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比前阵子的英剧多了些内幕,比如祖父其实是——…… |
|
全身涂满爽身粉 看着镜子里死尸般的裸体 xp爆了谢谢 |
|
很久以前有youtuber講過這個案件,我就一直很感興趣,但是這個紀錄片拍得不怎麼樣,並且有重要的人缺席了。Nilsen並不是單身,他有伴侶,他的伴侶也曾被採訪過,不知為何這部片完全沒提起這茬。縱觀上世紀幾個著名的男同連環殺手,全都是生活在壓抑的恐同環境,沒必要推脫這一點,他固然是冷血惡魔,但是當時的狗屎社會一點責任也沒有?你們就騙鬼吧 |
|
连环杀手的录音素材内容往往充满了本人的自我吹嘘和狂热想象,如何展示人性但又不给予他们宣扬理念的平台,中间的尺度很难把握。我也没想好怎么拍,也许直接播放录音并加上科学家的注解?这部纪录片的直观感觉是点多面广、主题松散,录音主要发挥串起案件始末的作用,有些浪费素材。最让人难忘的是受害者采访,他们的口述内容比尼尔森的“自白”要丰富得多,如果能进一步展开讨论,整部片子的主题会更清晰、所传达的内容会更加有力量,而不再仅仅是一个杀手的苍白陈述。 |
|
没有多少新的东西,但还可以看,我喜欢那个受害人的红头发妻子,基本上除了nilsen本人都拍得很正面。。nilsen是个文笔很好也很擅长表演人间清醒的抓马金,所以他说的东西不那么可信,不过我有点相信他说他妈的坏话哈哈哈~ 他妈说,为什么他的同事这么久没发现他不正常,如果他在家,我肯定能发现。。这种话确实是会被任何“人间清醒”的人所厌恶和鄙视而也是在更脆弱的情况下所恐惧的。。 |
|
还原的场景拍的很有诗意。被害人Graham的妻子令人心疼,她很清醒,也很真挚。 |
|
恶魔并不总和病态的社会相关,但如果集体病态是可被质问的,或许恶魔能少一点。 |
|
之前看过迷你剧,看了纪录片就更接近整个故事的走向。只能说,本片中的主角就是个冷血杀手! |
|
不了解这个案子光看纪录片可能会觉得有点稀碎,了解点背景再来看的话会觉得哦整得还挺诗意的,不愧是王尔德的同乡(?)。死了十几二十个男孩子,邻居在意的就只有这个杀人犯把尸体埋在公共区域里!花园都臭了!死者之一的妻子反反复复地说你们媒体一口咬定死者都是同性恋真是胡说八道不负责任!尼尔森的母亲则说都是他身边人的错,他心理出了问题你们这些人为什么没发现,如果我在的话我肯定会知道,然而这个母亲不知道儿子是同性恋。都还挺悲哀的。 |
|
人真可怕 |
|
所以其实很多时候,这些杀人犯啊,强奸犯,难以让受害人指证,是因为社会附加给受害人的“羞耻感”………明明这些施害的人,才是毫无道德!!凶手竟然还很臭美,觉得自己文艺的不行…………🙅🏻 |
|
这个低沉平静无感情的 narrative 配上一些强行填充画面空白的无意义镜头碎片真的太催眠了,除了案情本身骇人听闻外就乏善可陈了。 |
|
Psycho Killer , Qu'est-ce que c'est |
|
拍得很一般,看完之后有种浪费时间的感觉。 |
|
Pure evil |
|
呃 还没早年discovery channel拍的那个全面 这是在干什么¿ |
|
记录片,没看的出来有什么恐怖的 |
|
和Jeffrey Dahmer一个类型的连环杀人犯,最后那段警察说得很好,Nilsen会被抓,不是因为有人调查了受害人的失踪,只不过是因为他丢弃尸块堵塞了下水道妨碍到了邻居。 |
|
内容是真的狠 |
|
是我喜欢的风格,但是如果全片都是尼尔森的录音配上剪辑会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叙事片,尼尔森的声音烘托了一种阴郁诗意自卑和自恋并存的气质… |
|
还不错 |
|
英国人不会拍纪录片,拍的简直是比西班牙同类型都差 |
|
Dennis Nilse。上世纪80年代英国最骇人听闻的连环杀手。他的偶像是食人医生汉尼拔。他没有任何精神类疾病,只是单纯的邪恶,只是单纯的要杀人。据不完全统计,他在1983年至少杀死15人。而其目的和心愿竟然是像汉尼拔一样被拍成电影,然后“永世流传”。所以,他可能担心警方无法破案,于是主动去自首。 |
|
我是很喜歡這樣的敘事方式的,警方、記者、殺人者、倖存者、受害者家屬、殺人者的家屬⋯⋯所有的看法、感受、思考,拼湊出一個混亂的,使人壓抑到破碎的時代。
沒有真正給出殺人者為何走向這一步,很正常,真正的答案在自己給自己的謊言和想像中早就消失了,旁觀者看了也只能給出自己的推測。
是部壓抑但冷靜的紀錄片,不渲染情緒,只是一步步紀錄這些人尋找真相、掙扎求生或者走向死亡的部分時刻。
不太知道為什麼評分這麼低,我多給一星吧。 |
|
画面确实很好,但是走马观花,更像是猎奇而不是观看案件本身,无法带来任何有效思考获取任何有效知识。只有记者的话比较印象深刻:Nilsen is pure evil, good at creating a villain, the social didn’t make Nilsen but the profit for him to kill. |
|
杀人犯的自白,对自己的罪行不说有悔意,反而更多的是狂热和自得,所以本质上他们并不觉得自己的行为是错误的。 |
|
让我想起了《燃烧》和《斯图尔特倒带人生》。尼尔森专找那些落魄的,孤独的,边缘的,消失了都不会有人在意的年轻人下手。他很直率的说出了自己的所有罪行,并且冷静轻松,还想要出自传,录音记录自己的事情。回归到他的家庭,父亲几乎是缺席的,母亲据他说对他很冷漠,唯一对他好的人是他的祖父,走到哪都带着他,然而他祖父是恋童癖。五岁那年他的祖父去世了,他似乎开始把爱情和死亡融为一体了。九岁时发现自己是同性恋,但人们不接受同性恋,他意识到要为这遗传来的人格背负骂名甚至惩罚。那些被害人的家属都没有报警,侥幸逃脱的人中有5个去报了警,警察却不当回事。如果不是尸体堵住了下水管道,影响了居民的生活,也许尼尔森还会杀好几年人。是太多方面的太长久的太大的恶促成了这起骇人听闻的连环杀人案。 |
|
the style is so bad. |
|
性压抑极端案例。。后面开始念诗了我想说shut up吧Des,你就是个时代成就的恋尸大变态。 |
|
之前在YouTube看過這案件的講解,雖然沒有那麼多真實鏡頭和真人採訪,但卻簡明扼要。這部紀錄片的問題在於,沒有從頭到尾鋪順事實發生順序,反而是根據一個警察查案的邏輯去剪輯而成,讓人沒有一個總視野,記不住細節,沒有大方向。 |
|
听我的,看David Tennant的Des |
|
尽管只拍了他们想让人看到的东西,且导向通常过于极端,但不得不说拍得还不错,既有网飞纪录片惯例的戏剧张力,也提供了一些insight。比如报道他自传的那个记者说的“Nilsen擅长生动地描绘一个浪漫的边缘人的形象,使人很难相信他杀人纯粹出于邪恶,他需要以某种特定方式看待自己。”毫不意外Nilsen会喜欢王尔德:“没有道德或不道德的书,只有写得好或写得烂的书。”一种相似的锋利和愤世嫉俗。因为最近在读Nilsen的自传,看着看着发现自己的观点好像更倾向于同情他的那方了,也许这确实是好文笔的圈套。结尾掐断Nilsen的自辩,转为受害者家属的苦涩的、嘲讽的诅咒,很有余韵。 |
|
看过英剧后了解的案子,这部纪录片拍得很有戏剧性的悲剧氛围,冷峻地讲述尤其是将被害者以及其他经历者置身于杀人犯冷静病态的自白中时,坐在沙发上静静讲述,光影投射在幸存者身上,毛骨悚然的恐惧逼近,声音仿佛从地狱爬上来。 |
|
这样的表现形式我不太能欣赏啊。 |
|
这个题材的电影还是有人看 |
|
有些镜头拍得很好,但整体这个纪录片总觉得有些散。“尼尔森不是被社会创造的,但我们仍然要为创造了一个让他一次又一次杀人的充满偏见的社会负责任。” |
|
松散且错误归因,用政治正确童年创伤来分析连环杀手好无聊。 |
|
“15 or 16”,我的汗毛也竖起来了。“如果不是因为他的行为影响到了别人,这种杀戮还会持续好几年。”这人不是精神病,单纯就是邪恶......但其实这个纪录片拍的好一般啊。 |
|
讲述一名英国同性恋连环杀手的纪录片,各个方面中规中矩,三星评价,没有问题。 |
|
看了DES之后的一点补充 比如尼尔森和祖父之间病态的关系对他的影响等等 DTT真的演得很好 和原型说话的方式非常接近 还有言语里的傲慢 |
|
标记 |
|
连环凶杀本身是个大众八卦喜好的字眼,这才是这些杀人犯纪录片存在的最大意义,至于这些祸害别人的人,爱咋想咋想,逮住了就往死里干就是了,都不是什么好东西。 |
|
拍得很唯美,镜头语言、画面安排、话语交叉。但是故事没讲好。 |
|
拍的很稀碎。闪回的片段并没有丰富这个故事,很多关键细节也没讲清楚,母亲到底在他成长中发挥了什么作用?用了很多杀人犯本人文绉绉的旁白,但是并不能让故事更精彩, |
|
怪不得伦敦会有福尔摩斯,有些人太废物了呗。 |
|
又是父亲的缺席导致性格和情感方面的缺陷 |
|
看完都没看懂杀人动机 |
|
拍得一般,太文艺… 但毛骨悚然。
其实我很喜欢看犯罪纪录片的原因是因为我从心底里觉得这些惨绝人寰的连环杀人犯都是正常人,他们走在街上,和普通人一样,有着很平凡的经历,但是某一个结点开始,他们崩坏掉了,可能是从意识到自己被最爱的爷爷性侵了开始,可能是后来逐渐有了自我意识,意识到了自己的自尊和人格开始,羞愧,疏离,被排斥,被忽略,孤独,偏执一步一步把他们领向了另外一条路。
但其实谁知道呢,某些经历大部分人也许都经历过,只是在分岔路口做了其他选择。 |
|
挺好的
from the makers of dontfuckwithcats |
|
建议配合迷你剧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