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经很久没有看完一部电影后,有这种半天缓不过来的感觉了。前55分钟进入很慢,后200分钟却完全身心沉浸。登场人物没有一个算是美女美男,他们的表演也谈不上专业,但他们的反应却非常的魅力动人。(是不是因为英字幕欠精准,影响了imdb上的评分。另外,还有一个1小时左右的短版本。 |
|
语言是承载想象力的电车,而人与人之间的种种际遇,相逢与离散都是幽微而沉默的诗。我是你无暇处理的一则资讯,共赏过后的一支残樱,无处投递的一封情信,闲谈漫步抵达的黎明,或者,在反向的电车上,所有战争和暴力都退后,欺骗与厌倦都消失,期待下一段旅程的同行。 |
|
@Metrograph. 啊对滨口无言......他的电影都太......有魅力了,会让人爱上里面角色的悲欢和谈吐和姿态。这部的台词和剧作没有欢乐时光黏和得那样好,文字有一些浮于表面,但是节奏处理掌控(尤其后半段)好像又强于欢乐时光。从这部到欢乐时光再到夜以继日能感觉到他在有意识消减"文"的比重,我认为是好的转型。 |
|
七星。或许不是滨口最好的,但确实是他走得最远的,没有这部不考虑结果的反复实践和磨练,就没有后来的《欢乐时光》和《夜以继日》。但也基本确定这片不适合现场观影,就像那部戏其实并非为现场观众准备的一样,因为滨口要求我们时刻用最高的共情力和专注力来吸收演员的情绪,并在他们游移的微妙里呼吸,因此观众无疑被要求与演员不相上下的体能和注意力。看滨口电影最大的乐趣也就在这里,故事什么走向根本不重要,台词再多也只是通向“不可言说”的钥匙,重要的是演员,他们生活在一种“高浓现实”(ultra-reality)的情境中,这里的一切都过于戏剧而不能被看作日常,但又高度忠于直觉和身体而不能被看作虚构,演员的可能性因此被无限开拓和延展。但这不就是电影吗?它看似吸收了所有,却始终游离在它们之间,之后,之外。 |
|
男主在前段处于无间亲密的风暴溏心,索性就在后段把自己写成舞台上一股幽怨的离心力:角色表面是人际的中枢,实则无力扰动任何一片关系场域,结尾与变性者合居,也是弃绝性别纠葛的一次隐性示威。女主尝试与原定演员建立亲密关系,即将自己的影响施加于男主虚构的示威而无果后,就彻底在角力中败阵。观众席上,她看到男友被动却完美地为“示威者”赋形,见证了一次失效的介入,便明了自己只能疏离如局外人了。而当男主投身战争,完全抽离后,反而能凭借这场更宏大的虚构再一次开始重构关系,直至往日的负重也变得轻盈,亲密便得以在分别的当口达到饱和。
片子观感太曼妙,以至于回过神来想想,又是一次导演惯常表现的男女fort-da游戏罢了。 |
|
现实层面与戏剧文本的联动与互渗,人物与角色之间主动或被动的改写与迫入,他们在创作过程中逐渐发现自身的勇气与恐惧、隐秘的弱项和欲念,在调整剧本的同时也在摸索着生活的方向——两段结尾都太棒,全片最高光,从暗夜走向破晓熹微的长镜,驶向不同方向的两列列车上有我们隔着两年的召唤,怎么能拍出这么又自然又浪漫的桥段!
两段「映照」效果明显,前段中所提及落实于后段——北韩政治形势/征兵与暴力的呼应,两两问答练习正是舞台群戏结构的来源,关于恐惧的讲座是饱含感情倾诉的前声(每个演员的表现都非常动人),言语是灵感驱动的火车,是触摸灵魂的手;舞台调度的设计极为匹配所谓「亲密」关系结构,直视观众的隔空交流,背对摄影机的角度,这个有限空间兼具了间离感与沉浸感。 |
|
L'Amour Fou和Out 1的配方,排戏+戏+政治大戏。内景卡萨维茨,外景黑泽清。卡萨维茨经常迫冲胶片,撕裂连续性,维持注视的强度。滨口则任其欠曝,有点丢了强度,在《夜以继日》里光的流动更好。 |
|
把我看伤了,非常不耐烦,“如坐针毡,如芒刺背”。除了突如其来的浪漫结尾,但那种感觉是属于《春天情书》的。一次不太成功的实验,像是为《欢乐时光》所做的准备,但呈现出的效果相差甚远,开始怀疑四个小时片长的必要性。上部散落着工作坊里的无聊对话,念诗,从夜晚走向白天;下部放置了一场两小时的完整话剧,汹涌的正面对切镜头,终于令我摇摇欲坠、濒临崩溃。整体拍法过于寻常,叙事层面只是琐碎无聊,并没有从日常中提炼出某种特质,真正的戏剧性时刻和内心涌动的情感被抹杀了。《欢乐时光》的优点在这部里完全消失。以及,确实看出成本极低。 |
|
我真的太爱中间那个戏了……而且演员真的好自然啊,这套表演体系根本不是为现场观众准备的。其实说中段ntlive也是不太准确的,滨口龙介还是重新结构了戏剧和舞台空间,尤其是两个人面对观众说话的时候,演员直视镜头对话,空间仿佛扭曲折叠起来。如果说戏剧所呈现的是一种假定性的虚构,摄影机则在最大程度上把虚构还给了现实——且不说在这之外,还有一层导演和编剧的关系。 |
|
冗长、沉闷、乏味,不但低气压,甚至有些无病呻吟。这一次完全没有被滨口龙介击中。 |
|
惊叹于最后十分钟,却比看蔡明亮还难熬。非常怀疑四个小时的必要性,没有在日常生活的琐碎中提炼出某种诗意。 |
|
tag:日本,2012。滨口表演论的完美体现,对非职业演员的提升堪称神奇了(所以滨口这个表演论绝对是影史级别的突破啊)。也是《驾驶我的车》里排练-演出的元剧场模式的首次大规模展示。不过这个片长无异于自杀行为,这得多有耐心才能把4个小时看下来……所以《驾驶我的车》能这么红,恰好是滨口在狗血情节剧、超长“元剧场”中间找了个相对平衡点(而且实话说也挺长的……)。上部那个18分钟长镜头虽然技术有瑕疵但是真的也是神迹一般,以及下部结尾的电车戏也真是浪漫。想看那个136分钟版本了不知道是不是简练一些…… |
|
亲密会生成吸力还是斥力?骆驼、海鸥、邮件、信、火车、桥梁,我通过什么,才能走近你,到达你?也如言语描述意义,总在若即若离间,却无法安然落稳。这部电影于生活层面是在描述情感,于诗的层面则在思考语言。其实比起第二部分的“官摄”版原样封装的戏剧,我反而更喜欢第一部分的“花絮”。一般来说,我们通过幕后、通过花絮达成对作品的理解,花絮是言作品是义。但当作品与创作过程同时裸裎目前,究竟何者为言何者为义,得意忘言要达成对哪一部分的理解呢?我喜欢第一部分的结尾,他们谈着语言与火车的比喻从夜走到破晓的长镜。对第二部分的结尾,不知说什么话好。 |
|
沉重的躯干,轻盈的尾巴。 |
|
公演前的两小时,不乏“在对话中从黑夜走向黎明”的高光时刻,但整体还是拖沓和抗拒观众的,虚构的战争情节和对战争的探讨也不明所以。
尽管占据后半篇幅的舞台剧本身很精彩,但还是令人质疑这样的拼接方式是否能称为电影。
至于最后五分钟,如果有影史最佳结尾评选,我会投它一票。 |
|
我喜欢滨口龙介,但这部让我看得还挺厌烦,可能也和翻译有关。原本台词就多,又有诗,中译英译加起来都没能拼凑出日文的原意。 |
|
至少半部以上高浓度的Cassavetes. 开场第一幕就借男主之口建立了“语言”的皇位(“重音”论和男主的铿锵语速),之后语言在整部片子中不断充当道具充当调制解调器,语言松散成谈话的碎屑,或者凝练成诗;诗从未以如此自在的形态幻化于文本之中。(而且这些诗写得都实在太好了!)男主角像机关枪一样把关于“暴力”的诗词喷吐出来,铿锵铿锵,咄咄逼人。镜头向他的脸和他的嘴无限逼近,环境声渐趋稀薄,语言—语速—语调—影像四位一体,构成了瞬间加速膨胀直至峰值的节奏压强。感觉这片在形式、文本和制作规模上都直接影响了《冰淇淋与雨声》和《夜空蓝》两部,像上半部收尾的那个“黑夜走向黎明”的超级长镜头,绝对是只有低成本拍摄才能产生的神迹。 |
|
导演对手相、男女关系有很深刻的执着。还有女朋友给男生脱袜子这个细节有执着 |
|
可以是可以,但真的没必要。(最后一幕再喜欢也无法原谅) |
|
啥日常啊,两小时话剧我也是醉了 |
|
超级流畅,每场戏都为上一场戏提供解释,为下一场戏抛出悬念,前后两段的收尾都漂亮得堪称神迹(虽然上段的破晓长镜头实在太暗了),舞台剧部分的剪辑也出神入化(尤其兄妹隔空对话时全景特写交替的“正反打”),更何况我对这种带Docufiction性质的片子一贯缺乏抵抗力,纠结了一下还是觉得五星给得不虚。 |
|
四个多小时冗长但不乏味 一旦进入逐渐酝酿起来的情绪后。电影排演舞台剧部分和舞台剧内外的主题表达契合。独立存在的个体 无人能从生活里找到真正了解另外一人的缺口 发出家庭关系是否可以重建的质问 无法与他人建立真正关联的现代人际关系。这一表达在《夜以继日》里仍被贯穿。通过舞台剧的排练过程也不断践行通过不停对话和剖析自我 达到了解他人的目的。呈现电影时间对等现实时间的处理方式 一镜从头跟到尾 祛除电影语言的虚拟性 放大了它容纳真实情绪流动的丰富性。舞台剧部分通过想象空间转换 完全浸入人物状态和情绪 恰到好处的“间离”提醒 建起了第四堵墙。舞台剧里的男主说“凡事都会渐入佳境” 本片也同样渐入佳境 直到剧里剧外都接受真实的自己 而后主动去爱才能被爱。 |
|
应该是山手线和京浜东北线,最后这一幕实在太加分。总体感觉还是现实部分感触人的地方比较多,当然舞台剧里想说的也很棒,但只能专念于台词多少有点看的人烦躁。 |
|
看到片长 看到导演 就做好了进入极慢的准备//想起之前LK问我为什么说电影始于格里菲斯 终于阿巴斯 我说因为格里菲斯是将电影从现实中剥离出来 而阿巴斯是将电影放回现实中//虚实之下我们往往通过对话建立亲密关系 亲密关系也不只限于一种//就像站在烈日骄阳大桥上 眼泪狂奔滴落在我的脸庞 |
|
3.5。Jacques Rivette。目前看到僅次Happy Hour,又煩又驚,藝高人膽大!上半場收尾的「愛在黎明過橋時」(感覺是《暗湧情事》告白鏡頭的另種嘗試,剪影、汽車的增加,更大程度的移動),下半場收尾的電車重逢(電車又帶來「倒數計時」的有限時間,吊足胃口),都是難以忘懷的美妙段落(大心)。演員都好素人啊… |
|
应该说是一种“坚硬”的调度吗?镜头总是在极近与极远间跳跃,似乎围绕着人们所组成的(亲密)关系只会造成完全弹性形变,人们只有对撞、环绕、悬停——人们做着行星一般的运动,摄影机做着宇宙探索一般的运动(比如结尾突然跳到很高的远处又再度向站台拉近)。“语言的列车”被男主角提出来,却被女主角内化为自身,她可以在遥远处准确地对着载有男主角的列车挥手,也可以随时在车厢内穿行找到男主角,1小时27分左右那个列车穿过脑海的特写镜头也无疑昭示着她“被动的”主导,于是后半部分话剧的镜头组合与调度也隐含着她的意志(因为男主角后来不得不重新扮演角色,她便成为了唯一不在场的在场)。即兴被控制在可被辨认的范围内,整部电影的运作依循着更高的意志和逻辑,这之间的角力也同样“坚硬”,滨口龙介不会滑向任何一边,他只需要看着一切发生 |
|
亲密,解作与他人的关系,也可以是与自己的关系。在连绵的对话里,我看见的,正是后者。我应该如何处理自己?亲密是我与我的难题。 |
|
破晓夜路因为照度不足一度看得几乎放弃,又很矛盾,正是因为大量对白的延缓才带来了天光。整部电影可以分作剧场前与剧场映画,不断切入面向观众的机位又宣告它不只是剧场映画,而是观演关系。东亚政治局势作用到小剧场政治之中,在公共空间里展开亲密关系。亲密关系即是分轨列车,倚赖贴近的速度保持一段静止,随即各行各轨,高速远离。 |
|
滨口龙介的超漫长电影初尝试。通过绵密紧凑的对白和诗歌,展现了人与人之间亲密关系的柔情、隔膜和矛盾。影片分为两个部分,上半部展示了年轻人创作话剧及排戏过程,而下半部则呈现了现实中的话剧演出,通过虚实融合的方式,耐心营造日常感,展现滨口的创作轨迹。电影中的对话充满了隐喻和象征,通过语言的列车这一比喻,探讨了个体之间如何通过言语建立联系,同时也反映了现代社会中人们沟通的困难和挑战。影片的255分钟4个多小时的时长很考验观众的耐心。同时影片的结尾极具戏剧化的浪漫,给人印象深刻。 |
|
整部电影透露出源于剧场的强烈的执念。从结构上来说,就是戏剧的准备+上演,划分为两部分。说新闻说政治说情感说工作说原则说生活说矛盾说喜欢,说到底都是在说关系,亲密关系。前面是各种现实中滑向矛盾的歧路,后面则是将现实演绎为戏剧,解构真实,通往和平。这个结尾是完全背向大部分时间持有的期待,反差。 |
|
剧场工作的一对恋人,既亲密又疏离的关系,通过日常的一场剧目的排演,争吵,讨论,袒露展现彼此真实的本质,滨口龙介的电影总能让人静下心来,静静聆听,缓缓思考,爱与自身的关系(立青映画字幕组翻译) |
|
那么,亲密从何处开始?亲密来自意义取代了价值的时刻。意义超越意指。恋人们在地铁时刻表的空隙写下:在桥上招手;跑着上车;在关门前告别;相谈;夜明:这是被分享的意义。地铁提供一段被追赶的距离,以便恋人能够开展他们的小小游戏。恋人们的世界在地铁的自动门交叉。把自己全部的时间赠予对方,承诺一个未来——这是由距离和钟表所指示的可等价交换的现在永远无力追赶的未来。//很喜欢pt.2的悦子。 |
|
255min。最后一幕,太李沧东了。 |
|
哈哈哈哈姜晨之流真几把搞笑哦它雪白的痕迹~什么岛国里维特 |
|
排演的幕后加NT live的结构,形式感很强。更喜欢这两部分的结尾,从天黑走到黎明和地铁上再遇后的告别,对朝韩开战政治背景的讨论也很有价值,其余的文本偶有闪光点大部分冗长,尤其照着稿子念的段落。朗园滨口龙介导演见面场。 |
|
1.前半段排演,甚至是导演上课,穿插时事探讨论述,后半段直接呈上舞台剧,略显实验风格的作品;2.全片最喜欢的段落必然是近18分钟的从黑夜走到黎明破晓的漫漫长谈,如此镜头,如此时刻,实在美妙;3.滨口龙介的三部时长特长、台词超多的作品,竟然都不让我厌烦,演员讲台词的语速、语气,让人听着舒服,台词本身的内容又很有意思,很吸引人看进去;4.然后在某段对话中、某段关系里被击中或是感悟到。 |
|
互相驶过的电车 |
|
强烈实验性的风格拼接 将对等时间式拍生活流的方法拿来1:1还原整场戏中戏 尽管内里有着近似相同的表达 可惜最后呈现出来的效果还是持保留态度 但实在太喜欢前段所谓由纪实延伸出来的“虚假” 战争与地震(《夜以继日》)一样成了一种打碎日常的象征 由此表现出来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微妙变动才是滨口所一直痴迷的 “春风沉醉的晚上 我每要在各处乱走 走到天将明的时候” 那段在马路边行走的镜头 她一字不差地背诵着他写的诗 然后两人不知在何时牵起了手 摄像机移位 对准了那片粉红色破晓的天空 |
|
到底是亲密还是疏离的关系?巧妙地隐藏在了人物的行动和镜头语言中。非常折磨人的五小时观影体验,屡次想快进,但看完后很回味。尤其是从晚上到凌晨的写作、打工、返回家中,以及吵架后两人漫无目的的长时间的聊天、行走,是生活的本真也是时空压缩后的扭曲变幻,似梦似真。结尾的地铁是点晴之笔。 |
|
人生何尝不是各自跳上自己的电车,短暂并行,然后在分岔口告别?四小时有余,二人终于在诀别时刻一扫阴郁,展现最天真纯粹的狂喜。结尾让人联想到《咖啡时光》,但更多一分戏剧化的浪漫。上部(制作舞台剧的过程)的散漫,使得与下部(舞台剧)的维系过于割裂,如能加强利用戏中戏的结构是否会更好些? |
|
【林象词语放映】滨口龙介一贯风格明显的4小时电影。前两小时为话剧编导私人化生活的剧情片,关注复杂而简单,亲密而疏离的两性关系,加入北韩战争阴云的背景。角色关系与台词不及《欢乐时光》的自然生动、紧密严丝合缝。后两小时为话剧舞台表演的完全记录。话剧剧本极佳,继续深刻表现男女情感关系又加入诗歌、跨性别元素,无比和谐美妙。剧情部分三星略冗长,话剧部分五星完美。收尾的电车交错惊艳到闪闪发光,比《咖啡时光》更加动人啊! |
|
看不来后半长达二小时十五分的雷乃式片中话剧深感遗憾,除了男主加速狂躁式探讨暴力与剥夺选择权那一段有节奏有冲击真牛逼,普通舞台剧式演法实在令人不耐烦。当然写实的另一半特别好。《Passion》一片映后导演提到选角需要聊30分钟,跟自己聊得来的人胜出,真演起来极少干预演员【身为导演的女主与演员一一面对面怼脸坐聊,让人联想到marina abramovic】;排练时要不带情绪照本念经,片场实战演员可以有情绪但只能是在片场当时产生的情绪,不能夹带片场之外的情绪(等于彻底摒弃方法论)。导演还笑说导戏就像谈恋爱,偶有不同意演员演法的状况发生则须小心提出,是个相当尴尬微妙的纠结过程。这些经验在这部里都呈现得很具体。“括号2011.2.3写于武藏小杉的多罗伦闭括号……当然不是在这里,只是一种文学修辞而已。” |
|
4.5星!对话众多但却不乏味,这都仰赖于滨口对时间与空间的出色运用。第二部分不用多说通过一部完整的戏剧造出时间与空间的完整性。而第一部就要比第二部分有更多的场景变换了,尤其是电车内的对话与结尾处的从破晓走到黎明的部分,前者是通过电车内的空间以及窗外场景的变换来感到时间的流动感,后者是通过一个长镜头,从两人散步背对着镜头,这时象征着两人情感上的冲突,再到镜头缓缓移动到正面,这时两人又通过对话达到和解又象征着两人情感上的妥协,最后才切开镜头,一个长镜头,从黑暗的黎明慢慢走入破晓慢慢走向天亮,这也很好的贴合了两人情感上的变化,在空间与时间上这两点真是越品越有味道。 |
|
黎明時分鏡頭一路搖搖晃晃地尾隨著小情侶走過一座鐵橋,兩人全身晦暗但天空已綻出破曉的晨曦;結尾兩列平行的電車朝夜裡的Y字鐵路兩頭駛去,兩人使勁地向後跑回最初的那個交叉點。 |
|
@誠品電影院 |
|
亲密也象征了观众与滨口龙介电影的距离,需要浸入式地去体验,素人表演与大量台词构成张力,不断侵略情绪,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瞬息万变,那大段的散步戏是二人的不断试探,滨口龙介真是胆大,总用作品排斥部分观众又吸引另一部分观众。 |
|
255分钟版本。终结于电车线那首诗的意涵。那么多错综复杂的缠绕,我听不下去。亲密从不简单。 |
|
从一层虚构指向更深的虚构,滨口龙介镜头下的真实始终语焉不详(非贬义)。以真实性立身的不同个体都被(迫)镶嵌在不同群体内,从现实存在的剧组、虚构的战争,到被包裹的莫名其妙的爱情,人物对彼此的依赖超越了环境;但这些“他者”存在都被自我话语逐一消解,情感溃散,内容成为摆设物件,意义被随意安放,世界混乱。只有当人物完全面对或完全背对“观众”(即親密さ),真实性才有了可汲取的养料,深夜漫步和铁轨示爱在浪漫之余,也是打通虚实脉络的重要线索,有趣!舞台剧想到了Café Müller。 |
|
从那场长长的黎明破晓的散步开始,困意终于被驱逐出境,在短暂的日夜之交,女孩用男孩的诗重获短暂的亲密。后半段长达两个小时的戏中戏,因为设计的演员特写镜头,观感简直比现场看话剧还好。真实生活与剧团生活的交织与互文还有爱与孤独的主题都让人想起驾驶我的车,但从形式到内容都干净透明,以及先锋许多。泪点终于落到了片尾那短暂相聚,最终分开的列车上。许多女主紧靠车窗的侧脸镜头,让人不得不想起咖啡时光,又让人想起在上海经历的那些黎明破晓,和在互相驶过的四号线上和朋友挥手道别的场景 |
|
最后的结尾实在太好了!直接把作品的深度又加深了一层;因为感觉本身想表达的东西就少,所以更能焦距人生活时的那种真实的情感,然后又能写出那么好,那么密集的台词,但我又很不能想象去掉《親密さ》的《亲密》是什么样的,因为正是这两小时的剧场才更加深了结尾的意义。片中可能也暗藏了一些对311的…理解?这就不得而知了,想亲口问导演时已没机会了。这种 蓝色,以及所有在电车里的偶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