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 太把自己的风格当回事儿了,这次的文本则非常不用心,无来由杀戮啊军政独裁历史啊这些元素也不新鲜了。两场板砖儿拍人account的“假”,算是在form上对应着叙述者的不可靠性,artificiality |
|
Venice online. 迪亚兹从现代性的观察走进对边缘地区的描摹,接近对人类物种的阐释:几乎完全的固定镜头保持对人物的观察距离,声音设计囊括了完整的环境声和土著传统音乐元素。河中的马是关乎人的图腾,他试图说明人依然依据着动物性而生存,分析三个男人身上先后存在过的债务关系、互助又战斗…在这种形而上的编排下映照人类发展至今的社会性关系。而展现男性对女性的暴力压迫,是导演自己对性别差的理解,也使得这种暴力下的不安修饰了整个村庄的氛围。 |
|
南亚的神秘感,非现代性成就了很多导演的风格。黑白的确能够提升片子的质感,简单版本的人类社会,罗生门依旧塑造着历史。 |
|
【D+】取消流动性的可能,以至于自然丛林都成为装置布景,表演痕迹很重。 |
|
不给四星对不起导演,不给五星对不起看了两个半小时的我自己。今天这个世界上确凿无疑地发现只有智人和黑猩猩两种哺乳动物,会自发组织起来对同类实行种族灭绝,万物之灵长,人类自封的罢了,脱离不了嫉妒和贪欲,和动物没有两样 |
|
胡高岛的命运何时会改变?拉夫迪亚兹的灰度世界。 |
|
海岛潜行者,在黑色雨林中路边野餐,迪亚兹老师用自己的方式以半部影片致敬老塔。两只壁虎的表演是二战后的伤痕,镜头之外的空间和时间里总有惊喜。环境声还是棒,后半程回到熟悉的区域,权力只是更加娇纵跋扈罢了。 |
|
4.5,20年十佳,化繁为简的戏剧张力所铸成的影像。中途的“出发”、“森林”桥段诠释了神性、兽性、人性,恍惚之间难以捉摸到剧本的落脚点,等到最后一part开始把三者的边界彻底撕碎,用摄像机直视恐惧这一本体,由简单的‘文本质感的戏剧演绎’上升到‘电影质感的五官压迫’,还是很难以相信Diaz究竟是如何这么轻巧地做到这件事的?全片所展示出来的“拍摄的直觉”,几乎是毁灭级别的。 |
|
由于片长近年最短,竟被称为Lav Diaz入门作。 |
|
浮出海面,历史的水鬼不见了踪影,储备了足够的随机符号化碎片,每次任意抓取拼凑,并愈加娴熟,对过往与影像的态度变得轻视,不再受该有的束缚,因而逐渐变成了自己过去电影的对手,且让灵光一现的时刻真正成为漫长中的永恒记忆。 |
|
THE NATURE OF DAYLIGHT.前半段想及斯特劳布,自然光的晦明变幻总是发生在最“恰当”的时刻,而电影只是穿过它的流质。丛林像海绵一样吸附着光线和声响,仿佛贪婪的并不是人类。 |
|
70/100,作为观点的执行,调度风格让影片像布置精细的影像展演,声音设计尤其。 |
|
7/10。意外的好看,既是摄影也是故事。把人比作黑猩猩,生猛直接,被压迫的人缝上了嘴,说谎话求自保也是被灭口的结局,人不如动物,这是国家的历史的孤独。充斥着政治宗教的指涉,杀人行为的戏剧化处理是一种仁慈。三人丛林漫游是梦,村庄杀戮打破了梦,两者的连结是薄弱的,或者说这个故事并不能承载好表达。 |
|
3.5分。历史隐喻、人性道德、战争阴霾、独裁统治这些复杂微妙的话题在舒缓的叙事情节中娓娓道出,后半段的情节犹如电视情节剧般充满戏剧化色彩。黑白影像给荒岛森林增添了意想不到的魅力,而宗教仪式和神秘出现的动物和“符号”又令作品蒙上一层艰涩的薄纱。 |
|
毫无弹性 |
|
第一部迪亚兹。 |
|
在离开矿区的路途中,年轻人安德斯在森林里杀死了保罗大叔和巴尔多大叔。影片前一个半小时都在讲述丛林三人行的进程,直到保罗和巴尔多产生矛盾导致,巴尔多杀死了保罗,安德斯为了救保罗杀死了巴尔多。紧接着发现这一切是安德斯在巴尔多女儿和家人面前乞求原谅时讲述的事发经过。而当他面对自己母亲时,故事却变成了自己为了给姐姐筹看病钱而杀死了保罗和巴尔多,抢夺了他们的钱财。在面对向自己要钱的恶霸村民时,他又表示自己没有和保罗、巴尔多一起挖矿打工,身上没钱。最后面对前来抓捕自己的军官时,他表示自己没有杀人。面对不同人都是一个不同的的口述历史,只为将自己的利益最大化或是自保,可谓一个人的罗生门。与此同时恶霸村民与军官同流合污,他甚至胁迫巴尔多的女儿虚构历史来陷害安德斯,这一切也都是为了利益。贪婪的人性与黑猩猩无异。 |
|
“这些地方被掌控在一小部分人手里” “他们才是法律,我不想一辈子目睹这种肮脏,有多少生命毁在他们手里?” |
|
第一次看这导演片,更是第一次看菲律宾片,菲律宾片儿都这样吗?? |
|
影片长达两个半小小时,又是黑白影像,但拍得并不沉闷。导演以拍超级长片而闻名,以前看过其《历史的终结》、《忧郁症》等。此次他关注的是人性,丛林中人性的黑暗与复杂,也掺杂进很多历史与现实、宗教与文化的问题,让背景丰厚。最初是公路片、探险片类型,三人同行穿越丛林回家,最后却演变得血腥且惊悚。很有可看性,但导演对一些镜头把控不好,镜头过长,有些失控。
|
|
暴力,恐惧,工业开采,阶级压迫,混搭宗教和迷信的世界观,殖民后的创伤有如大病终愈的慢性后遗症,中招的人退化成僵尸、木偶或黑猩猩。全才Diaz这次让角色以对话方式道出大段大段的故事背景,成立但不算高明。故事的格局小了,形式也更严酷,像把钝了的刀。也许是有意为之,毕竟谁也不想用钝刀,更不想被钝刀砍。7/10 |
|
看了好一会儿才发现竟然是导演给《菲律宾之旅》里拍的那个短片的长版本,但两部影片又并非完全共用同样的素材(有置景、服装与机位的变化),更是印证Lav Diaz影片都是时间的截面,可以在任意时间开始及结束。在一个真实自然环境里,用真实的关系贴合真实的故事,竟然可以容纳进假的表演,很奇特。难得在他的电影中会看到这种手持的短镜头组,波动的时间省略带来的伪叙述。 |
|
把贪婪爱说谎的人类比作黑猩猩的确有够直白,然而迪亚兹的野心还不止于戳穿人性,他试图在这片土地上回望历史,对集权者的暴力行径做一次痛苦的凝视,然而在长达两个半小时的篇幅中并没有高光时刻出现,一些符号如黑马小丑又过于刻意,黑白色调本身也没带来迷人的魅力。 |
|
一个寓言故事:
黑猩猩走进黑暗森林,碰上了黑山羊,遇到了黑天鹅,坐在黑夜中,听天边传来的黑色幽默。 |
|
谜题原来不在于黑马 在于黑本身 |
|
有点无聊捏 |
|
#LFF2020# 从以前到现在这部一样,拉夫迪亚兹的故事走向总给人一种巧心经营或者讨巧的感觉。虽然这一部节奏看似快了一点,但某几场戏的调度还是一如既往地生硬。 |
|
拉夫老师这次极简了。 |
|
菲律宾导演拉夫·迪亚兹喜欢拍好几个小时的电影,这一部才两个半小时。但我觉得两个半小时也有点长了,节奏慢就不说了,戏剧冲突也不多,前半段差点看睡着了,后半段我是边锻炼边看的。电影大致分三个部分:离开矿岛、回家途中、回到老家。这个过程中不仅有一个谁杀了谁的“罗生门”事件,还通过回顾历史,结合现实人性的贪婪和残暴,以及两个大叔少年时遇到的“小丑”,来表达人类本质上与黑猩猩并无区别的观点。宗教部分看不太懂,节奏真的太慢了,部分黑白光影挺美。 |
|
【3.5】戏剧感和无意识的迟滞有点相冲了,尤其是共处于同一场景中时 |
|
【3.5】作为观点的执行,调度风格让影片像布置精细的影像展演,声音设计尤其。 |
|
年度十佳。褪去颜色的黑白影像埋藏着人类的复杂人性,骇人的残暴侵蚀观众的光明面,穿梭在神秘的原始雨林里,迪亚兹用极简的镜头记录着三人的奇幻之行。电影几无对演员的特写,镜头的存在被极大削弱,更像是化为观众的眼睛,注视着其中发生的一切。黑猩猩属是与人类最为接近的,而你我贪婪,嫉妒,暴力,情欲,说谎实则与黑猩猩并无二致。小丑,黑马,宗教仪式的插入更是为电影增添了一股神秘色彩。 |
|
3.5 故事的极简让风格得以被更清楚地看到。在这点上和《逃走的女人》倒是很像。 |
|
不太能领悟,求解。 |
|
迪亚兹版罗生门,原始丛林阴暗的生存法则;祷告没有回响,善良暗哑无声,文明无处生发,“不许杀人”的牌子和遍野尸体的讽刺对照。 |
|
人的兽性。 |
|
6/10。 |
|
#77th Venice#地平线最佳导演 丛林里的行走 罗生门的故事 黑白影像之下野蛮贪婪的人类与黑猩猩无异 |
|
热带雨林里的暴力,虽然总是分不清谁是谁,但感觉很有力度的样子 |
|
第一次看拉夫·迪亚兹,带着会睡着的预期,没想到还挺“好看”。全片无特写,远景注视着主角从离开矿山到回到村庄发生的故事,有对历史、政治和宗教的指涉。穿梭在雨林的黑白摄影真的很漂亮,又增添了些许神秘的气氛,以至在结尾突然变成摇晃的手持摄影显得很不适应。不太理解的是,全片所有杀人的戏都极其敷衍,即使是远景也显得极度失真,不知是不是导演有意为之 |
|
相比于他其他作品的时长,这确实只能算是入门作 |
|
地平线最佳导演 |
|
Fear had taken over |
|
还是真·伪自然主义,依然只是自然舞台的话剧扮演,拉夫达兹祛魅。 |
|
照我說 人類連猩猩也不如 排場格局好像比長片小了一些 但短片(?)也是Diaz的短片了 |
|
黑猩猩一直存在。画面极简,小成本电影 |
|
久聞lav diaz,沒有想像的艱澀 ,每顆固定鏡頭也只持續約一分鐘多 ,並沒有過於緩慢的問題(對我)
會看這片也是自我激勵 ,金獅獎得主與你一樣用gh5拍電影還不給我加點油 !
黑白攝影的確消弭掉一種時間性,幾乎全用陽光與雙生iso拍攝 ,過曝畫面利用森林過濾掉光線 ,倒成就一種高對比的黑白畫面
故事是一個單純的羅生門劇本 ,但發生於森林之中 ,真是一番風味
確定入lav diaz坑 !這坑很可怕 …因為lav diaz是一位片長平均7小時的男人 ……怕怕 |
|
6.看得特别没有出路,像是岛上没有人,只有一群群动物。整个环境和人物状态特别陌生。 |
|
人物显著地比过往的Lav Diaz作品更为凝固,我们不断地看到人物的身体静止在树林中陈述,是一种斯特劳布电影的强戏剧化变体。 |
|
好意识流的荒诞丛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