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政治面前,个人真的很渺小。这是一部值得深思的电影。真实的记录了一个文艺工作者在战争中应该怎样选择?
其实中国也有类似的影片,《滚滚红尘》。只是不如这部有名而且真实。
但还有一个著名案例:李香兰。
试想一下,如果李香兰不是日本人,会怎么样?
答案在中国是百分百肯定的,就不用说了。 |
|
历史原型:米尔德雷德·伊丽莎白·吉拉斯(Mildred Elizabeth Gillars) |
|
句句都在理 可陪审团们怕舆论吃了他们啊 |
|
在全民复仇情绪下,法律很难保持绝对的公正!即便她是一个值得同情的女人,完全无罪不符合他们所谓的政治正确呀! |
|
2022.06.26
剧本其实还行,但演员表现和画面质感散发出浓浓的山寨味儿,AP爷爷也就胡乱演演,倒是Thomas Kretschmann有出息,演了这么多年纳粹,终于演到戈培尔了。 |
|
感觉剧本有很大的问题,导致编排和节奏都很沉闷。 |
|
珍爱生命,节省时间~直接跳到60分钟处看完10分钟的法庭辩论,就可以结束了~ |
|
我觉得挺好看,值得一看,这种穿插历史的形式,外加陪审,最后的辩护真的是很精彩 |
|
帕西诺还真的是热衷于在烂电影里贡献好表演啊 这是种kinky pleasure吗 |
|
表演什么的都不错,剧本有问题 |
|
失望!这么精彩的故事生生拍得如此平庸。每个环节都貌似还对路却偏偏差口气,连老艾的表演也让人失望。最后的庭审戏本应正是他的拿手好戏,却毫无闻香识女人的飞扬跋扈为谁雄 |
|
既然有那么多给低分的,我就来给个高分。不管正反两方如何评价,我只晓得人在生命受到威胁的时候,是没有选择权的。 |
|
3个辩护角度:
1、言论自由,罗斯福夫人和海明威也发表过反战的言论,是否也要判他们叛国?
2、女主是照稿播音,一字不能改。生存还是死亡,她选择了生存。
3、女主已经公开放弃美国国籍选择对德国效忠,叛国罪是否成立?
战时女主的节目在全美军民中最受欢迎,战后女主是全美军民最痛恨的人,这中间的爱恨转变其实更有意思。 |
|
赢麻了!敬你还有一场公平审判轴心萨丽! |
|
老帕这选片~~ |
|
Al 没有什么突出表现,传记故事太单薄,又演的不到位。 |
|
中间不用放弃国籍来辩护的细节深深打的动了我.... |
|
庭审片 |
|
你的命不是你的命。 |
|
在我看来女主那如果不是叛国罪 那这世界上就没几个叛国罪可以判了 上兵伐谋 攻心为上 宣传阵线重要性毋庸置疑 女主对盟军士气的伤害轻飘飘就带过去了怎么可能
怕死当然没问题 在当时的情况下因为怕死为纳粹效力情理上可以理解 但就是叛国 也许不应该叛死刑 但叛国罪就别指望洗脱了 这种能洗白那是个人都可以说自己是被逼的去当奸细了 反正找个理由就行啦
整片人物塑造的差劲无比 阿尔演的律师不晓得在干啥故弄玄虚 女主是不是带资进组 查了下她之前就没有啥作品 突然就挑大梁和阿尔搭戏了 演的毫无魅力装腔作势 只让人讨厌毫无同情之心
原型故事本来挺好的题材 结果拍成了流水账 |
|
一般略过。 |
|
真实事件改编,片子有点闷,但阿尔·帕西诺值得多一颗星 |
|
真实事件。只留下一个罪名有效,算是给old school漂亮国留个面子。呵呵~ |
|
这事居然是真的。很难判断莎莉到底是野心家、投机者,还是被迫无奈,因为实际上大部分的证人都已经不在了,她的自诉可信度不大。这个审判结果可以说几乎全是律师的功劳,在这一点上律师是成功的。律师说,战争结束了,公众需要一个对象供他们指责和发泄。但是,之所以陪审团认为莎莉的大部分罪名不成立,还是因为美国本土几乎没有遭受战争摧残。身上没有伤疤还在痛,当然可以选择宽恕和原谅。 |
|
巧舌如簧 |
|
3星,影片平铺直叙,节奏平缓,甚至有点像纪录片。 我对原型人物不太了解,但类似的题材人物已经有过很多,比如《莉莉玛莲》、《李香兰》等等,影片的这个故事比较平淡,也可能是本身人物经历就相对简单,无疑她是比较幸运的。在时代旋涡、战争洪流之中,个人命运显的非常的渺小,大是大非则凸显的更加重要甚至致命。小人物左右不了时局,但却成为被操控的玩偶。 |
|
尽管每个人都有选择,但是身处战时的德国,留给有些人的选项确实不多 |
|
6.5分。时代大潮下小人物的命运,不管你是否愿意,车轮滚滚裹挟着你一路向前,任何的阻挡都是螳臂当车。莎莉是否真的是被迫的?如今已经很难去评价了。电影拍的不是最好,原本以为会有非常精彩的法庭戏,结果大量内容被用来描述莎莉的生平。律师作为核心角色,表现的内容也不是很多,有些浪费了帕西诺的表演。 |
|
这靡靡之音配上慵懒的爵士,无法想象的杀伤力啊。 |
|
2.5。戈培尔对女主谈及美国文化如何浅薄那个段落台词虽然过分直白,但却是这片唯一让人觉得此言不虚的地方了。 |
|
辩方律师的总结陈词,看到结尾处,其实大致思路已经是意料之中了,但是即便如此,律师的发言依然掷地有声、打动人心。某个友邻的影评标题写的很到位,依法治国只存在于一个个真实的判例之中。 |
|
选题很有意义,但是切入点有点飘忽,几个不错的入口都是蹭蹭就走,不肯深入哪怕半公分,比如被告人,辩护人,纳粹宣传部长,陪审团,美国民众,美国士兵,浪费了阿尔·帕西诺的毁容级演出。 |
|
阿尔帕西诺很缺钱吗?这么糟糕的阵容和剧本的戏也接?全片除了他没一个演员演技在线,剧本稀烂,编剧会不会写剧本呀? |
|
看点,也就是帕西诺的表演了,不过说实话还是享受到了 |
|
流水账 |
|
这不也是超棒的Propaganda【(强大的工业化的)宣传】,要不是知道现在的阿美什么的德性,我这个三千年人治的子孙都有点羡慕海对面三百年法制精神的巅峰了 |
|
“美国的司法效率糟糕透顶,审判一个民恨的人渣居然如此纠结!”。反问你:法律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呢?真实事件改编,一个看似不算什么典型的案件,折射出很多价值观的矛盾与纠结。 |
|
不敢相信女主角已经55岁了,轴心萨利的审判故事,某种意义上来说,要比法斯宾德的那部片子更能诠释《莉莉玛莲》这首歌的本质。 |
|
广播时代大外宣。戈培尔要是活在今天这个油管时代,绝对要甩老胡和鸭子王等人几十条马路。 |
|
挺有意思的故事。
阿尔帕西诺已经不大适合演这样的角色了,他台词说得太费劲。整体我认为拍得不错,随着Gillars的讲述,她在德国的经历和法庭辩论场景来回切换,节奏张弛有度,女一的长相和演技都贴合角色。
Gillars回国后媒体和民众所营造的舆论环境,与现如今的网络暴力没有两样,民意被汹涌的情绪裹挟,每个人恨不得自己是法官本官,又巴不得刑罚方式倒退1000年将被告生吞活剥。
法律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发明之一。 |
|
二战后第一个被判叛国罪的女性。原形是二战中在德国国家广播电台担任纳粹宣传员的美侨播音员。两国相争,一只话筒到底该不该获罪?她到底是战时合作者、叛徒,还是傀儡、角色、工具人?在国家立场包围倾轧下的个人命运困境,古有“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今有法斯宾德的《莉莉·马莲》和李香兰,每个人也很容易设身处地,产生共情。可惜电影为了更加“电影”,将真实世界中那个从艺校辍学外出打工,怀揣着身无长技满世界讨生活,为嫁人只身留在交战国的漂萍擢升为心怀抱负的好莱坞明星,戈培尔性暴力的戏码更是强化了孤星血泪的悲惨效果。阶级的改编使得电影的悲剧性整体移情,战后同仇敌忾的全民公愤变成了对污点明星的嘲讽奚落,也降维了阿尔帕西诺澎湃磅礴的法庭辩论,未能成为《闻香识女人》那样的影史经典。 |
|
女主唱歌好难听……(搜了下wiki女主演员是制片人自己有投资的 而且貌似有被Al Pacino批评了她的acting2333 |
|
战争结束了,公众需要一个对象供他们指责和发泄 |
|
肉喇叭有啥可洗的,按這個趨勢下去,打開毒氣開關的人也會被洗白——他并沒有把人送進毒氣室,只不過按下了按鈕。 |
|
阿尔帕西诺到底是老戏骨,演得不错,最后那段陈词冗长但有力。但是其他演员就一般了,反倒戈培尔戏份不多,但阴郁、冷酷表现得可以。这个莎莉我觉得并非无辜,如真如电影所述,她坚持到最后一刻,发布了最后的节目,在战争中积极配合纳粹开展宣传活动,那么她最终30年刑期一点都不冤,没有被私刑处死是她的运气。 |
|
八项质控七项无罪,战后的美国需要一个泄愤口。悲惨的一生促使她不断成长成为强者,每一步都来之不易也大方承认自己的爱人就是一名纳粹。 |
|
-1 |
|
这个问题太大了,法官,陪审团,被告都接不住,能承担起来的也就是律师了,很精彩,问题很深刻,让人深思,不过深处在此国,跟随影片的想法变得很是搞笑,不做评论。伟大的律师。言论自由到底出路在何方,第一修正法太牛逼 |
|
可惜了好故事 |
|
老戏骨的大段台词让人佩服!四星,妥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