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宇宙和走自己的路这两点非常喜欢,把独居老太的脑中思绪具像化,也有一个很欢乐的呈现,无奈这个剧本整体上还是看的人疲惫。 |
|
这部电影是绝对的写实,我们都知道最终的路肯定是一个人走,但你或许会有侥幸或许会有想象甚至会有安排,但现实是什么?现实是当人慢慢老去,孤独是一种常态,特别是不太愿意主动走出去社交的人,这部分人是绝大多数人。你的记忆在退化,你的动作变得迟缓,不够灵敏的你也年轻过,也矫健过,一切看似都那么悲哀,但你知道自己是多么努力的在存活。人生啊,不就是这样独自一人在摸索前进不断适应“全新”的自己么。 |
|
田中裕子真好啊,希望她老人家还能多演几次主角 |
|
【海南岛电影节展映】中国首映。最近几年冲田修一作品都是我的心头好,这部更让我感动万分。既不煽情过火也不也不莫名搞笑,温暖地催人泪下。故事在现实-幻想、当下-过去几个维度之间交织,讲述曾经家庭主妇、如今空巢老人桃子的平凡生活、爱情记忆与脑内幻想。除了收尾略拖沓,几乎完美。桃子和丈夫的爱情往事引发对女性独立意识的思考;和奶奶的童年记忆勾起对青春已逝的愁绪;和女儿的不和源自对百褶裙的执念;诈骗电话、轿车、树木映射对儿子的思念。而恐龙、猛犸象、原始人、幻想人或许是丈夫去世后孤独、死亡意象的转化,人类的生老病死在地球史面前显得无比渺小。一边看一边止不住地往下掉眼泪,每一处泪点都直戳我心。老戏骨田中裕子表演举重若轻,角色仿佛量身打造。你走了,俺终于可以走俺自己的路,但仍会想你。 |
|
虽然有东出昌大,但东出演的是已经死掉的老公,众所周知,一个死掉的帅老公是不会有任何缺点的。 |
|
开头宇宙爆炸地球起源让大家以为放错片。半夜看完打车回来,路上跟记者同行聊天,说这部电影就是我们将来的晚年生活了,越想越凄凉T T故事节奏比较慢,就像对老人一样需要耐心,女主奶奶有三个喜剧丑角式的“分身”,但内里的感情流淌却很细腻动人、哀婉忧伤。人老了真就只剩回忆与病痛,简单的烹饪,大把的药片,医院排队的时间,远古生物的儿童图书,见不到的子女,强迫自己跟自己说话预防老年痴呆,提不起兴趣的新爱好,干不动的家务活,现实、回忆、幻想不断交织...冲田修一完全克制了煽情,但还是有点泪目。小屋内冷暖光下的现实与幻想场面有点舞台剧的感觉了 |
|
这部更慢,淡出水了要。仍然是冲天修一一贯的“散步式”电影,想起了《去见瀑布》,但这部其实真正剧情推动力并不强,基本上围绕主角的心理活动和生活状态打转。虽然使用了一些看起来很幽默的形式,也探讨了一些相对现实深刻的议题,比如老年独居、无缘社会、新女性等等,但是真正有趣的地方并不多,给人的触动也有限,看起来其实有点疲惫。 |
|
两星半。添加了许多试图有趣的元素,例如桃子内心的声音的具象化,例如回忆的时空的穿插,但也是这样的技穷显得整个影片的无聊型反而加强了,我认为田中裕子并不适合这个角色,她一静态下来就苦大仇深,让她坐着一直沉浸在回忆里,略微痴呆,她还留着年轻时的那种雀跃,偶尔狡黠得光彩动人又让人信任,这里有几场戏掩盖不住的本色,冲田修一放不开,他如果有中岛哲也和三谷幸喜那样拆解人物故事的技巧,也不会将这部电影弄得这般尴尬。 |
|
用轻松的语气,甚至加了些许喜剧元素,来讲了一个孤独的老人的故事。一种无法避免的未来。 |
|
辛丑。影片的译名跟原名不是完全一致的,《我啊一个人走》,和《我啊走自己的路》还是不一样的,又因为涉及了影片的主旨,误导性比较强。其实女主20岁逃婚后,中规中矩的度过了35年婚姻生活,并没有什么“走自己的路”,影片说的是她亡夫后,慢慢思索和醒悟的事,“一个人走也很快乐”,“也想一个人走”,“不要因为爱情,放弃了自己的路”。回忆和思索的尾梢,竟然也回归到了人的起源,大概究极终极奥义,总会把人指向哲学吧。 |
|
病痛中的老年独居生活。对外有点糊涂,对内又很清楚。回忆与自省交织做戏。那个「嘘だ。嘘だ。嘘だ」我就哭了,虽然不是什么计划中的情感高潮。感觉倏忽被击中。 |
|
房间是剧场 孤独是陪伴的精灵 如果我承认呢 承认孤独是我的一部分 那么就能坦诚 比起爱 自由最重要 |
|
一辈子在家庭的圈圈里打转的东亚女性如何摆脱生活的惯性 是回顾过往 也是摸索走下去的路;脑洞场景的话剧感很强 但不闹腾 轻松又柔和 这大概也是挖开所谓普通女性自我意识的一种方式 ;女孩抓奶奶手背上松掉的皮肤非常触动 |
|
日本#600.#3rd HIFF# 展映-采珠拾贝。前入围2020釜山。可算在第一时间看上冲田修一的新作了。还是有点尴尬的美学(惊现宫九)+比一般导演长一半的镜头。这次玩“film as brain”也是挺精到的,跟[熊谷守一]思路类似,也是把日常的某个方面放大,脑内小剧场还是挺不错的,对回忆部分的裁剪也是相当出色(可以引一句“只要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哈哈哈)。加上影片虽然不少搞笑的地方,但内里还是相当之伤痛的,内里还是老年人深入骨髓的孤独,并且因为用做“新女性”的理想来反复否定爱情,才反过来印证了爱情之深(“为了接受丈夫的死,而寻找出来的意义”)。当然问题还是一贯地有些拖沓…… |
|
即使不和大家一起坐公交,而是去走了自己的路,但最后不也还是和大家一样,去给死去的老公上坟嘛;即便是嫁了自己选的人,终究也一样是把一生交待给了一个男人一个家庭,没了自己没了自由,和嫁了爸妈给选的人,其实真没啥区别。看似是选了自己的路,但还是奔向了同一条归路,当然,对那个年代的东亚女性也不能苛求。但如今的女性可得先想清楚自己的目的地,再决定坐公交还是走自己的路,坐到哪站下,还是走到哪里停……路是不是自己的,取决于方向和目标是不是自己的啊。身体、时间、精力都用在自己身上,才真正有自己的路可走。 |
|
泛散步是日本电影特有的一种类型,冲田修一是此类型最具代表性的导演之一。这部聚焦老年独居生活的电影依旧延续了其这些年的创作风格,节奏缓慢,有着温情的内核。与《熊谷守一》不同的是,这部没有那么妙趣横生,反倒让人心生怜悯。时不时跳出来的回忆和三个着装一样的怪叔叔也徒增了几分悲戚。空巢老人一个人去书店租恐龙图鉴地球起源,一个人去徒步远足,一个人看病就医,一个人自言自语,孤苦伶仃。庭院里的树篱无力打理,路过的警察出手相援,把卖车的销售员当作自己的儿子,远亲不如近邻。哎,我老了应该比这还惨,我连医保都没有,如果我能活到50岁,我就自我了断,不给周围人添麻烦,看病还得花钱,太惨了。【哔哩哔哩】 |
|
爱情诚可贵,自由价更高。“我”啊,虽然会有点寂寞,也能够一个人活下去。 |
|
成为新时代女性的孤独列车外游过寒武纪巨大化奇虾,跟类人猿医生看完病后与猛犸象一道踏雪回家,爱情舞台唱过离场,人生最闪耀的时刻属于你不在身边的自由,袋装福豆亦能驱鬼……田中裕子真是可以靓足六七十年,演技成精;看到片尾特别致谢名单,感觉是导演冲田修一专门献给母亲的故事 |
|
老去和死亡其实还好,但是有孤独作为前缀,就有些可怕。当身体逐渐失去控制,精神还能支撑多久呢? |
|
结局终究寂寞,过程务必尽兴~ |
|
内心独白三小只有趣 |
|
东北话好难 |
|
回忆部分剧情的设计和意象的选择很出色,遥远故乡的远山,腿上的伤疤源于无人发现的躲猫猫,幼时和奶奶对皮肤褶皱的对话。切入点找的很好。以及每次从现实向回忆的跳转剪裁都超级自然,也是相当花心思了。日复一日不变的生活细节刻画也很写实。从非常普通的题材出发,拍出了有趣又有点悲伤的对老年生活的深思,这种以老年人为主题题材的电影代表了一种关注和注视令人欣慰。但是否真的只有一个人才能真正自立独立呢?无论年龄,一个人面对死亡和一人暮らし的孤独又如何化解呢?依旧是要靠回忆来温暖当下——不如说是一种「二兎を追う者一兎も得ず」的无解困境。迷失自我与年龄无关,年轻时的迷失如果放任不管,到了老年也一样会成为心中的刺而痛苦。138分钟太漫长了,节奏过分拖沓。不过或许在老年人的世界里,影像流动的速度或许就是这样缓慢的…… |
|
关于年老的叙事,一种是年老,一种是对年老的观摩与想象。《我啊》属于后者。我相信原著绝对不是这个调性。元素太满太杂了,没有适度的取舍,其实直接拍成动画片或许更好。人生中的独处时刻是无论如何逃脱不掉的,或早或晚,它总要来。这部影片里没有什么意气风发的“走自己的路”,有的是垂暮之年才开始蹒跚着学习“走自己的路”。 |
|
可以看,电影跟片名一样个性,就是有点儿长。 |
|
现在骗年轻人看的老年片真多。还不是觉得“老头子先走了,小辈们也疏远了”才寻思:我还是没做成新时代女性啊,什么爱情不爱情啊,女人还是要自立生活啊,我这一辈子有没有认真活过啊(还是在垂暮之年)。【这什么陈词滥调了。那是个人的“认知”问题,无关老不老年,甚至和开不开窍都没关系。不是所有老年人都一个样,虽然“归宿”都一样。说到底,原作自传只是作者个人例,虽然没读过,但是改编电影看完颇有一种押し付けられた的不适感。 |
|
理想的「老龄化」社会是什么样子?冲田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带点「低幼审美」趣味的观察样本。不知是原著的设定怪诞,还是《我啊,走自己的路》本身离奇:悲伤的底色太浓太暗,而喜剧的表象又太亮太淡,以至于尽显苍白与浮夸。真实的「死亡」是什么样子?写虚了是对死的美化,写实了是对人的丑化。据我观察,描述死亡最好的手法不是用童话把它浪漫化,甜品化,也不是用神话将它宗教化,神秘化。而是一个人抑或一只猫,一只狗,以小步紧跑的姿态去迎接她!以日常生活来呈现世俗意义上的死亡与苍老,除了要去看《死期将至》之外,法国「印象派」名画《乡村星期天》也可看看呀。从《无依之地》的角度来看,东方人是多么害怕孤独的一群人啊。倘若《波兰式出轨》呈现了人的终极孤独和必然与人交流,那么日式摇篮里的「熊孩子」则有点多,有点吵,有点大,有点假。 |
|
啥玩意 |
|
不是很冲田修一的作品,信息量很少,荒诞和幻想的部分只是抻长了时长,有点《困在时间里的父亲》的另一种形式的意思。太多语焉不详的部分,甚至没怎么突出片名的含义。苍井优笑起来的眼睛倒是真像田中裕子。 |
|
像田中裕子一样地活着。 |
|
倒霉是找了東出。幸好是也找苍井小姐濱田青木加宫九自己上…… |
|
有很真挚动人的段落,这一点比满是小聪明和机灵味的《熊谷守一》要好,还抓住了很多非常精到的意想不到的点,例如老人松松垮垮的皮肉这个神妙的喻例。但整体还是不太行…每当冲田修一想用幽默或是一些轻快的桥段、设计、变奏(譬如那三个聒噪吵闹的寂灵或是墓地的百鬼日游)来舒缓哀伤的情绪时,便会冲淡苍凉的底色,令韵味悄然流逝,更使电影呈现出蹩脚的怪调,黔驴技穷的匠气显露无疑,打破了方才建立起的真意。而且这一部的过度散漫会让绝大多数观众吃不消,因其丰度、深度与意涵无法支撑住这么庞冗的时长,美学与内容亦不够谐和统一。 |
|
3.5 《困在时间里的母亲》/“脑电影”,冲田修一还是能把枯燥的题材拍有趣。田中裕子大型表演教学现场。 |
|
#HIIFF#太喜欢熊谷守一的地方了,这一部期待过高。纪录片方式拍摄剧情片,寡淡了。 |
|
这就是我们大部分人老年后的状态啊:孤独伴着孤独,寂寞陪着寂寞 |
|
老太婆积极人生的独角戏啊,可我却更喜欢年轻时候苍井优的段落。这说明什么?说明洒脱不羁的生活态度始终敌不过青春的肉体啊。 |
|
7分,冲田真的好任性,完成度一般般。希望自己的老年生活不会如此孤独。 |
|
“…什麼 什麼 都沒有了,老頭子死得早,孩子們也變得疏遠了,沒想到這個秋天會這麽寂寞。我啊,到底是結了什麼果啊?什麼都沒有了。…” “…我覺得你去世後的這幾年才是我最耀眼的時候,你死之後,我第一次誠心期盼彼岸真的存在。那裡有你,一定有你。你生活的世界一定是存在的,只是現在我們天各一方。…” → 这故事体量,如果将时长像《有熊谷守一在的地方》那样浓缩在一个半小时左右,于我个人的观感或许会更好一点吧? -13431 |
|
很好的题材 拍得也太平了 |
|
早已不再奢望冲田修一拍出《横道世之介》这么厉害的作品,但至少要维持在《有熊谷守一在的地方》、《莫西干回到故乡》这样的水准啊,越拍越无趣,太失望了。一个老妪回顾自己一生的故事,无聊、沉闷,自说自话,毫无生命力。 |
|
2023.0118被一部看似致郁的电影治愈了,我好像看到了自己的未来!不管每个人选择的人生是怎样的,最终都还是会走向孤独。 |
|
3rdhiiff 平淡冗长的一部片,用惯用的剪辑技法来展示老人的脑电波。这无论对电影本身还是想表达的内容都是具备突破性和实验性的 |
|
我不希望有一天发现自己是在为了别人活,我愿意承担后果,就算偶尔寂寞甚至孤独而终,我都能接受 |
|
冲田修一永远对我胃口。
可以理解成有点痴呆的老人脑内的实验性剧场,突兀的奇幻的怪异的欢乐的场景,这种舞台剧总有的。
半辈子作为家庭角色,有开心有充实,虽然没什么自我,但是习惯了。丈夫早逝、子女离家,75岁一个人生活。
刚开始婆婆同理了在脑中出现的自己的奶奶,你那个时候一定也很艰难吧,对着奶奶哭着说我一个人能生活下去吗。孤独感萦绕不去,会跟着过去的幻觉回忆起很多事情,在图书馆里只看一直喜欢的古生物图鉴,对其他婆婆提出的新娱乐兴趣缺缺,对着自己没话找话自言自语预防痴呆。
晚年没能与家人在一起生活打破了过去的幻想,可她突然发现,比这些更重要的其实是自由,过去所没有的自由,从现在的独处中就能获得,而自由的生活从什么时候开始都不算晚。现在才是你最耀眼的时刻,去享受自由。 |
|
空间场景设计好妙啊,希望有一天也能做出这样的东西 |
|
老了怎么办啊 |
|
老年人生活实录 |
|
我们就是你啊。 |
|
#HIIFF2020 同样是做到了有趣~ |
|
救命,开头是谁学动画三年的朋友做的一毛五分钱的特效XD 我现在就这样,实在是太孤独了....但是好像也不是任何一个人能拯救的,整个人类的存在其实都没有意义啦,与宇宙相提并论就更显得可悲。卡司挺好的,苍井优很像田中裕子【已经连着第二天看到东出吃猪排饭了,窝想吃炸物的心情到达了巅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