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叙事一流结构一流动作一流。相较之下,新龙门客栈压根就是三流作品。看了胡金铨才晓得徐克之平庸浅薄,就像看了古龙才知道金庸之思想稀烂。 |
|
有一个细节是,两个叛变的蕃子要求众人先离开,才道出被曹少钦用了宫刑,这个要换多数导演拍,肯定就直接说出口了,才不会考虑角色的感受,胡金铨的片为啥每个人物从一出场就显示出其性格,靠的就是这种对剧本的打磨,以及对场面调度的重视。说句不夸张的,连每个小角色怎么死的,胡都会认真交待清楚。 |
|
文戲比武戲好看 |
|
和《俠女》一個樣,通篇銳氣在最後二十分鐘被洩個精光。 |
|
看多了邵氏,才更能体会胡金铨电影的精彩,那节奏,那气氛营造,那带着黑话的对白,苗天的表演,实景拍摄,踩着锣鼓点的武斗。 |
|
请于绝处读侠气!(回答一短评:徐枫演的是于谦的长女于欣,16岁第一次演电影,然后被胡金铨相中两年后主演《侠女》) |
|
对于一个流落孤岛的北平导演,乡愁就是大漠里的铜锅涮肉和二锅头。 |
|
比[侠女]更具真实感,但同样有虎头蛇尾的毛病,一个反派太强只能牵出所谓禅佛来压,一个反派是外强中干的花架子。前半部张力无穷,之后逐渐泄气。用京剧锣鼓控节奏,以开放式构图和凌厉剪辑构建高强武技幻象(轻功:3甩镜+快切)。人物塑造方面也不若徐克新版丰满。扔碗面和抛切蜡烛很赞。(8.5/10) |
|
胡金铨是真正的大师,今天来看,他的影像仍然极具风韵。只是结尾收得仓促,旧版曹少钦不够威武,略逊于徐克版,另外,谁告诉我,里头哪有徐枫大美人啊?难道是有删减? |
|
胡金铨的龙门,文戏和氛围更为出众,武侠动作点到为止,竟然与日本武士片风格有些相通。 |
|
进军台湾,金铨奋起,饱读诗书的文人积淀与峡湾峭壁的开阔外景使得本片兼得传统戏剧与水墨丹青之美。他永远是最坚定的儒道正义守望者,亦是尊重历史传承气韵的求是家。 |
|
好!看!尤其前半段各组人物出场,一起在客栈,一个画面中剑拔弩张,太精彩了!胡金铨还十分有倾向地把打斗戏分给了上官灵凤,姑娘真是身手了得,英气十足啊 |
|
起承转合皆章法,抑扬顿挫有腔调,
龟缩吞吐气,羚羊挂角功,
兔起鹘落势,银勾铁划招,
快若并剪胡一刀,电光影落斩春风,
春风不度龙门客,乱云飞渡有枭曹,
文攻武卫忠烈图,风萧萧兮逆水寒… |
|
那股不动如山的气质。 |
|
说《龙门客栈》新不如旧的都是厚古薄今的瞎子。肖少慈三番两次地用语言挑逗大太监听起来有点恶心。 |
|
響應電影資料館辦的全台電影院夜場聯映,看了數位修復版,滿足。
節奏快,剪接有趣,景泰八年的公公們……。場景:苗栗火炎山、花蓮太魯閣峽谷、中橫。 |
|
片头《小刀会》音乐一出来全场都鼓掌了 |
|
极像黑泽明的调度和分镜手法,演员戏剧腔太浓,结尾大战神经一般。徐克可是改编翻拍过两次啊 |
|
感觉只有胡金铨的电影里,才有没被污染的北京话,我们未曾拥有就已消失的乡音。4K修复,石隽老人出席Q&A环节。现在国产片里去地域化的做法都是DSB。 |
|
2015.4.18 BJIFF资料馆重看。非常适合大荧幕的一部电影,可以感觉到胡金铨的“文学性”。他的节奏感,先抑后扬的叙事,对石隽的刻画,一个真正大侠,外表戏谑而内心有坚定原则。 |
|
龙在江湖风云动,门开畅迎八方雄。客聚暗攀天下勇,栈内无声血剑空。 |
|
算是确定一套语法了。节奏很慢,非常精细。 |
|
寒酸且造作 |
|
放到现在,其实大概也就片头的《小刀会》配乐有点惊喜,以及配着京剧鼓点的打斗值得看看了。 |
|
7.8 五十年修复版。前半客栈戏静中张力,后半实景戏剑外杀气(渐弱)。门板穿武指剑戟片余光,小刀会三岔口鼓点笙萧衬得情节气氛有戏曲之妙,而眩晕段的强力电音也是新潮。美术精控镜佳剪辑锦上添花。惜气过正头重而邪不足致奸佞脸谱化。何来蛇尾正是邵氏戛止遗风。 |
|
首先构图和场面调度太厉害了,那些大漠、远景天蓝、夕阳、高山浮云外景,甚至不亚于约翰福特西部片的阳刚意境,而密闭客栈戏已然成为胡金铨的标签。胡的国学文化颇为深厚,明史的研究颇有其独到见解,此片之亮点在于对北方戏曲处借鉴太多,甚至简直就是京剧的样板。服化道很考究,比如奏折可见。动作上可以看到颇受到日本剑戟片的影响,较之徐克版古朴套路,几招来回就气喘吁吁,还是靠剪辑动作的短接。对白精到,字里行间透着阴谋算计,有京片子的腔调。配乐太出彩了,到处切京剧的锣鼓经,配合唢呐管弦,竟然还是民乐交响。演员也是厉害。稍弱的是,人物趋于脸谱化而文本叙事较为直接,最后boss曹少卿强行削弱。跟92年徐克版本的区别,个人感觉徐克版风格飘逸且人物情感丰沛,胡金铨版是古拙的醇厚。8.4 |
|
凝滞的电影。“不耐听”与“僵死”是对等的,鼓点破坏的仍旧是动作的强度(推搡的羞耻感)扯线木偶+沉闷的发声=无法得到沉浸的舞台。目睹这些死寂的面容,越往上越找不到轮廓。眼睛在导向,寻找虚假动作的原貌:掀开幕布,是诵读的机器和瘙痒的打斗。 |
|
結局倉促了點,但是依然蓋不住我的那份感動——石雋坐在戲院看著蕭少滋的刀光劍影潸然淚下。 |
|
1文戏潜台词张力十足,武戏则吸收京戏的身法走位,唢呐带节奏、鼓点打配合,声势浩荡。萧少鎡出场光芒四射,朱妹武姿飒爽,反派死于逞强和装逼。2“去势”焦虑,义士们一刀砍下曹督公的脑袋,使其成为既没有“下面”又没有“上面”的空壳,某种程度上投射了对台湾家国分离、传统阉割的痛惜。 |
|
新龙门的“模糊性”集中在角色性格:金镶玉与贾廷婚房外交易,十万两就可以出卖周淮安,虽然最后没有这么做,那也只是因为贾廷一伙杀了客栈伙计坏了黑道规矩惹翻了女老板。在这个维度上胡金铨的客栈戏是比较清晰的,无论龙门客栈的吴宁还是迎春阁风波的金镶玉,真实身份都是义军首领,店主东只是身份掩护,哪怕出现了女老板与地方官眉来眼去打情骂俏也只是为了让卧底身份隐藏得更深。老龙门的模糊体现在相对另类的维度上:一、同个演员在不同的胡片中可正可反并无定式。比如,徐枫在侠女中就是侠女,可在山中传奇中变身盗女;白鹰与韩英杰在本片中演东厂恶人,在迎春阁和忠烈图中演义士好汉。你能想象金镶玉和青蛇的张曼玉在另一部徐克电影中演反派吗?二、服化道的设计更追求还原历史和艺术美感而不在乎与之挂钩的角色的善恶属性。最典型例子就是…… |
|
胡金铨拍室内戏的场面调度实在太厉害了,本片最大的看点反而是前半部分的戏,各组人物的动作、表情都被胡金铨放在一个镜头里,镜头也是在仰拍俯拍之间流畅切换,让人眼花缭乱,电影风格像是西部片和日本剑戟片的结合,洒脱的动作设计和剪辑让《龙门客栈》完美复兴了华语武侠电影的神话 |
|
胡金铨的武侠片有个特点,就是打架之前要先蓄势。《龙门客栈》就是将蓄势发挥到极致的类型。几方人马相继在客栈登场,但是谁都不想亮明身份,有人要做坏事,有人要管闲事,有人要办正事,有人要说往事,话虽然不说透,态度可得表明。于是在这小小的客栈之中,开始了类似特工片的明争暗斗,吃面敬酒,唇枪舌剑,人马到齐,势也蓄足,只待众恶人一拥而上,站在圆圈里的人拿剑一胡噜,死的死伤的伤,这就算是将积攒的势给去了。不管正反派,总得有几场圆心中的去势戏,一鸣惊人或者寡不敌众,蓄势,去势,如此反复,直到再无势可聚,一干人马远走天涯。所以胡金铨的打戏,其实就是一个又一个的圆。除此之外,他很注重空间的丰满,大空间如大队人马赶路,以山水云做映衬,小空间人物对话,树花酒做点缀,务必保证单个画面内视觉层次的丰富饱满,极具观赏性。 |
|
第一部胡金铨(对不起我来迟了)。修复版可真漂亮,有一种老派的潇洒和气度,舒服。(但现在看来还是蛮好笑的)@UCCA |
|
京剧鼓点敲出的节奏,与短兵相接的利落干净配合得相得益彰,并无玄妙涂饰,实打实的一招一式和腾挪打斗在实景拍摄中显得格外真实的惊心动魄,剪辑甚好;外景是古意古韵盎然的气浩山河,内景则充分利用客栈内复杂的地形空间,场面调度极为流畅。前半段几路人马之间的明争暗斗之暗流涌动拍得极为好看。 |
|
比起徐克版更写意。 |
|
3.5。第一部胡金铨。“你太爱管闲事了。”“我管的都是正事。”年代所限,最好看的其实是除了打斗戏和对话戏之外的所有戏,摄影、配乐、修复版呈现的色彩,都好到太夸张。在真实感、仪式感与江湖感的平衡上,似乎只有《刺客聂隐娘》继承了它的衣钵,在将近五十年后。 |
|
4K修复。摄影和构图是真棒啊。 |
|
胡金铨在《龙门客栈》里开始尝试嫁接起京剧和电影,但最终成果更像是两股无法融合的力量间的冲突。让我们面对事实:老版的这个故事里没有任何真正意义上的叙事核心,没有复杂的人物关系来推动剧情的发展,它最终就是简单的正邪对抗故事。那么电影能给这个题材带来的唯一东西就是场面,我们需要静与动之间的交汇来产生叙事动能。胡的尝试在某些时候很有启发性,但另一些时候则彰显出两种媒介之间的龃龉。演员的表演似乎在追求“自然主义”,这对京剧题材而言往往是错误的选择。而配乐上的锣鼓经也几乎总敲在了无效的地方,是影像上动作的倒影,而不是推动力。 |
|
老胡真的超喜欢挂像辣椒、玉米这种来自新大陆的物产了(挂辣椒可能是种剧情暗示,挂辣挂了,出现挂辣椒可能就要死人),虽然明朝挂这些可以不bug,但这部的确切时间点设定(1457)远在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前,就比较电影幻觉了,跟后世充满爆米花(玉米)的电影院和电影中的众多剪辑点cigarette burn(烟草)一道贡献了这场“来自新大陆的幻觉”。 |
|
SIFF 4K修复。片头一出就有古韵与侠义,一招一式不炫目却也轻盈,配合京戏鼓点,传统和文化也在电影里,这才是武侠。 |
|
武侠电影的原点。 |
|
胡金铨到台湾的第一部作品,离开邵氏以后充分发挥了他的文学天赋,把一部武侠片的文戏写得如此出众,与他上一部《大醉侠》有着肉眼可见的差距。萧少滋刚到龙门客栈,与对方并未发生直接交流,周边便已弥漫着一股肃杀之气。比起动作戏更侧重于心理战,台词充满了东方哲学文化色彩,双方话都不说破,在语言上过招,具有强烈的戏剧张力,且每个字都颇有可玩味之处。但又如同《大醉侠》,每招每式都有浓厚的京剧色彩,在开打前先转几个圈,再配上打击乐,可谓大气磅礴。在森林中漫步,以及各种人物错落有致的构图,能看出来胡金铨受到黑泽明的影响较大。曹少钦到最后还会护着随从,似乎有点想在最后反脸谱化。给曹少钦致命一击的,居然是他曾经的手下,有种鼓励觉醒,摆脱压迫的意味。徐枫在里面跑了个龙套,没想到过两三年,能够成为一代侠女。 |
|
写实的江湖,文戏对白很精彩,动作场面比较生硬 |
|
“先你妈的头”、“你跟老子耍花招”两句经典台词久久不忘。 |
|
动作京剧化,观赏性一般,不过制作水准还不错。 |
|
台湾的孤岛情结,内景外景一招一式无不精彩,京剧鼓点北京话火锅像古代人的逗逼石隽,还杂糅了胡金铨崇拜的黑泽明日式的手法和风格。#siff2015#上海影城4K修复。 |
|
前半段精彩纷呈,完全奠定全片的气韵——实景拍摄、考究构图、戏曲程式、考究道具,无不反映出胡金铨的文人气质和艺术涵养。直至萧少镃入客栈,小空间顿开丰富层次,扔面一技设计感十足,更把悬念拉至最高。后半段几乎全是打戏,多对峙而少套招,重形式和氛围,现在看来难免缺乏一些观赏性,不过以这般艺术高度,在当年引发轰动实属必然。《新龙门客栈》在感情线和动作戏上都做了升级,而徐浩峰新式武侠的动作设计思路倒是与胡金铨一脉相承。 |
|
剧本是好剧本,新版及《龙门飞甲》中致敬桥段俯拾可见。但武侠片之武,多少还得仰仗技术,京剧的锣鼓点很能撑场面,其它倒也乏善可陈,还是喜欢新版。 |
|
文绉绉磨叽叽。能看出来拍的极用心极精致,但前半段还好后半段实在乏味,bug也不少。倒是对白听着很舒服,讲究、文气但又简练不造作,一看就是老派人手笔。或者说这一部是宋明文人屈尊写评话,新版才是江湖儿女对酒当歌。更何况徐克怪归怪,但作品里一直是给传统文化里理想的君子人格留了位置的。 |
|
高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