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既是对美国当时社会生态半纪录的影像志,也是对媒体行为本身的强大反讽。男主角一开始就拍摄了一场严重的车祸(而且他完成拍摄之后才叫救护车),结尾他却成了另一场严重车祸的受害者,成为了被拍摄的对象。前后两次摄影机丝毫不介入事件,保持了真实但却冷酷和无作为到令人发指,这样的真实有何用? |
|
故事不强,更多是为了串起社会运动实录,角色在其中游走达到虚实结合。对媒体在事件中的位置亦有犀利讨论。最后的镜头对准观众,难怪中间还提到《轻蔑》。 |
|
比起所谓媒体冷酷的主题,仿法新浪潮的技法,这部伪纪录片更像在讲美利坚政治狂躁时代大潮中的“女无所依”。斯科塞斯电影熟面孔弗纳布鲁姆饰演的女主人公艾琳,老家教书的知识女性进城后却不被承认从教资格;对儿子灌输男人一家之主女人只是陪衬思想的前夫抛妻弃子不知所踪;与媒体从业的男主邂逅仿佛一见钟情对了心境谁知最后……三星半 |
|
4.5. Past and present, fiction and reality, the personal and the social. "The whole world is watching." |
|
有意思,又是真实和虚幻界线模糊的片子(最后黄色衣服的女主角在暴乱的人群里走真是带感),动荡不安的芝加哥。对媒体人的讽刺很犀利,开头结尾的对应以及——最后导演现身,把镜头直指观众!酷! |
|
看了近两个小时的版本 收尾呼应烘托媒体cool的伦理主题 主角可以被看作是一个hot的与冷媒体不合的温情人 68芝加哥与美国给足了庞大又极富历史意味的群众背景 电影以男主为线索深入68年的芝加哥将自己深深扎进那个躁动与反叛的年代生活 在大街小巷贫民与政治精英社会问题与流行文化等等的纪录影像中饱和 |
|
黑女人拦住门说,下面来讨论一下我想要的;枪店老板声称怎样用枪是个人权利;摄影师觉得单位电视台正变成暴力研究专业机构;10岁的小男孩在枪和鸽子中间选了后者,“我从不偷窃”,他愤怒的喊到——他长大后一定会没事的,但这个社会却没有一点变好的迹象。People say in a big country dreams stay with ya, well I don't want those dreams. |
|
电影的中心问题是如何平衡客观观察和主观参与 后半部分的实验是好莱坞梦工厂流水线的反转 和GIMME SHELTER一样有历史保存价值 |
|
勉强及格。手法上有很多致敬并受新浪潮影响的地方,《蔑视》和贝尔蒙多等等乱入。故事比较弱,能称得上故事线的就一记者的职业挫败以及他跟一个单身母亲的感情推进。重点还是串联60年代混乱的政治世相,临场感比较强,但是也没揪住什么大事件,音乐和摄影环节都不错,反思了媒体客观,也有煽动性。 |
|
拍摄手法真是新颖,真实与虚幻的结合,新闻人的伦理教材,故事的漏洞百出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观众与电影创作者都将自己与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融为一体了。 |
|
影片由车祸开始,又以车祸结束,最后一个镜头里观众们凝望摄影机的镜头,除了黑暗还能看到什么?影片里借助各个角色的口,抒发了很多对于媒介的思考,电视是什么?摄影师的ethics是什么,记者需要保证被采访者的安全吗?可以和警察分享视频吗?采访是变形剥削吗?新闻是真实的吗?还是电视台的propaganda?影片里的许多纪录片式片段捕捉了美国60年代末期的社会运动,越南战争、种族平等等等。总之,这部片子包含了很多有意思的观点,是一个社会时代巨变之下,社会观点碰撞而出的杰作。 |
|
虚构的人物在实际的环境中,参与和目睹了整个媒体拍摄下的事件。以男主的记者身份直接控诉了媒体与国家机器勾结,侵犯民众隐私权利的真实情况。女主尴尬的居住工作环境让人感叹贫民区底下如黑人的歧视,从没被真正重视。2020-12-13重看。讽刺电视媒体对边缘社群及个体的利用,虚伪的包装下是利益的收割。摄影机记录者和寻子不得的母亲的车祸是残酷世界的写照。影片的手持摄影和纪实手法的契合度确实高。 |
|
虚构故事卷入现实洪流的概念很不错,也能理解导演与当时所有人一样都在混乱的时代面前迷失。问题是前半部的虚构部分编得也太他妈的没劲了,一些对戈达尔技法的模仿也很失败。看过这些蹩脚二手戈达尔之后才能更真切地觉出戈达尔本尊的好,他在叙述和议论之间的流畅转换和相互平衡可不是什么人都能学来的 |
|
政治电影也可以拍得很酷。相比名词术语堆砌,这样的影像更能帮助我理解政治与传媒。 |
|
leah zhang rec / 太好了!getting to the core/bane of american society through a kaleidoscopic docufiction approach. multiple characters and storylines weaving together which makes the audience come in and out of the fiction / emotional throughline, documenting social realism while maintaining fiction narrative. Genius!! 风格很受法国新浪潮影响 |
|
没有影像记录的故事,只有故事记录的影像。 |
|
A bizarre, yet sentimental glimpse into the 60s. |
|
对比着《好莱坞往事来看》 秒杀之。左翼美利坚。 香港范例。 |
|
作为故事片结构很松垮 人物建构也完全不够 作为伪纪录概念尚未成型的年代 本片的姿态在真实与虚构间摆出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其意义好比娄烨在拍出某片的时间提前十五年 摄影机的“在场”以极其反动的姿势伫立在电影评论的盲区 抓住了嬉皮年代的最后一抹亮色 |
|
仍然记得当年看的时候说带给我的那种基于真实性以及现代社会的焦虑之中的,可以直击心灵的震撼。重看的时候,因为她在真实性方面反映的部分缺失以及自己思想的逐渐变化(也许是进步)在后期俨然少了不少趣味(对比奥逊威尔斯的电影赝品来说,尤其如此)使得这部电影我只能给个四星了。如果在虚构与真实之间再多做些调整的话,应该会更好,不过这样的话,独属于他的邪典气质,也就没有了。 |
|
8.5 让人梦寐以求的创作自由 |
|
黑人民权运动、反战游戏、刺杀肯尼迪 记录了美国社会在那个时代的方方面面 但是故事真的没多大意思 形式大于内容的伪纪录片 最后部分用摄像机记录了一场真实的暴乱 巧合间将故事和真实暴乱合为一体倒是很棒 |
|
出乎意料的好看 与一般伪纪录片不同的是 纪录片形式的片段均取材真实 主线故事穿插于其中 让观众身历其境 与那个动荡混乱的年代融为一体 本以为结尾导演会让主线故事变得温情以平衡暴动带来的冲击 结果摄影机转向观众 medium cool的讽刺意味不言而喻 被害人和冷眼旁观者可以是同一人 |
|
3.5 One-of-the-most-underrated-things-ive-ever-seen |
|
虚构和Cinema Verite缠在了一起,不时出现镜头里的人物与摄影师和导演直接对话的情况。女主角穿着小黄裙在Democratic National Convention的暴动人群里走动的样子还挺美的说。 |
|
最后的20分钟是本片的精华所在,美国“直接电影”运动和美国“新好莱坞”运动的精髓,手法和精神在这里得到了完美的结合,记录片和剧情片的边界被模糊了。ps女主有撸点~ |
|
Its very cool
|
|
基本上可以当个社会纪录片来看,男女主人公的故事线只是起到串联一系列社会事件的作用,越战/民权运动/肯尼迪遇刺/总统大选,如实记录了60年代末芝加哥城市里弥漫着各种动荡不安因素的社会面貌。 |
|
2.5 从主动拍摄一场车祸开始到自己车祸结束,既让人扼腕又像一种嘲笑。本来是个人(摄影记者、民众个体)与集体(电视台、FBI、国家)的对照结果格局突然变成了找儿子,最后半个小时转折既空洞又莫名。但是看到了60年代还没有那么多大高楼的芝加哥。(Anthology Film Archive Maya Deren Theater) |
|
除手法外,最直接的解释了冷酷媒体的含义,他们是有剧本的,等剧本已结束,大家又回到了日常的生活中,没有人会在乎真相2q |
|
三星半,这个拍摄方式很有意思了伪记录的真实与虚实结合人物穿插其中政治的控诉冷酷的媒体却很浪漫的爱情。结尾女主黄衣穿梭在暴动和武力的人群中茫然的寻找. |
|
松散的剧情结合伪记录的形式,看似很碉堡,实则没意思。对那个年代的美帝社会有兴趣的可以一看。 |
|
发自内心的觉得太好看了 documentary和fiction的巧妙结合 加强了真实感又有电影的美感 芝加哥作为种族分离明显的大城市 近年来又加强了政治意味 城市中的贫民窟及乡村平静悠闲 城市中传达的自由平等理念及在乡村父权传达的保守思想 60年代蓬勃的社会运动现在看来真是酷啊 即使可能没有用 但还是要发声 |
|
"韦克斯勒的电影风格并不单单就是“纪实”这么简单。《冷酷媒体》的电影风格非常繁杂,除了“真实电影”所追求的那种直接摄影外,韦克斯勒还将卡萨维茨式的独立电影即兴创作风格和戈达尔式夸张、抽象的新浪潮风格结合起来。韦克斯勒对媒体旁观者的态度感到失望,他们实在是过于冷酷了。" |
|
一度无法判断这到底是纪录片还是故事片,又或是两者皆有?将镜头朝向观众,一切都交由其判断。 |
|
COOL MEDIUM。但真的不知道怎么批下来的这种电影 |
|
摄影大师韦克斯勒的导演作品,每一分钟都在教我怎么调度。
可惜最后非要加段画蛇添足的录音作为结尾。我觉得片子里面最好的就是选了女主角这个“局外人”视角去展现那个动荡的60年代,显然导演对公权力和民运各大五十大板,这种思辨性非常超前。恰恰就是那段录音,导演还是对民运有些恻隐之心,看似这没啥问题,但其实让这么棒的一个社会观察视角失效了。 |
|
#2021年观影第100部#3星半,纪实风格与人物生活的交叉剪辑,旨在表现60年代末民主政治乱相所带来的深远影响,冷酷一词在片中的双重解读,相信指代的不仅仅是媒体。 |
|
5.0 纪实性视角进行艺术再加工的不彻底。似乎展现美帝60年代时代风貌的最佳影片还是《刺杀肯尼迪》啊~戈达尔《蔑视》待看。 |
|
罗伯特德鲁式的手持,卡萨维蒂兹式的即兴,戈达尔式的嘲讽,媒介伦理,激奋的黑人,迷幻的嬉皮士,以及面向观众的摄影机… |
|
2.5。时代政治群像。纪实与故事相杂糅。创作思路源自戈达尔的随心所欲。始于拍摄一场车祸,止于发生一场车祸。“我的电影涉及各种社会问题。其中最失败的几部,是我们试图深入其中,展现问题发生的原因。没人愿意浪费这个时间,他们情愿花30秒看别人被爆头。”“想诚实,首先得活着。”
|
|
一部政治电影。
哈斯克尔在这部电影中有力地批评了美国的媒体。
但同时将这个议题置于60年代广泛的动荡社会背景之下,展示了媒体是如何运作的:
电视竞选、政府利用媒体推行越战、媒体如何对真正惨痛的事实、社会问题和个体生命视而不见,
只顾报道刺激性的能够增长收视率的新闻。在男主的房间里,张贴着《筋疲力尽》男主角的海报和
那副越战用枪指着头的著名照片,暗示了他是个心怀理想的人,但是却被电视台给开除了。 |
|
电影首尾是最精彩的,但过程过于散乱,容易让观众注意力游移。在片尾导演将摄影机转过180度直对观众,相当震撼。想必奉俊昊的《杀人回忆》的片尾也是为了同样的效果,当然溯源的话,这个镜头应该一直追溯到1903年的《火车大劫案》中,片尾对着摄影机开的那一枪! |
|
无法欣赏伪记录 |
|
對傳媒應當如何實踐社會責任的議題,到今天仍然受用。最後20分鐘在真暴動裡面拍戲相當大膽。 |
|
虚构的剧情线主要是为了搭配真实纪录的社会时事,与伪纪录片和剧情片都不太相同,这样的创作方式很有力量 |
|
半纪录半虚构,真实电影 |
|
前半段有些无趣,后半段越来越有意思,能看到《窃听大阴谋》《电视台风云》这些在70年代声名大噪的政治惊悚片的雏形 |
|
酷爆了但可惜又差了一口气。影片致敬了不少60年代的戈达尔,于是好像毛病也跟60年代的戈达尔一样——总觉得片子到了后半段变得太正常了,但同时又不够正常,处在一个尴尬的交叉口。 |
|
濒危摇晃迷幻的时代因子,漂浮却永续的记录影像,在时代性的riot中,找寻真实和虚幻的界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