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开始我俗气地以为女主会像卢旺达饭店的经理,与联合国配合救走一大批难民;看到一半的时候我乐观地预测女主偶遇的学生是“塞尔维亚辛德勒”,利用职权至少放走女主一家;甚至枪声响起的时候我还心存侥幸,脑补小儿子能像Dear Comrades中的小姑娘一样奇迹般生还;直到女主站在满厅骸骨中间,我才羞愧地醒悟,任何对战争的浪漫化想象都是极其荒唐和无知的。 |
|
男人们找各种理由:种族的、民族的、宗教的等等相互残杀吧,因为他们没有孕育生命的能力,但难道还不会摧毁吗?这样都可以夺得对他人的主导权,可以找到存在感。 |
|
这些获奖电影现在功利性越来越强了,故事基本就是人性套路 |
|
1. 一车又一车手无寸铁的平民被大巴拉去“安全区”,就像一笼又一笼的牲畜被拉去屠宰场。好戏上演的意思是机枪扫射地开始,而战争过后在同一个场馆刽子手却可以和自己的后代其乐融融于一堂。2. 无能无信懦弱的联合国及维和部队竟相信种族屠杀军队的“保证”,而在有能力庇护时把平民直接踢出去。去他妈的维和部队和荷兰上校!3. 一个女性在面临困难和危机时保护家人的坚强和决绝,与尸首相认的悲痛,没有过度宣泄情绪,但我已经泪流满面。4. “斯雷布尼察屠杀”发生在95年!95年啊!二战都结束50年了快!任何种族歧视种族仇视都应该被消灭,难道历史还不够血腥和悲痛吗? 5. 就像谢飞导演说:电影是可以再现历史,提醒人们记住过往的。 |
|
老实说,我从这部电影中可以获得的信息、警示和启发太少了,除了联合国维和部队的无能,大部分内容都是在重复我们对此类事件的认知。对于历史惨剧的重现,我已越来越不相信这种剧情片,很多戏剧化的处理会影响我们对真相的了解和判断,就像本片,人物都是脸谱化的,正邪的评判太容易。去年被主流影评人吹爆,metascore 有96分。她也许满足了美国影评人对欧洲的幻想,但在大屠杀题材影史上,实在算不得佳作。 |
|
去他妈的联合国!去他妈的维和部队!去他妈的那个弹钢琴的荷兰上校!去他妈的姆拉迪奇和塞族军队!去他妈的受害者和刽子手共济一堂其乐融融的结尾! |
|
对于杀戮者而言,死者只是数字,有时连数字都不是,而对被杀戮者的家属而言,那是心脏上的一个洞。最后去看,一切有什么意义?杀戮者占据了自己的旧居,所有人的后代都在一起跳舞,像什么都未曾发生。生活恢复到一种世俗琐碎之后,一直追问的人都像是病人。可那些人怎么可能遗忘呢? |
|
观影过程中,恰巧得知了今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国际影片)最终的提名名单。
观影完毕,各种叹息。
纵向上,同题材,同历史,同类型作品,比之近二十年前的最佳外语片《无主之地》,少了太多太多太多深邃与细腻,只像一本时隔多日的流水账似的日记。
横向上,做个很不恰当的对比:
北欧中年危机的《酒精计划》死了1个人
东欧火灾牵扯出层层腐败的《集体》死了27个人
东亚校园霸凌的《少年的你》死了2个人
中东难民题材《贩皮的人》犹未可知
本片,官方数据死亡人数几千人。
另外,和本片剧情特别相似的《亲爱的同志》居然落选。
我不想也不愿意以此来推测最终,我只想说:人类啊,快点的原地爆炸吧 |
|
用不恰当的特写提供观测恐慌的切口,即是剥削。于是整部电影也近乎另一种从窗口观赏的“大片”。倒是从翻译这个身份进入是有趣的,替恶行传声却又无法发声,混沌的工具人。 |
|
更准确的译名应该是“阿依达,你往何处去”,典出《新约》。跟暴虐的军阀、无能的维和部队比起来,女主就像是受难的圣徒。临近结尾时有人发生口角,散场时大吵了起来——电影院里的人跟电影里一样仇恨自己的邻人,简直就是黑色幽默般的讽刺 |
|
大屠杀中女人的英雄主义,以及屠杀后女人独自面对战争的后遗症和荒谬。1995年离现在并不遥远,这部片警示我们民族主义的抬头,以及任何权威机构的不可靠性。 |
|
siff 寂静的片尾曲中,两个各执一词争执不休的观众和左顾右盼默不作声的影院工作人员,诡异地形成了这部电影所描述的某种微缩模型 |
|
终于有影片聚焦1995年波黑的斯雷布雷尼察大屠杀了。8372名男性穆族平民死于塞族武装分子的卡拉什尼科夫步枪下,姆拉迪奇的演员与本人简直神似,他的大塞尔维亚主义在接受采访时都几次说漏嘴。无能的荷兰维和部队简直就是帮凶一样的存在,枪声像鞭炮一样噼里啪啦响起时,那些塞族小孩甚至还在踢球。历史掩盖不了悲伤,绝望的艾达在骸骨面前只能靠残破的衣裳辨别孩子,昔日的刽子手却住进了他们的房子。如今塞族共和国在发生大屠杀的东波斯尼亚仍是政治实体,当地穆斯林的比例已经由当年的30%锐减到不足10%,但他们依然还在坚守“家园”。 |
|
本片再次触及历史之殇。从联合国雇员普通翻译员的视角,以营救家人为剧情主线,剥开波黑战争外壳,暴露残酷践踏撕裂生命的肌理。艾达奋力营救亲人、争分夺秒的运动镜头让节奏和情绪始终处于满弓绷弦的紧张焦灼中。矛盾升级后仍然制造存活期望,但屠杀中的空镜才是真正的高潮。战争机器启动后的失控是必然的,面对敌对双方和民族怒火,所谓维护正义的维和部队,也只是无所作为和利益倾斜。岁月已逝,痛定思痛的情感反刍,在无辜的骸骨中迴转。 |
|
视角很独特的片子。我以为既然使用了单人物的封闭视角,就可以把历史的暧昧性进行到底。影片中段有个工作人员看到塞军押解了几个人出去,后来就传出了塞军枪杀平民的“谣言”,我觉得这种暧昧性是很迷人的。 |
|
7分,视觉比较独特的切入点,一部合格的命题作文。无能即无为,沉默即帮凶,联合国在影视作品里的形象,一贯如此,事实亦然,花瓶一座,小丑一枚。不禁联想起同是波黑战争的《无主之地》。 |
|
能谈失去的幸存者,旁观者。留下来收拾废墟、建立新生活的人,只有女人。战争和生活并无区别。 |
|
以一名联合国雇员的角度去解构这场战争中的冲突,相对于直面战场的血腥,战争背后流离失所人们的命运亦是悲惨。当一名母亲,一点点了解到残酷现状,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家人踏上亡命之路,这样的伤痛又是何等撕心裂肺。最后的那个镜头,剧院外的孩子还在踢着足球,而剧院里传来的是不停的枪声,整个画面静与动的巨大反差,简直让人无语凝噎。 |
|
手无寸铁任人宰割的波黑裔难民、塞族军队的杀戮、联合国维和部队的懦弱、国际社会与「公理」的缺失,作为第三世界无人问津的悲剧,拷问的是全世界的「良心」,不过这种叙述和人物设定并没有比辛德勒名单、南京大屠杀高出多少,对于人性、战争中的种族灭绝批判还是如同通俗剧一般毫无长进。 |
|
震撼并且不知道如何去精准形容感受的揪心故事,力度释放得很猛烈;在这样一个无比深重的历史背景下,女性在这起事件中的角色、抉择与力量,都逐渐构筑了Aida在这起事件中的亲历。始终坚持用她在职位下的“小”视角,去体察这段仍然不能被抹去伤痛与余害的“大”事件;不止是留下纪录的数字,更是万千被撕裂和永久被掐断希望的家庭。想要帮助家人活下去、也要尽可能平静完成所有听来发怵的转译和传述…漩涡中的主角,是无比脆弱又必须勇敢。所有记忆、畅想、情绪都留在了过去,旧照片是唯一提醒和推动着她继续下去的方式;这样的情绪动人,并且衍生的批评和警示可能更为重要。 |
|
1.又见一部制片国家/地区多达九个的电影,与曾经看过的《狗镇》《善意的背叛》《尤里西斯的凝视》相当,但不及《黑暗中的舞者》;2.联想起自己曾写在《无主之地》条目的观影记录:电影不仅可以用来娱乐,也能拓展见识、学习知识。因为《艾达,怎么了?》,我才得知「波斯雷布雷尼察大屠杀」事件:1995年7月11日到22日,波黑塞族军警以及南联盟派出的军警突袭并攻占了斯雷布雷尼察,在接下来的11天时间里对当地8000多名穆斯林男子和男孩进行了杀戮。波黑塞族政府一直否认发生在斯雷布雷尼察的屠杀事件,直到2004年6月才终于承认。…… 3.本片根据真实事件改编,部分人物、场景和对话,基于创作和剧情需要进行适当虚构。4.昨晚看了第93届奥斯卡奖提名名单,56部提名作品目前看过27部?在颁奖结果出来之前要开始逐渐补片了。 |
|
回避了对于斯雷布雷尼察屠杀中绝大多数暴行的直接描绘(否则正常人都受不了,否则联合国蓝盔部队会显得更加不堪),而聚焦于一个妻子和母亲的绝望的挣扎过程。关于这段历史,《民主的阴暗面》一书中,有这么一段文字令我印象尤其深刻:“有30%的波斯尼亚塞族人断然不同意(种族清洗),而有60%的人‘同意或者糊里糊涂地随大流。他们由10%的持枪者和控制电视塔的人带领着。这就是他们需要的一切。’” |
|
女性视角并不独特但确实相对而言比较少见//从女性角色出发的战争叙事看起来更加柔软和细腻 主角的身份设置使她看似能够先行一步但往往是力所不能及 这种无力感加重了柔软的气质//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戏剧化处理 多少还是集中了叙事矛盾 |
|
关于屠杀的沉重历史题材影片已经很难有新意了,本片没有选择全景式或正义一方的视角去讲述这个故事还挺好的,一个想要拯救家人性命的女人,看到了政治丑陋的一面,故事节奏很好,开场就很抓人,结尾也让人叹息 |
|
too painful to watch |
|
1995年7月11日斯雷布雷尼察大屠杀事件。无数血的事实证明,永远不要把全部寄望寄托于国际组织的调停,只有利益的瓜分考量,人道主义是仅存在于个人道德层面,不适用于任何组织和国家。 |
|
太绝望了,看电影的时候一直在期待着有转机,看完该片仿佛被生吞活剥一般。
女主角演技炸裂。全片毫不拖泥带水,紧张刺激感贯穿始终,最后是深深的悲凉和无奈。 |
|
文明下的摧毁,早已忘了怎么去狂欢。最心碎的事,莫过于看到最亲的人,化为骨架与灰烬。“我已经没什么可失去的了”——8372人,纪二战以后欧洲最大规模的屠杀 |
|
7.8 威尼斯第二部从女性视角看屠杀,两位女性其实都是被自己所信赖的“权威”所背叛,艾达作为传送筒更具有女性工具人的意味,片中女性生产,联合国女兵都在不同程度受到工具人待遇,所有的女性最终被蒙蔽双眼,甚至连鲜血,你都看不到。 |
|
只要和自己无关,就冷淡的可怕。就像狮子扑倒了某只羚羊,别的羚羊都停止了奔跑,就在不远处该干嘛干嘛。倒也有几只想做些什么,只不过看到大家都很淡定,于是就把冲动又压回去了。 |
|
看得太揪心了,是和《穿条纹睡衣的男孩》一样不忍再看第二遍的电影。艾达身在其中的撕裂、纠结和终而无能为力,带着观众一步步走向绝望。很难想象94-95年间发生至少两起如此骇人听闻的种族屠杀,一个卢旺达屠杀(《卢旺达饭店》)一个就是斯雷布雷尼察大屠杀。也许还有更多我不了解的人类惨剧,这正是电影这种媒介的力量吧。 |
|
任何语言谈论这部电影都显得苍白无力。并且电影本身也不重要,只是传媒。珍惜和平吧。最佳外语片。 |
|
电话那头上级官僚集体放假,形式主义谈判踢皮球推责,年幼的维和部队小兵被塞族老兵抢去了帽子,屠杀前用摄像机镜头安排受害者对施暴者歌功颂德,在电影院里上演“最真实的电影”……塞屠克,克屠塞,民族恩怨无限循环,兵临城下渐入绝境,昨日的邻里同学师生今日彼此屠戮,直到大雪覆盖了历史,幸存者归家寻找尸骨,在子孙后代面前与加害者共聚一堂 |
|
这是一种从未有过的人生体验。1995年7月11号塞族人攻入一个小镇。三万人当中他们干掉了8000成年男性。女主去给儿子收尸的画面,确实让人难忘 |
|
牛逼牛逼牛逼 举重若轻 然后学习了一下历史背景 被南斯拉夫内战给绕晕了 |
|
震撼之处在于,看到了一个家庭的悲剧和痛苦,就意味着这种惨剧在战争中已经上演了无数次。军方内部人员尚且如此,那些平头百姓更不用说了。国际社会要么事不关己,要么接收的都是美化、残缺的信息。第三世界政治局势“一片大好”的下面不知堆着多少累累白骨。 |
|
必须要紧惕这种由西方培养出来的电影人。固然这是灾难,可是导演提供的信息和控诉,还不如百度百科。电影在哪里?导演并没有提供什么新的深刻的认识,也没有提供一种全新的视角。导演的叙事完全是由西方的意识形态所决定的,谁是恶谁是正义,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可是且不说南斯拉夫的复杂程度,就说谁是刽子手?真的只是塞族吗?难道美国不应该为这场劫难负责吗?现在电影还要打着人道主义的旗号,又把那一套意识形态暗搓搓地输出,还假惺惺地批判一下联合国。和联合国有什么关系!知识庸人在电影这个领域真是更加突出,也难怪这电影在西方能获得如此好评。自欺欺人呗,毕竟不是每个所谓知识分子都是彼得汉德克。正如语言只是成为了母亲为儿子谋求特权的工具。这点上,导演之于电影,就是她的隐喻,她借由电影这个语言,在西方的意识形态中牟利。 |
|
波黑口径的《亲爱的同志》,但拍得更克制,刻意选取和回避了一些素材,着重刻画了满腹经纶讲道理的联合国。结尾只停留在刽子手与受害人共聚一堂,也没见有字幕打出,“南联盟的爱恨情仇,剪不断,理还乱,幸有北约主持公正,把他们都给炸了,维和部队又去了……”。1871年就有人看明白了,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联合灯塔,枪杆子里才出规则秩序和道德情操。2021年也有人掷地有声地说,“今天我们不再是失败、任人蹂躏的国家,再也不允许有人杀害我们的孩子、破坏我们的国家、驱逐我们的人民。”这些话甭管出自谁的口,都特别有道理。 |
|
开头的群像戏就技惊四座,不过后半程我睡着了,在此还是要感谢群友的票🎫。(BJIFF/Day3/Scene11)【英皇】(今天北京下了一整天的雨,半年多没出门了,转场走路走得我脚疼) |
|
#BJIFF2021#13 @英皇。3.5,工整的命题作文,女性视角细腻而柔软。一个母亲做了所有努力和尝试仍然救不了任何人的心碎故事。最后一幕简直加剧了这种残忍,加害者幸福美满、受害者茕茕无依。为艾达演员加半颗星。 |
|
联合国翻译官的下跪,证明了极恶面前道义与特权的无力,咬牙切齿或是痛哭流涕,都改变不了将至的死期。轻便的摄影机穿梭于人形尸骨之间,历史和将来就此重合。 |
|
【3星半】孩童们在房间外骑车踢球,男人们在房间里安静地抱头,等待从窗外探入的数支枪的“大片”,今年为止看过的最毛骨悚然的一个镜头,战争带来的创伤是最悲哀的,没有之一。
女主越看越觉得有科恩嫂的气质,不输她。 |
|
諷刺的是電影中也將聯合國前線部隊描述得很無辜,在屠殺事件發生前,早已視而不見塞軍的惡行,無法阻止一場戰鬥罪行發生,將無辜的人推向死亡邊緣背後,國家之間的複雜博弈消解成二元衝突。所以回到二戰後電影如何/為何要再現大屠殺的倫理問題是必要的,暴行前一切的電影語言是否都可恥?是否不道德?我們應該對任何再現大屠殺的方法產生懷疑,注點是一個永遠無法得到答案的追問,也涉及影像的現代性境況和病理現象。那不見得比《Kapo》有多少進步的敘事手法,在Rivette 60年前已交出了一個憤怒的總結,到今天依然擲地有聲。是的,無論那個在角色衝向電網自殺時,將鏡頭推向前,將鏡頭重新構圖,小心地將舉起的手放在最後時刻,還是不讓我們看見屠殺,在屠殺場外圍只聞其聲,推軌鏡頭向後移動,兩者的結果是如此相近,同樣侵犯了現實與虛構的界線。 |
|
不要轻易相信别人的承诺,自己强大才是硬道理(非常克制的战争片 但观影过程令人揪心。电影没有正面描述塞军的残酷,而且通过几个含蓄的镜头表述:运送难民的巴士司机的苍白惶恐的脸,正在被塞军掳走的年青女孩。。点到为止 细思极恐 不寒而栗。。那些一车车被拉走的妇女和儿童真的得到善待了吗?。。) |
|
女主太强了! |
|
#TIFF20 我低头审视了自己眼前的苟且 |
|
战争是全人类的创伤。每个环节每个人,都在被无情的推搡着,走向不归路。导演客观冷静的呈现了一切,人们的生命和尊严是如何被夺走的。所有的身份都失焦,谈话中尽是谎言,没人能告诉你明天会否来临。艾达为什么愤怒?艾达可以做什么?艾达如何坚持下来的?也许我们能做的只是一遍一遍讲述当时的故事,以慰亡灵,直到有人听到,有人决定不会再重复当时的路。 |
|
3.5,故事较为简单,背后的历史应该去更多地了解,拍的很紧凑,节奏方面处理的很好,还是跟《波斯语课》的一个问题,不出彩,前面应该要拍得更窒息一点,但是视角层面上更喜欢这一部。 |
|
及格之上,但无创新。情感力量不及《无邪》绿灯停车一个镜头来得有力。 |
|
BJIFF21,女性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