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垮掉的一代”中又一位LSD的牺牲品,传奇的Jim Morrison。这部片子中Jim的扮演者千里挑一选出来的,相貌比真是的Jim还要精致帅气,Pan的扮演者竟然是Meg Ryan,看完之后总觉得面熟,再看一遍,啊这位美丽的美国甜心超喜欢扮演单纯王的Meg竟然也……电影再忧郁的氛围中延伸,伴着Jim的疯狂表演疯狂的爱,然后一切华丽乐章归终于寂静,暗暗的夜中一直回荡着the end惊世骇俗的声音…… |
|
有点失望,传记果然还是不好拍,要不就是被琐碎的片段组乱叙事,要不就是难以抓住人物内心 |
|
中学时读每期《音像世界》看Jim的连载,终于在电影院里把这片看了。头发尖儿的电都通了。字幕起,文艺青年们四散,照样听见有男大喊“太烂了,这片实在太烂了!”(是每次看完电影喊烂的都是这个人吗?怎么连调调都相像)没有过疯狂青春的人,应该进不去吧……若要都明白,你得重新活活那几年:D |
|
奥利弗·斯通九一年的片子,到现在才看。看完后很难受,为什么没有早点看到这片子,或许以前有一些选择会不一样,也可能其实没什么区别,那时候我多傻啊,虽然现在也没聪明多少。但是看完后很热,看到莫里森对帕米拉说:“我不能没有你宝贝”,我就哭了。我去搜评论,他们都说爱上这样的男人注定是悲剧.真讨厌这些评论家,所有的爱都冷暖自知,凭什么你就觉得是悲剧?去你的!!如果能这样活一回,27七岁就死掉也没什么。把自己折腾到心力衰竭,不是所有的人都如此爱自己!总之他在舞台上性感到让你抓狂,他写的词是最美的诗,他的人生很帅~ |
|
We're reaching for death on the end of a candle. We're trying for something that's already found us. Last words. Out. |
|
大门铁粉也许会认为此电影对吉姆的描写未能面面俱到以至有所偏颇,但斯通最难能可贵的却是把握住了这支乐队和那个年代迷幻般的精髓 |
|
熟脸太多真不好,看着梅姨和Hodge大叔,情绪怎么也放不进去。歌是歌,人是人。吸毒酗酒乱性伴随摇滚乐任何乐手演员showbiz乃至整个人类,60年代的“飞”建立在毒品和各种异教上,大事件太多,年轻人嗨了疯了傻了操操操,各种混乱各种放纵各种浪费各种心理不健全,反正操死自己就完事了 |
|
这片儿虽然拍得傻了吧唧的,但是基本上和Morrison相似,更何况导演加分,MichaelMadson加分,Meg Ryan更加分…… |
|
莫里森中后期基本被人群裹挟了,变态一样吸收那些名望,一些镜头看着痛心。好像68年以后很多人都有疯狂自大倾向,见过神的人觉得自己就是神(all is one, one is all, I'm the God, I can do everything )。莫里森演员长得有点像张杰 |
|
08-04-18:在南京西安出差时陆续看的。拍的很大门,导演很到位。天才总是很难在平庸人的环境中活下去的。 |
|
他是命里赴死的人,平常人妳为何也随他而去了。妳说妳爱生活但你难道不也憧憬黑暗?疯癫与文明。骨肉皮和其他西方世界摇滚乐毒品酒精性爱狂乱的头昏昏追随者。他恨他的父亲,电影却没指明原因,多少显得不自然和矫情。电影拍的不错,音乐不错,可惜我不嗑药我觉得可笑。你的诗性,让我每每内心发笑。 |
|
其实现在想想给力荐似乎因为这是第一部也是唯一一部让我深入了解JIM的片,骂也好,夸也好,第一个总是记忆犹新的。 |
|
8.5/10 4K UHD碟,final cut版。奥利弗斯通第一梯队的作品,也是他一直深根的那批最杰出的美国电影之一。影片的整体气质与大门乐队那些在音乐编创上的风格极富情趣地接轨。幽远致幻的摄影、神鬼莫测的剪辑、稳中求变的调度,还有方基默时而傲岸狂放,时而惝恍迷离的灵魂表演。一想到某人靠假唱都能拿影帝,更是为方基默鸣不平。 |
|
大概人是很难承受任何突如其来的 虽然理解导演的表现意图 但总有点再看月亮组的错觉 或者往大了说 基本上一个拥有些许才华的人都是这样被挖掘被吹捧被毁掉的 |
|
作为Jim & Pam的迷妹这部电影有些让我失望.....对于Jim的描写太过潦草和负面化。方基默演得很浮夸,梅根也不符合我心中Pam的形象。听到熟悉的音乐想到那些美好的记忆,唉说多了都是泪。 |
|
吉姆·莫里森丫可真是个真正的疯子,哈哈哈!!这部电影看的我哈哈直笑,真是世纪大混乱,那句爸爸,我要想杀你,妈妈,我要操死你整晚!!万岁!那些自告奋勇跑上舞台裸体跳舞的姑娘,淫乱欢乐,哈哈,边录歌曲遍口交;坐在马桶上录歌;电梯里抽风,丫是疯了啊啊啊~~就连坟墓都是那样抽风,我喜欢!! |
|
十年前,当我躺在果园的草棚里,在静静的深夜聆听广播里某位DJ制作的Jim Morrison专题时,绝不会想到今日会亲眼目睹这位在摇滚乐历史上写下浓重一笔的圣人的风采。对Jim Morrison来说,这个世界充满着无限的可能。而对Oliver Stone来说,要把Jim Morrison短暂而又传奇的一生表达到恰到好处,客观地呈现 |
|
看了快3个月了。。。。能看下去,是因为Morrison是当初爱过的男人。。。。 |
|
before i saw this movie, i dont know nothing about the Doors, never listened to their songs. But i knew Jim Morrison. I knew he wrote incredible poetries, and probably died for drugs and alcohol. The movie is quite boring to me, but the atmosphere's great |
|
三星半吧,我一边看一边就在想这拍出来的效果要花多少钱啊。演唱会的桥段第一次看很震撼,但是一再出现并且成为电影的主要脉络让我觉得多少有些乏味。另外甜姐儿的表演真是像在梦游,但是方基默太帅了!!!!他的表演完全是五星级别的! |
|
有点抹煞了Jim Morrison的艺术贡献,过分强调他神经的一面了。(_ _ b) ////这部电影让我觉得方.基默很帅,然后我追着看了他其他的电影,发现自己上当了。方.基默就是个肌肉男,我喜欢的还是morrison。 |
|
自虐之诗
妄图用音乐的改变世界
结果是无止境的背叛
知道了越多就越是痛苦
许多人选择无知
jim身上更多的是一种纯洁而不是片中的痞样
|
|
68/100。只有表面没有内在,想通过此片了解一下Jim Morrison的内心世界基本没戏。全是支离破碎和片段,没有人物内心的变化。最后死得太突兀了吧。 |
|
每次看摇滚传记片都是一段自我毁灭之路。当然原声都是超赞的! |
|
Oliver Stone的造神运动
Vai Kilmer最尖儿的一出戏 |
|
虽然我不了解大门,但是我可以感觉到人们把他们当作上帝一样崇拜,人们需要有人为他们指出方向……火乐焚城,这个翻译太好了! |
|
狂熱、放縱和變幻不定的吉姆莫里森,燦爛如流星,劃過那個紛擾時代的天際,卻放出太陽一樣耀眼的光亮。他就像《悲劇的誕生》中的酒神狄俄尼索斯再世,集詩人,搖滾巨星,酗酒狂,藝術家,偶像一身,忘卻那些理性與秩序,帶領人們將感知的門打開。 |
|
因为知道结局看的过程一直很难受 天才的死去是源于与这个世界的格格不入 真心觉得摇滚可以和药性酒烟绝缘 但貌似绝不了... |
|
除了OST和年轻的val Kimmer以外,剩下的完全不能融入,拍的太散了。。。是不是传记片都拍成这样才牛逼,那个bob dylan的I am not there也是这种特别晕乎的结构。。。不过Val的演技真不是一般的好啊!您快回来吧~ |
|
I am a poet and you are my muse. |
|
天才都很危险。总之,我爱jim morrison这个疯子。 |
|
但是想想又有几个人会那么活呢?那只是我们苦苦追求的,虽然有时侯会困难重重,但是绝对值得! |
|
note:感覺還好,主角比較像酒鬼不像天才。 |
|
全程摇滚迷幻风格MV,人物塑造什么的统统位居次席。多次出现的印第安人为何意,代表原始和不羁? |
|
关于吉姆·莫里森和他的大门乐队。那是摇滚的黄金年代,也是美国社会最为躁动和激进的年代。嬉皮士和摇滚乐成为青年一代对抗国家意识形态的某种手段。性自由、致幻剂和迷幻乐,莫里森迅速透支了他的全部生命激情。像所有伟大的摇滚歌手一样将自己的生命永远定格在27岁,追随亨德里克斯和乔普林而去。 |
|
I am a poet and you are my muse..Val Kilmer light the movie |
|
可能已经不在那个年代 很难感觉那种用标新立异或者通过自己的极限的方式去表达对生活或事物意义的理解 that's not what i appreciate jim从头到尾没有清醒过 或者他这种状态才能approach his mindparadise 或许我会讨厌他 |
|
是有些非常出彩的段落的,只是吉姆实在太难塑造了,Nobody ever really see him. |
|
其实我一直没搞懂车库摇滚是怎样的东西。 |
|
Van Kilmer当年居然这么不羁这么文青...Meg Ryan遮遮掩掩露了点... |
|
算是中规中矩的摇滚音乐片儿,没什么惊喜的地方~ |
|
向死而生,迷幻摇滚乐队大门主唱莫里森短暂而疯狂的一生,可以和多年后的《波西米亚狂想曲》对比着看了。电影对他的成名之路无甚刻画(感觉像是无由的一夜爆红),更多集中于描写他生活和心理状态的微妙变化:童年时期目睹的沙漠车祸仿佛影响了他一生,死亡意象至此深刻在他脑海里,成为他歌曲文学创作乃至于人生的主基调之一,期间搭配的是大门乐队的迷幻歌曲(作为之前没听过歌的人,只记得放了最多次的《Light My Fire》了)。沉迷于迷幻药,性爱,诡异邪教仪式的莫里森最终英年早逝,躺在了满是涂鸦的前卫坟墓,但这么个反社会人格的摇滚歌手的舞台魅力和极强的煽动性究竟来自哪里?斯通似乎没有回答这个问题,而是做了个「垮掉的一代」代表人物的侧写。方基默的表演好像真的磕了药一样,那种怪异的节奏感和肢体语言近乎走火入魔了 |
|
想到《天鹅绒金矿》里肆意飞扬的灵性,这部电影里可能要缺少一些灵动的乐感,但我觉得它更像一部电影:不刻意剪辑,不拼凑MV,没有五颜六色的音符,没有玄之又玄的宿命论,只是从一个普通人的角度去描述了一个巨星的成长和衰竭。 |
|
够疯狂!come on baby!light my fire!没想到还有梅格瑞恩。alone |
|
建议看《此地无人生还》,看完书的人就别看电影了。 |
|
太失望了。找了这么久的电影,以为对morrison这个传奇伟大的人会了解更深一点。怎么拍得更像是爱情片!对morrison的背景,精神世界与现实世界的抗争,都没怎么交待,而更像是刻画了一个狂妄堕落神经质的嗜酒疯子。一直出现的印第安老人代表了什么?morrison的迷幻药或是信仰还是死亡?影片最后,他死在浴缸里更是显得突兀。也许像有人说的,没人了解morrison,包括奥立弗.斯通,包括我们,甚至他自己。每个人心里都有自己的morrison,他还活着。梅格瑞恩也是我很喜欢的女演员,但是好像不适合演一个摇滚巨 |
|
一个摇滚歌手的经历,从大红大紫到酒醉金迷,迷失了自己,走向死亡,也许这影片对摇滚乐迷来说不一般 |
|
尽管热爱jim morrison的乐迷们对于导演背离的诠释颇为不满,但是不可否认的是val kilmer的表演可以说是出神入化走火入魔了。 |
|
致jim morrison 人生如戏."i am a poet and u r my muse."PS摇滚电影拍摄和摇滚明星人生指南:嗑药乱搞万人裸体趴轰,最后一次注射过量而死去。 |
|
大爱大门,OliverStone 演得凑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