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该说“又被韩国抢先一步”,争先后、较高下的前提是具备参赛资格。咱都没入局,谈何被谁抢先? |
|
想起了大连10岁女童事件,犯罪的13岁男孩最后被判了3年收容,现在应该还有一年要放出来了,加害者父母扯皮很久后,最后赔给受害者家庭的是当初杀害女童的那套房子 |
|
从DP,遗物整理师,如蝶翩翩……再到少年法庭。人家韩剧现在都在聚焦社会阴暗面和小人物!而我们的流媒体依然还在拍古装和言情🤷♂️我们是不是该深刻反省一下自己了? |
|
可以和《我的遗物整理师》《D.P.逃兵追缉令》并列为网飞残酷现实主义韩剧三部曲,探讨的话题依然是校园霸凌和阶级特权,观感也依然让人愤怒又惋惜,虽然故事不新鲜但很工整,挑不出毛病来的满分命题作文既视感。 |
|
我们可以继续说他们各种敢拍,拍了又不改,但不得不承认他们又双叒叕一次站在了选材的制高点,又双叒叕一次将我们感同身受但无法放大的问题摆在了太阳下。
什么程序正义结果正义的二律背反我不想多说,什么电车难题落水难题如何在法律框架下解决我也不想多想
我只想生活在一个“欠债还钱,杀人偿命”拐卖妇女儿童就该重判的天经地义中。 |
|
我不相信他们会改正,我对少年犯深恶痛绝。如此年轻,如此目无法纪。正义的女法官不给予少年犯任何改正的机会,因为人性本恶,正义的审判已经是对罪恶最大的仁慈。 |
|
先说现今韩国影剧真的在亚洲第一,剧情及演员演技条件都是. 尤其是网飞韩国. 这部剧情探讨太深入人心. |
|
未成年人保护法到底在保护谁? |
|
套路纯熟之作,首先选材就很聪明,其次还使用了最有效的重口开篇,但一个顶包案很快就把未成年之恶的核心话题给转移了,随后几宗案子的力度又在不断消减,且不乏各种的取巧和道德保险,比如无伤的不良少女团,早早退出笛卡尔的部长儿子,还有用来做平衡的象征性失败的倒数第二个案子,而女主靠的基本也就是越级,甩脸,吴镇宇式凝视这开挂三板斧,对方的所有抵抗也都是一击即溃,作为犯罪题材明显过于潦草,只能说剧情片的快感是有的,可思考的空间其实很小,本质仍是一部一切为大女主超强人设服务的爽剧 |
|
敢拍,能播,已经比别的好太多了 |
|
了不得!剧作完整度已经到了浑然天成的地步,文本滴水不漏,台词没有一句废话,如此苦大仇深的题材竟然能拍得如此好看抓人,网飞批发量产又怎样,国剧能搞到这种地步不得被吹到天上去……好久没看到如此酣畅淋漓的律政剧了,真一口气撸八集不费劲,女主塑造的非常成功,偏执、臭脸、冷漠但却一点不招人讨厌,马上加入毁天灭地大女主豆列…… |
|
诚如网友所言:话题有余剧情不足 |
|
题材大胆、现实立意深刻,抓住社会痛点,剧本扎实。韩国国民虽然素质有待提高,但在影视创方面的确落下我们一大截,甚至是我们永远无法触碰到的层次。在国产剧还在弄《你好检察官》《公诉精英》这种主角还没定就屡次热搜营销的垃圾,别人一门心思搞内容。 |
|
始终相信性本恶论,如果家长和社会都没起到教导作用,那么人性中的恶只会随着孩子一起成长 |
|
少年背后的成年人,才是罪魁祸首。 |
|
跟至上之法一样高开低走,头两集觉得还有点儿意思,往后少年犯就越来越工具人了,逐渐沦为大女主爽剧……(吹女主演技的我不理解…… |
|
给出了不同视角的争论,挺丰富的。女主是一阶理想主义者,关键时刻双标了,想来她应该也理解了男部长;男主是幼稚理想主义者,其实是最菜的一个;女部长是绩效至上的优秀官僚,最后被女主打动;男部长是二阶理想主义者,可惜被女主背后插刀,浪费掉了。但缺失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视角——资源分配,或者叫供需矛盾。法官们的所有分歧,来自哪里?他们都是坚持正义的,态度却有这么大的不同,为什么?因为司法资源太稀缺了,「救一个人,就意味着不救其他人」。这比「社会给少年犯机会,谁给受害者机会」更残酷更现实——因为司法体系忙不过来,所以大部分少年犯会被轻判,从而获得变成更重的罪犯的机会,但关进去又如何,只是更快地变成职业罪犯。无解,这是人类社会开化后必须要交的熵增税。一旦坏人也想通了这一点,那么在没死刑的国家,它们还怕什么? |
|
当见过13岁杀人分尸,14岁强奸幼女,就会发现人是性本恶,挑战人性和法律的底线,所谓的未成年人保护法究竟是保护还是纵容,从日本的《告白》开始,日韩在这个社会性问题的批判和质疑上一直走在最前列,到底要不要降低犯罪处罚的年龄界限,这是当下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社会性问题,这部剧的出现也是非常具有意义和代表性,去揭露针对少年犯罪司法体制的缺陷和漠视,去重新审视未成年人的法律界限,如何做出正确的判断以及树立法律对未成年人的权威! |
|
和DP差不多的结构——最开始是单元剧,最后三到四集用一个与贯穿人物有关的大事件做高潮。主要看点其实是挑战传统价值观(军人不能逃跑、孩子都是善良的)披露社会阴暗面。只能说,美剧和韩剧已经把各种题材、体量的东西应该怎么写弄得非常熟悉了。起手就是75分 |
|
瑕不掩瑜的高质量社会题材剧集。非常少有的题材和犀利的切入点,在金慧秀和李星民等一众实力派的演绎下,让人有一种看了《熔炉》之后对人性的悲愤和对正义赤城的可敬。本剧依旧保持了韩剧的特有优势,极浓烈的感情输出和戏剧化的剧情冲突,在奈飞的财力和技术支持下画面质感以及最终的完成度都相当可观。金惠秀的大女主人物其实极具日本漫画感,但细腻的演技以及强烈的社会现实案件让这得以平衡。罪与罚的思辨成为每一集的核心,由于叙事手法上的雷同以及坏孩子们的可恶程度,导致看到中间时令人疲乏。金惠秀的个人“复仇”悬念留在末尾两集揭开,其实有点像一部电影的体量加了部分前史在前,好在高浓度的感情把整体包裹得很好。这个题材能拍出来实属不易,佩服主创有这样的环境去表达,也为现实生活里高举正义火炬不灭的人致敬。 |
|
题材非常好,但是女主演的太刻意了她在信号里不是这样的,并且说教意味太浓,有种在看火影忍者鸣人嘴炮的感觉 |
|
非常好的题材,可是延续了韩剧一贯的陋习——把戏剧冲突做到极致。失真,夸张,生硬巧合,让原本能成为一部优秀正剧的作品变得悬浮尴尬。 |
|
题材满分,表达也很透彻,看哭几次。不满意的地方:一是女主医美过度香肠嘴出戏、脸部肌肉活动受限只能挑眉瞪眼,二是常靠大段的台词升华有点疲劳、一些设置程式化。 |
|
希望“少年案件不再只是个人问题,现在该是社会和国家站出来的时候了”
“要让他们知道,所谓法律有多么可怕,要教育他们,伤害他人要付出何等的代价” |
|
一部看得人心里沉甸甸的剧。就像女主说的“少年案件,不管处理了多少,总是让人心里不愉快”犯人年龄趋于年轻化,到底是谁的责任呢,又该怎么解决呢?这是现代社会,各个国家面临的难题。 |
|
话题有余,剧情不足,从第一个案件来看,存在很多漏洞。女主角故作严肃深沉,故作高冷。很反感因为话题好就打高分,剧情才是王道,好的话题,没有展开出来,一样白搭。 |
|
金姐是去做丰唇了吗怎么嘴巴怪怪的&这部剧很多配角皮肤上的瑕疵让我意识到别的韩剧滤镜开得有多大。故事情节比较平缓,但胜在情感的表达和演员的表演上,剧本不算精彩,但是台词很自然,不聒噪不说教不做作 |
|
韩剧一向过度重视剧情的反转,以至于即使是有料可言的社会议题也会被反转所遮掩乃至吞噬。这部剧较好地平衡出了一种“局部反转术”,反转没丢但做得非常小巧、简约,而对社会议题的讨论则是最核心、最根本的。 |
|
再次体现了国内一些观众对海外剧的宽容,从鱿鱼游戏开始,只要是奈飞的韩剧就大吹特吹,这部剧也就案件尺度大点,和往常的韩剧犯罪片没有太大的区别,女主就是典型的韩式“狠人”,声音低沉+面目狰狞+撂狠话+沉痛的过去,是一个很扁平和脸谱化的人物…当然从少年犯罪的角度引发思考,还是比较新颖和意义深刻的,少年犯的形象也算鲜活,这是我觉得这部剧唯一的优点了 |
|
一口气看完10集,网飞爸爸真的在KR什么题材都敢拍,基本未成年人的热点都拍了,就是不知道这样的片能不能拍掉那些"Democracy"脑袋里的灰,Wake up!!! |
|
可是这就是一个不完美 甚至可以说有点肮脏的世界 你真的做好成为别人父母的准备了吗 少年犯在成为少年犯之前 Ta也是个渴望爱的孩子啊 |
|
看前两集,调查,抓捕,拘禁,审问,起诉列证据,和最终审判,法庭全一肩挑了,这是什么政教合一的法庭么。 |
|
每次看到这种剧,都只有羡慕别人的份儿。
韩国的少年法和咱国的未成年保护法情况几乎一模一样,不知此剧能否对韩国司法有推动作用,希望如此吧。杀人犯是少年,受害者也是少年啊,为什么受害者的权益得不到应有的保护而是去保护杀人犯呢?这么明显的事,到底是什么在阻挡改革呢?这么多年了我真的想不明白。 |
|
这种剧我自认打分无从下手,现在豆瓣评分都是激情打分,因为青少年犯罪题材符合当今社会议题所以分数拼命往高了打,而且是高得离谱,这些类型剧我觉得要看完冷却一两个月再打才会客观点吧 |
|
九分?法庭戏少得可怜,大部分时候两位法官化身侦探,四处破案,亲自下场。所有的社会议题也都是浅尝辄止,仅限于耸人的案情。更可怕的是片名中的少年失去了主体性,化身一个个或不幸或无可救药的符号,更多的戏份仍然是给成年人喊着口号和自己和解。对比《亢奋》,年轻人的声音去哪里了。如果没有呈现,理解从何谈起。最大的优点紧扣时事,能把韩国这几年种种弊症拍出来很了不起。(加一星) |
|
不能因为看《圣经》而去偷蜡烛,当过程不正义,结果也会变得污秽不堪。这题材,这讨论的议题,这反思,我们真的被甩开太远。 |
|
我们国家,明明有更多的少年犯罪的题材,明明也有很多这样优秀的女演员,为什么就是拍不出来这样的剧呢?浪费那些中年女演员的天赋和努力,去拍婆婆妈妈嚼烂了的家庭剧 |
|
剧本很好,撇开中韩的问题,韩国人勇于向自己国家的弊处开炮,故事又讲得流畅和好看。国内反映女性专业人士的职场剧能好好拍不?各位导演,学着点,不谈恋爱的剧更精彩。 |
|
一个人承包公检法,三八妇女节最佳红旗手。 |
|
“养育一个孩子需要举全村之力,毁掉一个孩子则是全村的怠慢。”每一桩审判,其实都与所有人有关。曾是罪犯的左陪席与曾是被害人家属的右陪席,折射出了一种审判的困境,即人在法庭上除了这两种角色,是否还有“法官”这样的中立身份可选——如果法官坚定地成为一种工具,那么他重视效率而无视人本身,其实也无可厚非。这样的设定加上“少年法庭”这一同样可疑的范畴,令整部剧充满不安。而随着童年的构建在当下随着身体与智识边界的消弭走向失败,这部剧的现实意义也得以凸显。“罪与罚”终究是关乎良心的故事,如果审判不能唤起良心,如果法庭不关心人本身,那么它们就只能是现代的怪异机器,产出无穷多的荒诞现实。 |
|
不错的工业产品,韩国人玩美剧又玩明白了。 |
|
女性正应该这样。可以不温柔,不热情,不说好话,但一定有力量。 |
|
花了快五天终于看完了,明明才10集怎么就看不完、、韩国已经拍过很多这种剧了,这部算是非常中规中矩,甚至有点沉闷无聊,白开水一样的剧,有些地方有点硬要煽情,竟然没有一次让人想哭。。。整体一般般吧,台词倒是还不错,但是看完过一阵子可能也不会有什么印象。第一个犯罪那个少年犯演技倒是蛮好的,有惊艳到 |
|
只当法官不过瘾,还要把检察和警察的活儿干了。反正自己是活也不想活,那其他人都给我一起生不如死。可真个是大聪明。 |
|
大写加粗的敬佩 「原本是国家该承担的事,却只能依赖个人的牺牲奉献来达成」 |
|
去年看的一部很好看的剧,怎么忽然跑到第一位了 |
|
金惠秀都50多了,一点看不出来,韩国电视剧光打得还是好。一句「我对少年犯,厌恶至极」贯穿始终,掷地有声。一般「少年犯」多关注「少年」二字,这部剧则强调一个「犯」,这种逆向人设首先就夺人眼球。
从《人间课堂》的援交,《逃兵追击令》的兵役制,再到《少年法庭》的少年犯,感觉Netflix出品的犯罪类韩剧也越来越走向某个垂类的社会问题剧。
一个比较深的感触是:高级的戏剧是人与「好」的系统的对抗——人人都各司其职,但依然造成恶的结果,所谓「平庸之恶」。换言之,这个系统的「恶」具备现实合法性,主角要挑战这种「不言自明」的合法性。
从《成瘾剂量》到《少年法庭》,以及《我不是药神》,基本都是如此。而人与「坏」系统的对抗,这就是比较常规的设定。 |
|
施害者有改過自身的機會,但為何受害者永遠是受害者? 8.7 太低了 這部應9分以上 |
|
再去对比他国在影视剧的选材之大胆,立意之深刻已毫无意义,坦率地讲就是没法比。圈地自嗨是我们现下主流,影视文化输出更是不存在的。叹息之余,还想说这可真是一部生娃劝退的力作。 |
|
花费人力物力司法资源去审判他,反思他长大过程中的每一环节,而不是牺牲掉民主法治只剩下热搜里人人死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