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美国已有种种救助受虐女性机制的条件下,脱离受虐环境依然如此之难,不敢想象在有些国家,单身母亲该如何坚持下去。从庇护所到过渡性住房、从优惠的手机服务到免费的衣物商店、从小组讨论到法律援助,只有这张网足够密,才能接住坠落的人啊。 |
|
有些弹幕和豆瓣评论太真好笑了,真实体现了很多人压根不懂什么是情感虐待什么是PUA,亲生父亲很好?丈夫清醒的时候其实挺好的?全剧最可怕的一幕,就是丈夫逼Alex坐下和生父一起吃饭,那一幕是父权和夫权对女性的全面压迫。 |
|
看到后面越来越看不下去了,女主演技除了睁大眼睛就什么都不会了,这种片子还是需要找英国人来拍,btw没钱真的不要生小孩 |
|
所有希望独立生活的年轻女性都可以看看这部剧,特别是家境贫困的女学生,从而了解独立生活的代价。我保证只看第一集就几乎能治愈你的懒癌。我妈当时有好几年也是女主这个身材,瘦的不行,什么好吃的都给我,自己吃一点我剩的东西,白天上课,晚上做各种兼职,独立养大的我……
每一集女主Alex都被迫陷入绝境,完完全全被打倒到无家可归一无所有再重新站起来,换成是我肯定做不到。看了这剧我怀疑,不,我肯定我也是早年我妈陷入贫困的原因。
话说别说美国,其实连我现在待的东南亚小国都有类似的家暴庇护所,🇨🇳目前好像还没有。
男女主演员都是二十几岁的好莱坞新星和星二代(特别是男主和《爱你,西蒙》判若两人,女主演技更是视后级别。)却在这部现实主义题材剧里扮演这种苦难的角色。反观我国同年龄段的演员都在演啥?我们又在拍啥?
|
|
人生中最美好的一天,08年夏天,家里新房子还没有装修好,妈妈把床垫铺在地板上,我们两个就这样在什么都没有的新家睡了一夜,幻想着它摆好家具后的样子。六年后我们失去了这间屋子,再也没找到一个合适的地方,直到现在。 |
|
没钱真的不要生孩子,破碎的灵魂总是能够找到同样破碎的灵魂 |
|
回去的多过不回去的,平均是七次。 |
|
演技制作一流 剧情无法理解。知道自己老公控制欲这么强,迫不得已回去住以后还告诉这个男的自己要去外地读书,还告诉这个男的车是别的男的送的。这么多年 都20多了难道没有能力思考到不能这么依赖别人,而且自己没文化没技术哪天会流落街头吗?这种细节太多了。整个人生就是在Brutal force然后hope for the best。真的 稍微用点脑子也不会这么惨。无法接受glorified stupidity,侧面批判社会福利项目不够完善。还要期待政府拿勺子喂你吃饭吗? |
|
看了第一集有一种强烈的压迫感,明明是喜剧但每一分钟都觉得喘不过气。然而影评里竟然有说这是easy模式的… 您的生活是有多hard… |
|
很佩服老美只有3美金的时候 还能养活一个孩子 |
|
#是也乎
单人版无耻家庭,
只是 没有 兄弟姐妹们相互支持,
完全 solo 太惨了...
不过,
普通人的境遇,
这这种纪实性剧集中描述的,
只有一纸之隔,
随时可能坠入, 毫无保护机制... |
|
细腻动人 推荐给每一个在家庭 情感 生计 未来上困惑迷茫 或者已陷入痛苦恐惧的泥沼 但不敢或是不知道如何脱身的女性 Margaret Qualley张弛有度又自然的表演状态真好 呈现出了这个年轻姑娘身上的善良温柔和不被生活压垮的坚韧 和她对戏的亲妈Andie MacDowell看到她明年的艾美二提一定会很骄傲 |
|
女主演技太出戏了,而且凭什么觉得生了孩子的女人比生不了孩子的女人幸福 |
|
Work is the only thing a woman can count on. |
|
不是为母则刚,而是不得不刚。 |
|
我好像对痛苦有了新的认识,第三集结束时候和最后一集长久等待且愿意改变,前面那么多的压抑、慌张、不知所措,对于原生家庭的愤恨,都在接回女儿那一刻开始,在踏上新生活那一刻,在母亲给新家画上卡通图案那一刻,体会到了幸福和透口气的喘息,如果没有那么多的痛苦,这一刻的豁然开朗似乎就只是寻常,或许每个人的原生家庭或多或少都会出现问题,但是不再重复父母的错误, 跳出原生家庭的固定模式,才是真正的成长。 |
|
一个心碎的细节:酗酒的男人读布考斯基,而“爱,是地狱冥犬”。 |
|
25岁,带着3岁的女儿,照顾疯疯癫癫的老妈,有个酒鬼孩子爹,有个家暴父亲。非常真实、非常感人,感人到我没法看下去,第5集之后只能每集快进扫一遍。 |
|
Stephanie Land的原书关于这个社会最生动的探视,以及自己如何与这个体系的对抗与挣扎;那小心翼翼使用不至于被人白眼的消费券,奇怪却又真正可以省下什么的“底层生活智慧”,以及“为何沦落至此”的无奈;还有一种仿佛存在于近藤麻理惠节目对不同房子的打扫实录。剧作化后,拿掉了这方面的故事,上手了许多戏剧转折;很多对周遭的观察全部改为想要生存下去、展示有如何强大的女性赞颂与聚焦;它不仅仅关于一个不断失败却又站起来的Alex,也有永不服输的Regina,更或是庇护所走走停停的女人们…两个方向的展开都很动人,也能戳中心里最柔软的地方。 |
|
犹如《shamless》里大姐的另一种遭遇人生,这两个人当初的相遇不也犹如《花束般的恋爱》中那样情投意合?只是后来无法体面。用女性主义分析这些遭际太过简单了,对于伤害自己的人却无法摆脱,这种心理机制背后有太多复杂的内容,所谓的血缘,人际,熟悉感可以解释一些,但无法解释一切。残忍地讲,很多这样的人都是病人,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双重病人,有着遗传学可勘察出的那种躁郁疯癫指征,在强烈的自毁倾向里,不是谁都能用理性战胜大脑中自动分泌的内容的。这很绝望但很真实。不承认这一点的人是幸运的,因为没有亲身见证过。另外离题说一点,这些底层人即便潦倒也穿着卡哈特和巴塔哥尼亚,开着牧马人。他们定义中的底层和我们定义中的底层,有时候不是一种底层。这也很残忍但也很真实。 |
|
成功的书改剧。尤其最后女主她爹不愿意帮自己的亲闺女那段,太真实了。男人其实可以非常有同情心的,只要他同情的对象也是男人 |
|
谁TM标注的这是《喜剧》?!
有的女人的人生就是各种撒逼x蛋的坏事循环,远离坏男人才有救。这其中的大多数女人就和她妈一样,根本意识不到自己深陷泥潭,放弃挣扎。更可怕的是,现实中,还有的女的自己不挣扎了,却还扒手拉着往外逃的其他女性。 |
|
编剧太扎实了,现实主义题材巅峰,反反复复就是告诉你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打开一扇窗然后关上一道门,开窗关门再来一次。。。人生不就是这样吗,只是现实里不如意应该跟多一些。估计为了大多数人考虑,太丧就没人看了。
这鸡汤高级,一碗接一碗,好喝。 |
|
整部剧太压抑太难挨了,直到最后一集才看到了希望,不是想象中的重新出发逆转胜而是无数次绝望挫折后终于获得新生,以及尼克罗宾森怎么现在就开始演酒鬼渣男了我的爱你西蒙滤镜多少是碎了些 |
|
妹妹少年感太好了,想越过屏幕给她一个大大的拥抱。 |
|
这也算困境里的坚韧吗?同样是垃圾原生家庭,乡下人的悲歌都比这真实。健全的社会保障托底,无处不在的备胎,随时张开怀抱等着回归的前任,女主真的有什么时候是独自打拼的嘛?如果不断糟蹋机会后仍有命运之神眷顾就叫乐观向上的话,那Frank Gallagher都比她励志!真正的坚韧是虽然好像永远逃不出宿命,却一次次尽自己所能往上爬。底层人连自强生活的典型都是靠有钱人的施舍和姣好面容的换取,编剧真是何不食肉糜,优越感爆棚 |
|
之前和一个男性友人聊起最近在看的剧,他说到了这部剧,当时他谈起剧情时,用“奇葩”形容女主并且对剧中女主的父亲和前夫这两个角色表示了深深的理解,尤其是父亲的角色。当时我还没看过这部剧,无法深入讨论,现在看完了就想说,这部剧让人认清了一个“朋友”。言归正传,这部剧前八集都看的人很糟心,老是为女主揪着心,倒数第二集当终于出现了一点silver lining ,当女主终于真正的清醒过来要为自己斗争时,忍不住看哭了,希望明年的时候我也可以成功离开去追寻自己的人生//2023.01.15更新:马上出发开启人生新阶段啦,希望一切顺利 |
|
这一家的祸害。。 |
|
女主第一眼就感觉很坚强 她一定是那个能走出去不回头的人 其他更多的普通人平均要7次 所以为什么要生小孩呢 |
|
不要在垃圾堆里找男朋友,要远离糟糕的原生家庭,永远相信自己值得更好的 |
|
中间几集有点烦,女主有点太又当又立的了吧。总体来说值得一看。margaret qualley美的虽然演戏还是比较僵 |
|
一个称得上好的社会应该为每个人的自由选择托底。 |
|
不知道有些人怎么好意思嘲笑美国富人压榨家政工的?中国的家政工时薪能有10块都不错了!我妈这样的农民工当保姆家政工这么多年了,都是早上5点半起来开始干活的,每天十几个小时,一天一百多块,没有任何医疗养老保险,58岁了越来越难找到工作了,因为家政工要求也要55岁以下,而她到了60岁每月的“退休金”是65块人民币。说实话,看本片觉得美国再资本主义(没什么福利,但是也有家暴受害者shelter啊,也有食品券啊),也比不上北朝鲜的压榨(农村人不仅没有福利,而且是负福利)。穷是最大的残疾,让你永远在走钢丝,不可以出现一丝一毫的差错,否则就跌入万劫不复中。 |
|
女主也挺做的,随意吃别人家的东西穿别人的衣服,带陌生人进客户家里,不觉得有什么好的 |
|
整体非常inspirational,只说说缺点。剧情完整度不高,Dennis和Nate这两者帮女主最多的角色后续都去向不明;女主的演技比较呆板,全程只有一个表情😧 |
|
如果可以,我希望我是Maddy,回到三岁的时候,你能重新为我选择一次,和Alex一样,勇敢的带着我重新开启一段新的人生。光想想就好开心。如果可以,你会吗?请来梦里告诉我。 |
|
太拧巴了,这么难到底为什么要生。还有女主演的很僵硬 |
|
虽然还在继续看 但已经对女主的低智商和喜欢占便宜恶心到了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
|
每一集都大气不敢喘,看到第九集开头我发现我唯一的想法就只剩下:赶紧演完吧,求求你别再折磨她了,就让故事赶快圆满结束好吗?惊人的故事,惊人的演绎,精湛的演出,伟大。 |
|
逃离固有生活太难了,但是我用了很多年明白了一个道理就是尽可能远离让你不舒服的人。 |
|
如果单复述剧情,会觉得套路和狗血不断,但叙事角度和演员的表现,令该剧有了更丰富的层次——不强调冲突,不猎奇人物的绝望。回想该剧亦呈现了诸多的社会议题(同咱国的“热搜剧”):单身母亲在美国社会中的生存指南、没有动手的情感暴力是暴力吗、贫穷的代际性传递、甚至在影视剧中被较少提及的——男性之间的相互包庇与共情(发生在女主父亲与男友之间)。更为难得的是,对于前述议题,剧集并未呈现非黑即白的道德倾向或者猎奇视角(这一点胜过《英文系主任》,更胜过咱们几乎全部的热搜剧),而是充分展现在这背后人性的纠结与复杂。说到底,差别还是在于一颗慈悲心吧。此外,剧情“一折三抖”的叙述方式,其实蛮中国式的。是国剧可以参考学习的对象唷。 |
|
没钱+车祸+抚养权+不靠谱的爹娘,这什么魔鬼开局?第一次工作薪水都没拿到,好在后面为了剧名还是保住了。E04:老板娘是真的有演技,最后这段谈话一个投入一个在放空。 E06:无法可怜女主,被踢出去完全是她自己作的,允许让不认识的人带酒精到小孩子的生日聚会?真是不懂得珍惜。E07:不喜欢就是不喜欢,从第一次见面就看出来了。E08:果然又回到了起点,从她回去的那一刻就注定了结局,再多的前车之鉴也没用。家暴和出轨一样,只有0次和无数次。
还是不敢相信这是Nick Robinson,居然能把渣男演绎的如此到位。E10:终于踏上了新的旅程。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亲妈演亲妈的缘故,女主表现的还是很babygirl,想演好成熟独立但还是差了点火候。 |
|
8.0/10 好致郁,谁标签的喜剧 |
|
太好看了,网飞不拍爽剧拍现实主义题材我都有点不习惯,这才是女性题材该有的样子,再看看国内那些标榜女性题材实则小情小爱的都是些啥玩意儿🙄️。里面的歌也都很好听! |
|
朋友说像是平行时空的另一个Fiona离开Shameless之后的人生。有一点坏,有一点糟,有一点丧,有一点热爱,有一点光亮,有一点希望。幸好,这就足以支撑我们上路,重新出发。 |
|
女主离开自己男朋友之后所遭遇的一切悲剧都是自己的选择,卖惨太刻意了。 |
|
這個故事最觸動我的是 Alex 對獨立的決心,即便在人生那麼絕望無助的時候,也不自輕自賤委身給另一個人,兜兜轉轉走了很多彎路,在踏上夢想旅程的時刻一切都是值得的。男性角色的刻畫也很好,每個人的表現都有著非常複雜的情感和動機,而非是單純的旨在挑動性別對立。6、7 集真的看得我心梗發作了。 |
|
很好看,很合适给女性看。告诉你要学习,要工作,这些才是真正属于你的,不要放弃自己的人生而去依靠男人,男性很多时候并不是平等地看待自己的女朋友,认为只要出了钱提供住所就可以。而不是只要肉体的暴力才叫暴力,精神方面也一样的。正视你自己,重视你自己,你值得更好的,活下去 |
|
事实证明,钱永远不会背叛你,经济独立才有谈其他的资本。心情随着女主一次次好不容易从坑里爬出来就立刻又被新的困境往下拽而起起伏伏。感谢这部剧没有抓马的撕逼,没有男二所谓的“英雄救美”,女主真正的在剧里一步步的成长,走向她想去的远方,带给观影者希望和勇气。这才是一部好剧的意义呀。还有,谁给这部剧贴的“喜剧”标签??? 明明剧情沉重的不行! |
|
Wherever the answer is, it's never in another man. 单身妈妈的生活就是地狱难度,哪怕是在美国。emotional abuse也是abuse,永远不要原谅D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