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部纯粹的关于恶的电影。男主从小就是一个反社会人格者,他对痛觉、对烧伤这样强劲的惩罚结果丝毫不敏感,甚至只记得这个事件让他上电视(被关注)了。他没有任何的善,对于helen的感情也不过出于对家庭的逃离的,在直接导致了helen的死后,连承认自己是罪魁祸首的勇气都没有。同样,他也直接导致了父亲的死,眼泪都不曾流。他就是一个没有感情的杀手,父母已经在极大程度上去理解他了,然而连他自己都理解不了自己,更何况父母。影片结尾,他在枪杀当天早上亲吻自己在镜子中的脸,我想镜子中的自己也是恶魔的形象。整部影片看着太过压抑了,在事先知道这是一部关于屠杀的电影后,从电影开始便在等这个注定的结果,仿佛等一场即将到来的死刑。反高潮的处理虽然加深了影片的余味,但却无助于观众发泄压抑,一切都闷着,让人不敢再看第二次。 |
|
2021戛纳影帝。摄影非常好。导演似乎是要尽力不去剥削(比如就把杀人和大屠杀场景略过去了),但是剧作又束手束脚,忍不住去搞精神分析,建立的逻辑链最后推到禁枪宣传上了(???)。其实写这类人物,剧作就不用去试图让观众去理解或者共情啊…… |
|
怎么跟多兰拍的似的…… |
|
天真乖戾同时潜伏CLJ演技精湛的孩童般脆弱脸庞,Judy Davis和Essie Davis的表演则是反照主角心境的玻璃幕墙。蜂鸣和唱针噪音不断增强如同脑海难以消音的混沌,不设立场的聚焦影像既为未来潜在悲剧信号对滥用枪支发出警告,又把镜头对准新闻失真在勾勒恶魔字词虚焦中的枪手「失常」前兆的心理面貌和散点社会病态,肩负探讨视角的剖析。艳阳海岸的杀机如何滋长?报复社会的恶行无从归咎元凶,亦无法解答。惨案转播穿越两重屏幕牵连枪声未绝的当下耳鸣,结尾倏忽切断与屠杀事件的冷静处理合为一种屏息沉浸状态,默然黑白留给观众缓释,却在噪声波频沉入更深无力:鲜血已经酿成,无需直视赤裸尸体。恶的序章不过虚张,主角与父母名字刻意隐去,Nitram,Martin,反写就像Redrum的预示,合群法则的清剿是厌世之始。 |
|
查资料得知,枪手Martin Bryant(Nitram也是Martin的回文)远比电影改编后的形象更加令人痛恨,这位智力低下的金发美男从小就有着非常混账的暴力倾向,无论骚扰邻里还是校园暴力乃至虐待动物,可谓无恶不作,远非电影呈现的天使与恶魔抑郁双面人格,因其智力与精神方面等心理问题,又总是得到政府与他那同样可悲又可恨的父亲的庇护与迁就,而富婆Helen本尊也非电影中那阴郁孤僻的“寡妇”形象,同时改编的还有富婆与父子俩诡异的神秘关系。当然回到影片语境,卡赖伯的表演几乎无可挑剔,除了其实在没能还原出本尊外在的俊美容颜,银棕榈也当之无愧。值得一提的是早在19年澳方就有导演曾众筹过一部讲述此次大屠杀事件的电影,可惜项目夭折,本片也在上映时受到塔斯马尼亚州政府的阻难,可见此事件仍是澳人难以释怀的伤痕 |
|
他在无性别猎杀前,亲吻了镜子里的自己。
他从来不是懦弱的。
小时候,被火花烫伤,问他还会不会玩。毫无畏惧。
发育迟缓,被当白痴,他试图合群,一次次被阻止、拒绝。
父亲得不到的房子,他怒其不争把他暴揍一顿,拿着一袋钱简单粗暴上门交易被拒,这是他不理解的社会。
父亲自杀,他穿上了自觉最得体的衣裳,扎起凌乱的头发,一坛子鲜花,却被母亲当做小丑,葬礼都不让出面。
有了钱,他能做自己,能冲浪,能去好莱坞,能买枪支。
那颗种子早已埋下,与小朋友们玩烟火,被火花包围的时候,他渴望被瞩目。
他平静地看着窗外欢愉的人们,吃完了水果杯,打开了录像机,无性别猎杀。 |
|
三颗星全部给男主角的
另外两颗给女配角的 |
|
只有我爱慕Essie Davis备受摧残的容颜。对于剧场化风格化的影像期待太大了,心理落差一下子有点大……但是结尾是节制优秀的,没有exploit任何。 |
|
开头烟花那个镜头太漂亮,结尾字幕把整部电影落得太实反而白瞎了结尾的克制 3.5 |
|
《小丑》的0.5版还差不多。《小丑》的人性剖析的深度和社会问题的概括力在这里是缺失的。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先天具有人格和智力缺陷的人的沦落,而不是像“小丑”那样本身是一个正常人被逼疯。社会批判找不到着力点使得这部电影最终只是带有猎奇感的个体悲剧,甚至要滑落到以片末字幕的方式文不对题地引向禁枪问题来勉强树立一点可笑意义的地步。所幸倒是选择了反高潮的克制处理,这很正确,但并不新鲜。影帝当然是实至名归,这届戛纳金棕榈和评审团奖一通胡搞,最佳男女主倒众望所归。看来分辨影片的艺术品质高低比评比演技好坏更虚更没有标准。 |
|
库泽尔希望构建某种日常,累积的强度,有如范桑特的《大象》。《内特拉姆》从美学上可以视为2021年听觉本体论影片之一,噪音与歌剧指向了主人公主观的具身体验,噪音形成一个可怖的世界,后者宿命地生成叙事,Helen必须出现,然后用死亡形成创伤。然而令人费解的是,在影片大量使用的浅焦镜头中,却显现出了对于混乱外部的无兴趣,或者被完全归结于个体主观。时常出现的慢镜头以及风格化的视觉效果如烟花,海浪,DV则如同一部直男版本的多兰,且均存在潜在的恋母情结,但托名为Nitram的Martin毫无疑问是发育滞缓的。 |
|
1.5 / 2021年了,居然还有如此陈旧的“心理”电影。绝对单一的叙事宰制,套上标准的家庭和社会模板,各种偶然情节毫不偶然地叠加,还得加一些时兴的多媒介目视,然后就拼凑成了一篇沉稳、克制、感伤且不乏大师气象和人性洞察的特稿了。实在是不知道这种电影除了证明我们当下彻底(创作的、理解的、所谓“治疗”的)的无能之外,到底能为认识这样一种“病症”带来什么……BTW台版译名真是令人作呕啊。 |
|
杀人狂的传记的创作注定是高空走钢索,因为“个体的悲剧”与“社会的悲剧”只能二选其一。前半程,导演勉强把持住了共情与同情之间的平衡,而结局的诉求则彻底消解了前面所有的铺垫:这样的惨案,我们该怪社会对有心智障碍的边缘人缺乏合理的帮助体系,还是该怪缺乏枪支管制的规定?显然作者自己也不确定自己在答哪题了。(第三颗星给男主的演技) |
|
我们看见怪物 因不知其成因而恐惧 因知其成因而害怕 比起可以发生的微小改变或许人会更愿意相信不可能改变结果的宿命 这样或许就可以为自己的不作为开脱 |
|
只有人物状态,没有动机甚至没有事件。你不能说将近两个小时的时间来告诉我。一个精神病患者一旦有了枪后果将不堪设想。很多无效台词和镜头,这种题材也能抒情真是万万没想到。 |
|
6.4偏技术流,库泽尔显然是一个没有什么想法的导演,情景的构建极度依赖于表演的状态和画外音的扰乱,除此之外就只剩下照本宣科地呈现过程,看不到半点惊喜。 |
|
想到了导演的成名作,算是创作上的一次回归吧。导演很喜欢拍枪击案,有一种什么题材都可以转过去的错觉,感觉就像编剧在精神疾病层面的挖掘上,创作走入了死胡同,就临时转向了枪击案的主题。不愧是戛纳男演员,这种毁容式的表演确实厉害,摄影和声音设计也是导演的强项,很愉快地观影享受。 |
|
全程看得屏息凝神,危机被推向爆发的过程拍得尤为顺畅。男主表演竞争力太强,现在最看好他!结尾太可惜了,为什么给了政治化这么强烈的落脚点,甚至出现得有一点突然和说教,落在人文关怀上不好么?有没有武器,被边缘化的病人都容易走向爆发。 |
|
核心问题是整部电影的内容跟创作意图不搭,最后强行转到意图的感觉,让电影本身和表达目的各自都面临头重脚轻的尴尬境地…… |
|
儿子殴打父亲那段还可以。表演很厉害 |
|
7.5/10。《小丑》1.50版。随着房子、爱人、父亲的一一消失,观众可以脉络清晰得看到一个精神不正常的人被逼疯的全过程,仿佛在观赏凌迟之刑。最无力之处是你找不到能变好的方法和该指责的对象,重点根本不是武器杀人,满洲里的大象、电视中的出国。爱情救赎的粉色泡沫被亲手捏破,最后车上的鲜花分外艳丽。 |
|
3.5 反高潮的处理让本来应该更加压抑的故事因为高潮的缺失,反而在全片过程中都有一种无形的压抑,每一步成因都沾染着鲜血,每一个经历都有着恶的原罪,这才让人毛骨悚然。命题作文的完美表达。 |
|
I don't cry doesn't mean I'm not hurting, filmed in the City of Greater Geelong, |
|
“避开所有剥削”的前提便是导演已经先入为主对人物和事件有了看法、下了定论,既然如此,那还假惺惺地装什么观察者呢?结尾观点明确的字幕又是否是自相矛盾?
美其名曰“抽离”、“客观”,实际上就是一种维基百科式人物塑造法:靠人物原型撑腰,东一榔头西一棒槌在情节上做加法,直到人物承受不住。然而由于结局是注定的,人物性格缺陷是病理性的,所以他的状态也不可能真正有层次。库泽尔总是在追求一种抽离于情节外的角色研究,正是这一点,让他总会和电影里的角色一样走火入魔。 |
|
当年《佛罗里达乐园》和《三块广告牌》就有留意CLJ,没看走眼~该角色与他随兴浪痞性格几多相似。像未发育健全孩童一般痴傻嗜玩、歇斯底里,父母满脸抒写无能为力,导演很明显在从精神心理与家庭教育双向分析整起事件成因,压抑克制的节奏及最后反高潮拍法稳稳当当,只是结尾突然抛出来控枪的议题不免去题万里。 |
|
符合预期的病态感。或许适合与《凯文怎么了》双片联动。两部作品对女性意识到自己生下无法控制的怪胎的恐惧/焦虑表达得都非常到位(这部的母亲角色造型气质很有《凯文怎么了》里斯文顿角色造型的意思,或许有意为之?)不过《凯文怎么了》的恶意是清晰发自反社会主角之手的利箭,这部的恶意则混沌得多,融在所有角色共同呼吸的空气里 |
|
在最后一刻抓到了亮点,那个摆好相机,掏枪准备的动作,坚决又痛快 |
|
现实太沉重,他本应被温柔耐心对待,虽然我支持枪支私有 |
|
特别克制,在高潮到来前戛然而止。没有太跳脱所有从加害者视角出发的创作。 |
|
表演分 |
|
没有狂拽酷炫吊炸天的视听裤泽尔也依旧可以做到,高饱和度的蓝天、花草、海滩、小狗、黄色小车,看似艳丽温暖的镜头中他对intense的氛围掌控低调而高效。clj disturbing af 但一直把爆点压着演,暗流涌动的能量太强了(firebug本来就很戳我)【he's like joe alwyn (slightly uglier but 19910221x better version) 唯一弱的地方是结尾字幕直接控枪了,醉了,不是character study啊?(哦对了片中出现了韦尔曼版珍妮盖诺主演的《一个明星的诞生》>3<) |
|
是彩色的火箭烟花,却被关在了水晶球里。是即将腐烂的水果,却被装进了什锦杯中。是葬礼上不合时宜的蓝色礼帽,是墙壁上无人修葺的巨大裂痕。躺在后座上嘲笑母亲的痛苦,压在沙发上暴打父亲的悲伤,童年时的烧伤让他爱上危险,亲吻镜中的恶魔令他重获自由。当恶犬摆脱绳索,即使没有獠牙依然足以伤人。 |
|
纯看表演了 |
|
镜头和笔触极其的小心翼翼,多一分深一点都不敢拍的样子,只能在镜头和光影风格上做文章,这种束手束脚的处理方式注定要靠演员的表演来撑了。当然非常理解外界加诸于此类影片的束缚,但其实从家庭对心理疾病患者的照顾或社会对待此类人群的方式去多关注一些是否也会有一些积极意义呢?男主的表演得奖实至名归,母亲劫色的表演也非常值得肯定。 |
|
这部电影的存在真的无比尴尬,往凶手的灵魂深处挖掘,怕是要被人谴责共情杀手消费受害者;不往深处挖掘整个电影就变成了猎奇片。横竖都不对,这部电影就卡在了中间。联想于特岛对比挪威722,于特岛完全像是一部猎奇片,展示了惨案的全过程;挪威722则重在社会的灾后重建。相比之下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与其一步步的展现一个本身就有精神疾病的人是怎么变成了一个杀手,不如多研究研究他的行为对人造成了怎样的影响以及对后世有什么惊醒。 |
|
因为剧情简介,看之前特地去wiki了一下,一度很害怕看这个片子,以为是那种特别压抑窒息的现实惊悚片,但没想到整体的走向还是非常克制的,尤其是反高潮的处理,反倒给了这个故事充分的喘息空间。但也正因为大体知道男主性格的刻画,所以看的过程中的确有不少内心的恐惧时刻。导演没有选择个体成因、家庭导向、社会影响的任何一个切口,只是冷静地旁观着这一切,期间也试图去挖掘人物的内心,但终究浅尝辄止,最终落在了政治呼吁上。这种角度对于塑造一个这样令观众难以共情的人物当然是比较冒险的,但至少就我而言,这整个的框架搭建是凑效的,所以我也基本上能够跟着导演的镜头不断进入。另外我喜欢结尾那个环视镜头,那刻主角的脑海里在想些什么呢?导演把一切情绪都按下了,全都包裹进连绵不绝的滔滔海浪里。3.5 |
|
看完让人很无力的电影,因为男主这个困局似乎无处可解,或许他是天生的恶种,但他对于外人大部分时间还是保持着礼貌和克制,对于父母和Helen,更像是不受管教的任性小孩子,但父亲纵容的溺爱、母亲严格的矫正以及Helen相伴的时光都不能感化他,Helen和父亲的离去也让他失去最后和世界交流的桥梁。除了母亲没人在意他了,但母亲也真的不想再管了。结尾字幕好奇怪,突然禁枪宣传,仿佛在看内地特供版字幕……Caleb真是很豁得出去的演员。三星半 |
|
眷恋有关塔斯马尼亚的一段记忆,但这部电影太窒息… 演员太棒。我们应该如何对待这世界上与大多数人不同的“异类”呢,我不知道。Nitram在大海中的镜头,蓝天碧海之下N苍白的皮肤和凌乱的金发让人绝望,谁有能力对他说Its going to be fine呢?没有。这种事情早晚必然会发生,但是发生之后,世界还是一样没有任何改变。上帝没办法拯救那么多破碎的灵魂,一部电影也是一样。 |
|
演员演技都很棒,不仅是男主,男主爸妈和helen也蛮好的,但是前面搁着心理疾病后面拐到控枪了实在是emmmmmmm……最后给观众的感觉很奇怪到底是觉得男主挺惨的还是觉得男主该死?尽管最后拉回来了但是前面拍的太暧昧了,效果还不如我维的《理工学院》…… |
|
歇斯底里的恶之序章 |
|
2.5。普普通通的电影 |
|
还以为误打误撞就猫狗房子朋友长期饭票一举获得,果然没有这么好的事..,不就跟《大象》差不多么,大象我从没喜欢过,这部至少红毛哥吸睛,演这个角色状态very对。片子虽然没有遵守Dogma95但整体就挺那个路数。Judy Davis和Essie Davis也都很有力,还是角色少一点比较好。 |
|
【大MIFF Premiere Fund高光时刻(:】其实最大的不解与疑问依然在于流行文化为何如此“痴迷”那些真实罪案的还原与纪录,无论是怎样的笔触,永远不可能避免的便是对这些恶行加注的解释(更有甚者,变成某种热闹的庆祝;是谁,我不说);哪怕多一分,是否也是向伤害撒盐,都绝非是受害者之外可以拥有立场发言的。尽管整部电影已经尽可能冷静地去聚焦对心理的还原,也试着通过探视这起对控枪有所推动作用的案件串联起某种“跨越国界”的发散讨论(当然这也可能是完全自行脑补),但它依然不具有说服力。这也让Caleb Landry Jones和Judy Davis的表演,成为了最大的亮点。 |
|
最后竟然是禁枪运动…… |
|
还是比Joker高级的 和《大象》基本没可比性 |
|
一个恶魔的诞生,看片过程令人窒息。 |
|
喜欢片尾的海水声 |
|
越是想当然地做反向推倒,试图解答出一种“正常人”的逻辑,越是导向了个体的特性,与末尾引申出的共性的呼吁是完全背道而驰的。 |
|
LFF2021。陈旧的人物关系刻画,过度单薄的事件动机,电影剧作层面的全方面boring。我并不觉得库尔泽有这份才华去重塑这个事件和人物。 |
|
一票好演员,令人信服的演绎。王译片名《养疯人家》。对这个真实事件背后的成因还有可挖掘空间。居然是《刺客信条》的导演,功力确实见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