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竟然是Netflix的片子,改编自真人真事,探讨成为警察的条件和警察犯罪,又找两个演员去警察学院训练如何成为一名警察,去为角色体验生活,再让他们饰演这两个真人,另外加上这两个真人纪录片式的采访,电影为此分成了四个章节。导演在打破类型边界上可以说非常卖力了,用大量访谈式的旁白来交代剧情的部分,跟着旁白重回一些记忆现场,一开始以为是反类型叙事,到了第三部分才发现是想伪纪录,把剧情片和纪录片的叙事手法糅合,本质上就是在大鹏的《吉祥如意》里想要干的事情。 |
|
【柏林 2021】用一对警察扮演去还原真人真事,某些时候以为自己在看「社会传真」栏目。但导演过于执着形式的创新,却忽略了内容,最终成品或许都达不到「社会传真」栏目水准。另外,记录与剧情融合的新形式,从去年到今年估计看了七八部,已经见怪不怪了。 |
|
本片在视角与社会问题的探讨上有极强的戏剧冲突,让我们思考警察职业之下人性与公信力的权衡,这个职业本身的矛盾,已经我们在体质之下面临的选择。 |
|
纪录+虚构的意义在于让我更好明白“身份”对个人的影响。用一个题外话来讲,我们个人的立场和观念远没有自己想象中那么坚定,在不同的身份情景中,它很容易被动摇。身份是一种政治。 |
|
这才是真的驾驶我的车。 |
|
比《吉祥如意》更有先在的设计感,声画衔接的剪辑节奏真流畅,但很难接受这种不同性质媒材间的强嵌套关系;同类型的新片还有《电影和我父亲的死亡》,玩到最后都只剩下电影本体论的杂耍。画外音是有破坏性的,带来了危险的间离效果——要知道这种形态的对镜言说,绝不是为了增加纪实感,而是塑造实验性的叙述主体。它让主角彻底成为了局外人,抽离于所有现场之外,也几乎剥除了情感力量。因此最后一段的侧拍才显出重要来,因为它不光像《如意》般完成了解释工作,更提供了体验派的批判,但几句牢骚算不得是多锐利的刀。#CPH:DOX# |
|
大鹏看了后突然觉得自己并没那么牛逼了。 |
|
#71st Berlinale# 艺术贡献奖(剪辑)。果然如我所料导演拍的是个对社会机构的分析,虽然暴露电影机制这个手法并不少见,但是把影片筹备过程和演员准备工作放进去还是颇有意思,后半段演员与原型人物交替出现也很精彩。片子固然不错,不过影片其实让人有点失望,至少承诺到的对警匪类型片的戏仿给得量太少(仅有一场追跑戏),加上片头给出的警察和游行学生的冲突把期待调的有点高(cue了前作[男孩超级白],片中也用骄傲游行做关联),虽然喜欢还是不免要刨一分…… |
|
影片聚焦于墨西哥警察情侣Teresa和Montoya的日常工作,而不时打破的第四道墙却成为了故事的真正开端,Teresa和Montoya另有其人。导演阿隆索·帕拉西奥斯对墨西哥民众早已失去信任的警察部门展开发问,当演员真的成为了警察,看待问题的角度则形成了巨大反差。剧情和纪录完全融合的方式,立体透析了墨西哥社会真正的对立面。 |
|
就这? |
|
#CPH:DOC2021#非《吉祥如意》式的偶发创作,从第一部分就已经呈现出彻底的解构姿态:以经过排演的伪纪录方式先在的讲述大众(以演员自身为例)对于警察这一职业的普遍认知。第二部分通过其他来源的素材拼贴和演员的自叙传的读解方式带领观众与演员一同,打破并重塑观念中的「警察」身份。因而A Cop Movie或许是A Movie About Cops。就创作意识而言,或许比灵感乍现或是等待事件的发生更加精准。 |
|
# 71 Berlinale Compétition # 就想给《新秩序》女二莫妮卡·德尔·卡门(Mónica Del Carmen)新片打个Call,从去年威尼斯主竞赛到今年柏林主竞赛,两个年龄差距几十岁,完全不同类型的角色都可以完美驾驭,这个女人不简单 |
|
导演用四个章节出色示范了类型融合的实验,彻底打破了虚构与纪录的边界。对于警察这个位置尴尬的职业有较为立体的观察:观众想象中的、演员扮演者的,以及警察本人的,三种视角轮番出现,分别陈述对这个连结政府与民众的特殊机构的见解,核心依然是在探讨墨西哥警察不受民众待见的根源。 |
|
其实形式倒非常接近真人秀了,一种前置的扮演体验,随后完成对影像、声音与原型的溯源。影片将将能应付形式的几次转化,再试图做内容上的延展便捉襟见肘了。 |
|
形式就够指教你们导演的 |
|
#柏林电影节#主竞赛。total fake,毫无创想的素材拼接,流于表面的记录探讨,硬要把形式的错节和妥协包装成“实验影像”,要真有个实验室让导演这么胡搞一气,估计得让他整炸了棚了 |
|
形式上和内容上的创新还是非常深刻的。 |
|
三星半 |
|
罗伯特·格林/基蒂·格林与Netflix式罪案纪录片模式的结合,外壳繁重,本来与内容十分相衬的形式最后反而成了拖累,两位演员体验生活的部分过分仓促,显得事倍功半。 |
|
虚实结合有新意,但导致结构松散,情绪时断时续。 |
|
从去年到现在感觉分娩的情节看了很多。。。 |
|
题材感兴趣,拍得看不进去。 |
|
【墨西哥】收起想象与分歧,回归现实与无奈。惊心动魄的追捕,或是游走黑白之间的吊诡在这里并不见踪影;被污名、脆弱的体系以及时刻都将面对的危险才是常态。导演有野心并且力图通过一种精巧设计的手法进入这个话题,尽管太多事实和印象都是已知既定的(并且不能真正改变什么);但这种兼顾的视角,依然作为警务题材的破局,得以有不同触及- -这竟然与《南城警事》的出现,共享着某种命运般的相似。 |
|
虚实结合,演员重现情侣巡警的故事,展现腐败的警察世界,尤其是看过narcos Mexico,根本无法界定好警察…警校卧底那段感受挺真实…女主跟原型神还原… |
|
+ |
|
形式很有趣,画面能力也很强,不过整个故事的重心还是有点不太明确 |
|
片头字幕最有味道。 |
|
强行进行形式创新,看到最后我也没搞懂导演到底是想拍一部伪纪录片还是一部剧情片来和背后的记录来融合,而且导演到底想通过拍摄这些片段来呈现什么形象的警察,都不太清楚。最后就看到各种形式的融合和对立,呈现出来的效果完全没有任何意义 |
|
整个故事,并没有被形式编排撑起来。 |
|
形式的多样和自由,导演孜孜不倦的探索欲,全片不算长叙事重点与模式可以发生好几次转向,初看的确相当有意思,但反而到最后落点,一定要讲警察系统的腐败与道德困境,前面的数次“漂移”使得探讨这一话的力度也随之飘散了。 |
|
逆序拆解“模糊类型交界”的手法 每一个篇章内的不同方式 警员与指挥台的对话/相似性拟音衔接/旁白与画面的匹配设计和剪辑都有想法 从伴随性视角推焦到案发现场的同时环境音进入&旁白退出 娴熟自如切换 此外职业属性和身份扮演的体验派互博也很棒 但也就到此为止了 轻松的姿态撕开一角秩序体系内的“交界处职位” 批评小瑕疵 帮忙大隐患 p.s. 想知道如果 Pasolini 活到今天看到此片对“警察”的态度和表达 会如何评述 |
|
#berlinale71 7/10。结构了得,俄罗斯套娃。影片正符合当下议题,网飞挺进三大的速度稳健,厉害了。 |
|
三星半 |
|
一部真实的伪纪录片。 |
|
看完之后其实没什么收获,墨西哥警察的身份和电影一样无解,导演似乎也没想清楚到底要呈现怎么样的警察形象。前面一段情节着实有些无聊。 |
|
视听语言玩得很有意思。视角变化一层一层来回窜来窜去,有种魔幻的感觉,精灵在不同维度时空里穿梭。想起荷兰一导演,在印尼拍纪录片那感觉,那荷兰导演用得是运镜的写意穿梭,两种调皮的感觉很像。台词表演整体架构出来也有意思,不用头尾高低常规的结构,零零散散随着视角层的跳动自然落位,整体自然长成出来错落有致,很舒服。感受出很多导演对墨西哥警察这个群体的思考。这些写意有趣的东西没有冲散遮蔽实质要讲的内容,对要讲的东西是加成。对警察的观察,这些穿梭复杂的表现手法也是导演对警察的看法和思考,手法和想法在导演这里相辅相成是融为一体的。 |
|
有点意思 虚构影像与真实发生之间的关系讨论 确实我们能玩的除了最新鲜的科技之外好像也不剩什么 |
|
【3.0】形式带来了一种浑然天成的幽默感,但这种真人秀既视感的拍摄并没有任何高出常规剧情片思路的表达力量,甚至一板一眼地拍墨西哥警队风气和警察日常,似乎会更引人深思。 |
|
当权者私欲膨胀、不想清廉就是原因内核,制度设计、社会风气,民风推波助澜,国家有病了。 |
|
同类型也看了好几部了,观感上差不多。都是不错的记录生活的,同样也用了叙事上小技巧的方式。但此片过于流水账了一些。 |
|
【D】点子电影,当然没有大鹏的那么作呕。 |
|
光鮮正義的化身也只是塔基的一粒砂子,邊緣的小人物不能只靠「大義」活著。真實與戲劇之間的間隔中電影演到一半的時候被完全倒置還挺有意思的。 |
|
Alonso Ruizpalacios |
|
融合类型实验 |
|
半段电影半段纪录现在已经成潮流了?不过这一部还是有点特别,用演员在镜头内外的身份和对警察的态度做平行比对,倒是指出了墨西哥警察里外不是人的真实状况。 |
|
好像也没剖析出什么 |
|
将四个段落分布在虚构和纪录之间,同时通过高速镜头、画外音等手段作出非常强烈的风格化处理,尽管这种风格化到底是强化还是减弱了表达有待商榷,但这仍然是一次十分有益且罕见的尝试。 |
|
虽然但是,男主这个演员说话好幽默啊。 |
|
纯口述,好无聊 |
|
4.5。像是由CCTV12主辦的吐槽大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