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知为何评分不高 但形式和内容其实都不错. 没有什么纷繁芜杂的东西 也不依靠文绉绉的旁白来穿针引线 就把镜头交给一家家店的店主和往来食客们 看一道两道好吃的菜品 听他们讲述家长里短的东西. 除却画面调色和运镜比较弱一些 整体还是挺好看的 尤其把声音交给各种各样的地方话这点 极好 |
|
第一个蟹蟹面老板自己就是痛风患者,不得不说现在国人吃的是好可是也太不健康了,重油重辣高盐高糖,海鲜啤酒一通造,不痛风三高没有脂肪肝啤酒肚才怪吧,采访食客说自己以前俩人喝三瓶啤酒就倒,现在能喝三十六瓶,这有什么可值得骄傲的吗?长时间浸泡在高盐重油厚味的饮食中再加上酒精的渗透,人都腌入味了,很难不中年油腻啊。|||||虽然这么说但看到一半馋得不行怒吃了一碗方便面,真香。。。 |
|
最后一集的柳州话很可爱。最想尝试一下炸串那一集中的油炸培根奥利奥,看起来很诱人。上海疫情居家期间,无比馋宵夜。 |
|
短小精悍,一间夜(宵) 店,一群吃客的模样。老板顺带半遮挡解锁一些配料和方子。。。(噗) |
|
地沟油虽好,可不要贪杯哦。 |
|
B站.一集去头去尾就只有五分钟,大概可能更注重在讲人情?随便看看还是挺合适的。另外25集一集广东都没有是真的不合理。1.成都蟹;2.长沙凉菜;3.自贡;4.成都兔火锅;5.西安饸烙;6.安乡嗦螺;7.西安三中;8.秦镇凉皮;9.长沙麻辣烫;10.三亚烤鸡;11南宁火锅;12;自贡烧烤;13.海南清补凉;14.南宁粉肠;15.峨嵋烤鱼;16.小民无骨凤爪;17.保定火烧;18.海南斋菜馆;19.凯里猪小弟;20.安乡热卤;21.南宁炸串;22.贵阳烙锅;23.武汉煨汤;24.凯里豆花烤鱼;25.柳州螺蛳粉 |
|
看了也不怎么想吃 |
|
“秘制酱料” |
|
导演组一定是四川的,成都、长沙、zhi贡、西安简直就是四川人的吃货地图 |
|
下饭专用。白天刷不到,晚上逃不了。 |
|
就爱人间烟火。 |
|
就是好奇,但是很多并不会吃 哈哈哈(比如脑花 猪小弟 |
|
我觉得无论是选店还是文案,比隔壁夜宵差远了。。。 |
|
在2022年5月第一周看完 |
|
内容太贫瘠了 |
|
现在美食片都得会说故事 |
|
几乎都是肉菜,宵夜就不能多来点素的嘛,哼~ |
|
短小的人生故事。 |
|
一半吃饭一半采访,可这一半以上的采访都很无聊啊,还不如多拍拍食物本身 |
|
小破站真的挺阴险的,你说大半夜的推荐这种片子安的什么心呐,然后吧来都来了还给整哭了(也可能是泪点太低?)原本以为是人生一串那种美食纪录片,看到第二集强哥凉菜那集,竟然是个刀番我真的是。。。强哥叨叨着干啥都没劲老婆没了真的忍不住破防了,看得出来他很爱他媳妇儿,眼神光一下暗淡到无,心被掏空的感觉真的很不是滋味儿。理说我也是个被社会捶打多年的粗线条妹子,看到这一幕还是有点难扛,但还有点羡慕,心情很复杂,这个世界除了爸妈,还会有一个人这么爱我吗,真的很难说了。总之,除了美食还有戳人的泪点,这是我真没想到的,质朴掺杂感情的粗粝质感有的时候会更动人吧。先打个五星,期待后几集。 |
|
用一个当下的流行词来形容,就是电子榨菜。当素材还是有用的。6 |
|
文化 和烟气的纪录片 各种人生各种生活 |
|
过节94吃吃喝喝再看看吃吃喝喝的节目 |
|
看得馋死了…… |
|
不错 |
|
最近没了食堂,晚上加班也不太吃饭,晚上趟床上看两集,吞口水止渴 |ू・ω・` )
抽空得把地图收藏收藏,突然有了旅行的意愿。 |
|
吃的麻麻,方言好听,最后一集太亲切了哈哈哈 |
|
第二集没看完。拍得一般。个人对前两集的宵夜毫无兴趣,没动力看下去。 |
|
每个美食宵夜都是一个故事 |
|
下饭的电子榨菜泡面番,一段就是一个地方一个店的一段故事,就是每集片末的强行煽情纯属画蛇添足。其实作为南方人,本就深深浸淫于夜宵文化,虽然也知道不健康,但是就是欲罢不能,只是在北方生活多年之后,也差不多戒了,只是每次归乡才会重温。 |
|
都想吃 |
|
第一集的老板特别可爱,感觉很有趣就往下看了。后面都不行,画面不行,内容也不行,大部分时间在介绍调味料怎么做的,只觉得很不健康,没有觉得很美味。 |
|
🉑️!很下饭 |
|
3.5-4星~单集篇短,S1以南宁、武汉、凯里等西南几个城市为主,挑的宵夜代表性和独特性感觉不算太强,人文方面总体也偏弱,个别几集比较好,总体算是下饭~白嫖真相~ |
|
第五集 手语小姐姐印象深刻 |
|
很解馋,不过瘾,很滋味 |
|
能不能纯讲美食,一集也就10分钟不到,对店主的个人生活和经历一点兴趣都没有 |
|
很多人说美食节目就不要加情怀了,这是不敢认同的,人吃饭的故事,和人有关,人和人之间,认同一种食物,这就是情怀,怎么可能避免。又不是教你做饭,也许是太多同学点外卖吧,和人群的接触越来越少,在外面小摊小店和熟悉或不熟悉的人一块吃饭就是一件很情怀的事。 |
|
现在美食纪录片都有一半在煽情 我反正不喜欢 我只喜欢看食材的来源和制作过程 等于看了五分钟 还可以吧 中规中矩 |
|
总觉得缺点什么,看到最后终于明白,缺一个主题。以《早餐中国》为例,slogan“只要早起,就能找到家乡”,立足的是一个家乡味。但是本作虽然叫“来宵夜吧”,却几乎从没有就着“宵夜”这一主题做任何发散,“美食+人情味”是所有美食纪录片都可以用的套路,至于什么人会吃宵夜、什么人会选择做宵夜,没有,都没有提及,有时候及格与优秀之间,往往就是差这么一点 |
|
拍的美食不美食,人物不人物。 |
|
有时候前摇太长了 |
|
总体OK,就是清补凉和武汉鸡爪那些集吹的太过了。让人不舒适。 |
|
蛮不错的,短剧集虽然每集创意不多,但依旧很吸引人 |
|
很快乐 |
|
不错,烟火气很浓! |
|
唯有美食,慰籍人心 |
|
2023.6.12,目前6.8分。25集,每集都在10分钟内,每集都是不同小店的美食及故事,B站。如果标题加上城市地名就更好了,我不介意是广告。 |
|
现在国内所谓美食纪录片完全是流水线作业了。 |
|
越看越饿系列!吃饭看可以增强食欲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