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侯麦——洪尚秀,蔡明亮——阿彼察邦——毕赣,这条脉络清清楚楚,看完此片才知道《路边野餐》偷师了多少。他典型擅用的两段式,城市/森林的对比、日本士兵幽魂的徘徊、医院的征用,这些具有标识性元素的反复出现,结构与外象接近《热带疾病》。 |
|
第二部阿彼察邦依旧非常惊艳。我青春期的时候因为写的一篇文章被语文老师批评内心阴暗,写一个人穿过荆棘林与野兽并行厮杀后终于到达“目的地”,却发现目的地是自己来时的家,然后挥刀自刎。没想到多年后看《祝福》,找到了当时写下那些文字时一模一样的情绪。 |
|
最受不了这样的电影,看完想了很久才想清为什么回如此着迷这种暧昧的感觉,直到已基本平静下来理清所有心绪
空间上的逐渐探索也像是性的过程,随着深入林中电影才真正开始,当空间低矮到只能容身一人达到真正的高潮,之前的铺垫都是前戏。最着迷的地方有三个,一是空间的设置,设身处地想了一下倘若一切发生在现代的房屋中则不会有这样的感觉,而只有置身于原始的自然环境中伴随自然声有规律的起伏才能激发潜意识的本能;二是语言的“退化”,这个结局对比最初的设想真的好太多,她抽烟她啜泣她一切的动都与他们缓慢的静美形成对比,将情欲烘托至高潮;三是镜头语言,不再是过多视点的转换,只是用缓慢的镜头将注意力集中在拍摄的对象上,缓缓的日光斑驳中…下一处设计永远毫无预兆,使人常常保持体验的新奇
做爱只会使她尖叫,爱是想触碰又缩回的手指 |
|
阿彼察邦用看似平淡的一日三人丛林游的故事揭示出现代社会中欲望最无处安放的漂浮形态和工业化下的幸福秘密,从城市到丛林,影片被明显的分割为两段,在医院和工厂,一个是治疗疾病的地方,一个是生产价值的地方,但它们都无法让人直面生活本身,没有证明的文书、无法治愈的皮肤和沟通无能的夫妻,走入丛林的那一刻,他们要在新的环境下继续生活,他们开始直面自己的欲望,食物、性和归属感,但野性在退去人的伪装后却也呈现出冰冷的现实,年轻女人只是个泄欲工具,年老女人更是背负着衰老疲惫的皮囊,犹如一只“母狗”,非法移民的眼中只有生存,远方的家人只在梦中,所以当河流声和斑驳的光影席卷画面,人类靠嗅觉寻路,蚂蚁布满食物时,这个森林之行的终极命题出现了,城市中我们无法找到自我,森林中真实的自我又让自己无法接受,我们还是机器和动物 |
|
人物很简单,几个被现实打压的普通人极力寻找那点简单的快乐,幸福与苦难并存。这部电影太像【热带疾病】了,阿比查邦的电影看一部绝对体会不了其中滋味,他总是喜欢将自己的生活、经历、情感和认知投射进自己的电影,于是一切都那么似曾相识。★★★★ |
|
阿彼察邦的电影里总有一个幽灵在盘旋,它凝视着你,让你无所适从,辨识不出一点现实时间的痕迹,感受不到任何一种可被清晰描绘的情感,最后你在最清醒的时刻进入梦境,错过了他想讲述的一切 |
|
医生 乡村 缅甸人 树林 梦 性。果然作者导演一辈子都在反复拍一部电影 |
|
透过层层树叶荫蔽,射下和煦的阳光。皮肤病、采浆果、蚂蚁、水中嬉戏,这个更像是阿彼察邦的热带疾病!最后那个躺在雨林中,握着Min的阳具,呼喊着他的名字,其难以言喻的热带躁动,就像是一种不治的病症,捆束着这对情侣。向后延展的蜿蜒公路、车内涂防晒霜和剪手指甲,苏生出无尽的诗意。 |
|
洪尚秀和河濑直美在丛林里做爱,被蔡明亮拍了下来 |
|
我觉得所有的观众都会在电影片名出现的那一刻瞬间高潮,不解释!后一半走入丛林变为了亚当夏娃,和后来的那部《热带疾病》里走入丛林就回归兽性有异曲同工之妙。 |
|
蔡明亮有《爱情万岁》,阿彼察邦有《极乐森林》。穿过茂密的树丛,每当认为自己就快到达“出口”时,才发现这一切不过是个梦,然而醒来生命的平庸无趣还笼罩在阴影之中,被无数谜团浸淫着,无法得到救赎,我们还是要像在梦境丛林中寻找出口时一样,搜寻生命的出口。 |
|
比起阿彼察邦之后的作品,《祝福》似乎更容易被西方所理解。乳液是基督教意味的祝圣药膏,也是母体的流质,将人物从医院与工厂的规训空间带向逃逸之森———一个没有上帝的伊甸园,或者说是一种机器性的平面,赤裸是对于伦理关系的反叛,在这里,自由生成变得可能。而影片在身体的逃逸之外还存在着一种影像的逃逸,当画外音,简笔画与文字出现在影片之中,强烈的主观性逃逸了《正午显影》般的伪纪录式静观,将其变为一部私电影,将正在发生的当下重述为过去,但早期稍显稚嫩的阿彼察邦并没有将这种多重时间融贯入他的森林机器之中,然而却似乎回到了实验电影史层面的60年代,那些在直接在胶片上作画的作者。 |
|
B+/ 像是结构倒转且做了更庞大时空折叠的《恋爱症候群》。人物与叙事逐渐失重到最后一刻恍惚中醒来,试图沿着覆盖于此时空表层的涂鸦溯游到另一端去。 |
|
处在仍需校准气味的摸索阶段。试图剥离出丛林的气场,却被其自带的原生气场覆盖包围。人物的情感被置放于特定场所,尚未扎根、弥散、生长。互文的结构已初具雏形,从车后玻璃向外的长镜头是最后贪婪的回望。 |
|
开着车去森林片名出来前 女人们是俗世生活里的主宰者,帮哑巴min解释病症,把聋子爸的助听器搞坏,熟练使用各种交通工具。一进乐森林min就成了神一样的存在,能给人带来狂喜一般的欢乐却也并不回应所有的请求。“在两个完全不同的政治环境中,人们选择匿名的幸福” |
|
蜕下衣衫,爱上野兽。幽静的极乐森林是被神性划分出来的原始领地,也是《热带疾病》滋生的温床。阿彼察邦依然坚持克制与含蓄的动物性意象表达,剥掉灵魂所沾染的人类文明,抛弃欲望所附属的禁忌痛苦,逆流而上的回归于本真本性,逐见生命背后必然而至的孤独和悲凉,给予精神回归一种长久的期许和凝视。 |
|
disabled body,失能的身体。46分钟出片头(《极乐森林》要比《祝福》好),泰国流行乐,长镜头,鬼魂主题,同性。水,森林。 |
|
4.5.阿彼察邦的电影属于艺术门类里的抽象派里的色域(块)系,这里的色域不是指具体的颜色。没有标准的故事脉络,好像什么都没说,但你沉浸进去,发现说了一大堆。影片最后泰国女主摸着缅甸男主的鸡鸡,就像摸着生命(森林)里唯一能控制的那一点点东西,久久不放。 |
|
无法走进泰国人的电影世界。你怎么可以在拿到金棕榈前,拍这么难看的片子。哈里路亚! |
|
车内手的挑逗到后视蜿蜒公路长镜头,突然出片头那一刻兴奋的不行。见不得光的皮肤病-进入封闭热带丛林,偷食禁果、短暂寻欢、泣不成声、辗转反侧。 |
|
阿彼察邦在影片开始阶段似乎想要构建一个精神分析式的现代场域,医院、办公室、工厂成为异化的关键场所将气氛推向凝重,但很快发现这些都是需要经历然后一并抛掉的背景,就像男主不断蜕去的皮肤。而后进入森林的经历成为一次重返内部的生命体验,随“你听得到我肚子在叫吗”一并响起的音乐仿佛进入身体的提示音,让我们的知觉也随主角被象征本体的森林吞去,一场回返原始的旅程。胶片上看来随意的涂鸦是主角的心理图示,成为一种附着,在如此晦暗不明的密林中作为明晰直接的地图,所以当身体遭遇河流,这是密林的最深处,也是治疗进行的场所,是这密林与现实的切近处。当一切重返平静,欲望在疲惫中滑落,因困倦而无法睁开的眼睛突然地放大,是否是因为你感受到那曾拂起你发丝左右摇摆的微风。 |
|
路,森林;男人的阳ju不过是女人手里的一根烟,既寻不回失去的孩子,也解不了无望的愁怨; |
|
工业城市和欲望森林泾渭分明,在城市寻求不到身份证明,在森林里却成了纵情的化身,阿彼察邦很妙地赋予了男主皮肤病这个属性来与其见不得光的非法移民身份产生呼应,后半段拍得很有自己的特色,迷离又梦幻,加上女主睡眼惺忪的镜头让人分不清是梦境还是现实。 |
|
太神经的一个片子了,四十多分钟才出片头!故事和人物都是给些片段和些许线索。四十多分钟以后渐佳,到河畔以后越来越好,越来越细腻。最好的是年轻女孩在熟睡的男子身边一会儿醒一会儿睡那时刻,很美。骤然结束也做得漂亮。可你中间插一些对不上的插画和话是耍幺子?泰国人温和迟缓得像另一种人类。 |
|
Life is like the river goes through it.The storyline indicates that the director love forest scens which were presented in his several works |
|
大概是我泰国男朋友完整性最强的电影了,虽然依旧没起承转合,依旧“这到底是不是电影啊”,依旧凡俗的诗意,依旧看到后面不喝点儿酒根本看不下去。压抑无望、注定无法成功的爱情中短暂的幸福,一个懒洋洋的下午,大段对常态的完整呈现,弱化人物的行为动机,戏剧性几近不复存在。 |
|
末尾对镜哭泣是致敬《爱情万岁》吗? |
|
65/100,B-,导演想用森林里的环境(河流的水声、丛林、果树)渲染这个氛围,表现这对男女的爱意。依旧是二段式,年长女工的乏味寂寞与这对男女的暧昧形成对比,准备离开的移民男子与不舍没有得到欲望满足年轻女工行成对比。
Ps:看这片容易被人当成在看Yellow Picture,小心点,捂脸笑。 |
|
8.5/10。①前半段是进入丛林前的背景铺垫:年轻女工、缅甸偷渡来的男青年、想要孩子然而丈夫却不情愿的中年阿姨三人的相遇相识;后半段是三人一起进入丛林后逐渐产生的三角情欲暧昧。②通过催眠般的氛围使情绪直达观众灵魂(可惜虽技法同质于《热带疾病》但直达程度差距不小),渲染技法如:缓慢的叙事/剪辑/表演节奏;固定或缓慢的运镜;虫鸣鸟叫声等各种舒适的自然音;让人沉醉的热带雨林置景;树林影影绰绰的光线。③前半段太拖了。 |
|
几乎是今年最奇妙的观影体验,在将近四十分钟的城市生活结束后,当汽车在山间小路穿行,当魔幻电子配乐渐渐显现,真正意义上的“祝福”开始了。走进森林不仅是为了躲避日光的灼烧、皮肤瘙痒也不仅作为生理意义上的疾病,它们导向一种“冲动”,这一冲动不仅表现为人的退化与兽欲的勃发,他还指向多种时间态——前世与今生(母亲与女儿的对偶,男主角的前世),以及自然流逝的静观状态。从这一维度上来说,阿彼察邦似乎操纵着一种更为极致与纯粹的冲动-影像。 |
|
蔡明亮、阿彼察邦、毕赣,一脉相承之作。。看了这部才知道毕赣学了多少阿彼察邦,开头的公路镜头根本如出一辙,前行的汽车,倒退的公路,以及后面紧紧跟随的摩托车,还有那个足足花了45分钟才出现的片头字幕。。看了结尾又能知道阿彼察邦学了多少蔡明亮,低声的哭泣,明亮的午后,幽暗的森林,幸福与迷茫,快乐与痛苦在此处共存。 |
|
蔡明亮——阿彼察邦——毕赣,相信这是很多人看完本片会不自觉产生的想法。 |
|
对有些人来说,片刻极乐的世界,就是那一片森林。流淌的欲望,一秒的满足,一秒的痛苦。 |
|
★★★☆ 背影像不像我哥? |
|
野性的 燥热的 灼烧的 纯粹的 健康的 诗意。
祛技术的粗糙质感下,远离城市,进入丛林(母体)深处,雨林遍布欲望的肌理与津液被暴露在朦胧颗粒中,写满都市病症的身体在野合中得到疗愈。身体成为叙事的主体,身体的能量、身体间的碰撞、抚摸等引导了影片感知美学的趋向,体感的暴露无遗促使观众身体介入到这样潮湿狂乱的丛林中,进入感官真空层,感知角色高潮后的困乏与欲望。 |
|
阿比察邦对光的运用很高明,他几乎每部电影都有森林,但总能作出不同的氛围,长镜头中渗透出来的是对情绪捕捉的耐心,这种不急不躁的耐心恰好地展现了原始欲望可不受社会文明制约的恣意自由,整部片通过光和声呈现了一种漂浮在溪流上的暖意和慵懒,但片尾字幕又让人觉得回归现实确实冷得可怕。 |
|
【5】由城市空间逐步过渡至自然景致,出现字幕与标题的时刻太奇妙了。纷繁的物像都被阿彼察邦连通至身体,成为人的外延器官,辅助呼吸,流露情欲。阳光穿过叶片,在肌肤上映出纹理,水流蒸腾着汗液,直至回归本能,这样将彼此占有。 |
|
自然主义的时间淌过身边,黑屏之前的经历像一场南柯一梦。 |
|
抵达丛林命定一般,视角变得像只鬼魂在旁注视。年长的女人默默哭泣,淙淙的流水声是热带的呼吸,都以为误闯撞见别人的秘密,可不堪的食欲和湿漉漉的性欲,被阻隔的沟通,原原本本在阳光底下赤裸裸的没结果 |
|
现代语境下对poetic dewelling的探索,润物细无声的“自然主义”,特别喜欢车载长镜头的一段,不断转换视角的镜头使空间的过渡更圆融。手,皮肤,乳液,不断坏死又生根发芽的欲望。 |
|
缅甸难民和泰国女手工人的爱情,他们花钱找Orn让认识的医生办健康证明医生却不让开,而Orn的丈夫经营的公司的一名员工和Orn偷情,也在丛林,Orn想和丈夫再生一个,之前孩子溺水而死。难民Min和情人Roong在森林与悬崖与溪流边野餐,满是蚂蚁,而和Orn偷情的Keng去追偷摩托车的跑了,Orn迷路遇见他们,一起进入溪流之中。M和R享受这与世隔绝的爱情,Orn却陷入无名悲痛,是感情,还是孤独,还是孩子? 一个从城市、国家到森林内返璞归真的故事。有趣的学字图画,Min旁白。结尾字幕发现M和R并不是男女朋友。 |
|
中部将影片一切两半的旅途太妙,在流行小曲儿中进入迷离的丛林,脱去社会的枷锁短暂释放天性;毕赣在电影形式上受阿比察邦影响太深了。1209 |
|
又是寓言片。有能力的老一辈男人偷欢后被击毙,没能力有皮肤病又哑巴的年轻人只能让女人着急。大妈乱扔垃圾不环保。长长的车上看后退的镜头,长长的某女抚男鸟脸似死状的镜头。46分钟,电影才算开始。水中男女脚互相捉弄美。大叔跟大妈森林里欢乐后知她不满足,用手继续满足她。肯到森林里拍美景。 |
|
从城市到森林内部,冗长无聊的进入过程,拉扯困乏与紧张,人物间的依存关系变得松散,释放了生活困境的压抑和厌倦,身体重新呼吸、复苏角逐。但是在阳光下,被灼伤的皮肤病是一层隐喻,另一层来自蚂蚁对食物的侵噬,威胁与美好并存。而流水中的人,情绪摇摆,欲望慵懒、无意义的陷落于两极之巅。 |
|
在意象大师阿彼察邦眼里,人的欲望就像山间的云霞溪水,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
(这片居然也进了S&S影评人榜) |
|
睡意如潮水如性欲流过。 |
|
#邦邦补片 No.2
看得云里雾里,后来看访谈才知道非法入境的事,阳光、蚂蚁的意象就通了。但在此之前,这部在我看来是一部触摸电影。出片名之前,仍旧是阿彼察邦的固定镜头二板斧(医院、开车),像《正午显影》一样,一个进入的过程,一些环境的营造。第二段开车戏转而拍了一场极暧昧的车内护手霜戏,相当于这片的“主旋律”进来了,也因此在这段才出片名,这段的音乐的进入是《布米叔叔》结尾级别的。
在这里不太想去细说触摸和阳光之类在身份关系上的内涵,一方面觉得不免有些油腻,另一方面确实是在观影过程中感官是全面超越其它的,延续返归自然的同时被极细腻的环境音包裹深入一种缠绵的温柔。 |
|
说故事的方式太过抽象 所以对于业余观影者的我来说 有点晦涩 但是的确看到了一些很蔡明亮的东西在里面 除去没有读懂的意象 也有个人觉得闪光的地方 比方选择在山间森林作为说故事的地点 还有开场长达四十五分钟的铺陈之后 主角驱车进入森林 欢快的音乐响起 片名出现已及片尾超长的长镜头 |
|
★★★半 ~ ! |
|
热带丛林,绿与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