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贾平凹太重,梁鸿太轻,只有余华轻盈地游动 |
|
贾樟柯原定的片名是《一个村庄的文学》,后听到余华讲述的往事——小时候,余华见到的海是黄色的,于是他跳入海中,往深处游,想一直游到海水变蓝——才有了现在这个片名。
这部纪录片就像一次“回游”,是一直游到大海泛黄——不同时代的几位作家向各自的故乡游去,追溯成长经历。
从这里我们也看到贾樟柯位置的变化,他的“故乡三部曲”都是站在故乡去讲述中国的,但当他完成从地下到地上,乃至成为知名导演,进而被体制接纳后,尽管他的镜头还时常对准故乡——山西,但其实他的身体和精神已经远离了。他只能越来越依赖于符号,去构建那个远去的刻板的故乡,却没法再像《小武》《站台》那样,依靠下意识的生命经验来完成讲述。
当他已经游到海水变蓝后,他还能回到那个泛黄的源头吗?
在这部纪录片里,我看到的答案是:回不去了。 |
|
#Berlinale70th 02# 说很多漂亮的话不代表这就是一部好电影,三星给的是余华和梁鸿本身的故事以及讲述。纪录片的真实本来可以更好的传达出来,既然有电影这么好的利器,就该好好想想如何用影像来传达,而不是鼓舞人心的话语。讲述的力量在每一处,而贾显然没有弄清楚。节奏奇怪,拼凑的主题篇章,做作的文学诗朗诵,近乎摆拍式的特写镜头,都大大削弱了电影本身的力量。我挺喜欢片名的,余华说要一直游到海水变蓝, 然后电影戛然停止的一刻,非常美,它近乎隐喻样的连接了中国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电影存在在这样一个不会存在的美丽幻想里,因为海水不会变蓝。 |
|
开头那位忘了哪位作家的女儿的采访好难受,那种语气,巨像我一个烦人的亲戚,高高在上自以为是的。好多文人的儿女光在镜头前或者书里谈谈自己的父母满足一些人的窥私欲就可以当作一辈子的事业吃喝不愁享受光环了。 |
|
首映到晚了,结果坐导演旁边看的:) |
|
不碰一些历史,就会显得隔靴搔痒。 |
|
说着“只要给我发表,我从头到尾给你光明”的余华,也说过“还记得当时张艺谋时常说原作里的什么细节要改动,审查才能通过。看他胸有成竹的模样,心想他如此了解审查制度,对他十分钦佩。可是张艺谋拍摄完成电影后审查还是没有通过。我不再钦佩张艺谋,我钦佩审查制度。” #Berlinale2020 |
|
一部人物访谈纪录片,最喜欢余华的段落,最接地气,贾平凹的段落太文邹邹,第一个贾家村方言听不懂,最后一个段落煽情太过了,无法共鸣#70届柏林第一天第一场 |
|
Berlinal Special
内容太琐碎了,不怎么紧密每一章都像独立短篇,有感情朗读课文蛮出戏,配音确实有点“抽象”。
但是蛮幸运买到的有映后的票,听导演聊了聊对这个电影对文学对音乐和对中国社会的浅谈,最有意思的是,出来能听到大家还在聊,真的是电影节好美妙的地方。
有这样的电影真好,有这样的导演真好。 |
|
只看余华就够了,余华值得单独出一个纪录片 |
|
找一帮作家狂聊个人的翻身成功学,很难理解科长干这件事的初衷是啥 |
|
柏林电影节现场观感太棒了,科长最后还有问答环节。太散文了,太美了,太平静了。 |
|
余华也太有趣了吧 |
|
余华对死亡的感受是太平间里的凉爽,贾平凹对疾病的感受是感冒针头的痛觉,梁鸿对人情的感受是父亲口碑由盛到衰的转变。王亦梁已经不太会说河南话,但语言的记忆早已根植于基因。我们生在哪里,一半就已经死在那里。出名就是有了约稿函,出嫁就是为家族牺牲,一直往蓝色里游,就是往那生生血地里回溯。 |
|
没有余华这片没法看 |
|
余华直接把我从熟睡中唤醒。 |
|
名字似乎比内容好 |
|
Berlinale 主题不清晰,感觉科长最初是想拍吕梁文学季,拍着拍着素材差强人意不小心跑偏了。余华的段落笑声此起彼伏,疯狂贡献神吐槽和金句,还随口贡献了影片名称。只看过《活着》,也不熟贾平凹和梁鸿,不认识马烽的观众看这个应该体验挺差的。之前还幻想过能在柏林看到涛,结果连影片里都见不到,不开心! |
|
我喜欢那些尴尬的诗朗诵,因为这正是文学落入现实的真实反应,矫情,做作,还有些生硬,但是却带给普通人美好的幻想。海水不会变蓝,就像生活永远不是诗,可文学却永远存在。 |
|
五星感情分。作为一个武汉人我这个时候被乡土情结一击就倒。然而贾导说游到海水变蓝是相信一切会越来越好,我却是无论如何无法这样乐观的,我胆小懦弱又自私,只能一直游一直游,远离这一代又一代不休止地折磨着这片土地的荒谬。 |
|
如果说从前的科长是俯伏在地刨开泥土寻找根在何处,如今的科长则是躺在吊床上啃着果实怀念根的模样。老人、农民、乡亲的脸属于品牌的Logo,文人的嘘唏为其站台,终落脚于我们要归功这个满目疮痍的时代成就了所谓“乡愁”。前有《北京文学》报销车费邀请余华赴京改稿,现有“吕梁文学季”节省经费聚齐名人排队街采。最夸张的是梁鸿大姐读信和撺掇儿子用方言自我介绍两段,我仿佛看到了董卿的脸在摄影机背后泪水涟涟。 |
|
一个村庄的文学 = 一个中国的文学。余华太有意思了,一个人就可以讲两个小时; 梁鸿的部分有触动中国人共同记忆的真挚情感。她儿子对姥爷的问题切实地戳中了我,是年轻一代对历经艰辛的祖辈的惋惜。片名出现得恰到好处,从农村看中国,看世界; 从海水还是黄色的部分向外面的世界游出去,一直游到海水变蓝。 |
|
贾樟柯第三部口述历史群像纪录片。本以为就是一部采访影像,看完18个章节的错落编排才发觉,它或许是贾樟柯视野最广、最具野心的作品之一,通过5060乃至00后的讲述,透视整个中国的现代发展史。从吃穿住行到婚丧嫁娶,从饥荒年代到经济腾飞,从个人/家庭记忆到集体记忆...一开始节奏迟缓深沉,口音听不太懂,到最后在北京长大的男孩已经不太会河南话,表达方式也比较现代。口述本身就是历史变迁的缩影。或许因为讲述主体都是作家,他们的表达天然带有感性和浪漫。最典型就是余华那句“一直游到海水变蓝”,很美,余韵无穷,也难怪被拿来做了片名。听说贾家庄现在挺文艺的,片中请村民念的诗倒也别有风味。余华老师真是太好玩了,人豁达又有趣,讲述节奏也很好,从他一开口观众就开始笑个不停,强烈推荐余华老师参加下届脱口秀大会。 |
|
有人说诗朗诵太刻意做作,我恰恰觉得那样突兀不自然的朗诵才更真实,生活中的人都不是朗诵家,真实的人口读出不真实的美妙文章,这样的刻意是很恰当的。 |
|
余华的段落极好,他的情绪、他的经历、他的一切似乎都是温柔的。贾平凹部分最劣,农村企业家的精神头扑面而来,开篇和女儿的谈话又透露着一股大腹便便的恶臭。//吕梁文学季的番外,本就是随意之作,更像贾樟柯的镜头随笔。 |
|
由贾家庄和吕梁文学季,引出共和国文学三位代表人物的访谈录。序幕的老者讲述,由于语速零碎,关键词提炼,会感到较为难以进入,但中段余华的文学初登场,梁鸿提供的感性讲述都相当动人(尤其是姐姐读信),以食粮饥饿和文学收获做一个时代对证,来处与归途,皆为村庄故土。 |
|
倒是不难看,但是没搞明白怎么选的这三个人组成一条文学史的脉络。贾导特征式的镜头平均地扫过人民们平均的脸,给人一种平均的社会主义想象。 |
|
贾平凹有点装,余华的故事太老,梁鸿讲的是自己身外的东西。
近海的黄是故乡的泥沙,曾经向外游到海水变蓝的我们,仍会被潮水裹挟回来。 |
|
每一个女性,都绝不能为了做好一个妻子,一个母亲,一个女儿,而耽误了写诗。 |
|
三星
两星给余华,余华真的太会讲故事了。以及余华最后的点题。贾导难得拍一次这么散文诗意的镜头。
一直游到海水变蓝,游不到的,但是仍有一种动力驱使向前游,这就是时代的力量。
最最最尴尬的就是每次都要配一段作家写的话,然后读出来,配上那些镜头,真的尴尬坏了,我人都给看懵了。 |
|
影片最后一个章节,余华道出了片名的意义:在他的阅读经验中,海水总是蓝的。——其实无法精准地定义这部贾樟柯导演的新作是“口述历史”或“文学纪录片”,它更多地着眼于通过文学关照农村与土地的真实图景,将客观的时间线索与主观的生活性主题交织。抛开这些“作家”的外壳,让他们在镜头前讲述自己的成长经验、家庭往事、以及可爱的回忆(余华的叙述部分在平遥影展现场又屡次报以热烈的掌声),分享他们与普通人民一同度过的饥饿、穷苦。在放映结束的交流现场,梁鸿女士说她觉得十分荣幸成为万千面孔中的一部分。这是影片具有的最为动人的力量。记录农村、记住历史的声音仅仅只是这部影片使命的一部分,更为重要的在于,它映照出每一个我们的原点。即便新时代的我们,城市的生活经验已经成为习惯,但乡土,依旧是我们的“血地”。 |
|
看到余华这一段会笑
看到梁鸿这一段眼睛会湿润
|
|
章节式、过场空镜、喧宾夺主的配乐,这些失败的建构方式跟《掬水月在手》如出一辙。频繁的章节划分如《十三邀》般逻辑不明,且是一种情绪的打断;曾经对面孔的生动捕捉再次坍缩为景片的描摹,而段落间喷涌出的驳杂音响,也与《小武》的生成有太大不同;让群众在外景朗诵,是把文学造型化,更如王小帅《我的镜头》般失真。吕梁文学季的由头,接着进入贾樟柯一贯的以点带面的野心:从贾家庄,看全中国。但在选取的三个作家身上,既没能看到诉说身世的必要(仅是应对名导采访),也没看到文学史的风景。如此散淡的结构和主体,根本无法达成《海上传奇》式的有力表达。贾平凹一句“写诗之前先做好母亲和妻子”的规训,再度把他的厌女表现得淋漓尽致,而在一旁俯首帖耳的贾浅浅,也正是上野千鹤子说的“父亲的女儿”,选择接受压迫而亲近资源。 |
|
Berlinale Special 非常敷衍,结构诡异,开头30分钟跟后面的采访严重脱节,看来是资本影响。也就余华还比较有趣,但讲的也是万年老段子。摆拍读书和强行给汾阳安上肖斯塔科维奇拉赫玛尼诺夫和烂大街歌剧唱段也是毫无品位可言的故作姿态。假优衣库logo高亮。 |
|
余华:“只要给我发表,我可以从头到尾给你光明。” |
|
很难看到一部电影有如此强大的底气,以文学为主线,以电影为形式,讲述新中国七十多年历史的变迁。拿着锄头的贾家庄村民也能念诗,几代人的口述历史也可以是电影。《一直游到海水变蓝》是一部足够厚重的电影,以十八个章节,50年代、60年代、70年代的三位作者的口述为核心,以他们的亲身经历与三段式的结构折射出这个时代中宏大的历史潮流。
其中又以余华的段落为最佳,观影时全场不断传来欢笑和掌声。沉重的历史进程不一定不能以单口相声的形式口述,正如余华曾经说过的那句:“只要你给我发表,我从头到尾给你改到光明。”不失为对投稿经历的一种调侃。
而最终梁鸿的段落又给电影增添了一丝温情的色彩。从家庭到时代,从微观到宏观,一切都向着好的方向发展,一切都在孕育诗意。似乎正如片名所言,一直游到海水变蓝,游到一片更广阔的世界。 |
|
贾科长也太鸡贼了。攢了个吕梁文学季,找几个人说了几段不搭界的采访,搭配几个底层人的大特写,几段普通人念的酸句子,从余华那偷了个标题,就敢打着纪录片的名号来卖钱。浪费我生命。 |
|
可不可以单独给余华拍个纪录片 😂 |
|
10年前,「海上传奇」讲的是城市与电影,10年后的这部则是讲的乡土与文学。同样是普通人与名流,过去与现在,正好构成了一体两面。当然了,本身就作为“小镇青年”的贾樟柯毫无疑问是有一定程度的夫子自道在里面的。不知道是不是有意呈现,男作家与女作家视角的差异可以说展现的很明显了 |
|
好不好看,有没有价值,结构啥的我就不说了。这“纪录片”有一个镜头,当讲述者回忆起父亲老穿一件白衬衫的时候,废弃、坍塌的房屋外,突然挂了一件雪白的衬衫。我必须要知道,这白衬衫是谁挂的,是摄制组挂的还是讲述者挂的,还是天上飘来的。有知情者请告诉我,谢您。 |
|
天哪贾平凹看得我严重不适,我需要一个余华纯享版。全片最喜欢的镜头就是片尾余华在海边一边说话一边走,他的眼睛亮亮的。 |
|
无论好坏,都是五星,就因为他还记得那些逝去的东西。很欣赏贾樟柯的一点就是拍“逝去”,逝去的县城,逝去的三峡,逝去的文学,逝去的土地。他的影像能穿越时空,带你感受时代变迁下的中国。 |
|
两位男作家诉说的历史都是自己,一位女作家诉说的历史全是别人。人的感受力和观察世界的角度或许天生就是不同的。我们都喜欢余华这样轻盈而冷漠地走过人间百态的人,但或许正是梁鸿这样滞重而悲悯地体恤着身边人的人才连接起了世界。 |
|
没有出现挥舞着白纱的赵涛就是最大的胜利👍🏿 |
|
狗屁纪录片。无非是一篇高考三类文,但特别喜欢一上来堆砌题记和瞎分章节,段落必须要一句一行,然后把名人事例一背,结尾扣一下题which means把题目抄一遍,完事了。“一直游到海水变蓝”终究还是一个出去的动作。 |
|
#70th Berlinale# Berlinale Special.去年平遥电影节期间预告片循环洗脑播放到能背下来,所以里面贾平凹、余华那几句剪进预告片里的台词一出,竟有遇见久别重逢的老朋友之感。看了片子就知道为什么改名,因为这部片本身显然是吕梁文学季的附属产品,科长拍之前很可能都没怎么想好结构,最后拍成了一个“从乡村走出来的作家”这么一个成品。影片从山西贾家庄起笔后转到西安、海盐和邓州,格局不小,也有很多佳句,余华的段落相当之精彩。赵涛老师虽未出镜但担任监制。 |
|
贾科长。每次的作品都以一种难受尴尬的方式呈现,却每一帧聚焦到最远处都是真诚,让人讨厌不起来。以最平白无力的采访形式出现,我想这难道是科长版本的十三邀;余华讲年青故事,我想这难道不就是一篇趣味随笔;拍到梁鸿哭,我也哭,一边哭一边想此等煽情也太粗暴了吧;梁鸿一句一句教儿子讲方言,太plane了,没有意义,尴尬。
然后余华走出来..“我就想一直游,一直游到海水变蓝。”突然一切都有意义了。
人如何从土地走出、从村庄走出、从过去走出来;如何在黄色的海水中试图靠自己探寻所谓的蓝,也要记得起点。 |
|
贾平凹到哪都想当爹 三星全给余华 |
|
贾樟柯是真正的爱国者,他在意这片土地的魂。 |
|
大象点映 @ 影城。印象深刻的是余华和梁鸿,前者的幽默感染力极强,很难想象出他是写出《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这类作品的人,不过每个人都是多面的,乐观里也许都藏着深深的苦难;后者则能感受到生活在她身上留下的浓厚印记:提起母亲和姐姐便想落泪,我也差点跟着流泪,生活有时让人如此委屈,委屈到仅仅开口都是那么困难。(贾平凹这种人真是爹味浓厚,眼神也不想给。)从贾家庄开始,以章回式逐渐铺陈开当代中国乡土文学的缩影,多少中国人的命运和村庄紧紧相连,片尾余华那段话真动人,也是本片片名出处,我想这就是文学的魅力,我们徜徉其中,向前游去,直到一切变得豁然开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