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被我猜中了,女导演拍的。拍给自己的孩子看的,妈妈的秘密。如果一个人对过往缄口不语,肯定有什么悲伤的记忆是不愿意再触及到的。但知道自己从哪里来也很重要。一部关于黎巴嫩内战创伤的片子,妈妈年轻时候的心理活动,女儿从妈妈少女时的日记本和照片得以了解,和女儿很像,原来妈妈有那么多不为人知的故事,女儿从没认识过的妈妈,我看完很唏嘘。最后结尾的节奏不太对,拖太长,但导演觉得必须给出疗愈的尾巴吧,从她自己的情感需要上来说。很好的片子,豆瓣评分不到六,所以我从不看豆瓣评分。妈妈生日快乐。 |
|
半部发挥失常的张艾嘉电影,半部新锐策展人的博物馆导览视频。很多机关巧思:文字、绘画、照片、音频拼贴的回忆剪报,竖屏、分屏、动画、叠影、口述、延时摄影杂糅的纪实文学。后半段转换视角,也随之放弃了形式的飞扬,变得臃肿造作。找不到观看的理由,柏林可以设一个“最佳道具奖”颁给此片。 |
|
半纪录半虚构的回忆/历史重建用了很多花哨且能自洽的形式,但可惜作为串联会议的母女这条主线太拉胯,视角和叙事逻辑都很强制性(其实可以大幅删减并增加纪录内容)。 |
|
#柏林电影节#主竞赛。法语《你好,李焕英》+《女人的碎片》,无序的媒体基质介入使视角散乱起来,大段自白也让各时间线上的人物写作变得孱弱。它刻画了一种现在时态,大雪、隔离、承平日久,代际间的矛盾由生存到情爱逐渐被稀释,这点思考还是宝贵的 |
|
前半段日记的呈现还蛮有创意的,后面就愈发俗套了 |
|
黎巴嫩女人真好看,黎巴嫩战争是什么呢……镜头语言很赞 |
|
不知道为什么,我看到的是一部向阿兹海默发展,依靠笔记帮助回忆的老头故事 |
|
#71st Berlianle# 主竞赛。仍是聚焦黎巴嫩内战及其后遗症的故事。视觉上有些不错的东西,比如女儿用手机拍下了母亲相册里的一组连续摄影,在手机相册里滑动的时候居然能形成一段连续动态影像(似动……),也得亏母亲家庭条件好,用胶卷跟用手纸似的。剧情编得还是比较大路货,其实我猜导演们的心思也主要是在那堆日记和照片上,其实本片的本质还是一个搬演形态的纪录片,不过情节和人物关系方面演绎的成分比较大,大概也是开发过程中逐渐变成一部故事片了。道具上花了大力气,一些段落的视觉上非常出彩。至于天生的数据库motif,导演们并没有好好开发,而基本上是按时间顺序堆叠下来,我觉得还是相当可惜。 |
|
73/100 |
|
从盒子里记起当年的贝鲁特并没有这些高楼大厦,充满了各种关卡。记起那晚舞池的音乐换了,和朋友三个人抱在一起依偎。记起父亲在书房自杀后,母亲关上门补了几枪让他看上去像个英雄。在墓地已经找不到墓碑,该如何祭奠逝去的时光?当年卧室就是天堂,在那里书写的女孩,一不小心就将时代记忆写了进去。 |
|
5.5。複雜多變的時空連結顯得技法花俏但內容乾癟,實際仍極度倚賴功能性旁白推進敘事。 |
|
【黎巴嫩】亲情身份和角色的互换,女儿鼓励妈妈面对过去,打开自己 ,向自己倾诉- -旧事被这些材料串起,背后还是段更大的创伤历史和横跨数十年和几个国度的秘密深埋。打破那些战争电影的悲怆,或是近年来“双姝”故事无尽的时空拓展,它的角度更加轻快。如若没有最后堪称拙劣的重聚和“复古”众舞,可能会有更多好评;但加上了后,就矫情地犹如晚间八点档的“《错爱一生》小剧场”,可惜。 |
|
四點五!好看好看🥺💖
三十年底片的部分操作好精彩呦 |
|
一星半。素材整理式地阅读回忆,影像手法的变化性得以有效延伸,黎巴嫩内战的故事背景也令情感空间足够饱满。可结果却是崩盘的。究其原因还是两位导演在推进过程中,渐渐忘却纪录和叙事的界限,以至于想要诉说的情绪只专属于创作者,外界接收到的只剩一路下行的冗长。 |
|
喜欢那些胶片烟花,但这个主线故事给人的感觉纯属为了尝醋擀了两斤饺子皮,最后还忘了买馅。本该只是个40分钟体量的中片才对。 |
|
Berlinale71 手机一代的女儿vs胶片不离手的母亲,同样是记录自己的时代,同样是用手头的媒介与好友分享生活。对比与并置的出发点有意思,用手账串联起黎巴嫩内战回忆和激情燃烧的岁月也足够聪明。但,花里胡哨的形式一旦新鲜感过去了之后便无法让人集中注意力,大量画外音也让属于电影本身的视听显得乏善可陈。中年人历经沧桑后的再度重逢,还是让我有一丢丢小感动,毕竟谁年轻的时候没疯狂过呢。 |
|
形式上的眼花缭乱和实际上的乱七八糟。整体观感下来就是个乱,也不想拆分导演到底在哪块是如何做的,没有复盘的必要了。这种用多种形式强势表达的诉求,需要强大的表达能力啊,这差的不是一星半点。 |
|
LFF #3 online 莫名其妙的人设莫名其妙的剧情莫名其妙地和自己和解了。 |
|
我母亲的青春正确打开方式。 |
|
#SIFF 整体来说观影感受是流畅的 就是后面的结尾太拉了 祖国重建大团圆 太阳流转日漫风 拉了 本来是五星给前面引人入胜的故事 但是属于越想越不对那种 扣一分 |
|
One way or another |
|
不如像《革命之间》一样拍成纪录片 |
|
2.5 令人走神。全程以同样的调性发展,前面至少还有让人眼花缭乱的媒介展演,后半程视点转换到母亲身上之后陷入彻底私人的回忆更加无效。归根结底,把黎巴嫩战争变成一种私人回忆,但又鸡汤化、平庸化,完全彻底忽视战争的复杂性,还没有纪录片来得更有意义。 |
|
在新加坡看的,不能说是伟大的作品,但没有一直强调战争带来的痛苦,女主母女重回黎巴嫩的时候又是带着希望的,有两个场景感动,muezzin 在唱经时和母亲与多年老友重新相聚party时,有一点不明白,为何teta要把丈夫伪装成他杀? |
|
没看完。 |
|
媒介更替,记忆拓印。作者有在尝试利用视听语言建构一种形式美,但从头到尾都充斥着一种“刻意”感,尤其剧作,简直差到没眼看,只是似乎建构“形式”本身就值得鼓励了 |
|
女子拆145个盲盒拒付款,家属称其有精神病闹上法庭——作为万恶之源的「权财色」交易万能吗?虽然「三头蛇」可以打开99%的门锁,但或许有人依旧觉得,这个世界依然存在《万能钥匙》开不开的盲盒。虽然上一辈人的腿折了没有辙,有权力有智力有魅力「降妖除魔」的警察、律师和护士亦没有十足的把握,但无辜的受害者没有选择沉默,亦没有退缩——因为「东亚传统」女性的觉醒是进步而文明的,因为「西方宗教」信仰的力量是强大且邪恶的:融合并内化于弱势个体心灵里的二者能突破道德底线和人性枷锁——让「误入歧途」不小心走错路而掉进「为单身汉设下的陷阱」里《消失的她》在某个偶然又恰当的时刻,以某种自卫而正义的姿态复活。作为一种源于历史《回忆之盒》的毒药方,它也只适合用来以毒攻毒,以恶报恶——男子为他人取快递被发现内含毒品判无期。 |
|
#Berlinale71 |
|
回忆影像化…创伤。 |
|
焦虑贝鲁特是还生活在黎巴嫩的痛苦,是未来的棺材;这部则是是早早逃离但依然眷恋故乡的悲喜交织,是曾经的飞机。
从私影像角度去看曾经崩溃逃离的人生,有些情绪变淡了,但不会消失。 |
|
太过平平无奇...按说这个素材可以拍的好很多……感觉女儿和妈妈的关系开头可以多铺垫一些~(BGM简直,而且妈妈本子上还记了the cure, new order, bunnymen! |
|
社交软件的提示音、画面中跳出的对话框、在胶片中重现的黎巴嫩……用如此花哨的方式粉饰战争记忆,不仅无效,而且令人反感。 |
|
8.5/10 #siff24th 似乎每年都能从柏林场刊垫底中挖掘出佳作,去年是《西伯利亚》,今年是此片。能够理解场刊遇冷,或许西方主流更中意一种更有痛点的更宏观的更精准的“第三世界”悲情史以彰显他们对于自身特权的“自反”,但显然历史的书写不只有一种方式,类似该片这样的私人视角和个体叙事依然动人及重要,在忘记的边缘通过物理化的物质将过往以媒介的方式重新复活,即便我们意识到“道具”,但是依然会被那些画幅和噪点以及磁带上的消磁所唬到。在死亡和疯狂中忽略这周遭的活着,某种意义上仍旧是一种抗衡。这种自顾自的沉溺(时而插入的音乐狂欢)不仅是对过去的对抗,也是对新的Eurocentric的反抗。无奈仍有部分问题,结尾处理差强人意,似乎有过度理想化之嫌,且部分音乐镜头被过于暴力地中断。 |
|
2.5 |
|
剧情始于一个装满日记、旧照片和录像带的旧纸盒,揭开了深藏在女主人公心灵深处的创伤记忆。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黎巴嫩战火在年轻人心灵中留下的创伤和烙印。影片中用了许多旧照片、录像带、录音带,视听语言具有某种实验风格。同时、日出日落意象的反复出现,表达出导演对生命生生不息的理解,以及对抚平战争创伤的内心渴望。 |
|
唠唠叨叨 |
|
战争对社会、人民的摧残,通过一个回忆之盒慢慢揭开,释放。但人物细节不够,情感铺垫欠缺,只是有几个画面还挺美的 |
|
战火中的手帐拼贴女孩的故事。手帐人觉得记录生活真的超级有意义,且不记录真的记不得生活发生了什么。还有连拍照片变成动态那段真的绝了,太喜欢拼贴式视觉表现青春最快乐那段的设计了。也感觉相比于照片,现在的vlog还是有很大的优势啊。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我的世界消失了”,觉得非常心碎,和黎巴嫩告别,也和自己快乐又破碎的青春告别,以至于主人公最后重回故地的那种欣喜,令我感动到哭泣。 |
|
@LFF, Montages |
|
想说的太多,一个没说好 |
|
在教堂里回眸那一刻结束就好了。 |
|
要是整部片都是由「缺席」的女兒視角主導該多好,結合私人日記、錄音帶、菲林照片、新聞報導等原始記錄素材,於虛構與真實之間遊走,逐漸拼湊、想像出成長於亂世的母親年輕時候的故事,還是移民第三代對印象模糊的家鄉(黎巴嫩)上世紀戰禍歷史的追尋與思索,同時也是一個重新審視自我身分認同/定位的機會。可惜自後半段母親視角接手後影片就變成純粹私人的動盪青春回憶,虛實交錯留下的罅隙被母親濃烈的情緒填滿和確定,當中的曖昧性通通被抹殺,而作為游離的「想像者」女兒則徹底淪為幫助母親重拾紛亂時代記憶的工具人,結尾與母女倆結伴回家鄉,與昔日好友重聚一場更是有種在看內地歌頌「歲月靜好」雞湯片的感覺,太糟糕了。 |
|
结尾的重逢太三流。 |
|
#71 Berlinale compétition# 移民政治伤痛类型,怎么看怎么会想起去年戛纳片单里面麦温的ADN,对于用各种技巧所展示的黎巴嫩怀旧段落会觉得耳目一新,但还是赘述过多,没有余韵 |
|
同为黎巴嫩内战题材,同样都使用了花里胡哨的媒介奇观,远不如《不一样的天空》。母女的主线完全无法让人进入,也不觉得对故事的情感建立有什么帮助,感觉只是生编了个壳子来套。 |
|
SIFF14#花费长段时间构建,结果却差强人意。为什么不直接启用纪录的形式?为什么要设置这么多的形式张扬的瞬间?其恶劣程度远胜过于《盛夏》…比较可惜。 |
|
HKAFF 叙事技巧虽然略显平庸,但调度的水平无疑是在线的。故事的情感充沛,三代女性组建成了一个由战争作为奇点的编年史,当历史卷轴打开,战争带来的非人道的原始之恶散落在每一个人身上。导演在影后的访谈上说:“最后一幕太阳升起又落下,预示着我们的历史还在继续,我们在剪辑这个影片时,贝鲁特发生了大爆炸,随后政治和金融危机接踵而来,即是此意,但我们仍在不断的重建,作为黎巴嫩人,我们拒绝东方主义,我们要争取到讲故事的权利。” |
|
对于喜欢收集照片的我来说,记忆弥足珍贵!不管是痛苦,还是快乐~ |
|
标记 |
|
战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