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星 硬加一颗星给哥哥(站哥哥 要高于undine)哈姆雷特刷五遍的脑残粉热烈应援一下 台词我也能背两句嘻嘻 总监也这么会演戏爱总监 剧场全员出动 也不用布置 省时省力宣传片哈哈哈 看评论大家夸表演心里真高兴 包括nina也是我们Schaubühne人呀 全体日常发挥随手厉害而已 西柏林剧场拍完了谁给东柏林Volksbühne也拍一个吧 没有台柱子我要求把Castorf请回来嘤嘤嘤 |
|
令人动容的亲情。Hoss小姐一如既往的仁慈温柔又深情执著。简直就是Astrid的再现。结尾处悲伤到极致的微笑释然很令人震撼。我爱Nina Hoss!无比的! |
|
#70th Berlinale#主竞赛+泰迪。5分。两位女导演第三次合作,首作也是洛迦诺出身……不过这部片实在让人看着叹气。反正能想到的桥段基本都有,女主角妮娜·霍斯的表演很优秀,也很用力很准确但是毫无惊喜(比如哥哥去世时脸上压抑着哭和笑的微妙表情,以及很优秀但十分套路的“流下一滴眼泪”),给人一种十足的“快听老娘给你们上表演课”的感觉。目测又要有一波吹影后的?希望评审团不要做这种不动脑子的决定……看了这种家庭情节剧才觉得,电影节还是应该选[温蒂妮]这种。影片并不是差,只是平庸,在柏林取景挺讨喜的,还用了德国童话《汉斯和格蕾特》的兄妹梗,Lisa为无法出演《哈姆雷特》的Sven写了一部“monologue/dialogue”的戏,有一段很精彩动人的双人朗诵。但这并不能让这部片子成为一部佳作。 |
|
#Berlinale20-18 故事记录的是目睹亲人一步一步走向死亡的艰难过程,情感上是朴素中的动人真挚。情节设计上无甚新意,但是胜在男女主角的表演,尼娜·霍斯影后预定。 |
|
Nina Hoss ftw! |
|
我也想像男主那样活成一团mess还有这样的妹妹疼爱我... |
|
nina的表演太精彩 |
|
与《我的姐姐》形成互文 |
|
同志、家庭和癌症,有点像几年前的“其他人”。女主塑造得很成功,糖果屋童话里的勇敢妹妹,也会被生活逼得痛哭发泄判若两人。如果不是已经拿过一个柏林影后,今年完全可以再拿的~~~ |
|
当生命中重要的人离去,只有我懂得那种无法承受的悲伤。妮娜·霍斯的表演如行云流水,让人完全沉浸其中。 |
|
只为两位主角的表演就是满分。 |
|
兄妹、夫妻、母子之间的情感宣泄得很到位,女主的表演着色不少。 |
|
平庸有罪 |
|
影后?影后。 |
|
这对兄妹表演真是绝了! |
|
30 min 之内见微知著了 晃动 摇移 过曝 失焦 Hänsel und Gretel 真的美好 |
|
这里面真的每个人都应该得一个表演奖,而且剧本虽然并没有很出挑,但又非常工整,每个人物都有自己无法为他人改变的性格和动机,导致矛盾冲突的不可避免,从“家庭”分出去的每组人物关系都异常精准,让人看完之后很难不为之动容。简单来说,无论是男性女性同性中年老年,都能在这样一部电影里看到自己的困境,找到自己存在的理由和位置。 |
|
2021.04.16 看了同志亦凡人中文站写的《2020年同志电影年度报告:数据、趋势、展望...》,因此而得知并关注了文中提及的这部《我的妹妹》(参演《波斯语课》的拉斯·艾丁格是本片男主,这是我产生兴趣的原因之一);2021.05.07 看了十来分钟的正片,想着要不等《我的姐姐》在视频网站上线后再一起看?于是就没继续了……;2021.05.21 《我的姐姐》昨天上线了,于是今天就一起观影了。可惜,两部电影于我的个人观感都不是很好。 |
|
(世界戏剧日看这部电影还蛮呼应的) |
|
通过角度为俗套题材另辟蹊径的正面例子,尽管影片本身依旧是古板的演员电影。 |
|
尽管糟糕透顶,但还是感谢《倒霉性爱》带来的提醒:毫无疑问,这个世界是男性化的。除非你想要世界变得更糟,不然,只有当你意识、接受并开启你的「女性」视角时,你才有可能跟世界和解,才有可能爱上这个世界,这个世界才可能变得更好。显而易见,影片展示的是「瘟疫与死亡」语境下的「女性」困境。不知那些以「平庸」之名指责《我的妹妹》的观众有没有注意到:这是一个不幸被「瘟疫」传染并被「死亡」拖住后腿的家庭。活在光明与黑暗的缝隙里,同时夹在男性与女性中间的女主快要被爱与死扯成了两半。就在哥哥不省人事,处在崩溃边缘的妹妹得到了一个神秘而陌生男性的帮助。这是全片最感人的一个场景:一枚「平庸」的硬币,一个小小的善举,一次短暂的交汇,一个扭转命运的阀门。死亡是什么?死亡不是你被上帝抛下的那一刻,而是你被同类放弃的那一刻。 |
|
3.0 这也太无聊了吧 |
|
德国电影客观得冷峻的视角让这种抗癌片看起来很特别 |
|
berlinale 70 4 是独生子女不能完全理解但是好像又能理解的情感。——假如明天我死了,我要和树做爱。好浪漫。 |
|
文本上没有任何惊喜可言,但调度、尤其是表演又都无懈可击,非平庸之辈可及的完成度。 |
|
是那种能在欧洲电影节上能经常遇到的,按照电影节选片标准做出的标配片 |
|
平庸,但不乏亮点。 |
|
虽无新意可情感朴素真挚动人,但这都比不上尼娜的表演。 |
|
抗癌题材虽然可能都有相似之处,但不同家庭、不同国家,不同状态的人都会有不同的感受与冲突,试图完成亲人的愿望,不顾一切,照顾最需要照顾的人,哪怕一切都只是为了最后的时光(立青映画字幕组翻译) |
|
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故事平庸,演员的表演称绝,尤其是女主,影后预定 |
|
非常冷峻的德语片,旧瓶装新酒,讲家庭关系,新角度讲老故事,又不是近些年看多了的抗癌宣传煽情片,相反它非常白开水,你只能领会到那种死亡之气悬而未决的焦虑。被病痛折磨的家庭,健康的人往往承受着超乎寻常的责任,而病人本身更是肩负生理和心理的双重压力。左转是爱,右转是死亡。除却亲情部分,关于艺术创作的切入点也带着一些“衰亡”的色彩。以审视的视角,讲述昔日在舞台上光彩夺目的人渐渐失去光芒,英雄末路的内心独白。是演员“生命”的双重定义。撕扯的感情朴素真挚动人 |
|
从孪生兄妹的视角来表现绝症病人的生活,角度比较新鲜。女主的演技相当不错,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但姐弟俩的性格与行事方式相当令人讨厌,太过强势,总是将自己的需求与满足置于一切之上。就如女主丈夫所言,总是进行情感勒索,而不从别人的立场加以考虑,蔑视他人的感受。 |
|
很少见到关于妹妹的电影。因为一般来说,妹妹不需要为哥哥付出那么多。还有父母的嘛,没有父母的话,哥哥也有老婆孩子啥的。结果这个哥哥是孤身一人,就只有妹妹最关心他,为了他可以放弃自己的家庭。为了拯救得了癌症的哥哥,妹妹用尽全力。剧情一般,表演不错。相比妹妹的表演,我更喜欢哥哥的。 |
|
真实,细腻。 |
|
melodrama 相依为命 |
|
以女主角为核心展现了双重困境,一边是罹患绝症的哥哥,一边是中年婚姻危机。整部影片无功无过,四平八稳。最精彩的应当就是女主角的表演,所有的脆弱和坚持都那么令人心痛。气质非常压抑,偶尔出现的配乐却带来了些许慰藉。看在女主出色的表演上加一星。 |
|
表演精彩,剧本平庸 |
|
四星半。拉老师的表演太好了太完美了太动人了,但是正如影片title,妹妹才是主题和落脚点。双人戏谁差了一分都出不来最后two hearts beat as one的效果。cliché也罢,我可能会永远吃这套。最后翻了一下拉老师的皂片,我快乐极了🤓 |
|
Nina Hoss |
|
这清冷的色调和环境就很北欧,虽然多处的逆光给予温暖的感觉,但总是时刻提醒人要保持冷静清醒。女主的设定真的让人看着压抑 |
|
The film you will definitely forget after watching... |
|
很平常的挣扎,女人男人都特别无趣的故事。就像白开水。 |
|
有时候电影的平淡就是其本身存在的问题,而并不是观众感受的不同。情感上没有打动我,看完对这部电影就没有多少记忆了。 |
|
最后一幕 那滴眼泪 就是神一样的演技 可惜剧情实在是无聊 无法融入其中 |
|
C,剧情上没什么新奇的,尼娜的演技才是最大的看点,尤其是垃圾箱哭泣那场戏。身患绝症对于自己和亲人都是极大的折磨,怕拖累是真,渴望得到关爱也不假,希望回到正常更是可望而不可及。杀死一个人有很多种方式,最有效的恐怕还是击溃他的心理防线;患难之下才见真情,大难临头的各自飞倒是不要也罢。 |
|
写诗那段还行,其他bof…… |
|
nina hoss演的很好,这几个演员都演的不错。本来以为看这类片子会看不下,没想到就这样看一直看到了快一小时。柏林真的不怎么好看... |
|
(*看完邵宾纳哈姆雷特来补一下 还刷到一条短篇假如这是拉斯艾丁格真实生活的if线,看到旧日舞台上发光的演员光芒渐渐暗淡,代入感实在太强了,每当这种想法出现的时候我都会忍不住想哭)汉塞尔和格丽泰|nina hoss和拉老师都太强了,有几处看得撕心裂肺|文学性更加强的“抗癌的我” |
|
出彩与否对表演的依赖过大,霍丝和艾丁格完成的很好,特别是霍丝,可惜电影本身过于平庸。 |
|
世事真妙,隨便選一套,就是講兄弟姊妹,就是講生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