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史上最黑暗的儿童片。 |
|
我很为小演员的心理健康担忧 |
|
借用一句:没有人能够拒绝成长,没有一种力量可以和时间抗衡,你停下来,时间就碾过你的身体。 |
|
德国人拍魔幻现实就是不如西班牙人,一板一眼按照原著逐字逐句翻译,却忘了整体感觉和意境。唯一的优点就是忠实于原著,但这也同时是个大大的缺点,拍出来一个根本叫人看不明白的晦涩东西。 |
|
把三个主角配合小镇对于德国和波兰的关系联系起来理解就好懂些了,但的确是部想象力天马行空的作品,期待以后看原著!小演员出演的时候只有10岁,演技令人震惊。而且真的只有欧洲人才能这么大胆地用未成年演员,这要是在美国应该已经被告到牢底坐穿了 |
|
没看过原著但是熟知情节,最症候性的点正是选择儿童演员而非侏儒演员扮演奥斯卡,以及删去原作45年之后的情节。叙事人奥斯卡的全知视点统领全片,而魔幻现实主义段落处理的非常好。毋庸置疑的是施隆多夫的左派立场。有些段落用了默片式的影像风格,只是可惜全片的处理仍是不统一。 |
|
一个太阳处女男童星演的太阳处女男一号,改编自金星处女文学巨匠的著名小说:别说故事有多离奇,生活只会更荒诞。2011.10.29 |
|
改编自诺贝尔文学奖作品,获得金棕榈和奥外。关于民族和战争的隐喻贯穿全片,荒诞和诡谲的剧情让电影充满亮点。小演员浑然天成,导演调教演员的功力一展无余(想到他演这片才十岁出头就有点崩溃),太厉害了。但电影部分场景展现生硬、镜头语言单一,可见剧本(原著)才是本片成功的关键。【162分钟的导演剪辑版】 |
|
私心向,不推荐的电影。君特·格拉斯同名原著改编。1.影片以侏儒奥斯卡坎坷的人生经历为视角,抨击了成人世界的虚假丑陋,揭示纳粹行径的罪戾与人性的堕落。2.铁皮鼓是对抗意识及压抑自我的具象体,唯有舍弃鼓才能迎来真正的成长。3.裙底窝藏/修女升天/子宫爬行/跨代畸恋/性爱汽水粉&尖叫超能力,震出玻璃杯上的我爱你。|“没有人真能拒绝成长,也没有人能跟时间抗衡。你一停下,时间就会碾过你的身体。” |
|
说实话看得我真想踹那孩子,不止是annoying,这孩子一些想法也很邪恶,看到中途我觉得这标签里是不是该有一个【惊悚】?某些场景还会引起不适反应。o(╯□╰)o。 |
|
成人世界扭曲的心理在永远长不大的奥斯卡身上展露无疑,在这动荡不安的历史进程中,面对这场荒谬的战争,只有邪恶的人性存活下来。影片采用儿童视角抨击成人世界的虚伪与丑陋,用荒诞的情节控诉纳粹行径的罪恶,从多个角度审视残酷现实。阴暗基调里不乏黑色幽默,小演员表现的太赞~ |
|
姜文《鬼子来了》之后在梦中渴望触及的高度。导演对历史的态度是敬畏中怀有鄙夷的,历史非物理作用,而是如磁场一般包裹住我们,所以片中的人物纵使完全平行于现实独立疯长,却终被时代干扰。以母亲的葬礼为分水岭,电影从幽暗昏惑驶入飞沙走石,积沙成塔的世界在一瞬间轰然倒塌。奥斯卡是懵懂与通透、善良与邪恶的双面体,他饱经沧桑,亦宛如新生。 |
|
电影是优秀的我个人观感是糟糕的//没想到我会看一部电影不适到饭都吃不下…高分贝的尖叫 死马头钓鱼 吐口水吃糖这些和乱伦自杀战争比起来还要让人不适 真的好恶心啊…一点不想看第二遍去讨论它的意义…好恶心啊… |
|
这小男孩儿的表演者是不是侏儒呢,这是我目前迫切想知道的,因为他的眼睛给我一种闹鬼的感觉。 |
|
刷了一下豆瓣影评,很失望。这么厉害的片子,评论大多都好没意思。 |
|
Oh my goodness。。。没看原著,此片足以增加对儿童的厌恶(原本就觉得儿童天生残忍人类要经历沧桑才变善良)。外婆用大裙子救下纵火犯,罪犯在裙子下把外婆搞怀孕生了妈妈,妈妈嫁了德国人同时跟波兰表舅偷情,小孩气得决定不长大(处女座道德要求真多)。在我看这故事比起反思战争和纳粹怎么更像对波兰的嫌弃,波兰民族就有原罪(罪犯的娃而且亲爹跑了没养他,亲爹代表啥?),在德国统治下偷偷保存种族(偷情生了主角),保存下来的波兰后代还是魂淡(侏儒+熊孩子+以不长大来逃避现实)。 |
|
拒绝长大的奥斯卡,看到裸身的女仆的表现像是对回归母体的渴望,然后性爱的丑陋毁掉了他第一个爱的女人,战争的残酷带走了第二个爱的女人,一系列荒诞的现实也记录下战争时期德国的社会百态。出生时的主观镜头、从镜子里折射出父亲母亲舅舅三人的关系、母亲吃鱼和侏儒“政府”的段落都让人印象深刻。 |
|
142分钟4K修复版@小西天。1.原著共三篇,电影截取了前两篇的内容,战后奥斯卡决定长大的东西德分治时期被全数删去。大体保留了奥斯卡回忆的叙述视角,但抹去了回忆往事时精神病院的背景。部分回忆段落有默片式的降格镜头效果,可惜全片并未统一,没能形成有效风格。2.除去删减三分之一压缩篇幅外,对原作的另一大改动是淡化宗教元素,或许出于对格拉斯原著渎神争议的顾虑。比如奥斯卡成立撒灰者组织的部分;奥斯卡一家抓鳗鱼的日子,原著中特别强调是受难日。3.刚在《密室》里听过曼德拉草的尖叫,就又来体验奥斯卡喊碎玻璃的声音。耳朵的受难日。年幼的大卫·本奈特的表演能让人恍惚他是不是真的侏儒。影史上最恐怖的男孩形象之一。4.施隆多夫为本片险些与父亲断绝关系,因为他父亲觉得《铁皮鼓》无论小说还是电影,从头到尾都只能用两个字形容:恶心。 |
|
魔幻现实主义被拍得如此生硬,充斥着直白赤裸的符号,这不叫隐喻,这叫明喻。以及无数次忍受着踹翻主角的冲动。 |
|
完全喜欢不起来是正常的。
原著小说本就毁誉参半,Günter Wilhelm Grass在德国乃至欧洲文坛的重要性也更多需要从战后联邦德国文学的发展脉络去理解:如果不是人云亦云,在远离具体语境的情况下,远东文化哺育出来的观众从密集的符号隐喻中找到共鸣本身就很可疑;况且文艺过度执着于政治表达总给人以“主次不分”的不良印象:这本身就是战后德国文坛特殊历史时期的一种现象,作者本人就有强烈政治主张——经验过“文以载道”和“党文艺”的中国人尤其难于认可。
电影改编最出色的地方在于文本转换的成功,几乎能够想到的影视语言全部被调用起来,完美的呈现了文学脚本荒诞色彩和思辨风格——虽然拍摄手法显得陈旧,在1980年代看来已经相当惊艳:只不过这样一来,符号显得生硬:也就是思想性、艺术性不平衡。
简单的说,如无特殊原因就不必浪费时间了。 |
|
荒诞不是目的,但在很多时候,荒诞就是现实,啼笑皆非却又无可奈何。此片相见恨晚,我现在实在是太喜欢这类电影了。8.8 |
|
【上海电影节归来】施隆多夫代表作,包揽金棕榈与奥斯卡。影片根据君特格拉斯小说改编,通过长不大的侏儒的跌宕起伏的人生与怪异视角揭示了但泽的历史,人性的矛盾与纳粹的黑暗,荒诞与奇诡下是惨痛的哀伤。印象深刻场景:子宫中视角,蓝色多瑙河,性爱与汽水粉,马头鳗鱼,圣子像与鼓,结尾抽离镜头。(9.0/10) |
|
第一次看到奧斯卡大叫震碎了鐘錶上的玻璃我都快笑壞了。
有些荒誕,有些政治寓意的電影。呵呵。不錯不錯。可以看看。(因為鼓聲,或許有些鬧) |
|
大师作品:1.鱼的象征 2.几段三人关系的诠释调度(尤是吃鳗鱼前后对于镜子的运用)3.政治反纳粹和反独裁(国语字幕意译博大精深)4.孩童视角和音乐运用(小号)。5.荒诞而又写实,小演员10岁的演技让人震惊。 |
|
宏大政治主题,随意性文学改编,隐喻与符号,后现代美学。广泛吸收乡土、滑稽、恐怖、色情、政治讽刺片元素,在娱乐与通俗中传达深刻思想内涵。【原著和电影都是经典的并不多见,下次放假回家要把小说读完 |
|
想到一个自造的词“儿童理性”。儿童虽未长大,却有一整套完整的世界观、道德观、价值观,在成年人的罅隙里,暗自形成、流动、变形、消亡、迭代。但这套理性思维从未超越儿童的口腔期,源自欲望的不被满足不被允许不被肯定。奥斯卡当然只是一个隐喻,他的无法长大,是一种集体无意识的拒绝成长,他的擂鼓是某种意识形态的指引,他的尖叫是反人类的破坏力,破坏玻璃暗指水晶之夜。奥斯卡的儿童理性正是纳粹德国的思维方式,一种自我吹嘘的超人,世界是傲慢且亏欠自己的,种族是混乱且沉湎欲望的,敌人是无处不在抢夺玩具的,口舌灌尿汤、吃尸体里的鱼、被欢乐糖精驱动永远无法满足的征服欲。每个角色的死亡都是因为吃了什么,母亲吃鱼、犹太人吃毒药、女侏儒喝咖啡、父亲吞纳粹的旗,口腔期的不被满足也终将死于这种不满足。 |
|
政治隐喻,聚焦于小人物,叙述了但泽之于德国,格但斯克之于波兰的历史争端。裙底下的不洁,这片土地早就是罪恶的庇护所。关系从表层就清晰浮现出分别代表德国、波兰、格但斯克的父亲、叔叔和母亲。家庭的伦理闹剧就是战争中的民族矛盾。孩子本在战争中被迫畸形地成长,而片子里给予了孩子选择,在三岁拥有敲铁皮鼓的权力,立足自我的舞台,因而拒绝成长。教堂里的耶和华冷漠无情,片子借乞丐之口,宣告左右他人能力消失,彼时能否看见上帝? |
|
【中国电影资料馆展映】魔性、癫狂、性感、荒诞的二战期间波兰小人物日常生活,想到《地下》。也同样有浓厚的政治背景和指涉。小演员长相和演技都很神,神情间真有成年人的复杂感。就是上蹿下跳的作死劲头比较惹人厌。看完回味,喧闹有余,意蕴不足。 |
|
真吵,看杜比感觉更吵了,字面意义上的魔音贯耳。魔幻但技法和风格又很现实。确实让人生理不适的片段很多,很难喜欢。隐喻是隐喻了,恶心也是真恶心。况且隐得也不高明啊,各种符号和指代就差直接怼你脸上了。另外,要表现所谓成人世界的荒诞扭曲/身份困境/政治影射难道就只能通过直白的膈应人和大量的性描写吗?男性创作者真是讲点啥都喜欢滥用伦理和情欲,仿佛离了裤裆就深刻不起来了,真让人厌烦。跟不大点小孩演大尺度是怎么跨越心理障碍的🤦🏻♀️为小演员的心理健康担忧+1。 |
|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我觉得作为魔幻现实范,影片显然拍的太僵硬了,一板一眼,荒诞感着实缺失,导演完全没放开,少了味道,小奥斯卡表现不错,但表演过于冷静,克制。其实影片指向很明显,可有些部分的确不明白,如那个“黑厨娘”是怎么回事。。。 |
|
观影时可能引起观众不良反应。 |
|
一部摘去隐喻完全没法看的电影,它底层的娱乐性已经被完全摘除掉,原版小说珠玉在前,没想到竟会如此平庸,虽然天天调侃沙皇反复放,但这么一看库斯图里卡真是有才,[地下] 应当是同类战争史诗中绝难超越的经典。 |
|
非常失望。德国人太喜欢用具象隐喻讲哲理和历史,好没意思。一女三男不就是隐喻当地和德国、波兰及上不了桌的犹太人嘛。你想灭人欲,那跟你反对的纳粹也没差,别人的性爱都是龌龊的,就自己的性爱最纯洁。吵死人的屁孩咋不去死,他唯一的渴望是上完喜欢的妞就返回子宫不做人。这片要是做性启蒙,未来性心理都得不健康了。就是王小波喜欢,老子也不喜欢。 |
|
虽然不喜欢剧情,但不可否认其完整的文学性以及透过侏儒的遭遇所折射的大千世界里的荒唐人性。 |
|
十几年前就看过介绍的片子,夙愿得了。祖母/马铃薯=土地/原始生命力/民族的根,母亲=但泽/故土,被德国人波兰人犹太人爱慕。停止长高就不用参战、不用杀人和被杀、不用参与大人们的游戏,然而小孩的世界也有恃强凌弱以多欺少。斯拉夫魔幻现实碰到日尔曼刻板务实,贝多芬希特勒=德语文化的两极 |
|
那些血的镜头虽然动态,却也使人暗暗兴奋和向往。游戏是比严肃更绝望的态度,麻木是比痛苦更残酷的结局,游戏结束,世界一切照旧。游戏的目的是快感,或者痛苦,总之是种不同寻常的刺激体验,鼓点声给予灵感,生活却将生活的灵感夺走。也许,过程越残酷,结局才越显得荒诞可悲。 |
|
施隆多夫完整地表达出了格拉斯小说的感觉,有些镜头颇有想法,不过最让我震撼的是,找到一个12岁的小盆友演这个,真不容易 |
|
大概是…我最不能get的名作…不知道它作为一部电影好在哪里…边境城市的身份困境在战争背景下本以为会讲更多但也没有|| 有个很像锯琴效果的乐器,加上鼓点,有丝东方味的诡异气氛,令音乐整体显得很有记忆点 @影城 |
|
本来以为会是荒诞的故事,结果完全不荒诞,太现实了,连戏谑都显得很认真。查了一下,主角演这部电影时也就12岁,居然可以找到这样的演员,又贡献出如此惊人的演技,简直是完成了一件不可能的事。不过最难得的是,情节简介里这故事虽然显得戏谑又色情,真正讲出来却一点儿都不下流。而且被扭曲的人也仍然是人,可以看到他们是如何被扭曲而让非人的事发生的。 |
|
补标,回忆向。难以归类,四不像电影,不像少儿也不像成人,既不童真也不可爱,看完就一个感觉——荒诞无理,这或许就是人类社会的本质了,尤其在纳粹统治一切的黑暗年月里,荒诞无理残酷的事情到处都是。以小侏儒的眼光看世界挺特别的,难以比较电影版和君特格拉斯的原著究竟谁更胜一筹,但这个恍如“黑暗童话”一般的故事,的确深得魔幻现实主义的真髓。大卫·本奈特演的那个小侏儒拒绝长大,仅仅因为他觉得这个世界太荒诞,但即便他不长大这个世界还是愈加荒诞,所以后来他索性又开始生长了。ps,今天觉得《铁皮鼓》与《被涂污的鸟》有几分相像。 |
|
B+. 用一头一尾田野里的轮回,凸显一切政治争斗的徒劳与无意义,再用中段对观众身心底线不间断的侵犯,去展现这些斗争产物的扭曲:即便它主动拒绝与时代同行,身上却仍处处都是历史的印记。人物和情节的象征意义凌驾一切,像是认领好各自代表的符号后归位的机关,当然准确,但放在今天,却也略显僵硬了。2024.11.3 影城 |
|
谁也不能拒绝长大 |
|
吞口水把我恶心到了... |
|
荒诞的世界给了人们充分的理由不想长大,但不想长大并不就意味着是纯真的,或是正义的,或是道德的。《铁皮鼓》里的奥斯卡很像《发条橙》里的阿利斯,他们的行为不带有意识形态目的,无所顾忌地冲撞自己身处的社会规约,只不过奥斯卡将自己限制在一个三岁孩子的身体里,从而获取了人们对他胡作非为的包容度。这在电影里更为明显,也弱化了奥斯卡身上邪恶的一面,容易将叙事导向荒诞现实对一个孩子的摧残。但《铁皮鼓》不止于此,奥斯卡身上集中了各种各样的意识形态对立,他不只是荒诞的受害者而且是荒诞的一部分,他不是以纯真的力量唤醒真理,而是以邪魅的力量击溃假象。奥斯卡是一个被设计出来的人物,而《铁皮鼓》如同其洋葱餐厅一样是被需要的,而非自然的。奥斯卡的神秘和野蛮,讲述了诞生他的荒诞现实的无趣。 |
|
还记得第一次看完时的震惊,主人公奥斯卡这个小孩让我以为就是成人演的。著名文学改编,奥斯卡外语片,荒诞,人性,纳粹,反思,战争,视角,表演,经典,2015上影节最后一场大光明二楼重温,诡异的配乐。 |
|
长大是获得相应的成人权力的基础,当然孩童也能有孩童的权力,比如用极细的声线震碎玻璃,以及以天真无邪的姿态获得性,并瞒天过海。 |
|
这是部电影获得80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小说获得99年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品。电影用一个不想长大的孩子的眼光看待二战时期德国那个荒诞的世界,一部充满了人生寓意的电影,严谨的德国人拍电影也很忠实于原著,但没看过原著的人理解这片就困难些了,该多做些适合电影语言表达的改编。 |
|
但泽三部曲之一,反映对身份认同的困惑。讽刺,荒诞,隐喻。童年阴影造成严重的心理扭曲,孩子的形象和成人化的行为形成强烈反差。他反抗那些丑陋的东西,但最终也成为了其中之一。无辜只是他的伪装,邪恶在内心中潜藏。铁皮鼓是他宣泄的工具,但最终弃如敝履。选择长大成人,是最正常也最错误的决定。 |
|
波蘭-德國-天主教-貝多芬-家族之愛-猶太先生的玩具店-多元主義,與納粹德國-共產主義-日俄-戰爭乃至教化-醫療-宗教威權制度的對抗。奧斯卡所以不再長大,鼓樂和高音故而成為他抵制戰爭與規訓的唯一純真的符號。直到波蘭與德國間徘徊的母親、波蘭的叔父、猶太的玩具老闆和層是為德國將領的父親皆死。 |
|
欺侮,暧昧,哄骗,霸占,奥斯卡的世界就是在普鲁士、波兰、纳粹以及苏联的不断蹂躏的环境下扭曲变形的超现实产物,各种重口味人物生平以及性描写都很有昆德拉小说中的那种讽刺意境。铁皮鼓、小号是真实的,它在呐喊,在嗟叹,最终平静离场。用以小见大的手法看待近代东德的优秀作品,类似于《地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