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以为只是美式主旋律,一些容易引起政治与道德争议的场景出乎意料之外:一个不留的炸死德军家属,训练中对于李·马文 对群体心理学的应用,执行命令的士兵人性挣扎与道德模糊。军事上他们是英雄,人性上呢?奥尔德里奇
把商业片拍出了文艺片的主题,150 分钟没白看720p.HDDVD.x264.HDBRiSe |
|
头重脚轻,有铺垫却未展开,轻浮有趣,缺乏过火。十二金刚,留下印象的有一半,比《敢死队》好看。 |
|
在重刑犯中招募十二死士训练对某德军将领度假地突袭。故事还可以,就是节奏过缓,介绍接触啥的都每人挨个过一遍,训练和演习更是耗去三分二时间。最后爆炒生肉时还磨磨蹭蹭半天不引燃,搞得德军都快从地下室突围了,调度能力令人着急。三星半吧。 |
|
以前的美国正片说话都十分的清楚,人物性格也比较鲜明,还有很多幽默的笑点,比较经典。不过前面铺垫的有点太多了,应该给后面留点空间。 |
|
才算看了这念叨多少年都没看的片子,在关于它的前印象中最深的,是《西雅图夜未眠》一场家庭聚会戏的对白,女人们说看爱情片《金玉兰》如何哭的稀里哗啦,男人们就反击《十二金刚》跳伞时第一个就扭断了腿牺牲了时如何哭的撕心裂肺。现在回看当然不会有这种悸动,只有枪林弹雨的快感。 |
|
精彩仅限于前半部分的练兵。题材视角的优势在这个阶段得以最大发挥,剧情维持写实状态,演员无需特别夸张,就能让冲突与讽刺的力道十足。可从“阅兵”开始影片风格错乱失控,仿佛突然拐向了奥特曼式荒诞高讽的军营喜剧模式?接下来的“奇谋夺寨”也拍得行同儿戏。这两场闹剧成功摧毁了影片第一幕所建立起的写实严酷那部分情绪基调,并导致最后一幕“对德实战”中你就是再怎么让战事惨烈阵亡大半也很难唤起观众的不胜唏嘘。 |
|
《西雅图夜未眠》01:17:54 → -山姆:我看《十二金刚》哭了。吉姆·布朗扔手榴弹,理查德·杰克尔和李·马文坐在一辆坦克上打扮得像纳粹,特里尼·洛佩兹...他们跳伞时他的脖子断了,理查德·杰克尔戴着一顶闪亮的头盔,因为他是一名宪兵。-格雷格(伤心地):求你了,别再说了,上帝,我爱那部电影。(多年前看过了《金玉盟》,突然也想看看台词里提到的这部电影。之前看的《西雅图夜未眠》中文字幕版本把本片翻译成《十二英豪》让我一时没找到这部电影,为此去重看对应片段,才得知是这部《The Dirty Dozen》。)—— 1:45:47:他的脖子断了。His neck's broken. → 国语配音版却译成 “腿断了。”,呃~~ |
|
很好玩,打仗倒没那么要紧了。制作水准有点粗糙,尤其最后的战斗。几个演员我都喜欢,李马文,布朗森,卡萨维茨。。。 |
|
勉强两分。两个半小时的片长,李马文训练这些带罪军人用了60分钟,参加演习扬眉吐气用40分钟,最后执行潜入德军聚会大开杀戒用50分钟,这剧本应该算很耐得住性子了,但是铺垫完成的并不好,亦可说很差,阵容里李马文、布朗森、卡萨维茨、萨瑟兰等等都是熟脸,但人物的写法上都没特色,四平八稳奄奄一息,画面还有股时代感极强的油腻感,背景是二战但时代感几乎为零,战斗场面虽土鳖但也在可理解范围之内。这两个半小时里面,有趣的地方是:执迷宗教的士兵对李马文找妓女来送行的谴责、给李马文一行下绊子的军官(被萨瑟兰装将军耍了一回)、敢死队抗议冷水剃须的首度团结,李马文强硬而不失体谅的调教方式,除此之外的时间,尽管睡大觉好了!至于本片在敢死队类型上的开创意义,待考 |
|
加里森敢死队和无良杂军的鼻祖,无赖、群戏、最后的晚餐……总有中这是MASH的错觉……粉嫩的萨瑟兰这次好傻缺 |
|
节奏失调,昆丁《无耻混蛋》的灵感之一。没有女主角! |
|
这不就是自杀小队+Fury吗...WB是有病吗害让Ayer搞这种??? 还是好看的,前面好些,Robert Ryan出场逐渐转为喜剧(?),然后结尾变成抗德神剧哈哈,超多喜欢的老牌演员,数星星好快乐!卡萨维蒂真他妈帅,不知道重制版导演心中的人选是谁哈。 |
|
1.11G .BD.MiniSD-TLF.mkv |
|
拍乱了,这种电影还是需要明星的... |
|
贾木许果然是“李马文之子”;萨瑟兰将军审阅部队那段绝对启发了MASH;卡萨维茨在里面真是闪闪发光(一股流里流气的天真) |
|
人物特点还是比较鲜明的,让人对囚犯诸君都颇感不舍。老萨瑟兰演的呆头鹅蛮可怜。因为这片我猛然喜欢了作为演员的卡萨维茨,演出了二流子的流氓性又特有人情味。 |
|
《无耻混蛋》的原始版本 |
|
二战经典,其实也没什么。 |
|
其实这片的重点就是前面的训练部分,最后的突袭部分反而长了,剪到十几分钟,节奏长度刚刚好。片子设定有意思,只不过,既然是深入德军敌后,就别找黑人队员了吧... |
|
Donald Sutherland 挂得忒有喜感了 |
|
放在现在看,这片子依然会让人投入跟紧张,可惜片子虎头蛇尾,一直都很精彩,最后却没让累积的情感得到很好的爆发。 |
|
还行吧...蛮好玩的....让我想到了The Great Escape |
|
1.因为之前留了胡子,所以挂掉胡子后潜入演习敌方阵地,长官没有认出他们了。除了弗兰哥与平克利是布立德上校唯一仔细看过的人,所以他们中途出局,不能第一批去司令部。0.2
2.老查在厕所被打,大家都以为是雷斯曼上校派人考验他们嘴紧不紧,直到布立德上校带人来营地找麻烦时才知道不是。+0.1
3.弗兰哥是队伍里专门负责偷车的。+0.1
4.雷斯曼上校知道防空洞需要通风口,于是命令找到通风口,向里面扔炸弹。+0.1
(3遍)3.5 |
|
也许反战片永远无法被人遗忘,只因为战争的残酷需要不断被提及才能引起足够的警惕。多人驱动的故事。——《故事》之三百二十二。 |
|
前面的准备很长,也比较好玩,但重点铺陈的角色,最后却没有发挥,强行死人,有的不记得是谁,有的不知何时死的,铺垫就不太有意义了。另外怎么当看守的MP也要跟着去卖命,显得好仗义。 |
|
美军12死囚与教官伞降莱茵河畔德军俱乐部,最后3人生还,包括沉着机智的前矿工沃德索(查尔斯布朗).行动前的训练与行动过程的时长比是10:4,比例失调.火烧德军妇孺.最后一镜头,回放了13人最开怀的时刻(活捉上校的演习后的长桌聚餐),10人的名字一一闪过,画外音响起:你们将与星条旗永存..如今只值3分 |
|
拍得也太特么的糙了,人物糙(十二个角色楞是没一个有意思的),场面糙,情节糙(前戏长到要令人无数次昏睡过去),有点怀疑奥尔德里奇是最被过誉的好莱坞B级片导演 |
|
老祖师爷级别电影,后面所有的刺头类型都是出自这部。致敬老电影人。 |
|
最后的晚餐 犹大 |
|
以前小时候电视机里面看觉得还行,可能是战斗滤镜的关系。现在看来,有点头重脚轻,军营铺垫好多,说喜剧么居然还有正剧。在这么一个郊野别墅里面的行动显得那么理想状态。有几个人被击中是即死,而老查、队长中了机关枪子弹却有主角光环。 |
|
第九连的祖师爷 |
|
感觉美军发起疯来也挺可怕的,即使是业余的囚犯。当然也与德军防御过于懈怠有关。 |
|
好差的群像剧,花大把时间讲这群罪犯,到头来印象深刻的没几个。为了反衬他们的桀骜不驯能力突出,好嘛不光被打到家里来还在玩牌的德国人是蠢货,甚至还要拉101空降师来当垫脚石,结果最后任务执行得僵硬死板又弱智。这就是那个年代我最讨厌的战争片类型,有这三小时我干点什么不行,气死我了滚呐 |
|
愚蠢的尴尬 |
|
虚假,老套,过时,无趣,乏味! |
|
此类型片的亮点在于士兵的特长和分工 本片明显不到位 |
|
很久以前在录像厅看过,所以当昆汀说要拍《无良之徒》时候我立刻就知道故事来源于此。今天想起来标记上,印象里还可以,年轻时候应该挺喜欢吧,毕竟那时候喜欢加里森敢死队那种片子。好像还有好几部续集什么的。老是分不清李·马文和詹姆斯·柯本。 |
|
叛逆少校带领死囚敢死队深入纳粹老巢,典型好莱坞电影。前段铺垫太长,近100分钟,过多描绘改造犯人过程,后段作战粗糙混乱。人物设置过多导致形象单板,演习如同儿戏,缺乏硬气军律,而后期虎穴灭敌条理混乱,未把握紧张气氛,反而让人同情残酷杀害德国人。马脸白发少校真像卷福一世。 |
|
inglorious bastards |
|
与其他的敢死队题材电影相比,这部电影的看点并不是士兵历经千辛万苦完成任务,而是把一群生性散漫的囚犯训练成纪律严明的士兵。所以,剧情显得有点头重脚轻。后世很多电影受到了它的影响,最知名的莫过于《无耻混蛋》。但我认为将这部电影的特点发扬光大的是《警察学校》系列。 |
|
从布洛克的《屠宰场之舞》得知此片,就顺便找来看了。导演对节奏的掌控很差,强撑着没睡,整个剧本严重不均衡,前戏铺垫太长(一直在聚焦士兵们的日常训练)只有最后30分钟的高潮戏能吸引一下眼球。其实如果剪成2小时就好多了。三星半。 |
|
《西雅图未眠夜》提到的猛男看了会落泪的电影,昆汀的《无耻混蛋》源出于此,包括惨烈的结尾都有相似。 |
|
小时候家里有录像带,印象极深。 |
|
不少俗套的精彩段落,却看的很过瘾。李马文的少校角色塑造的漂亮! |
|
冗长却不够精彩。 |
|
三星半。比起来剧情和表现手法,角色塑造最出彩:个个个性突出、生猛叛逆鲜活,尤其是李·马文、卡萨维茨、萨瑟兰、布朗森,有点“英雄”光环,但是挺有魅力~ |
|
The.Dirty.Dozen.1967.1080p.BluRay.x264.AC3.5.1-FGT.mkv 11.3G |
|
呃。。这个昆汀拍无良杂军了不少灵感吧。。 |
|
2023.8.13 17:20 7.2 不算精致,摒弃了军事片的死板,穿插了些许幽默与温情,增添了不少可看性。 |
|
去年看的,补标。《加里森敢死队》大电影原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