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社会机制尚未过分陈旧,用革命思想指导个人行动,只能是建树甚微自讨苦吃,早晚会被稳定防御机制吞噬。 |
|
四星- |
|
第二部内容上儿女情长比重有点大,不过仍旧好看得很,最后收在卢沟桥事变处,结尾的义勇军进行曲很振奋。没有人的命运能敌得过战争。就是吉永小百合戏份好少啊... 好在下一集应该还有她吧... |
|
比1好看,人物熟悉了,每个段落也更长,少了很多1中经常是刚进一个情绪就要切到别处的割裂感。 |
|
比第一部要好不少,战争的雷霆终于步步紧逼起来,每个人都被卷入了历史的浪潮之中。不过对俊介感情戏的描写有些过多了,显得比较喧宾夺主。 |
|
好反日..... |
|
7.5。第二部突出了人物与时代洪流的牵扯。"不管再怎么标榜自己是自由人,也很难摆脱政治上国籍的束缚" |
|
山本萨夫对于中日战争史的观点客观公正,令人敬佩。 |
|
不仅仅是战争反思片,还是一幅社会众生的绘画。 |
|
反侵略的都特地挑了池面帅哥吧,高桥幸治的高畠正典,加藤刚的服部医生,北大路欣也的俊介,全片三大颜值担当,各种身不由己无能为力,很难不触动多多少少看脸的观众。女角色除了第一部高畠那个老婆素子比较工具人剧情有点莫名其妙之外(是的我单纯不爽她跟高桥幸治有船戏就是有偏见哼,但感觉这个角色真的没啥存在的必要,只是添加了一种可有可无的最肤浅的悲剧感),都塑造得挺出彩,温子一抹乱世柔情,由纪子洞悉百态,赵瑞芳坚贞不屈,如战争中盛开的玫瑰。顺子这部尚小但面对耕平的成见亦不退却,巾帼不让已可初见端倪,为下一部吉永小百合演出的那份决绝勇敢早早做好了铺垫。 |
|
对它按五十音顺序排列演员表,理解和起敬。 |
|
主题很激烈 |
|
第二部主要是时代大背景下各种儿女情长感情戏,对一些重大事件也有涉及,但涉及到中国的细节做的还不够完美,比方,张学良杨虎城军队的军服,红军的军服,不过总体上已经做的很好了 |
|
这是一部歌颂中华民族抗日的日本电影,结尾义勇军进行曲响起让人潸然泪下。这一部换了很多演员,第一部的儿童角色都长大了,日本到中国不同的阶层的角色逐渐串联起来,第一部是目录,第二部才算真正讲故事。 |
|
上译国配 |
|
把我的家乡哈尔滨,拍得还算洋气,尊重历史,当时的哈尔滨的确是不错。只是内什么六子的,一枪没放,就把4000万同胞150万土地拱手让给了日本鬼!连台湾同胞都同仇敌忾地能唱出来“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九一八……” |
|
故事讲了5小时才到九·一八,这五个小时主要介绍抗战前日本国内和满洲国的一些情况。虽然缺少对日本国内亢奋的民族主义的正面描写,把责任全部推卸给军方也有失公允,但至少填充了一些东三省历史的空白。否则对一个只在教材中进行幻想的学生而言,他只会哼着九一八,九一八,回忆起政治老师用悲怆的语调描述黑龙江肥沃的黑土地。对满洲国的宫廷风和哈尔滨的异域风情则全无想象力的。话说我有个黑龙江的姑奶奶,每次都会带雪白的拳头大的猴头菇回来,和鹅肉一起炖汤极美味。记忆中,政治老师还放过一次党校的录像,录像中的讲师亢奋的说道“我们不是不称霸,我们不是不称霸!”下课了同学们都斗志昂扬,纷纷暗下决心,以称霸世界为己任。结果隔天南斯拉夫大使馆被美国人精准投食了。 |
|
本集普通话模仿冠军:“张学良”。两个小缺点:西北军和东北军开会时穿的军服有问题;伍豪的演员显然跟那时“美鬚公”形象相去甚远 |
|
好红色好主旋律的叙事,最后一帮日本演员唱义勇军进行曲也是没谁了! |
|
毕竟是1971年的电影,值得四星 |
|
不错 |
|
3.5 |
|
这种格局和视角反而没什么特殊的感觉了。。奇怪 |
|
20230828 |
|
以中日全面战争作结。 |
|
朝鲜勇士第一部还有点讨人嫌,第二部瞬间高大了,又勇敢又有觉悟,还给他加了感情戏。
第一部大小姐像个野心家,第二部怎么就成了何超琼了,为了家族利益自我埋葬。
进入三十年代,除了日本共产党,其他所有的左翼政党和组织纷纷向军国主义靠拢,全都拥护大东亚了,这里面有劳工党,农民组织,甚至妇女解放组织也支持侵略。这段历史在日本讳莫如深,这部电影倒是不回避。
北方工厂里的被迫卖身的姑娘的段落让人想起《野麦岭》,那些为战争机器贡献了劳力和肉体最终被吃干抹净的姑娘们。
对中国的了解还是太少,很多细节很想当然,比如雕龙画凤的蒋宅,以及张学良像皇上上朝一样的会议室。 |
|
这部讲了挺多感情线的,没想到这也发挥不错。 |
|
日本人唱《义勇军进行曲》,导演的决心很大。 |
|
牛逼啊,那个时候能以左翼史观拍这种“大片”,现在真是难以想像 |
|
寒夜里让人冷血沸腾又再次心如死灰 |
|
开启史诗片自觉 没有第一部那种凌厉的节奏了 |
|
“就算被杀,也不能死。” |
|
5第二集朝鲜人坐在地上在伪军骑兵队阵中开了会枪然后下一个镜头就是逃跑成功。。。雷啊。。老头为啥强行把自己老婆扔给那小子。。,后面那个女特务把那东北女的带哪去没看明白。。。第二集比第一集好点人物也清楚了。。第一集毕竟在展开。。。 |
|
三部《战争与人》因同为反战立场,同为五味川纯平作品改编,常与小林正树的《人间的条件》相提并论。当然,与后者还是差了一个档次。主要原因是影片时间跨度太大,难免蜻蜓点水。从二十年代末的满洲一直讲到三十年代末发生在日俄之间的日军战败的诺门罕战役,尤其前两部铺陈太过,取舍适当,涉及到关东军,国民党,中共,朝共,东北土匪,日本大财阀,日本共产者,日本的政商掮客等等太多人物,想表达的东西太多。此系列本想拍五部,结果只拍了三部就被叫停,显得头重脚轻。第三部最好,其中的新兵营场面和战争场面拍得非常棒,这两处和《人间的条件》高度相似,甚至很多镜头一模一样,想必原著有相似的地方,但要说明的是这时是1939年日俄诺门罕战役,而《人间的条件》是1945年的日俄间的满洲战役。此片虽没在国内公映,但曾做为内参片引进。 |
|
这才是日本文化与历史的正确方向 |
|
8.0 |
|
1,延续伍财阀一家视角,每个人都走上了不同的道路。人物刻画还够立体。
2,那名朝共与合伙抗日的本地中共产人员生分歧,挑起了内部决裂不说,犯了狭隘的民族主义者。让自己的队伍付出了惨重的牺牲。
3,亮点:直接点名了731的罪行,西安事变(张学良扮演者的汉语说的绝对是全片最好的),片尾的《义勇军进行曲》。 |
|
1937年,天津,"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
|
蒋公哈哈哈! |
|
想看看日本人如何看待侵华战争,没想到被红色了一把。七十年代初日本影坛还有山本萨夫这样的左翼电影人,现在估计早已绝迹。就电影来说,价值在于捋一下1925-1939年的日本侵华史,但别带着史诗电影的预期去看,因为电影有这个心没这个资源。此外中国人看片中日本演员讲的中文会相当难受,非常出戏。 |
|
第二部的斗争是国家与国家的,也是阶级与阶级的。山本萨夫把视线集中到了他自身也经历过、且一向重视的左翼浪潮,赤旗在大陆、半岛、岛国上遍地燃烧,与背后操纵战争的财阀们搭建起了马克思式的解题框架,按捺已久的祸心终于到了无法掩藏的峰值。直到结尾,卢沟桥的阴谋缓缓掀开了最黑暗的历史帷幕。 |
|
战争的雷霆终于步步紧逼起来,每个人都被卷入了历史的浪潮之中。(观影时间:2023年6月10日;自评:8.1;推荐指数:★★★★★) |
|
人处乱世,身不由己。 |
|
战争与人http://www.bilibili.com/video/av1908309/?from=search&seid=5840459169434418840 |
|
人体实验是个看点。最后的《义勇军进行曲》是个亮点。 |
|
230901 15.25-15.35 一小时看完第二部,山本先生力作之一。 床戏还是有那个年代的特点啊。露点不漏脸 替身。 25岁的小百合出演的床戏是这样的。 在华日人反战同盟没有继续展开。
我想看这部电影 2022-10-11 514评价 657人看过 / 1346人想看 |
|
战事推进爱恨交杂8.3 |
|
除了蹩脚的中文发音,其他都很不错。 |
|
20/12/17:这么宏伟的历史能拍 能拍出来就足够不朽。 |
|
咳,连日本人都看得出来蒋匪帮只想剿匪,并无抗日之真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