人都知道,这是阶级的字眼。
很多时候我们不反抗,是因为我们从来不知道自己还可以反抗,从来没有人教过我们什么是反抗。不是我们笨,是我们穷。
如果失去了情怀,学校不过是提供中产阶级的升学服务处所。 |
|
看完《人物》的报道立刻找来看,虽然是北京孩子的成长,距离我的生活十万八千里,但还是很真实。真实自有千钧之力。我觉得可能大家的自我成长过程都差不太多,只是我比他们慢了好几拍,很多事情刚开始明白就已经过去。 |
|
(自己2011年上高中,片中主角是2012年,番外五分钟看到大家大学毕业,思绪万千) |
|
看完有一段时间了。据说跟拍了十年。目前已经播出的内容只到高三,看来后面应当还有第二季,也许第三季。 |
|
窥探素质教育下青春生长的可能性,不得不说如果对比记录另一组非北京学校的孩子,会再加一星。 |
|
很开天窗,美中不足是太短了也,我估计导演不想给大家评判的机会所以不透露更多的结局和现状 |
|
回想起来自己高考的时候就不知道计划未来,就好像周子其讲到的“还债”,学习是还,考试是还,以至于我根本不知道现在和未来是不是自己想要的人生。但是,有时间去想这个问题和处理、解决这个问题的人,看起来过得更好。【看前】小丁推荐高中生的成长 |
|
我从不怀念过去,但是一想起还是会五味杂陈。相比起我处处是禁锢与围墙的考试时光,相比起那些臭名昭著的名牌中学里的时光,他们其实算是“野蛮生长”。 |
|
这是一部老师、孩子、家长可以在一起看的纪录片。片里的三个孩子挺有代表性——来自传统知识分子家庭的学霸男孩,出身富裕家庭准备出国的文艺女孩和成绩平平的小镇女孩。我个人觉得如果再有一个成绩较差的淘气男孩就更完整了。表现三个孩子的部分非常真实,不过我更有感触的是这所学校开放、包容和培育的理念。他们对于批判精神、独立精神的鼓励,对于“刺头”孩子开明的态度,我觉得是现在大部分学校所缺乏的,可能因为这是一所北京的优秀学校。尤其是最后学校的战略顾问说:“如果十一学校的老师没有一点社会情怀,教得再好也无非是在为一些中产阶级的后代提供升学服务,这样的教育是可悲的。”这样的学校才是在教育树人的学校。不足的是三个孩子升入大学后的篇幅太少,放成番外了,如果能再有一集就更好了。 |
|
腾讯 e1试点高中北京十一学校 出国班不考试写论文 学校让学生写自己的规划、走班制 陈楚乔:E1我是个没有责任心的人/E2陈写的《永夜的旅人》 周子其李文婷三种类型 |
|
万青害人不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