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58th金马:年度十佳又一部!我觉得评论太可笑惹,一方面说人家政治指向太明显,一方面又在说只有最后两分钟亮出旗帜时才好看,真是讽刺,那前面的95分钟人家都白拍了吗?到底是创作者耽于意识形态输出,还是男性影评人们往往才是最沉迷于政治批判,我不懂,也不想理解…… |
|
生活于俄罗斯北奥塞梯的女主角,长期处于一种喜怒无常的微妙情绪变化中,她的父亲、哥哥、弟弟、追求者,像吸盘一样粘附着她的身体和心理,她想逃出去,却又难以冲破这习以为常的生活疆界。导演基拉·科瓦连科利用叙事的变奏,激发出观者对情节的生理性厌恶,而直到影片片末,核心话题才真正揭晓,把控力令人印象深刻。 |
|
6/10。女主很漂亮但有时候会有一种奇怪的害羞表情,让我无法完全沉浸在故事中。小镇女孩、反父权、幼稚的初恋,好中国的故事。电影缺少重重的一击,可能是导演有意减弱批判的原因。政治表达还不如不加,最近看的三大系新导演里,这部的导演最一般。 |
|
#TIFF21,其实是一次打开自己内心的一部电影,拳头就像心脏一样。被恐怖袭击多年后依然难以走出战争阴影,心理创伤无法治愈,只能扭曲到要弑父。女孩的内心就像她家门口那一面被火药炸成蔡国强艺术作品的墙壁,不管如何寻找出路,家庭的伤痕和内心的伤痕总会被反复撕裂,最后一个晃到晕的镜头就像这个国家的现状,风雨飘摇,不知去处。 |
|
【俄罗斯】能有多少绝望,才会看到希望。时政比喻和成长故事有种惊人的交织,期待传达的讯息有种很朴素、也并非造作的力量。“有时候,你需要把一切烧干净,才会有新的东西生长出来,人也是这样,他们可以重新开始,总能找到办法- - Celeste Ng ”。 |
|
独属于广袤国土的山河儿女传统叙事,在科瓦连科与巴拉戈夫这批年轻天才创作者的影像中,以反宏大的形式完成了更加独立、深邃、复杂的愁绪与希冀,也正是在这种回归到个体的伤痛下,以生命对抗生活的可怜又可敬的力量,将家庭与家国,社群与民族的喜与悲,在现实的命运中变得或更加欣慰,或更加心碎,进而塑成了集体意志的阴霾下,一代人自始至终的被动与推就。 |
|
这个女导演对这种女性题材的切入点值得学习,她选择了极端的环境,极端的关系和极端的情绪,让这个女性角色变得异常复杂,她不完整的残破身体甚至承载着政治隐喻。 |
|
#TIFF 2021# CONTEMPORARY WORLD CINEMA。前获2021戛纳一种关注大奖。索科洛夫的高加索导演工作坊教出来的导演(巴拉戈夫的同学)。北奥塞梯这种地区之前绝少在银幕上出现,在“小镇青年”“女性觉醒”“反抗父权”这些套路之外还编织了非常明确甚至堪称过载的政治隐喻系统,(和之前印尼的《Yuni》一样紫色Fetish的)女主角年幼时在武装冲突的爆炸中受伤导致长期的生理心理问题,不过结尾(误入婚礼车队一场)拿着奥赛梯旗帜(其实南北是一样的……)说“我就要完整了”,实在不能不让人读成苏联(父亲)失能后在俄罗斯(大哥)的带领下“走向统一”,呃……可能我立场会站格鲁吉亚,反正这个表述让人非常不舒服。这种直给也有些……当然科瓦连科和巴拉戈夫都有个共通的毛病就是有些戏处理的不节制。 |
|
#TIFF 2021#闭塞保守的小镇与扭曲紧张的家庭关系,就像是寄生虫,一点点将女孩的生命力吸干,用女孩的命运反过来比喻政治关系,结局不错。 |
|
2.5 结尾不错👍 |
|
让人窒息,南北奥塞梯的政治寓言。女主作为贝斯兰人质事件的受害者内外交困,身心备受摧残。本以为只是个逃出去的故事,但后半段反而是看得个心酸苦楚。 |
|
#VIFF2021 手持镜头带来全方位的压迫感,让人一直在近乎窒息的状态下观影,除此之外的其他就有些不明所以了。当然结尾摇晃的DV拍摄很赞,一下就把女性从男权中挣脱的议题升华到风雨飘摇的国族维度,是非常有野心的处理。 |
|
没看明白里面的政治隐喻,对我来说就是小镇少女的困境。 |
|
男人们放开你们的女儿,女朋友,让她们离开吧。女孩子倒是应该握紧拳头,赶快跑。 |
|
在这里女性没有出路,只有逃不出的牢笼,你以为的救赎会成为下一个拽住你的深渊,而所谓的逃脱也会在斯德哥尔摩症的作用下击溃你的希望。 |
|
2.8分 |
|
那个说什么大哥是俄罗斯爸爸是苏联的确定不是扯淡?导演是俄帝粉?you sure?实话说我看不懂,观感也确实不太愉快,比萨金塞夫调色啥的温暖很多但依旧有距离感,女主的navigation有点像wanda,不停地依靠指望其他男人来带领她获取自由。父权在这类电影里一般都作为威权的allegory,这里的男人们每个人都在行为选择与身体上强加自己的意志给女主,然而女主对他们的态度又多为微妙nuance令观者沮丧,当然男人们也不完全是cliched archetype。看到一个review说bombing对女主产生的生理伤疤/后遗症使得她像个孩子一样尿失禁以及无法探索sexuality,便是对这个国家对奥塞梯无法从伤痛中成长起来的隐喻。 |
|
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恐不任我意,逆以煎我怀。舞会那首车臣语情歌《В небе звезды горят》很好听。 |
|
单说个人命运,摩托车能开往哪儿呢?《小家伙》的序幕。女主有点儿小哈马托娃的感觉,拍这片儿也是她第一次走出北奥塞梯。(不知为何,当初对杜布罗夫卡剧院和别斯兰第一中学的关注远甚于911……) |
|
结尾从女孩儿的故事上升到俄洛斯政治历史问题上。这种强行的上升让我不太喜欢,它并不像《回归》那样不着痕迹,却又在情感层面上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而是处处露骨地表露着“我”想要表达的思想。这其中的差别就导致了间离感,削弱了女孩儿出逃的情感分量。使女孩儿迅速沦为了一个政治性的符号,令人不再能够共鸣她个体的遭遇。本片的优点在于几位演员的出色表演。视听上虽然有些学院派,有些地方过于工整留下了创作痕迹,但整体还是有很强的代入感。多数场景为长镜头,运用的很好。个人感觉在景别和手持等方面的分寸还可以更激烈一点。89年新人导演的处女座能拍成这样已经很牛了。 |
|
逃了,但没完全逃。 |
|
政治隐喻有些过于直白了 |
|
呃打开简介一眼看到短评里的“弑父”字样,结果被骗了,完全没有,太憋屈了。政治隐喻像是硬塞进来的,我也不喜欢那个意图明显不加克制的结尾,两条线都没有讲好 |
|
确实是很“一脸苦相”,更大的问题是导演一直在拍嗅觉,反而忽视了人物的身体触感,跟随长镜都感觉飘飘的。 |
|
#戛纳#一种关注。俄罗斯女导演处女长片。运镜和分镜太棒了。人物特写,整张脸或者半张脸,景色虚焦,成为分镜的一部分,视线始终聚焦角色表情,跟随女主人公压抑无法喘息的羞涩和逐渐性成熟。父亲强压控制下最后的拥抱,令人发指。故事背景发生在俄罗斯和格鲁吉亚冷战时期,还有学校枪杀事件之下的人物原型,苏联导演这种用父女关系映射政治的影片,风格延续至今。追根溯源加留白,女导演未来可期! |
|
可能 大陆已经拍过几百个这故事了 |
|
真的痛苦,不是恩断义绝,也不是藕断丝连,而是在决裂时沉溺,在眷顾时心死。 |
|
本以为只是一部小镇女性故事,意识觉醒、孤立无援,没想到这样无害的身体里隐藏着时局的伤害,亲人的拉扯与支配,爱人的恣睢肆意。她像一只小鹿,用翘起的嘴角隐藏着不安与压抑,纯净眼神下,生命支离破碎。 |
|
3.5。戛纳一种关注大奖,越是民族的,越不是世界的。 |
|
最后甩旗子非常别扭,搞得直接看不懂导演的意图到底是夸俄罗斯还是黑俄罗斯;女主有点萌版Natalie Dormer,演技效果还可以,还真能感受到那种想离家又离不开的感觉;结尾晃镜头还挺不错 |
|
类似伊丽莎•希特曼的作品,亮点在于将政隐系统和多种男性(权)面向挂钩,和在此基础上对女主身体-创伤记忆的摄录,却未完全对焦于角色行为本身,强行缝合的痕迹还是太明显了。 |
|
略显零碎,人为痕迹较重,本子可以再打磨一下。全片写满破败的忧患,无论对女性关爱,还是国家命运。 |
|
真的很服随随便便什么很振奋的反父权这种描述,明明从头到尾都很恐怖,在这等暴力之下,我们就和阿达不变的笑容那样风雨飘摇。 |
|
#Cannes74一种关注(2.5)没想到这个年代还能看到家里人没收女儿护照这种事情,太压抑了吧,电影到最后人物陷入两重难题,虚无缥缈。 |
|
长知识)喜欢这个妙妙的“政治同人女性片”,不用讨论要不要政治元素嘛,政治和女性和小镇都是这个片子的基点,本来就挺简单了,缺一不可。不足之处是中段有点平淡。 |
|
太不克制了,一切都在为主题服务,显得有些真空。 |
|
上有一哥下有一弟的二姐本来就不好当,还碰上这种性格残缺的哥弟,真惨。闺蜜出现的戏份都不错,但昙花一现。结尾炸裂子 |
|
最近的电影越来越难懂了 |
|
政治環境有多惡劣,女性的自我覺醒就有多艱難,一切覺得自己是拯救者的男性都或多或少帶有剝削的意味。 |
|
无论如何也记不住这个小镇的名字,但紧跟女主角的镜头记录了她比困境本身更复杂的情绪,与家庭和几个男人的关系。性别元素已经内容层次丰富,别斯兰人质事件的背景似乎又可以把这种扭曲的关系拉到另一个高度。 |
|
- |
|
这是第一次看奥赛梯剧情片吧,因为只知道别斯兰事件,根据影调和节奏,料想到会是一个伤痕故事。可没想到历史伤疤的揭开,埋藏这么深这么后。而且也实在暧昧不清、藏掖过度吧。让自带物理伤疤的女主角,来背负俄罗斯独立后社会迄今最大的伤痕。紧闭她的父亲,究竟代表那年开学的车臣恐怖分子,还是事件后牢牢保护她的亲人?想要逃离又依恋的,又是斯德哥尔摩综合症吗? |
|
幸福的生活并不像结尾的别斯兰旗那般飘摇,正如对反抗父权的隐喻也不只是单纯的拿前苏联出来鞭尸一样。 |
|
只有最后两分钟值得看 |
|
两位80后的女性作为编剧和导演完成这部电影,聚焦15年前奥塞梯的别斯兰事件,女主的表演贡献了电影的最终成品。 |
|
俄罗斯的另一种视角。高加索的苦不是一句话能说清的。 |
|
相比欧洲,俄国小镇的女孩子情感要含蓄和隐忍的多。 3.5 |
|
6.9/10 |
|
另类成长电影,抛开政治隐喻,女主角Ada在逃离过程中复杂的心理让“成长”这个词不再单纯指向希望。身边四名男性以不同又相同的方式挤压她生活的可能和“独立呼吸权”,父亲的高压,弟弟的依赖,暧昧对象的不同频,哥哥在有限照顾的同时可能自己生活也是一地鸡毛,这些苍白描写让人逐渐冷静。人与人之间彼此依赖,而很多原本似乎天经地义属于自我的东西就在这无边的依赖中惨淡消逝。 |
|
奥塞梯的现状,别斯兰惨剧的幸存者,后工业社会的小镇,父权制与女性视角…作为处女作,面对如此丰富的题材与话题,导演所作的应该是删繁就简,认真讲故事就行。可惜年轻的女导演还不断地给如此满溢的背景加戏,不停地动些小心思,并加上一些暧昧且模棱两可的镜头,让故事难以承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