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娘炮版的【拆弹部队】,反而女导演比老牛仔更爷们儿,俩片子反战主题上一脉相承,战争后遗症之类的桥段都类似,老牛仔放大了主旋律的亲情和爱情戏,有着太多符号化的通俗情节,它太温情,反而丧失了残酷感和压迫性,流水账式的把故事分块装进奥斯卡命题作文的结构,最有冲击力的是最后的字幕。★★★ |
|
作为好莱坞最后的保守派,东木执导这片再适合不过了,完完全全的复活了John Ford与John Wayne最古典而正统的西部片。全片看似平铺直叙却让人屏息凝气,库珀献上了他个人目前为止最好的表演,高潮的沙尘暴枪战扣人心弦,结尾字幕和录像素材让人热泪盈眶。美国精神不死,德州精神不死! |
|
故事一条线拉完,虽然平而不庸,但也显得太直了,所以看起更像是东木给克里斯·凯尔写的一份简历,于是剧情就显得很薄很软,没有真正的高潮点。好在人大于戏,在布莱德利·库珀和西耶娜·米勒扎实的表演下,人物内心的纠结被表现得非常到位,这一点上倒也比较真实的反映了战后留给一个家庭的创伤。 |
|
看完心里还是蛮堵的,米帝爱国主义还是反思片?开头Kyle老爸说的那段牧羊犬的话用来描述Kyle应该最恰当:这世上的人分为三种,羊,饿狼和牧羊犬,我的家里不收留绵羊,如果谁要做饿狼,我也绝对不允许,我们保护自己的家人。可惜最后牧羊犬被自己家的羊给干掉了,莫大的讽刺… |
|
叙事真的是一段一段推进啊,就差没加小标题了。写实性不如“猎杀本拉登”,可能因为中途加入了“兵临城下”的对决?Cooper硬是挤掉了Jake的提名(没错我就是不服~) |
|
你可以说东木老了所以把一部片子拍得转场生硬人物扁平满是红脖味,但战争场面的巨大风压早把所有基本情感概念都碾得支离破碎,主角早已不是人而是将保护他人当自我安慰运转的机器。看似局限的单视角让悲剧色彩更浓——他没有被猛烈的黄沙吞没,一转身却消失在德州的日光里。其实是反战意味大过爱国的。 |
|
你闲暇度过的午后,是我殒身挣扎的鏖战;而我的每一次征程却是你魂牵梦绕的惊心动魄。我在漫天黄沙中疾驰,从硝烟弥漫、同袍四散的远方归来,却不经意在耀眼的阳光下离开。对不起,没能陪你们到最后。 |
|
伊斯特伍德又一次用牛仔精神诠释了美国,从生活的日常到战场的日常,没有锐化戏剧冲突,没想讲战争英雄,也没有刻意诗化战争创伤,似乎只是儿时单纯的牛仔精神支撑着克里斯一路走下去,而那就是伊斯特伍德心中的美国。妻子那句话是对的,“如果你觉得这场战争没有改变你,那你错了。”看完十分伤感。 |
|
好幾場戲的寫法和處理都很喜歡。我愛eastwood,真是看一部少一部呀呀 |
|
整部电影可以用“平铺直叙”来形容,甚至除了令人叹息的结尾(还只是出了个字幕而已),都没有什么令人惊心动魄的情节(可能真的没办法大改编吧)。但东木的确手法老道纯熟,战争场景都节奏特别好,很大程度弥补了情节的不足;库珀真是壮得跟座山似的,他和锡耶纳米勒都不错! |
|
与电影无关,吐槽一下字幕:真难想象到现在还有人把we gotta move翻译成我们得移动它,把all clear翻译成一切都是清晰的,我甚至觉得字幕组在卖萌 |
|
我们CEO和CTO都曾经是狙击手,给我讲人死的一百种方法... 狙击手都当过了,创个业算什么。 |
|
整体太平,不及《拆弹部队》和《猎杀本拉登》 |
|
电影过程中,老美鼓掌两次,第一次是对方狙击手被击毙,第二次是全片完。 |
|
库珀选定并推进这个项目,制片主演还拼命增肥,必定有很强的英雄情结。电影筹备到一半传主离奇去世,风光一生的神枪手没死在战场却死在了靶场上...把东木老爷子拉来也无惊喜,故事讲得涣散无趣,无论战争还是家庭都没能展开人物内心。励志题材最怕口口声声谈梦想,传记片也最讨厌句句对白不离传奇 |
|
东木的聪明之处在于 把主旋律的调调做的直白又粗糙 完了给你一个调度精准节奏流畅的观影体验 实在没必要讨论那套家国生死之间的悖论 这一代美国士兵在战争中的生存方式各异 这部片子以个体经历体会整个美国社会的PostTraumaSyndrome 也是个不错的尝试 (壮妞Cooper真是萌萌哒 |
|
如果国产片的剪辑能够有这部影片的功力,那应该也不至于太差,太神了;配乐也不错;论父亲对儿子影响的深刻性。 |
|
不做羊不做狼,只做牧羊犬,小时候的信念支撑着他保卫自己的国家,美国历史上最强的狙击手,最后的命运让人唏嘘 |
|
在现在这么多迷失自我的战争主角中出现了如此简单直接god country family的Chris Kyle真的是一缕清风,所以导演怎么想观众怎么想Michael Moore怎么想都不重要,这就是部好电影,嗯。不过我觉得原型长得更像Chris Pratt啊一模一样啊连增肥都不用! |
|
沙暴那场戏太精彩了。Cooper的提名不水。 |
|
这一次东木大爷其实并未过分煽情,剪辑也不乏俐落,但影片情怀实在太过主旋律。若抛开情怀不谈,影片对主人公的塑造其实相当客观,干净老练。对整体节奏的驾驭也很精彩。3.5星。 |
|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导演的主旋律传记片,布莱德利·库珀演得还行但根本配不上奥斯卡影帝提名,全片节奏缓慢,煽情戏平淡如水,战争戏又让人昏昏欲睡,毫无高潮,结尾主人公离开战场后PTSD治愈的情节突兀诡异,这样也能提名奥斯卡最佳影片,我也是醉了。(6.5/10) |
|
He lives forever in people's hearts. RIP frogman. |
|
这片简直重剑无锋大巧不工,居然只有7分多?! |
|
虽说绝对正确的政治立场是不存在的,但这部电影当中创作者通过各种角度刻画合细节所传达出作为人对这场漫长战争的立场我还是多少赞同的。没有刻意渲染的英雄主义,也没有用过多的流血来强调战争的残酷,甚至几乎没有背景音乐,只用回响在男主脑中如雨的枪声和激烈的心跳表达出生死一线的惶然。 |
|
毕姨连续两部现代战争题材似乎已给奥斯卡主旋律档位刷新了个新的味蕾高度,显然老爷爷已经玩不到那个高度了。通篇白水,尝不到半点感染力,哪怕个人已很偏爱此题材,凯尔空虚的战绩让传奇似乎只流传在口中,战后创伤浮于表面,狙击手精神零深入,唯最后的提字能让人沉默片刻 |
|
美式的英雄主义。虽然能够感受电影院里美国人的呼吸、惊叹和掌声,作为旁观者,深感平铺直叙的故事本身未免太冗长,形象扁平,大男子主义披着爱国主义的外衣,血腥的战争实质是保守派的意识形态渗透。 |
|
首先它是扣人心弦的狙击片,其次它没有日益令人生厌文艺界左翼腔调。入侵伊拉克不是这些士兵的决定,我相信本片是很多美军士兵的准确刻画。上阵打仗,黑人靠不住,亚洲人靠不住,文艺青年靠不住,墨西哥人靠不住,美国还是得靠red neck。 |
|
看到结局觉得故事更升华了。 |
|
战场上庇佑你的是圣经而不是上帝,墓园里陪伴你的是徽章而不是枪声。幸运在扭蛋机里随机出现,厄运在射击场里正中靶心。这边的孩子在烧烤派对上转着呼啦圈,那边的孩子在废墟硝烟里举着火箭筒。黄沙里看到战友中枪倒地,房间里听见战区炮声震天,发誓要做以眼还眼的牧羊犬,狙击枪下何时变成嗜血的狼。 |
|
真的很难看…………美国五个一工程奖 |
|
电影散场的时候很静,喜欢这种题材的电影.个人不太喜欢男女主hook up的过程 |
|
奥斯卡热门吧,近几年都是这种主旋律电影得奖。cooper演得出乎意料地好,可能主要这个角色确实本来就应该是面瘫。从美国大男孩到战争牺牲者,结尾哭得一塌糊涂TAT |
|
只想知道A+的评分怎么来的,果然是美帝人民爱美帝主旋律……
几场战斗还是蛮精彩的,老爷子毕竟拍了这么多年电影,调度还是很精彩的。
叙事上有点干巴巴的,割裂感严重。到了战场上,家里的事基本就被抛到脑后,有几个电话,然后刚去战场的几句闲聊抱怨,都是浅尝辄止。回到家对战后创伤的表现方式也 |
|
一部迎合主流、高唱美国个人英雄主义的颂歌,把伊拉克人贬的一文不值。开头讲“牧羊犬”不单是克里斯·凯尔,更是美帝本身。对凯尔(美国)歌功颂德,阴暗面全都归结于战争(伊拉克人)。故事不停在找坏蛋与回家之间切换,单调之余,家人也成为陪衬…连那个婴儿(凯尔的儿子)明显都是个假的… |
|
伊斯特伍德,可怕的平庸导演的代表人物。 |
|
认真的平铺直述,是对传记最伟大的尊重!!! |
|
以前看过一个前任海军陆战队队员写的书No Easy Day 所以以为自己已经有了心理准备 可是当我看到最后的结局的时候 瞬间有种I kw nothing的感觉 求奥斯卡最佳影片提名 |
|
政治正确 |
|
真实战争场景的还原。所谓的复仇,就是痛过之后更加痛。 |
|
美式主旋律片,骨子里仍是右派保守的大男子主义全世界就自己最伟光正,谈不上美化战争但也并无太多反战的思考。结尾太讽刺也太令人难过了,是这个故事值得被人看到,电影拍得太平了。 |
|
写给红脖子的一封情书,简单粗暴洗脑对付美国大众绰绰有余,这片这么流行, 民主党2016年大选是彻底没戏了。 |
|
不是太惊心动魄,但是很真实,2000米外,真牛 |
|
老爷子牛 |
|
这片子不打五星的都双了我吧。 |
|
看完全场肃穆 |
|
赶在李安之前看了这一部,完全不觉得闷,如此朴实敦厚的拍法反而比刻意营造紧张感更让人觉得可信。东木其实不相信止战之殇,他只是抛出终极疑问:美国战略扩张的意义究竟在哪儿?牧羊犬打不过狼,为荣誉而战必然会败于为生存而战。这种貌似关注个人,实则把其当空壳的态度,才最耐人寻味。 |
|
84岁的老牛仔,总之是看一部少一部了。而所谓战争,哪有什么英雄可言?与创伤相比,所有的丰功伟绩都只会让人徒增唏嘘感叹。 |
|
【A】本以为是东木正常水准下的好莱坞主旋律,却没想到这可能是他新世纪以来第二好的作品(仅次于《百万美元宝贝》)。前半段那些叨叨絮絮的回忆段落,是不是相当平实、平淡且平庸?这就对了,好莱坞工业体系下最富效率的工作方法,事件之间的交替跳接简洁干练,未曾有任何闲笔。东木以往对画面的处理是极其冷静克制的,但在本片,这种风格却转化成了冷酷而不带任何情绪的凝视,摄影越是朴实这种感觉就越发强烈。几场战争戏的处理又见那种不露声色的高超调度,而狙击绝杀那段仍然是传统西部片语境下的牛仔对决。最后凯尔竭尽全力回归正常生活的十分钟是全片最佳段落,潜藏于明媚天空下的诡异气息,以及羊吞噬牧羊犬的恐怖镜头。可以这么说,东木借用主旋律的征兵广告拍出了属于自己的《全金属外壳》。 |
|
一部美国大兵式的传记,以平铺直叙的方式将国民英雄的一生展现在大荧幕之上。我一直不太喜欢美帝所构建的价值观,所以对片中一些爱国主义的内容不太感冒。影片结尾略显仓促,而且让人越发的分不清这是一部以反战为主题的片子,还是爱国主义教育更多些。“如果你觉得这场战争没有改变你,那你错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