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伙计们~还有什么比这个更棒的? |
|
影史少见的第一部就足够经典,续集还能超越第一部的电影。
《终结者1》中,约翰·康纳将里斯传送到过去;
里斯又和莎拉·康纳生下约翰·康纳,形成一个闭环。
《终结者2》也是如此,正是天网将T-800传送到过去,才让人类得到终结者的芯片,从而得到灵感发明了天网,互为因果。
所以他们要找到迈尔斯·戴森,打破这个循环。
迈尔斯·戴森在平行宇宙是发明天网、间接毁灭世界的罪魁祸首,在这个宇宙却成了以生命为代价保护人类的英雄。
约翰·康纳对母亲的态度的转变也让人感触颇深。
他一直以为母亲是疯子,是失败者。
直到有一天,他发现母亲说的一切都是真的。
天网将T-800的中央处理器设为只读,防止他产生思想。
这样一个没有感情的杀手,竟然愿意通过终结自己,换来世界和平。
谁说机器不能有人性?
烈焰中竖起大拇指的镜头堪称影史最震撼瞬间之一。 |
|
金属狂躁!!!T1000的空前绝后在于一个机器人居然真的具有妖气。 |
|
少见的超越首部的续集,动作片中的经典~~ |
|
液态机器人的创造者叫戴森,所以脑袋就经常被轰成中空的圆形。(胡扯== |
|
最大的光芒,就是这个肌肉发达不苟言笑的机器人学着人类勉强的挤出一丝微笑,还有最后沉入沸腾钢水炉里伸出的那只翘着大拇指的手。有思想的机器人,可以让人感动到泪流满面,但仍能学到人类的贪婪狡诈,这是个矛盾。所以在温情下,我隐隐的看到有思想有感情的机器人所带来的未来的恐惧。 |
|
这是在1991年啊,重复,这是在1991年啊! |
|
液体机器人好帅 |
|
看这个我也能看哭,我多感性啊· |
|
比3强太多了 |
|
小時候覺得好帥 |
|
詹姆斯卡梅隆的巅峰之作,永远的科幻经典。1.传统模型和化妆特效为主,电脑CG为辅;2.创意十足的最强反派:T-1000;3.施瓦辛格最好的表演;4.兼具动作片的爽快、科幻片的气魄与哲思、喜剧片的爆笑和文艺片的温情;5.机器人学习情感,以机器反思人性,揭示人的自毁倾向;6."点赞"一幕至为感人。(9.5/10) |
|
终结者三部曲中最经典的一部 |
|
I'll be back |
|
论大脑T2真的太幼齿了,简直把观众都当无脑儿:未来世界的军事领袖竟然教育T800不要随便杀人。没有比这更好笑的笑话了,我看到那里差点笑岔气。虽然阿诺的形象,还有他和液态机器人的对抗还是相当赞的。 |
|
作为续集,能比圆满的前作更进一大步,很不寻常。故意踩着反差点设置的桥段,放大了被宿命阴影笼罩的命途。煞费苦心的动作编排,放到当下也难超越。能够想象当年的观众面对卡梅隆的特效创举,有多少惊叹。最细腻的地方,是让一个身为后辈的机器人,不仅学到了人的价值,而且有了父亲的影子。四星半。 |
|
我看的还是录像带呢,并且很生气,为毛好人就必须都是落后武器,你看坏人打坏了人家自己就修复了根本没胜算嘛!小孩聪明起来也挺吓人! |
|
真是太好看啦!在电脑上看完全完全不行啊,必须抓住任何荧幕放映的机会!!冷面壮汉(这里很好地利用了施瓦辛格演技方面的不足)配眼神忧郁的正太,再加上造型那么经验的反派,完全被秒杀。根本不像20多年前的片了。更何况这种把现实和未来画成一个圈的结构真是了不得,卡梅隆每个剧本的完整度都特别高 |
|
宿命的终结,伟大不仅在于超越时代的特效。 |
|
超赞的科幻片,里面的有型小正太蓄着泰坦尼克号时期的杰克头,面目清俊而帅气,妈妈是一个超有个性的铁血女人,她戴着墨镜扛着机枪的样子还不是一般地屌。州长演的从未来回到现在的终结者学习人类的样子很有爱,特别是康纳教他如何微笑的时候,最后从绳索慢慢掉进铁水里时很煽情,不过时间有点儿仓促了 |
|
I wish I can have my own terminator. 他能学会人类的情感,而你是不是已经忘了?
|
|
史上最貴R級片之一,結果不知怎的後續作品都是普級 ? 焦雄屏當年評卡麥隆「既否定科技卻又崇拜科技」「密閉空間式性僻」,現在看真是準的一絕…… |
|
如果说第一部还有点B级片的味道,这部片头开始就有恢弘的史诗感,续集把作品提到新高度。选角太棒了,硬金属骨架-刚强-施瓦辛格 vs 液体金属-妖柔-帕特里克,刚柔互克为影片增添内在张力。有点可惜的是故事自洽性并不圆满,液体金属人设定的bug也颇多。“Hasta la vista baby”相当帅,结尾大拇指也很酷。有趣的是从卡梅隆与施瓦辛格的合作作品可以看出施瓦辛格向从政的努力过程:《终结者1》强大而没有感情的冷血反派;《终结者2》强大的冷血正派,最后几乎学会了人类的感情;到《真实的谎言》中进一步人性化、社会化(double life)。这是一个明星persona研究的典例。小John Conor也是真好看,想起很多美少年,可惜事业后来没起来。 |
|
看终结者系列也算怀旧了。施瓦辛格当州长前真健美肌肉都像假的一样演机器人太合适了又不要演技也没表情。叛逆的小家伙实在和当年leo在成长烦恼里太像了难怪卡梅隆会找上他。剧情一般但当年肯定还是蛮轰动。 |
|
小时候很少想知道外国人的名字,但看到这个男的特地问了很多大人,才知道,他叫阿诺施瓦辛格。 |
|
I don't think I will ever understand why people love sci-fi movies. This is great for Schwarzenegger. He cannot have facial expressions anyways. |
|
看这个系列前抱持的期待是硬科幻,所以以为一只是提出概念,二要开始铺设补足世界观,结果发现它真正要做的是利用第一集的剧情框架和走向延展出更普世的主题思想,特意把施瓦辛格的角色立场调转由此和前作共同构成一个整体。当然核心优势还是动作场面、视觉概念和类型化的成熟表现(电影工业化标杆),否则这个电影在《银翼杀手》面前将会变得毫无价值。 |
|
【4】主题和概念都是只是在为狂热的技术信仰而服务,你当然不能指望卡梅隆去表达怎样深邃的思考或观点。可当听到T-1000落入钢液所发出的悲鸣时,又怎么不会被那种面对死亡的原始恐惧而触动呢。 |
|
感情线不错,相比第一部也有很多幽默点,但这显然是目前4部中最软的一部 |
|
比第一部要好很多,感情线不突兀了,相反,这部正是因为丰富的感情线造就的神作,最后T-800自融的镜头加上配乐简直可以称为影视经典片段,虽然我对这个结尾的时空理论还是有点疑问,不过已经影响不了我对电影的观感了。卡梅隆封神之作,不难想象他之后会拍出像Titanic、Avatar这种爆炸级电影。 |
|
卡梅隆最佳。第一次看是小学,在一个下着雨的清晨用一台旧DVD机播放不知道从哪里搞来的港台盗版光碟,可能会永远记得那个场景 |
|
【A-】也许已经没有人可以撼动卡梅隆“商业大片之王”的地位了,动作场面、故事情节、视觉效果、氛围塑造都是登峰造极的水准,各元素配合上又达到了均衡的极致,可谓是爆米花大片的无上杰作和经典蓝本。最喜欢两场戏,康纳与两位终结者的初次追车戏和梦境核爆场面:前者在戏剧冲突、气氛营造上都做的相当完美,尤其是实拍镜头所凸显的速度感,绝对是追车戏的经典分析案例;后者则是在拍摄手法的角度上首次直观的展现了核战争的恐怖所在。现在看都那么令人震惊,实在无法想象90年代的观众第一次看到本片会以什么样的表情走出影院。 |
|
心目中最好的科幻商业片,脱离商业体系也是独一无二的杰作,情感在穿越辗转中的贯彻与纯粹最可贵,那种末世冰冷与宿命追逃外仍有暖意涓涓而流的感觉永远记忆犹新。绝对在我影史科幻十佳之列。 |
|
完全不像是27年前的电影,如果说第一部是优质精良的商业电影,那这部一定具有划时代意义。卡神用教科书级的场面调度和剪辑技巧告诉我们什么叫他妈的节奏好!视觉效果比起第一部更强,故事水平也并没有硬件的升级而下降,相反,现在80%的好莱坞大片还做不到这样。T-1000真帅。9.5/10 |
|
谁知道3D版大陆何时上映啊? |
|
我对于这种【强势的暴力】实在是没有多大的兴致。但是这部电影还是很有1991年及1980s金属老炮的味道。酷毙。 |
|
第二部的好在,在延续1的故事同时延续深化了一个相当自洽的时间循环体系,中间可以发展出无限延展,去掉1的爱情故事中心化倾向的同时,构建了以软科体系为基础的多重中心——时间循环,人工智能的学习机制,以及T1000金属的idea,超敬业超细致定格特效的划时代视觉效果。 |
|
重温。要我说,作为一部科幻动作片,还有比这更能让人兴奋的吗,从前看着终结者拿着大枪轰T1000会觉得过瘾,现在看着终结者为了服从命令而产生的微弱人类情感会觉得感动。超越时代的经典不在于技术的魅力,而在于对于人类命运和未来的深切关怀和创作的严谨态度。 |
|
经典!原以为卡梅隆会像王晶一样炒冷饭,结果2却是超越了1,与1的生硬、脸谱化的大片相比,2通过机器人与人类的交往,让机器人不再是冷冰冰的存在,而显得更有人情味,也更有幽默感,即突出人性,又带有一定的哲学意味,动作场面加上悲壮的结局让人回味不已。 |
|
从第一部的杀手到第二部的保护者的角色转换非常巧妙
第二部的乖巧听话比第一部的不发一语可爱多了
谁不想拥有一个这么听话的机器人保镖?
液态金属,模仿者这些元素可以说是X战警变种人的雏形
最后结尾的液氮,炼铁熔炉的设定也相当考究
一切的安排看起来都有理有据,有说服力
虽然第一部已经交代清楚了
第二部显得有点多余
但是特效的进步,摄影、配乐、节奏把握让第二部比第一部更加吸引人
也足见精雕细琢的卡梅隆所能呈现的
不止火爆扣人心弦的影像
还有科技进步带给我们的人文思考
(州长的假笑是真的假笑😏) |
|
1因为来自未来的父亲才有了孩子,长大后的孩子派父亲执行任务,才有了自己。
因为终结者来消灭母亲,才有了终结者的诞生。因为有终结者的帮助才避免了终结者的诞生。2终结者是唯一有资格做孩子父亲的。孩子占有他,依赖他,控制他,对孩子来讲他是生命的一部分,失去他如同割肉。他也是独立的个体。 |
|
高度完善的商业大作。虽与前作脱胎于同一概念,但这部科幻精品注定青史留名。戏剧冲突营造得非常完美,高潮不断,直看得骨头酥麻。直面人性,对科技弊端也有足够严肃的反思。[终结者]先是开天辟地,然后牛逼哄哄地为自己树碑立传。“命运是要靠自己开创的”,这其实是卡神对电影工业的开拓者们的教诲。 |
|
回头想这部电影影响我的科幻观太多,终生忘不了那个液钛金属水银机器人!小时候买过盗版DVD,看过不下数次,对一个90年代的大陆小县城的孩子而言,这种想象力和制作就是叹为观止!神作!9 |
|
终于完整看了遍T2,人生终于圆满了......卡神教我们怎样拍出20年后甚至50年后依然能震撼观众的商业片,再次为迈克尔贝之流感到汗颜;全面超越首集,全部无懈可击,无话可说,唯一可吐槽的只剩下反派造型了(如果设定是女性就更完美了~) |
|
我们可以将这部影片解读为一个破碎的家庭重新找到父亲,然后一家三口共同对抗邪恶的入侵力量的家庭情节剧。科学家在这部影片中再次躺着也中枪。斯瓦辛格跟后来所有英雄一样,不许杀人。机器人体验了人类的情感,成为了道德的楷模。 |
|
影史上少有能超越前作的续集,T2绝对是全程高潮,场面火爆程度搭配高技术含量的节奏把控基本缓不过气来。最厉害的是T800和小康纳的感情刻画地入木三分,细腻感人。童年阴影T1000在设定和罗伯特演技加持下邪气、压迫感十足,成功地撑起全片的气氛(从此以后我对任何影视、游戏中免疫物理伤害的敌人都有一种本能般的恐惧……)。无论怎么看T2在各方面都掐到了完美的平衡点,被全世界影迷奉为科幻经典这地位实至名归。5星。 |
|
倍受瞩目!~ |
|
液态机器人太惊艳,超越第一部。 |
|
不那么喜欢小男孩的妈妈,也不喜欢小男孩。施瓦辛格出乎意料地不错,尤其是结尾竖大拇指的情节,竟然让我眼泪掉下来了。不过科幻片总是有让我看的时候要喋喋不休地吐槽的冲动。 |
|
经典就是20年前看的电影至今各种场景依然清晰印在脑海,个人科幻片TOP10永远为T2留一个位置!10/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