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源太难找了,明讲耶路撒冷,实则是犹太人的历史;条理性对入门不友好,仅有三个小时还有很多时候被作者自己的主观情绪占据。整体虽然几方的虐杀掠夺都讲了,但小细节上屁股很歪(毕竟作者是犹太人)。摩西出埃及以耶和华之名侵略迦南一笔带过,甚至连“侵略”二字都没提直接就是来了这里建立了圣城,搞得好像是友好融入(“又将城中所有的、不拘男女、老少、牛羊、和驴、都用刀杀尽。众人就用火将城、和其中所有的、焚烧了.惟有金子、银子、和铜铁的器皿、都放在耶和华殿的库中。”——《约书亚记》);后来风水轮流转(没有说战争正义),却变成了“犹太人好惨”,理直气壮地说着重回应许之地(基督教和伊斯兰教都是“占领”,犹太人是“回归”),迦南表示:土著永远不配有话语权。 |
|
前1000所罗门
前701亚述
前586巴比伦
前336希腊
前63罗马
312君士坦丁
610穆罕默德
685倭马亚
1000哈基姆
1095十字军
1129梅利桑德
1174萨拉丁
1220腓特烈二
1244鞑靼
1258马穆鲁克
1516奥斯曼
1702阿拉伯
1800欧洲 |
|
有一座城市,犹太人大卫王选择在这里建城,遭到过亚述人的劫掠,巴比伦国王尼布甲尼撒的进攻,波斯的入侵,罗马的统治,罗马当时指定希律王为统治者,长时间被阿拉伯人占领,在西方基督教世界和东方穆斯林世界中来回拉锯…塔塔人,奥斯曼帝国,三大教之间争斗,同一教内部不同的教派也争斗包括拖地范围 |
|
(我想看這部電視劇 2013-10-24,4年之後終於看了。。不容易啊。。。)。。一口氣看完,有點indigestion。。。 |
|
《耶路撒冷三千年》影视版;朝圣是耶路撒冷的支柱产业;金门外,墓葬多;谢里夫圣地(犹太教的圣殿山)名寺有二,一为金顶的萨赫莱(岩石圆顶,登霄之处),一为灰顶的阿克萨;犹太教所哭之西墙,乃提图斯攻城后希律圣殿所剩之残墙;圣墓教堂势力有三:法国的公教派、俄国的正教派、亚美尼亚派。英美的福音派,无座;Frederick II与Al-Kamil,媾和启示。 |
|
寻求答案而来,看后却愈发困惑。 |
|
由一座城池的历史引出其中三教间的“情感纠葛”,讲述了几位君王(大卫、所罗门,希律…)统治时期的城市面貌。人的信仰真可怕,真癫狂,一个普通的小城都能因为宗教而繁荣富强,因为政治而内讧屠杀。基本概括出来了基督教、犹太教、伊斯兰教的教义差别…(尤其犹太教与基督教)三星半。 |
|
读完耶路撒冷三千年再来看的纪录片~应许之地。 |
|
现世的冲突不过是千年斗争的一瞥,且或永无结局【早餐纪录片】 |
|
补标
以色列虽好,可惜得先把感兴趣的阿拉伯国家去完再去那边 |
|
非常好的纪录片,B站看了两集,第三集没找到。后来找到了 |
|
任何语言都难以说尽耶路撒冷,几千年的历史轮回,无数次的毁灭重建,神圣美丽又千疮百孔。甚至还有一种因这座城市而生的精神疾病:Jerusalem Syndrome。 PS:主持人Simon Sebag Montefiore让我想到Francesco da Mosto,都是显赫家族的后代,都把自己城市的纪录片做的特别好。 |
|
#🍋观影# 按这片的语境,耶路撒冷只能是以色列的了,犹太人无处可去了 |
|
这是我看过的Simon Montefiore 主持的第三部纪录片,都是采用主持人现场讲解+街头游人采风的形式。本片基本上属于是simon本人的著作《耶路撒冷三千年》的精读版。耶路撒冷,三大亚伯拉罕系宗教的共同圣地,圣殿山、哭墙、圣墓教堂……既是尘世的,也是天堂的。 |
|
不错,阿伦比进城,还有镇压阿拉伯暴乱的片段都是首见 |
|
按照时间王朝更替的顺序叙述,脉络很清晰。了解了不少 |
|
学会分享圣地是保持和平的关键。 |
|
独占圣地,永无宁日,是整部纪录剧的点睛之笔,这个告诫送给企图吞并整个巴勒斯坦的犹太复国主义者和妄想毁灭以色列国家的极端伊斯兰教徒。梳理了耶路撒冷的发展史,犹太罗马伊斯兰基督教轮番登场,犹太人失去耶路撒冷1800多年后终于在1967年夺回,确实让人情绪复杂,一方面感慨犹太人的悲惨血泪史和坚强不息拨云见月的精神,一方面又为巴勒斯坦穆斯林的无望前途难过,要做中东的一块自由的绿洲,不要步罗马帝国和奥斯曼帝国的后尘啊 |
|
脉络清晰,节奏恰当。但需要对旧约、中亚史,地中海历史有所了解,还有冷僻的单词。耶路撒冷,一部世界史。 |
|
天国王朝,乃至于每一寸都是历史,每一寸都是三大宗教的圣地,世界的中心 |
|
"Who will find it in their faith to share this hallowed place where God meets man?" 补习历史知识、同时祝愿世界和平! |
|
说辞过于华丽,不如增加更多丰富/故事性的信息。footages也有点敷衍,不是很匹配故事,而且重复使用… |
|
半年了 總算看完 紀錄片的好處就是不受劇情限制 你知道的總將會成為你已知的 # Hebrew is my language crush# 耶路撒冷是朝聖必經之路 |
|
一座城,两千年纷扰三大宗教。大卫,所罗门,萨拉丁,狮心王查理,腓特烈二世,马木留到奥斯曼的苏莱曼,无数英雄尽折腰啊。 |
|
半年多没能在工作日的晚上好好看纪录片了 纪念下久违的体验 |
|
这是一座屹立三千年,人神鬼怪全都见过的城市。一根不起眼的石柱也可能是哈德良皇帝的遗留,一块石砖也可能浸过大屠杀的鲜血。有生之年,一定要去一次耶路撒冷。 |
|
信息量巨大,内容是令人激动的十星水平,但是讲述方式略枯燥,这真的是我第五遍看才全部看完。耶路撒冷一座小城就伴随着千年来纷扰繁杂的历史(尤其第二集看得我眼花缭乱,相对熟悉的近代史第三集就看得热血沸腾)选择利用时间线从宗教角度剖析无可厚非,但我还是更喜欢BBC另一位主持人Andrew Graham从现代反思过往的展现方式吧#无心学习只想早日去中东# |
|
基本上是世面上所有关于耶路撒冷的纪录片里最好的了,以重要的历史截点来理清圣城3000年 |
|
2020.04.02【B+】梳理。犹太人之惨 也许圣城风水并不好 否则怎会时时受人欺凌。 |
|
详尽地介绍了耶路撒冷的前世今生。三大宗教的矛盾看来是无法协调了,耶路撒冷也将成为最终审判日的场所。 |
|
对于犹太人思想脉络变化的解读,比历史故事本身更富于启迪 |
|
看完后,我好想去耶路撒冷一游 |
|
耶路撒冷三千年的纪录片简化版 |
|
矛盾对立又比邻而居,真是矛盾 |
|
哈哈哈哈听到了熟悉的甄嬛传的配乐 |
|
你强大,你的神才强大。 |
|
好的,对古代世界一无所知的我要补课了。Zion。罗马人的驱逐和流放。犹太教和基督教的关系。 |
|
耶路撒冷,被征服,被摧毁,再被重建,循环往复,历史沾满信仰,更浸满献血。从4000年开始,征伐者来来去去,满城遍布历史的廊柱与基底;2000年的流亡史,犹太重回应许之地;多重势力的搅局,三种信仰的交汇,两个国家的血泪,只为这一个城市。从纪录片的文字,对圣城圣物的崇敬,到大历史里的建筑,宗教和民族融合与分离的浪潮,都堪称上乘之作。希望多民族多信仰和平共处的历史能重现,巴以和平相处,一起和这个美好的时代向前! |
|
Montifiore家族真是枝繁叶茂家世显赫啊 |
|
看完这三集,稍微梳理了下头绪,可以继续看那本三千年了 |
|
快萌上Simon啦😍 |
|
不过几十个小时前,我还望着雨中哭泣的西墙,用双脚走着耶稣的苦路,低头穿过教堂边的矮门,站在橄榄山上遥望风沙扬起的圣城。比想象中安宁、比想象中深沉。 |
|
旅行指南 |
|
永远不变和重复的历史。这部纪录片其实跳了很多细节,但指出了很重要的一点,即耶路撒冷是越毁越神圣。他说的耶路撒冷彻底被毁这条路,可能吗?只要锁链不断(仇恨和自私基因),她就会复活吧。古犹太人把迦南人赶走自己占有了这块地,后来亚述灭了一半犹太人,另一半沦为巴比伦人阶下囚,于是三教信仰的起点,亚伯拉罕的故事“诞生”;之后就是一部以色列人如何被所有帝国和民族讨厌的故事,以及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如何用刀剑争风吃醋,顺便欺负犹太人的故事。当然,故事还没结束,也不会结束,赢得了battle也不代表赢得了war,所有的war都没有尽头,没有结局,没有所谓笑到最后的赢家。力荐PBS《五十年战争》。话说以色列人现在做的事和当初欺负他们的人干的事没有区别。什么都没有改变。唯一变的是现在更容易把全地球人都一起拉去地狱。 |
|
毁灭 重建
永远在被争夺 永远没有宁静
不同国家 不同民族 不同信仰
|
|
耶路撒冷✡️✝️☪️ |
|
以时间顺序梳理了耶路撒冷这座圣城3000年的征战,分割,驱逐,易主,不断轮回的繁荣与衰落,显然,它作为一座小城,承载了太沉重与复杂的历史和信仰,直至今日,也是以长长的隔离墙获得不知道能维持多久的平静。算是补充了我对于这部分历史的认识。然而我毕竟是没有宗教信仰的人,所以对于片中信徒于哭墙前摇头晃脑诵经等等宗教行为还是无法产生深刻共鸣。 |
|
讲述了三大宗教在上帝应许之地的前世今生的撕逼发展史 |
|
什么时候BBC我们能随便看就好了,为了看耶路撒冷三千年,先看看这部,讲解的主持人刚好就是那本书的作者,感觉去以色列根本不用跟团,他们当地人英语都不错,只要当地找向导就好了 |
|
圣城就是个茅坑。历史上的三个黑帮鼻祖都曾在那里出恭,并且感觉异常舒畅,就用手纸写下了更衣感言流传于世,指引人们蹲坑的正确方法。后人被圣言感化,都想去那个独一无二的茅坑撒一泡拉一坨,久而久之就拉成了一个黄金坑。历代黑帮头目更不惜为了抢夺黄金坑守护者的身份而大开杀戒,生生不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