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剧本流水账,战争部分拍的极其草率,全靠地图和箭头交代,政治部分局限于家长里短。不过登基场面很漂亮,人物塑造的不错,把拿破仑一步步走向膨胀和刚愎自用的历程还有上位者的莫测与凉薄都演出来了。皇后本来就不讨喜,居然还找了个那么丑的演员,开头拿破仑走进一屋子漂亮女人,最后选了最丑的那个一见钟情做老婆也是瞎得可以 |
|
和看过的传记差不多,着墨最多的还是约瑟芬。高中时,很不喜欢这个拿破仑最爱的女人,甚至讨厌一切名字里带芬的女生。当时很不理解为什么皇帝会喜欢一个离过婚、比自己年纪大好多,还带着两个孩子的旧时代贵妇。关键是她生性放荡,屡次背叛,却还被拿破仑谅解。或许她从未爱过他,只是“我喜欢他爱我” |
|
这是我看过的最好的关于伟大的皇帝陛下的电影,同样,让我从喜爱圆舞曲转变到进行曲的狂热拥护者。 |
|
看了这么久,依然看不尽他的一生。 |
|
作为传记作品来说,拍得不错。第一集里《窃听风暴》的男主角塞巴斯蒂安也客串了拿破仑的部下。不过我看的是配音版。所以有些台词听起来很矫揉造作,“如果我的剑拔出鞘,就别妄想它再插回去”要是在我们老板面前说这种话,下场一定是“赶紧过来给他算工资……” |
|
5拿破仑。。。英语对白。。。。看到一半发现这片都没交待拿破仑干嘛要打。。。每件事情的发生都不交待原因。。。。看到后面有点不耐烦了。。。剧本是真他妈够差。。6个小时都没看出来拿破仑到底是个怎样的人 |
|
任何时候都不要与俄罗斯在其腹地进行交战,看来拿破仑的失败并没有警示到希特勒。 |
|
在抗击反法同盟的阿科莱战役,奥军火力太猛,在士兵开始退却之际,他身先士卒挥舞军旗,强行夺桥渡河;百日王朝复辟时期,孤身一人面对内伊的第五军团,都让人印象深刻。 |
|
喜欢这种静静的音乐,夕阳下,大海,海鸥的声音。
印象最深刻的是拿破仑得知约瑟芬死讯时候的那个一片空白什么都听不到看不见的场景瞬间明白了张无忌得知周芷若另"嫁"时候的五雷轰顶,痛的什么都不知道的样子是啥样了。 |
|
-不是扩大疆界,而是传播他的理念,自由的爱,他的胆识,活力,我就是要把这些传遍欧洲。
-可欧洲不想要你的礼物,或许是礼物上面的彩带是鲜血的颜色。
这部电视剧才是关于拿皇最好的影视,那冷静睿智的眼神透露着热情洋溢的自信、至高无上的辉煌、历经沧桑的传奇。
|
|
名场面:
1.毫无意义的垃圾,我对待垃圾就是这种态度(小提琴声)
2.西班牙的事为什么总是那么糟糕?
3.特拉法尔加根本不存在。
4.没用,但有气势。
5.第五军团的士兵们,你们有谁愿意打死他们的皇帝,开枪吧。
…… |
|
不知是第几遍了,再次完整重温四部曲。雷德利斯科特“珠玉”在前,所以这部2002年老版值得五星推荐,在拿破仑电影里,仅次于1927阿贝尔冈斯默片。电影讲了土伦之后主要历次会战、身先士卒,也突出了拿皇的开明执政与改革进步,人格魅力淋漓尽致。从厄尔巴重返法国一幕,三色旗再扬,燃中泪目。最后结局,在绝望中升华出永恒希望,比起孙悟空在五行山下尚有取经人拯救,拿皇在四面重洋、鸟飞无至的孤岩绝境中一秒秒消耗生命,这对推动人类自由与光明的英雄来说,是过分残酷的惩罚,但正因如此,他从野心和人道并存的英雄,升华为普罗米修斯-吉尔伽美什意义上的不朽巨灵。波拿巴性格的成长弹性,不断以积极阳光的底色去适应客观环境的变化,并在不断突破小我格局,这才是英雄本色,这是他为何当时与法兰西民族灵魂共振,掀起并承受最猛烈的风暴。 |
|
配音版的称呼比较乱,“皇帝”与“国王”混为一谈。 |
|
电影一共分了四集,三天时间终于看完了,一个字,累——无休止的战斗与战争,注定了这个军事帝国终有一天被击败而全面溃败的命运。影片将土伦战役,巷战炮轰武装叛乱,到后来征战意大利,埃及,到政变成为第一执政再到称帝,到连续围剿几次反法联盟直到尾声被流放再起势复辟再滑铁卢最后再被流放,戎马一生,军事奇才也是战争机器。这一生,作为观众看着都累,更何况他那传奇短暂的十几年。ps,约瑟芬对波拿巴真的有爱情么?离婚后还是好朋友?拿破仑得知她的死讯到底是怎样的感情呢。。 |
|
结尾拿破仑临死前穿插儿时在军校的回忆特别好,整个片子看下来很精彩,战争场面略小了点,但是还是很精致啊 |
|
多国拍摄的史诗巨作 对于拿破仑这样一位传奇人物来说 可以多拍几集 |
|
克里斯琴·克拉维尔塑造的这个拿破仑虽然没有马龙白兰度那版的霸气和冷峻,但是却别有一番风味,这个拿破仑有点世俗,也会爆粗,也会流泪,也会质疑自己的胜利。总之,他把我们心目中近乎神圣的皇帝拉到了世俗的层面,一个动作一个眼神一声叹息,都将我们拉到了过去的那个时代#那个崇拜拿破仑的时代 |
|
我看过的是删节版,印象很差,布景还不错,只是很不喜欢导演的运镜方式 |
|
从1795到1821只用360分钟着实不够,几场大战略描其意境,观感差强人意。对白犀利,皇帝的性情也能传达给观众,其他也就富歇啊塔列朗啊一帮明星的个人秀了……另,瓦列斯卡夫人好美→_→ |
|
传奇人物的戎马生涯 很多实景拍摄 大投资大制作 |
|
高中的时候历史老师专门在课堂上放过一部分。后来断断续续看了。历史老师是个老愤青,说拿破仑是科西嘉人,不是法国人。法国人历史上打胜仗不是靠女人,就是靠外国人,难得出个民族英雄还被自己人整死。欧洲大陆第一军事强国投降得比谁都快。 |
|
拿破仑位列法兰西四大,不仅文治武功
更重要的是人性中的伟大,友情亲情爱情,民众
颁布民法典,科学
最大的悲剧,统一欧洲,推进共和,野心,壮志吞噬自己
直到1812进攻巨兽俄罗斯,顶点跌落
才有伟大的战争与和平,伟大的托翁,伟大的柴可夫斯基,伟大的1812序曲……
在最辉煌的顶点不能正确认识自己,不能急流勇退,不能巩固成果,试图更大
这不是拿破仑的悲剧,这是人性,下一个则是希特勒,国内有袁世凯
但拿破仑成为伟人英雄,而希特勒则成人类共同恶魔
他,荣军院,他自杀尸首不存,遗臭万年
1942年,希特勒占领巴黎,拜谒拿破仑墓地,为何不吸取教训?想了什么?
人类在历史中吸取教训,是从来不能吸取教训
拿破仑的将帅,多数背叛,包括仆人
你是拿皇,万人敬仰,都是仆人。你是失败者,人人抛弃,这也是普遍的人性 |
|
篇幅够长。。。但只是串了遍生平。
战争部分除了最后的几场外,其他战争都是直接跳过,没有前因后果,甚至让我觉得拿破仑在无中生有的不停发动战争。 |
|
尽管是剧集,但对服化道(尤其宫廷装饰)极其讲究,很养眼;人物方面对约瑟芬、塔列朗进行细化,关键事件的描绘还行;战役就比较扯了,这是影视剧无法完成的任务。算是了解拿皇基本人生的好渠道 |
|
演员表演,画面,台词都无可挑刺。可惜剧集在拿破仑最突出的成就即军事才华与资本主义法典两方面没表现好。军事表现上一是没有旁白,对历史不熟悉的人根本不知道某年某地发生的战争前因是怎么回事,是第几次挫败反法联盟,第二战争指挥上也几句带过,没有展现拿破仑作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军事家的才华。 |
|
篇幅有点短,很多历史事件都没法充分展开,对拿破仑早期的生涯只有最后一集的几个回忆片段,此外拿破第一集出场还没到三十岁,皇后大六岁,剧中演员在五十岁左右,形象差别太大了,尽管如此还是很难得的传记电影。英国虽然是拿破仑的对手,但对待这位前皇帝还算是体面的,尤其是他还“复辟"过。遗憾的是终究没能实现他当一位科学家的愿望,最后一集把这位悲剧性结局刻画地很精彩。 |
|
马尔科维奇的塔列朗!德帕迪约的富歇! |
|
看完原著再看電影就覺得索然無味,也許是被先入為主了,雖然有人說它很多實拍,但也就這樣,對人物和情節的交待太簡略,戰爭的殘酷沒表現出來,畢竟是2002的。
哎不得不提,加冕那幕太華麗了! |
|
偶脚卓吧,他不是疯子,他柔情万种,枪炮玫瑰。 |
|
拿破仑一生用一句诗来概括就是
“十年终定兴王业,一战全隳盖世功”
一生大小52场战役,取得48场胜利,具并吞八荒之心,叱咤风云之气;勇冠万夫,智超凡俗;战无不胜,攻无不取;百世之下,犹懔懔有生气,岂仅一世之雄哉! |
|
拿破仑一生主要的重要时刻都蜻蜓点水式地点到了,场景还原度也很高,演员阵容极强大,但编剧很弱,对拿破仑的雄才大略缺乏深入的刻画 |
|
于电视台,肯定不是完整版的。不知道是不是电视的原因,颜色很艳,室内场景多偏蓝色或橙色。平庸的、世俗的拿破仑,也许这才是写实。(中文配音很自然~ |
|
有血有肉的伟大人物。有魄力,有气势,有欲望,有柔情,还有最后的孤独。 |
|
说起来是传记,但后面确实主要是围绕拿破仑的战争,但本来已经算很长的篇幅,居然感觉确实那些战争没有多少涉及幕后冲突的根源,单纯像为了打而打,确实感觉很严重的瑕疵,对拿破仑演得并不差,但和历史的结合非常少,显得很片面,这个人物不但对法国,实际对现代欧洲的形成影响太大了,确实很难把握 |
|
1.一边看百度百科一边看,更能理解时间线。2.虽然我在很多瞬间感到痛苦,因为拿破仑的残忍杀伐,但是发现我更厌恶的是那些不能抛弃他物而果断做出决定的人,喜欢也是我自己的样子,是成为那种可以随时作出决定去实现目标的人,甚至不顾一切的放弃身边的人。3.以前读历史的时候只看到拿破仑称帝,然后倒台于滑铁卢,看到的是辉煌和悲壮的瞬间。今天看的时候突然发现,过去我把这样的人看的离我很远,以为加冕即是无限辉煌、结束即是死亡,我只记住了那些时刻,却忘了他们不过也是普通人。当拿破仑说要去美洲旅游,去成为科学家的时候。我突然觉得,原来参政、称帝、率领军队、征服欧洲不过只是像我们去上班去上课一样的存在,而到头来他结束了一切辉煌,并非如我们想的那样,走向死亡。他只不过重新成为了一个,庸庸碌碌的凡人罢了。 |
|
德国发行的双蓝光(碟商LJ),8.8分
根据Max Gallo小说拍摄的这部电视电影,可以说是最忠实还原军事天才一生的视觉制作了,两个工作日晚上+一个周日下午及晚上看完四集。小到各个场景,服装,人物的还原,大到实地再现那个年代战争场面的机械与恢宏,与战争与和平对照看,真是挺有意思。拿破仑人生的主脉络书写得非常到位,最后一集临终之际的拿破仑回忆少年时的岁月,具有一种回到原点的电影美感 |
|
山岩,白浪,望不到彼岸的大海,永远再不能拔出的剑,可悲的是,这可能是所有征服者的结局。
他把法兰西的浪漫与自由当作礼物送给欧洲,但那上面沾满了血肉。每一个征服者都把自己当做了布道者,或者他们确实是的。
皇帝陛下的笑容确实越来越少了。 |
|
拿破仑事迹太丰富,从葡月政变到圣赫勒拿6小时根本演不完,战争戏场面不足就算了,许多事件都潦草交代赶完,说不清前因后果 |
|
人生坐标! |
|
形式比较古典的电影,对拿破仑的家庭和个人情感着墨不少,体现了一些精致均衡克制的特点,也有戏剧的风格。视觉上挺美的,精心构建的场景,很好地复原了一些法国油画的画面,比如街头民众起义、著名的拿破仑加冕,很有古典油画的风格,值得欣赏玩味。故事情节感觉一般。 |
|
不该入侵西班牙,不该为了打败英国而去讨伐俄国。滑铁卢战役中完全被內伊和格鲁希给坑害了。英雄末路,叫人扼腕长叹! |
|
导演真是糟蹋这群星熠熠的豪华阵容。奥斯特里茨,对俄战争这些重大事件上个厕所的时间就讲完了,和约瑟芬、波兰伯爵夫人调个情却要搞几柱香。。。和邦达尔丘克70年的恢弘巨作完全不能相提并论。。。翻译更搞人,能把莫斯科翻译成墨西哥,是说怎么东征居然打穿地球打到美洲了 |
|
演拿破仑的演员真的很端,没气势也没有真实感,原谅约瑟芬那一段约瑟芬演的极其自然出彩,拿破仑四平八稳的完全没有演出来一个男人从痛恨到不舍,最后决定豁达原谅的过程。
剧情对拿破仑也有点洗白了,前面第一集黄袍加身的既视感非常强烈。
流水账电影,算是一部可以看,但看完没什么感觉的纪录片。 |
|
魔法师名梗了 // 作为传记片其实局限性很大,大量省略了事件的前因后果和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如果事先没有了解的话容易疑惑 |
|
最后回想起孩提时代,他只是军校里淘气的小男孩。一生的荣耀、辉煌、凯歌以及凄凉、落寞,终究随着拿皇的离世而成为历史的记忆。 |
|
拿破仑·波拿巴(法语:Napoléon Bonaparte/意大利语:Napoleone Buonaparte,1769年8月15日-1821年5月5日),即拿破仑一世(Napoléon I),出生于科西嘉岛,十九世纪法国伟大的军事家、政治家,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缔造者。历任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第一执政(1799年-1804年),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1804年-1815年)。
拿破仑于1804年12月2日加冕称帝,把共和国变成帝国。在位期间称"法国人的皇帝",也是历史上自查理三世后第二位享有此名号的法国皇帝。
对内他多次镇压反动势力的叛乱,颁布了《拿破仑法典》,完善了世界法律体系,奠定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秩序。对外他率军五破英、普、奥、俄等国组成的反法联盟,打赢五十余场大型战役,沉重地... |
|
传奇人物的戎马生涯 很多实景拍摄 大投资大制作,就是国语配音真的是…… |
|
CCTV-8央视配音 |
|
马背上的世界精神不过短短四五年的时间,其他的战争都是倒退。这打仗场景也太扯了,排着队去送死。。。 |
|
终于看完了,李金斗老师演得真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