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5/10。乔治·A·罗梅罗,论老去。题材很独特,内容很枯燥。(也许是抱的期待值不同,还以为最后所有老人会变成丧尸咬死年轻人) |
|
罗梅罗1973年遗失的电影,把老年人对衰老的恐惧以及社会对老年人的不友好设置在了一个游乐园里面。 |
|
一部半个世纪前的影片被临时抽起来禁止上映,直到半个世纪后才能重见天日,足可见恐怖电影大师的功力和影响力之厉害!更出奇的是,这根本不是罗梅罗擅长的丧尸恐怖片,却能让观众在短短一个小时不到的篇幅里感到阵阵惊悚不安感,只因这个幻想故事太过尖锐和现实。片中老年人所遭遇的种种歧视现象,在今天看来依然没有消失。这部70年代拍摄的公益宣传片不仅具有持久的警世价值,也能真正体现出罗梅罗作为一位导演的实力,而不仅仅是影迷口中所谓的“丧尸片导演”。 |
|
AARP版Twilight Zone/公益广告,但罗梅罗的剪辑与镜头仍然很有看头 |
|
没收驾照,众生嫌弃,无人抬棺,排队填表,房产骗局,老人院恐怖屋,瞬移飞车党,失物招领处无人认领,读不完一本《三只小猪》……丧尸之父罗梅罗的老年关怀公益片,整挺好 |
|
看得揪心,老人的处境真的有时候十分可怜,跟不上社会节奏,也会被别人嫌弃或当成累赘或者是玩弄。害怕老去,尤其是以后不会有子孙的情况下,更害怕老去后活在一个孤立无助的“游乐园”里。(很喜欢占卜那段) |
|
恐怖短片 |
|
老头乐(73年拍的 |
|
罗梅罗遗作,非常直白但不过时,关于衰老的恐惧永远奏效。 |
|
直白的(罗梅罗从来都是直白的)公益广告段落合集,由于演员都是志愿者,所以一切怒吼都是发自内心的。此时33岁的罗梅罗是不自知的大师。 |
|
还行吧,就挺正常的,倒也不至于恐怖吧 |
|
吹得太高了 |
|
其实情节很散乱,跟游乐园也关系不大,只是一个公益广告片那种效果 |
|
6.5/10 |
|
开头和结尾的阐述也太直白了,生怕人看不懂一样。把老年人的生活困局融合在游乐园里,可能是还没到这个年纪,但是自我认为去“游乐园”的心态,和身处于的“游乐园”都很重要。 |
|
所有对“衰老”的恐惧和想象被具象化呈现出来,“游乐园”是承载这一切的场所非常有趣。非常喜欢占卜部分被切碎的人生段落交错在一起的感觉
罗梅罗是直白的恐怖感营造大师 |
|
已出土的罗梅罗早期作品,不算是恐怖片,而是非常冷漠的惊悚片 |
|
一部具有罗梅罗风格的电视专题片,抑或说是一部现代版的《野草莓》,然而罗梅罗并未实现某种层级的掉落,始终使影片停留在电视电影的面向之上,年老的恐惧在游乐园——社会的浓缩提喻——中表露无遗,每一段落就像是对于开篇所提及的老年人所面临的种种危机的视觉图解。于此,肢体迟缓宛如活死人的老人拥有着极度敏感的内心,而社会上冷眼相待甚至施加暴力的中青年人才是情感上的“活死人”。
与罗梅罗最引人注目的那些作品相比,《游乐园》的确在恐怖上略逊一筹,似乎惊悚仅仅是不和谐的音弦与视觉碎片的尖锐碰撞,邻近的空间也只是被景框相同质,被粗糙地糅合在一起,因此老人的每一次遭遇就成为一个注定的事件,丧失了对于观者任何的吸引力,与“恐怖”的核心背道而驰。
2023.9.30 |
|
不管是谁的片子,也不能说这不是烂片 |
|
技法上基本不再具备参考价值,但主题的寓教于乐还是深刻的承接了罗梅罗自己乃至那个美国社会高速巨变下的每一个恐怖类型知识分子创作者都在尝试的表达输出策略;游乐园的人造、限时、限龄、狂热、尖叫、虚假、胜出、淘汰、欢笑以及蠢顿和忧伤,成为罗梅罗这次选题的绝佳载体,敏锐的视角与切入,让他的这部“社会观察”时至今日仍具备警世性,或许,这一切从未改变多少。 |
|
There are nothing outside. 看完这部第二天头一场就是《Time》也是关注老年人的问题,在此希望自己老了之后安乐死合法化。 |
|
- |
|
不愧是社会学大师 |
|
@ Grand Action |
|
生理不适 |
|
2023.3.5
老年关怀公益片。剪辑不错 |
|
是物种,都有老去的那一天,罗梅罗的这部遗失已久,重新进行4K修复的现实主义人文命题的作品,深刻揭示了关于年龄歧视以及其社会结构的交叉性,利用游乐园来寓意被我们忽视的老年人群体。最后说一句:请善待老人,因为你也会有老去的那一天 |
|
太可怕了……See you in the park…. |
|
警世 没有什么比你的真实生活更恐怖了 |
|
一直不走啊 |
|
Very chaotic and stressful to watch |
|
3.5 |
|
老无所依 |
|
太可怕了! 太恐怖了!吓死我了!!!! |
|
7/10 这片子来龙去脉跟Don Hertzfeldt 的Rejected有得一比 |
|
每个人都会有那一天的,除了政府和社会有相应的措施,个人也要对自己的养老有足够的准备!在今天的中国养儿防老应该很难,孩子就少,而且他们也有自己的生活,估计很难顾及上你的! |
|
3.5 |
|
3.5,修复作品,罗梅罗被忽视的一部电影,拍摄周期很短,且演员都是志愿者。游乐园是社会的缩影,过山车是关于人生的隐喻,时钟提醒我们逝去的时光,而我们行走其中,只能感受到老年人视角里的混乱与眩晕。喜欢Q&A里大家对于恐怖片教育意义的阐释,当我们厌倦新闻、厌倦游行、厌倦口号式的宣传时,电影通过另一种方式让我们去共情,发生一些改变。 |
|
利用人群和鼓点做出的紧迫感真的很到位,看得我特别难受。每个有老年危机意识的人看这个都会很心慌吧。 |
|
老无所依。。。 |
|
老年公益恐怖片... 可人类是不见棺材不落泪的物种,非亲身衰老无以深刻体认周遭变成了恐怖世界,但当真步入暮年又已无力对抗,只能勉求善终自保。 |
|
特別直白又切合的衰老恐懼,兩段解說搞成了公益教育片 |
|
衰老恐惧 |
|
乔治A罗梅罗上世纪丢失的遗作,很oldschool毕竟是七十年代,放来现在看应该还是只有cult片群体能接受,整个故事描绘的便是人类对衰老过程的恐惧,在满是人群的游乐园各种人事物都对老人们格格不入,拒之千里,那种混乱社交中的恐惧加之反反复复的循环,我们是否也找到了自己那道白色的门呢? |
|
与其说这部《游乐园》是在表现老年群体生存困状,不如说是把年轻人对变老的假想恐惧具象化,尤其是在国内大多数老人都是越老越无赖的情况下,这50分钟极端的例子只会让我想大力推动安乐死普及,谁都不想轮回到那个白色房间,希望我在还能自由活动时就快乐的死在游乐园里。蛮短见的片子,不过从公益宣传片的角度看,这拍得还是挺成功的。这部加上《鬼作秀》都一般,会再看一部罗梅罗,如果还是这种观感那他在我这可能是最overrated的大师前三了。 |
|
4.0。 |
|
导演是僵尸片大导罗梅罗,以为是恐怖片,结果不是,电影海报挺唬人的,老头打扮的像kfc爷爷 |
|
I'll see you in the park,some day. |
|
No country for elder. |
|
像人生,像噩梦。让人不禁想在老到快失去尊严的一刻自杀。在生日这天一个人来电影院看这个还真是应景啊🥲 At Ecoles cinema clu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