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透过两个角色的彼此对抗、依赖和认同来细致探讨母女冲突的实质,但两人并不是血缘关系上的母女。这种错位/替换的人物关系使角色从彼此身上获得一种短暂的幻像,作为临时互相安慰和依赖的对象。叙事的环形结构似乎指向了当代女性的困境,从《时日》里的反叛女孩,到《麦当娜》里的未婚妈妈,她们都有可能成为《女儿们》里的街头流浪者。 |
|
女鹅离家出走,妈妈四处寻找不见,却路遇一个流浪女生,这似母女非母女的俩人开始了彼此发现对方的探求。 |
|
母亲和女儿身份错位的幻想,片尾的伏笔,火车窗外走动的女孩,模糊不清,然而母亲这时候是睡着的。。 |
|
柏林预习。2014柏林论坛。相当厉害,也很适合做柏林学派入门的片子……对(存在主义式的)非理性、(打破“正确”社会习俗的)社会边缘人的探讨,混合了亲子关系里面的控制与规训,又拍得很像一个寓言(居然想起欧容的[沙之下])。柏林的城市漫游(居然看到了几次去柏林都住过的那家酒店旁边的地铁站!),阴天,雨,夜晚,各种城市动物与流浪者,地铁,当然最神奇的时刻莫过于Agnes在去往法兰克福的火车上睡着的时候,窗外田野里独自行走的那个女孩(从火车车窗内拍到的,可以跟[春天情书]那场著名火车内外见面戏一比)。冷峻而不做作,甚至有些冷酷了(Corinna Kirchhoff演技也好棒)。这片早就应该主竞赛了,查了一下那年入围的德国片还有同样今年入围主竞赛的Dominik Graf的Beloved Sisters……当年选片也太保守了…… |
|
不太值得看…?也没看懂。母亲寻女,遇到另一个女孩,互相当成自己的母亲/女儿,最后母亲决定放过自己。关于母亲内心的电影。从这个角度来看,很普通,不觉得有什么值得说的地方。很多细节试图让影片的内部看起来更有讲头,比如念诗那段的声画错位,透过车窗看到的背包女孩。这些都挺好的。 |
|
死去的《女儿们》以「母亲」的身份剖析自己「被杀」的原因。作者已知「元凶」是谁,然而却没有「证据」提出指控,更不能将其逮捕,因为制造恐怖氛围的他们正在为她提供服务。作者得出这样无解的结论或许是因为混淆了性别权力和阶级权力——你不知道她是以女性身份在为自己争取权益,还是以母亲身份在为弱势群体谋求福利。事实上,在眼下的权力结构里,身为受害者的女主也在「难民危机」中扮演「加害者」角色。影片的核心矛盾在于,一方面流窜作案的「陌生人」留下了肉眼可见的污渍,一方面狡猾的「狐狸」又是有权鉴定、修复,甚至销毁罪证的专家。二者何以同构本身是个谜团,我们姑且将其视为导演想要「一石二鸟」的美好愿景。按此逻辑,影片最终一定走向动物本能与文明规训之间的冲突和调节,而这很大程度就是《巴赫曼先生和他的学生》得以存在的原因。 |
|
分类看柏林学派导演,佩措尔德、柯雷乃至夏娜莱克作品往往是单层级的,情境的复杂度基本来自于电影时间线所呈现的元素(剧情、运动)。施佩特和阿德站在了另一高度,也即情境内部自有双层级。《女儿们》有一个完整的现实主义叙事架构,并且除了唯一具体的梦境(累赘)外,不再借用任何表面的超现实元素,只通过现实的行动与交流同步完成另一个叙事体系的建造。相当于转世的公主在废墟公园中讲述过去的辉煌,一体两面,每个人都能有自己的想象。 |
|
女主角所寻找的走失女儿,与她寻找女儿过程中不期而遇的流浪女,形成一种镜象。她的女儿并未出场,但从流浪女身上可看出她女儿的影子,亦预示她女儿的未来。她与流浪女的关系,亦是她与女儿关系的翻版,而从女儿的镜像中,她又竭力想修正与女儿的关系。故事很写实,气氛也焦灼,对话不多,最后的结局挺有力量。 |
|
被击溃,被唤醒,视线停滞驻留的每一处怎么可以那么迷人?不被声张的失声痛哭,像不可见的列车在背后呼啸而过:阴森、危险、吸引,窗外镜头锐利如子弹穿透而过,短暂的运动局部赋予的万种可能在空间的牵引速度中收束。善于操纵直/幻觉的作者,远胜于达内现实主义的至臻视点,紧密亦松弛,难以辩驳、难以剖解,如此天然的指向究竟是怎么创作的?在多种介质中游走:雨天车窗、人群电台,我究竟触碰到了柏林的哪一面?历史或诗篇?柏林学派自诞生之初就已习得了城市空间的构造,柔化了观点内容僵硬的肢体。这是属于施佩特的「她人之女」和「母亲」,不稳定动荡和自我牺牲的迷恋,归化融入情景日常之中。献给未来的形态,建筑于现代之上的崭新,它直指人类存在(呈现)的意义,使我始终坚信——最好的电影是让你忽略电影的存在,并使你逐渐忘记观看的过程。 |
|
卧槽,真枪实干 |
|
非常刻意的表演 等于说是一半的完成度都没达到 |
|
这本来就是不平等的相遇,她看向她望向的是过去的母亲,而她看向是未来的女儿。这种探索充满了不可知,也充满了无力。隔着飞速行驶的车窗,对着原野上跋涉的女孩的一瞥,真是惊艳。 |
|
85/100 #FIFF26# 实体丢失,然后在另一个实体上获得一些短暂的亲密又可疑的幻影,并散射出由许多人组成的城市群体的困境:德国性的、一代人的。 |
|
#FIFF26#导演的意思其实很明了,Ines这个人物更像是一个容器,她承载着的不仅及时自己的灵魂,更是Lydia的,甚至可能是Agnes年轻时候的。她们都是那种唯有通过伤害自己才能寻得存在感的女性,在不停的病痛与折磨中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价值,这也是男性角色缺失后面临的一种无奈的选择。但本片选择的手法实在是太折磨人了,将几个角色都描绘得人不人鬼不鬼,外加上无聊空洞的剧情与过于本色的背景描绘,让观众在同情之前反倒先有了憎恶,人道主义力度远低于后作《巴赫曼先生和他的学生们》。 |
|
很吃这一种叙事风格。 |
|
3.4/5 |
|
半路捡了个假女儿,非常熟悉的故事,母女关系的投射和冲突都超级自然 |
|
4+ |
|
柏林学派叙事风格 有点意思~一位母亲寻找自己失踪的女儿 其中遇见另一个女孩的互文带来的反思 成熟 有趣 车里的对话还蛮有戏剧张力的 |
|
厉害!去除掉意象 现实叙事又高于现实 消失在芸芸众生中 |
|
看似冷漠的交集中暗含激烈的情感冲撞,失去女儿的母亲和流浪街头的年轻女子似乎都把对方当作了某种寄托的意象,但不管何种依恋关系都会有终结,更何况是两个萍水相逢的陌路人,一方往往伴随着另一方的迅速抽离重新落入黑暗,一些人幸存,一些人则难逃宿命。 |
|
游览柏林,过大的提示音与起雾的挡风玻璃,声音与视线都受阻,整部电影像是多线路轨间中的一次短暂合轨。很反常,相互认知的建立并非来自于对白,两人的对话近乎一种平行独白,反而倚赖主动进攻的窃取。但最终叙事版本又并不重要,仅是一段合轨而已。 |
|
“我挺喜欢她的,她是个很好的人”? |
|
【4.5】当母亲的视线扫过柏林的夜,合上书本又再次翻开,是谁在从容地讲述故事? |
|
missing比彻底死亡更余韵悠长。别人的母亲和别人的女儿,和自己的有不同却也有相似,通过和对方的相处来照见自己。结局并非和解,却自然、冷峻。 |
|
母亲或许算个典型母亲,但她给自己找的女儿代餐是个什么东西啊?怎么会比菲利普的生活更令人生厌?
把人家车搞得乱七八糟然后在人家烦心的时候说“感觉不好也没关系,我们其实一直被要求感觉很好”这种心灵鸡汤。我可以扇你一巴掌然后告诉你“感觉不好也没关系”嘛? |
|
2.5。双向母女身份的自我审视。拍摄依旧选取了最平常的几帧来完成速写,并巧妙地、不费吹灰之力地,构建了致幻的(跨越身份认知的)留白空间。但遗憾的是,在演员调教上则是彻底的灾难,基本没有构成任何的可信之处。或许真的只适合拍纪录片??? |
|
87/100,当母亲的视线扫过柏林的夜,合上书本又再次翻开,是谁在从容地讲述故事? |
|
当儿女和父女有了不可逾越的鸿沟,那跟在生命中半途相遇的陌生人是一样的,需要相识 接触 感知 磨合 磨合不成 怨恨 分离…经历过这些,即使分离永不再见,彼此也都刻在生命的记忆中,没法剥离,相融成为新的个体,这是亲情的牵绊,也是人世的际遇。有句话叫“人生没有彩排”。 |
|
6.0 除了人都很好 |
|
4.5。几乎是五星,形式的简消解内容的繁,太好看了。 |
|
+ |
|
失踪却如阴影般投下的女儿,和野蛮的从泥塑中再造的“女儿”,两个形象无意中的交错重叠,是鬼魅如泥泞间的躯体与断肢,是受梦魇侵扰的一厢情愿,是报以悔恨回身审视自己亲手毁坏的关系。“我不会思念德国,若非我的母亲在那里。” |
|
不懂 |
|
柏林学派虽说总是太素太标准了但这部又有些奇怪的东西让人出戏(什么雕塑什么在房间做爱什么寺庙)。错位的母女关系。借着女儿出走的理由逃离亲情关系的禁锢。试图理解混乱的一代。内核get了但是魅力真的一般。 |
|
整个观影过程都很享受。试图将身边人从导演所构建的世界中拉出,也以失败告终。 |
|
只可能存在于两位女性间的快速建立的亲密性,暧昧微妙的关系,死亡在影片中悬空。 |
|
就是这么虚无 找不到 寻不到 所有的人和事都是划过的碎片 |
|
这评论都到天花板了吗。。。就很平常,有钱随便找个凑合扮演下女儿照顾下?孩子长大了,始终要走自己的路,一个完整的人,应该有选择。。。 |
|
- 前十分钟非常好。 |
|
一种悬而未决的,被伦理与社会性击破的痛苦,就像倾轧而下的亲密一样哀伤 |
|
非《时日》的分离状态,而是往复叠加,不动声色地构建出一个厚实的纵向深度。没有什么是被完成的(《时日》里没有什么被强调开始,一切都如基于图形直接地存在),新的认知、经验不会暴力地冲刷掉旧的,即便表面上互不打扰,也在同一位面上呼吸、蔓生。 |
|
情感的寄托并不是找个人来折磨自己 |
|
B+
流落街头的女孩,反叛者与边缘者,失去女儿的母亲,互相在对方身上的投射,从相遇到女孩的结局,是女儿们遇到的共同社会性问题 |
|
孩子,是我們在歲月裡跋涉的陰影。開頭確實是更精彩的作品,緊接著的走向本以為會深陷在Martel《無頭的女人》的迷亂中,但Berlin School的電影對於神話體裁的崇拜其實使得劇情和人設都過分cliche,失去了日常的樂趣。 |
|
整体干练且深沉,除了那个泥人的梦。那个略显啰嗦的梦境处理,完全不如结尾举重若轻的一镜——车窗外的原野上踽踽独行的人;更比不上Agnes开车巡视柏林时,车窗外闪过的那些人和动物:荡秋千的孩子—牛—墙上的涂鸦牛,日常的幻觉就这样渗透在横摇镜头中。 |
|
8/10.第一部玛利亚·施佩特。对学派的了解有限,但大概能意会到他们在对现实内部元素的处理上所体现着的精到之处。在尽可能地剔除一切存有多余嫌疑的段落后,再进一步把所需展示的角色置于一个被精细挑拣过的纯净情境之中,除了以两处冲突作为情境生成与消亡的标志以外,在当中只有两具肉身在演绎,以及一个符号化的女儿在背后承当着麦格芬,而再无其他。 |
|
走失的女儿,流浪的女儿 |
|
+ |
|
未必不是衔尾蛇式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