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罗伊·安德森生活三部曲之二。1.比及前作,尴尬美学更强,自由度升高(移动长镜头数量增多),寓言性降低,更趋碎片化,自反性提升(多次打破第四堵墙),荒诞程度减少——超现实段落被嵌入到(前后对镜指明的)梦境中。2.不过,依然贯穿着几个主要人物与近似线性时间,私以为还是[寒枝雀静]的一次性人物+乱序时间+着力探讨生死的碎片寓言体更胜一筹。3.人与人的疏离&沟通的不可能成为主题(多次复现的控制不住哭泣的人、对不被理解的控诉、乐器扰人,以及造爱时老公在下不断抱怨倒霉事老婆在上却不断叫爽的场景),其次是虚荣而自私的普通人。4.拉下整张桌布令我兀自忆及安哲[流浪艺人],梦中法庭则被非理性化(法官喝酒,律师只哭,拍卖式宣判电椅)。5.卡在门缝的花。6.梦中的移动房子与婚庆告别。7.群机。8.安德森片中总有酒馆和医院。(8.5/10) |
|
既没看到郭里斯马基的幽默,也没欣赏到散文诗式的音乐美,只看到一个碎片化,而且碎得不那么好看的电影,更让人无法容忍的是导演的那股小清新调调。及时享乐,趁你还活着的时候,这是个沉重的话题,但也没有必要刻意淡化到没有丝毫存在的地步。另外,把贫弱的想象力植入本就没什么活力的电影只会更失败 |
|
雷雨天的乐队演奏,移动的房屋,满满都是不一样的电影符号和情绪,安静洁白而又律动。数了下结尾共19架飞机…你还活着,便是晴天。 |
|
躺在绿色的沙发上睡觉,墙上挂着一画,堂吉诃德藏在里面;说着“吃饭并不是要紧的”,然后餐布连带餐具一同从长长的餐桌上拉下来,露出桌面上两个大大的卐;判刑超过两百年,三次坐电椅;对着窗外的电闪雷鸣吹大小号弹吉它演奏;一坨鲜花夹在门缝里;移动的婚房;对歌特男痴迷不已自言自语的小姑娘…… |
|
一场一镜,看着像欧洲的讽刺漫画。导演把太多心思花费在场景布置上,北欧冷幽默,越往后越好笑。电影最后有一个场景,女主梦境里与乐队主唱结婚,她们的房子像火车一样缓缓驶来,外面观众在向他们祝贺,真的很感动。这难道不是一个梦中梦吗?罗伊安德森的电影就是痴人说梦的呓语,可哪怕是在导演的梦里,导演还是要假借周公托梦,北欧人的玩笑很高级。 |
|
“我是个精神病医生……年复一年,听病人倾诉。他们都对生活不满意,有些人想找乐子,有些人想让我帮他们找乐子。我跟你说,这会把人搞得精疲力尽……人的要求太多了,这是经过多年后,我得出的结论。他们想要寻开心,同时又以自己为中心,自私自利,心胸狭隘……在我看来,他们真是吝啬到家了。 |
|
那些动作迟缓、面容悲伤、情绪化又神经质的人们,就是潜意识里的我们,所以电影看上去真实又荒谬,现实又超现实。非常冷幽默,非常贾木许。 |
|
你还活着!?其实你已经死了?!我们的人生看似正常,其实无比荒谬,人们不愿正视而已。 |
|
罗伊·安德森是21世纪最具创造性的导演之一。 |
|
生活不易,喝完最后一波,明天又是新的一天。罗伊安德森最牛逼的本事就是能把现实生活中的小细节用镜头语言完整的表现出来。 |
|
看《你还活着》,途中接到一远房亲戚猝然早逝的消息,戏里戏外既巧合又同步,人生真虚无,戳破幻象还以阴郁真相的思想者了不起,虽然这份沉重难以消化,时常感觉冷 |
|
世界上的眼泪自有其固定的量。某个地方有人哭起来,另一个地方就必然有人停住了哭,笑也一样。如此,我们就不要去说我们时代的坏话了,它并不比以往的时代更糟糕。我们也不要去说我们时代的好话了。让我们都别说了。的确,人口是增加了。 |
|
B+ / 几次打破第四堵墙引出人物心理好像无甚必要,又或者在Roy的宇宙里要去挖掘人物心理本就不必要——但这几笔又的确使得这部显露出殊异的温情。假如说史云梅耶的怪奇视觉刺激式超现实主义已经逐渐熄火,那么Roy通过将某种荒诞逻辑直接呈现于现实的超现实主义还有很强的生命力。 |
|
真实展现出生活又带着荒诞和黑色幽默正是可爱之处!音乐太美 最喜欢Anna梦中的婚礼!#北影节#(和象仔 |
|
永远漠然的隔阂,无人能被理解。两百年的瓷器传家宝换来了在啤酒法庭拍卖出的电椅死刑,雨中的车站和满载的电梯内是陌生无言的群体,同样的群体在梦中却热情祝福着列车公寓中的新人,突然的歌声和死亡让世界末日响应着最开始的梦 |
|
《你还活着》是一部十分奇怪的电影,它完全可以分割成一段段碎片化的生活,在色调上它冰冷苍白,像是到了一个没有温度的世界,每个片段的市民都显得麻木且神经质,比如连做爱的时候都在抱怨的男人,这种荒诞不经在电影里比比皆是。
而构图上导演又刻意营造纵深感,这样易拉开观众与故事本体的距离。这样的刻意营造距离感的电影,反而让我想起了不久前的《地球上最后的夜晚》,它为了缩小距离感,特意憋了一个戴上3d眼睛身临其境的大招,可事实上,对于普通影迷来讲,《地球》的私密语境让观者感到云里雾里,适得其反。可《你还活着》尽管大刀切开故事与故事之间的连续性,但每个片段之间的气质统一,它们的组合反而成了这座城市的整体形态。 |
|
在片段中再现 放大 解构生活 人物变得无法互通 行为而因此吊诡 导演将唯一的美好给予了梦境 现实只能停留在酒吧的“最后一轮”中无限循环(原来毕赣像火车般行进的房子又是从这里偷师的) |
|
"观众"视野等同于"观者"之所见,并非"闯入者"而是本身于伪封闭定镜之中存在,它们(观众)在"静观(偷窥)"中无法产生不安反而对构图主体的攻击性或潜在威胁被证实。
将消亡的后现代性解构重新放置于类似舞台的装置之中,反而重新确立了"歌队",作为反讽,或叙事(如果有叙事的话)的一部分 |
|
7.5/10。①瑞典某小城中各种古怪人们的荒诞表现。主题聚焦现代瑞典人的精神状态。②一种「冷」气质,渲染技法如:角色全白面、大量固定深焦长镜头、空旷冷清的置景、颇具冷感的色调。③这种「冷」本质上是为影片的荒诞冷幽默服务,具体的幽默有不少(尽管水准不超过7.5),比如乐队对着雷雨天演奏那段。 |
|
不知道是不是画质的原因,这一部没有之前看的那一部有魔幻的气息,只有后面的那段梦,移动的房子真是神来一笔,其他的就太平凡了一些,置景没有之前的那么好了,还是觉得这种装置艺术可以做得更好一些。 |
|
看到了大号这个乐器...一开场听到这音乐还以为..是老库的..哈哈哈。.很不错的片..音乐很逗... |
|
五十五场戏。只有一个外景。一场一镜。镜头永远不是不动的,且从正面拍摄多。可以说是最接近戏剧舞台的电影。多次使用布莱希特的间离效果。极度简洁抽象化的空间。城市里不同阶级人们的人生百态。幽默但笑过却又让人感到心酸。人物之间并没有交流,不过各自自语。不被理解的孤独感,幸好的是还活着。 |
|
仰望看不到天堂,只有轰炸机。穿粉色靴子的女孩的梦里,渐渐才发现窗外风景在动,房子像火车,靠站后全村人敲窗祝贺。美梦不是逃离,而是回归。
大号的形态有背负和拥抱的意味,不直接导向对人物的同情,这样很好。里面的狗都太能演了。
竟然想到色戒里易先生的那句“可是我还活着” |
|
看多了要上瘾啊!!可是就这样三部都看完了%>_<% |
|
为了中间那个美好的梦,还是给三星吧。其实真的很无趣啊,什么滑稽版的伯格曼,比伯格曼差远了,也比不上他自己的《二楼传来的歌声》。也许现在人们的生活就是这么无趣,所以才会如此表现。 |
|
色彩和表演方式很有意思,无奈除最后一段外缺乏感觉 |
|
好久没有看到这么让我觉得adorable的电影了感动!虽然是片段化但是特别整体。第二个scene我就泪目了(傲娇毒舌胖姐太萌了!),之后就一直盯着屏幕要么傻笑要么泪目…最后那个妹纸的梦境又美又萌又虐的,铁轨上的婚房什么的我还是不剧透了> <最爱的还是那个雷雨中的Louisanna Brass Band啊! |
|
呃..有点重复..堵车、酒吧、独白...音乐很好听 |
|
和AKI KAURISMAKI的风格有点象
布景很优秀,幽默很高级
喜欢移动的房子那一段 |
|
求偶失败,被卡在门缝里的花束;安娜的梦,穿着婚纱在房车里接受人潮的祝福,后来她和胖胖男结婚,也变得胖胖的,理想骨感而梦幻,现实丰腴却幻灭。灰和白的色调,一众哥特长相的演员,延迟缓慢的移动,比对话更响的雷声和军乐,每个人好像都半梦半醒,这整部电影真的不是一个梦吗,有两个堵车的场景让我想起八部半 |
|
速写窒息感。滚开!这世上没有人理解我。面对落地窗外的瓢泼大雨径自合奏琴号鼓。灰霾压抑的大堂电梯间。我梦见和摇滚歌手结婚了,整幢房子像火车般行驶,陌生人群集在窗外为我们欢呼,他在身边轻快地拨弦。被门夹住的花束。轰炸机队列整齐划过天空。 |
|
【7.8】哇这神他妈2007年的片子...看的时候总觉得是上个世纪的片子,滑稽荒诞的散文,低对比度的画面加上灰白的色调,把每个人都弄得和行尸走肉一样,构图还是很讲究的。最后一个镜头没看懂....啥意思? |
|
在我看來,導演故意誇大 但是確是真實的東西 i dont know if i've caught the meaning..but a bizzare and interesting but a little bit bored when keep watching.. |
|
形式极简,固定全景长镜头,室内对角线式视角,只有两处用了轨道镜头,整体制造了类舞台化的调度方式,但机位却反观众,用室内视角使观众代入,这也使打破第四堵墙并不破坏电影风格和影响观感。在以往罗伊·安德森电影中的那份惨白化妆方式在这部片子里,产生一种特殊的反应,之前,北欧建筑风格与偏白的镜头画面搭配惨白无表情的人物装扮,构建了一种生活的无趣与浮夸,进而可以令安德森去做寓言化和历史探究,此时的设计不仅是内里意义的植入,还是荒诞幽默的作者化技巧,但在本片当中,厚重主题的去除,温清化意义的植入,使得这种设置除了原先的那份荒诞幽默,又多了一份丧气人生的亲近感,由此得以更贴切的反差出主题,即便生活在困苦,“你还活着”啊。结尾众多飞机飞过,恍如《银色·性·男女》和《木兰花》,而那段法庭上酒好似布努埃尔还魂。 |
|
所有面色苍白的剧中人,女孩,摇滚吉他手,商人,家庭主妇,罪犯和酒吧里的醉鬼,全都要忍受现代生活的痛苦和失望.他们在美梦和现实中穿梭,那些致力于相互交流的努力注定以失败告终. |
|
也是一人一生一片选手。应该跟二楼歌声互换名字。陪审团说“应该判电椅,一次,两次,三次。”律师哭了起来。被告说“这就是生活。” |
|
#HKIFF# 又一场35mm胶片(略旧)。音乐的戏份足,在构建悲喜交杂的荒诞场景中作用大。对话几乎都要重复二遍(沟通失败,“没有人了解我”)。对当代生活的各种隐喻及控诉。孩子、老人和销售员的角色始终出现。多人场景中的凝滞感。麻醉、梦境与一丝虚幻的希望(“明天又是新的一天”)。 |
|
搭景 单镜头场调噩梦 |
|
8.7/10 剧场化。坍塌为一处且因此无效的空间和时间。被否定的叙事和脆弱的连接通过物化指向无尽。构图中在背景中总出现的打开的门(或者通向另一不可视的空间的通道),有三点:将观众置入与电影同样的空间内;通过背景的“动”去激活前景的“静”;暗示过去已经发生/正在发生/未来即将发生,进而否定线性的时间。(节选自尚未发表的长评) |
|
这是《二楼传来的歌声》的续集么?看得我睡着了救命! |
|
静止镜头的人生舞台剧。(全片就两个移动镜头...) |
|
画面色彩很柔和,像淡雅干净的水粉画;就这样逐格掉进、逐格陷落到没有逻辑的片段——逗趣,却泛着无奈,还有些许伤感。敬!创意。敬!人生。 |
|
好的喜剧是严肃的,但你用严肃的方式去拍严肃的事,就大错特错了。而你用喜剧的方式去拍喜剧,硬去挠人痒痒,也会适得其反。真正的幽默是建立在忧伤上的,但必须看透了那忧伤,才获得了真理。 |
|
Goethe: "Be pleased then, you the living, in your delightfully warmed bed, before Lethe’s ice-cold wave will lick your escaping foot." |
|
完全变为Roy Andersson 的fan |
|
经过群友提醒,才知道原来最后镜头里出现的十九驾飞机,正是当年飞往广岛的数量,对罗伊安德森老师的极简的乃至无言的抨击更服了一步,除了导演标准化的部分,此片中最动人的点莫过于那个幻想着自己与哥特杀马特男孩的移动的婚礼,而从业27年的精神科医生点出的现代人为何痛苦的根源:太关注于自己、自私自利;爱狗人士慎看,可能会怒打一星;比起注重剧情像是“小说”类的电影,安德森则是“散文”类的,他似乎在生活中也是随时随地拿着小本子记录他面对这个世界的新想法新的批评的点,等素材累积足够了,新的电影便足以问世了,他的作品连看此番感觉更为明显,也正是因此连看几乎有点容易“串台” |
|
首先我注意到的是场景。酷似ikea的极简风格。
然后是它的幽默感。幽默感中的浪漫情怀。结尾寓意深刻。
每一个小故事都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开头胖女人唱歌、移动的房屋。很喜欢。 |
|
一群慢悠悠的奇怪的人.
一栋像列车一样的公寓.
一部没什么理由就让你哭的电影. |
|
用冷幽默对抗荒诞不经的世界,罗伊·安德森的电影风格颇为脱俗,各式各样的人们都对自己那操蛋人生怨声载道,哭诉没人懂得自己的胖女人,被丈夫骂作巫婆的女教师,亏了养老金的葬礼乐手,发梦因打碎瓷器而坐电椅的男人,暗恋非主流歌手的女孩,所有现实的困境借由非现实语境表现出来,移动公寓非常惊艳 |
|
镜头,结构,故事都精彩,反正和我以前看的电影都不一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