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小時的電影?太長了吧,我才不要看呢。」「傻子,若你連坐在舒服的椅背上聽五個小時音響講話都作不到,又要怎麼面對現實中排山倒海的話鋒與爭議?」形式本身的意義大概是如此吧,我猜。 |
|
鹈饲景的课确立了“找中线”的法则,而后一旦出现180度正反打,就必有大事发生。高级。 |
|
不是日影,而是日剧,还是最好的那种。滨口龙介的镜头带着生活的温度,所有日常琐碎和两性关系的巧妙叠加,像有吸力般将观众带入四位女性的人生。虽然膀胱忍得快爆了,可是五个半小时实在太短了,真的太短了,为什么会这么短!!! |
|
siff2016#4。三星半。这是一部反剪辑的电影,将那些被传统剧情片中认为较为琐碎、缺乏叙事功能从而一般被省略处理的场景的全过程(培训课、喝酒聊天等)全部保留,组成了生活最真实的时光。我承认这种美学手法的价值,然而想问一个问题,片长五个小时的必要性在哪里?边际价值极低。 |
|
4.5;片长验证承载日常容器必要性,正如被时光侵蚀和惰性磨损而失去温度的婚姻一样,沉浸于时间波纹涤荡的我们,与被在婚姻中浸染庸常的千张面孔一般被推到“前亦地狱后亦地狱”的境地——“迟早要出乱子,迟早要决裂。”
四种家庭模式和「交流」的无效性,「言语」和“文本性的人”在其他作品中都有不同程度的呈现,而本片要说的是“身体比起言语更诚实地反映着人的内心。
很多年后想到去看瀑布的路上新绿满眼,也会觉得那是最完美的欢乐时光,涓涓细流里蕴藏的隐秘转折(“潜文本会赋予角色们的行为合理性”),我们终将被日常稀释、被打败,终于在放弃伪饰和努力之后还能直面下个地狱;去戏剧化的剧本和表演真是令人惊叹。
无数“中线”的建立,无数过肩镜头中前景的虚焦或特写,赋予摄影机和摄影对象之间的“对话”,即为“未来的他者的无穷目光”。 |
|
為甚麼要有四個女主角?明明說的好像是同一件事。相識廿五年的四分之一、湯氣小說的四肢異想、以至麻雀戰局。因為四重奏,高低快慢,方為一體。 |
|
樱子每天在厨房准备饭菜,在阳台收取衣物。这天,她回到家中,一如既往地进入厨房,操作台上的蔬果堆积如山,冰箱里的食物塞得满满当当,那一瞬间,她怔了很久,也就是这一瞬间她决定再也不想要过这样的生活了。整部电影都是这样的不会更好也不会更差的迂回瞬间。 |
|
与侯麦作品连映,暴露出滨口处理"环境"时的藏拙之道.他无法让那些多人对话从任意寻常的给定空间中自然地发生,或者,在当代日本已不存在能孕育出他想要的那种言说的沃土;故多数对话戏必须采取规整的"圆桌谈"形式,基于有组织的特别活动而非日常场域――他要刻意制造一个将人聚集起来的契机(工作坊,庆功宴,朗读会,庭审...),因为若无此类"参会"他们便向来缺乏"发言"的理由.秘密仅在特殊的"约定日期"与"谈话地点"才经会饮(symposium)式的座谈和自我倾告来显露,这正是他对熟识的生活场所的不信任;而略显慌乱的结尾或许为此提供了一个解释:主人公不约而同地从野游和野男人那里获得了抗争的生命力,仿佛是说得救之道绝不在家中. |
|
渴望有人倾听、渴望有人理解、渴望一份心灵契合的爱情...只是相敬如宾、恪守秘密的自己,又哪能走进彼此的内心呢?这在当下的社会多么的普遍啊。内心的焦灼最终也只能在陌生人身上寻找慰藉,短暂的欢愉让自己麻木与遗忘。哪有什么欢乐时光啊?只是暂时离烦恼的现实生活远一些而已。 |
|
没有《恋人们》那么苦。但是中年素人演员的喜怒哀乐,却让人看得心如死灰。看见瀑布以后,呼吸却不正常了。对重心训练课和读书会活动各半小时以上的纯纪录式搬演,看得人遁入真实。这种马拉松观影的形式不是笨,而是把“笨”当做了一种极端挑战。从家族之苦的老年离婚到这部的中年离婚X3,太灰暗了。 |
|
十星。属于上一年代最好的那批电影,其出世就宛如一个奇迹,在每一位素人的面容里都久违地目睹了在职业演员脸上缺席已久,又或夸张失真的表情:它们的微妙和准确让我们忘记自己坐在荧幕以前。四位主角是面前的朋友,而我们见证的是这条她们从受害者自觉地走向健全人的漫长隧道。滨口龙介独一家就足以召回整个日本的黄金年代,既有杨德昌一样的叙事效率和画卷式繁而不乱的人物志,又有侯麦-洪尚秀一派对场景氛围精准的重现,又深得小津-是枝一脉将情绪隐入凡常间,反使情绪无所不在的技艺,还时不时现出拉皮德般震悚的镜头运动,再加以黑泽清般不可言说,又无可奈何的瞬间。他说的是在职场热血,夏日治愈背后日本的隐语,这个掩饰至死的国家从未被展示和讨论的实相,这些残破没有戏剧的外表,未见血肉,恰因它们早已撕扯入骨,无处可逃。 |
|
317分钟,没吃饭的从下午看到晚上,不觉得累也不觉得乏味。全片几乎都是业余演员出演,几乎都是通过坐着对话展开剧情。动作极度受到抑制,而情绪掌控极好。片中没有一个坏人或者好人,主观的价值判断是回避的,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如实的客观呈现,呈现每一个人都在努力逃离却又逃离不了的困境。 |
|
317分鐘,screener;頗具野心又沉穩踏實,確實有大將之風。四個女人在電影開始的時候就分別站在“一個女人”的不同階段:Fumi和他的老公“相敬如賓”、Sakurako備受家庭壓力;Jun處於離婚的邊緣;Akari處於離婚後的單身游離狀態。感覺前半段更佳,導演自己也出演了。 |
|
5小时17分钟,看到了很多熟悉的神户街景,也感受到了很多身边的事。这五小时的映像或许略显乏长,但这种完全“日常化”(全是业余演员)的手法就好像把电影时间转换成“生活时间”那样,给你带去了。何为电影,何为演技,何为幸福,看完这部作品后确实会得到新的答案 |
|
拍得很长,却想一直跟着看完,都是日常生活,却绵里藏针,耐心,细致,井井有条,娓娓而来,细节捕捉宽厚有趣,漫长却不失分寸,应该是2017年看过的最好的日本电影(真人)了,拍这样一部生活化的电影,写这样一个日常化的剧本,应该可以成为每个热爱生活的创作者的目标。 |
|
原来是又一部《婚姻生活》。导演透露后程三缺一的人物关系设定有参考卡萨维蒂《夫君》,确实片子也很适合命名为《妻子》——当然它并不只聚焦女性。原本设定的两个半小时时长,在三位编剧的发散和修改下最终增加到五个多小时,而片长越长越凸显「欢乐时光」之短,像夫妻之间有效的交流那样稀罕。小纯离开时的怅然令人落泪,那之前几乎每场戏都喜欢,那之后一段超长的小说朗读会让故事节奏突然陷入停缓,虽然可以说是为结尾的爆发积蓄能量,或是映照双方情感关系的滞涩,但也着实过于沉闷了。编剧完全没有介入这篇小说的创作,是饰演小说作者的演员(此前无写作经验)拿到剧本后独立写作的,那之后的Q&A也是听众听完小说后的真实问答。多数演员包括四位女主(表演真出色)都无表演经验,拍摄前他们就在导演位于神户的工作坊排练,正是片中的波尔多。 |
|
去年电影旬报佳作,siff开篇5小时17分轻松超越去年4小时《电影史》时间记录。类似想田和弘的纪录片工作坊质地,动作被压抑,台词被稀释降低,呈现出麻木空洞机械的状态,精神状态描摹,冲淡戏剧冲突。形式特别,情绪被生活流推着走,坐到腰疼也值得! |
|
时间就这样,淡而沉静地缓缓流过。抑制住的动作与依赖对话推进的情绪,掌控力非常惊人。最后一小时矛盾有点太过集中,冲散了“浪费时间”的美妙流逝感。 |
|
Masterpiece. 是滨口龙介的《一一》,用力完全不着痕迹。创作方法和最终成片共同构筑了日常的奇迹,工作坊和朗诵会两场大戏精妙至极。上一次看到这么令人心旷神怡的素人表演,是在冲田修一的《去见瀑布》里。普通人的脸也是生动的,关键是要捕捉到冰山下的情绪,因此那些正面镜头充满了力量。
滨口龙介没把片名写全,应该叫“欢乐时光总是短暂”,比《家族之苦》更苦上百倍。生活就是电影,电影就是生活,生活不是电影,电影不是生活——用一部电影,说尽生活和电影的辩证法,这就是滨口龙介的境界。并不是透彻了人性,而是坦诚了困惑——没有人知道该怎样生活。人生啊,充满了煎熬和讽刺,最后一刻峰回路转了吗?不,只是一个停顿,等生活的戏剧发生,也等一个失踪的人。 |
|
这根本就是“PASSION-2008”的悠长版。尤其前四个多小时是非常舒服的,看她们聚会、聊天、打麻将,坐各种交通工具会觉得日本人的生活真是干净舒适。濱口竜介把剧情冲突留到最后一小时,而且和“激情”几乎是一模一样的:渣男、彻夜、摊牌、两两交心。像普鲁斯特,路人都不是路人,而是时光,欢乐时光。2020.11.21 大银幕度过这段时光,既是愉快,又筋疲力尽。尤其喜欢前半段,像是一些未知的戏剧探索,后半段则是瓜熟蒂落,或许不一定符合每个观众的预想。想到这里突然觉得应该去重温里维特的OUT了。 |
|
四人的出行是happy, 其余只是hour: 芙美的报复,樱子得不到回音的忠诚,明的自我拷问,纯的不停的告别(贡献了全片最动人的几个段落)。选择花五个半小时看这部电影就好像开头四人参加鹈饲的重力课程,你满心怀疑,但你最终dive in. |
|
#SIFF# 5小时17分钟,像洗了一个盆浴。四个女人的日常,渐渐蒸馏出浓度。读书会这段也很巧妙,构成一个自反式的结构。结尾也很妙。 |
|
前半的琐碎日常很不错,纯失踪后就落入俗套,剧情全靠巧合推进了 |
|
5个多小时,都在讲身体工作坊里开篇即点明的两个字:重心。压抑所有的感受,小心翼翼找准彼此的中轴线,掂量着力量、边界、距离和话语,从而换来的所谓平衡,无论是友情还是婚姻家庭,就像大地震后河堤上那些被勉强支起的废墟,统统多么脆弱,多么可疑,多么一触即溃,经不起试探。而每一个当事人还沉迷在这种平衡里,欺人、自欺,以为自己掌控得挺好。率先打碎这平衡假象的是纯,而其他人的生活,也如同多米诺骨牌,一一坍垮。人生,就是撕裂,再重组的过程。滨口龙介对“关系性”的探讨,永远值得期待。【艺术家鹈饲景的扮演者是谁?有一把高桥一生的声音。 |
|
屬於日常的機械式演進,卻又有屬於日常的洶湧餘味,排演的方式也許意味了某種新影像的形成,在虛構和記錄的邊界中尋找到重心。workshop后的酒桌對話突然切到Jun正面半身的類似記錄片模式的近景,還有Jun被送走以後鏡頭停在那個空的汽車副座位,這兩段調度印象深刻。Happy hour一點也不快樂 |
|
拍得真不错(真的),下次别拍(这种五个多小时的电影)了。我觉得这电影很有意思,也很好看,我很喜欢,但我看了四个晚上才看完,几乎深受折磨,因为它简直和生活本身一样冗长、僵硬、缓慢、混乱,及复杂。这部电影让我领悟到:我是爱生活的,我只是无法忍受它。 |
|
爱是层层累积成失望,在一起的时间都变得漫长,连同昔日欢愉被瓦解与埋葬。 |
|
真好,耐心,细致,井井有条,娓娓而来,漫长,却不失分寸,应该是今年看过的最好的日本电影(真人)了,拍这样一部生活化的电影,写这样一个日常化的剧本,应该可以成为目标。 |
|
【上海电影节展映】被这部317分钟的神作彻底征服!四个30多岁的女闺蜜,四种性格与婚姻状况。全片靠大段台词推动,尤其是两段纪录片般的群戏。不仅不觉拖沓冗长,竟然引人入胜金句频出!从小清新游玩吃饭到面对各自婚姻危机,女权主义逐渐显现。结尾神走向,戛然而止。剧本牛逼!非职业演员也很出色 |
|
目前看过的最长电影。因为长,所以哪怕是一次修习,一个饭局,都能提供足本,而足本提供了更强的在场感。日野评述能势小说,作者、主角与听众/观众,在尽量不带感情的讲述中,形成一体。而在一个即便锋芒处处却又坦率得礼貌的氛围里,其实对错早已让位给自我。有很多共情,叫人检视出判断的准头,其实要比寻找对方身上的中线要难得多。樱子的婆婆说,婚姻前后都是地狱,既然如此,不如前行。可前行,未必只有哑忍这一条路。四个女人的自我意识开始成长,或者说,终于肯去,敢去成长。不管抉择如何,死水里挣出的一点点波澜,都是壮丽。@虞社,滨口龙介作品展映。导演说前半部并无剧本,主要是演员在他的大纲下创作初稿,再行碰撞,最终两个半小时的预想翻了一倍不止。电影写的是日常,却是灾后的日常,是虚构的日常。想看宣萱黎姿佘诗曼蔡少芬演一版。 |
|
317分钟不觉得难熬,也是厉害之处了。前半段是拉长了的普通日式生活流电影,后半段所有角色的心理郁疾家庭矛盾开始爆发... 不过有种几个角色多多少少相似的感觉。非职业演员们经过短期培训之后的第一部作品效果出人意料地满意啊(当然这个导演是真的很喜欢高鼻梁大眼睛的女性吧)。 |
|
将讲座和读书会全程照搬,这电影能短吗?虽然不太喜这点,但佩服滨口龙介的坚持。前段生活流到后段开始发功,可以说是渐渐理解了滨口龙介的安排,不只是婚姻的困境,也是人的困境展现,有四两拨千斤之感。[B] |
|
爱上芙美! |
|
北京-巴黎机上重看,五星加满。 |
|
爱情的重心总是摇摆不定,婚姻的中线总是模糊不清,用出轨的方式确认自我,用开溜的行为冒犯观众,把内心的悸动大声朗读,将脆弱的回忆悄声掩埋。看似默契其实从未投机,以为亲密其实早已疏离,温和的人在分开时反而最决绝,机敏的人在爱情里竟然最笨拙。人与人之间的沟通障碍,足以将所有的欢乐掩埋。滨口龙介对沟通不可知论的一次有趣观察,简单的故事,却拍出了无比浑厚的韵味,有一种似是而非的真实感。如何才能如实的表达自己真正想表达的意思呢?人与人之间真的可以做到互相理解吗?我不知道,这就是滨口龙介给出的答案。眼见不一定为实,耳听也不一定为虚,当你试图用自己的方式理解他人,就已经开始误解他人的想法,真是讽刺。一段欢乐时光,却引发对痛苦的回溯,观众不由自主从旁观者变成参与者。人和人之间的感情壁垒薄如纸片,却又无坚不摧。 |
|
日本版的【婚姻生活】,最不需要质疑的就是片长,因为最精彩的两段——形体课和朗诵会如此完整的呈现,本身就是一个当代行为艺术品。演员几乎没有颜值,却让人更关注他们内心的挣扎,了解之前,每个人都看起来像个正常人,也都有过一段欢乐时光,但谁又是真的欢乐啊? |
|
前半部分极佳,大概是因为各自的家庭处境只是一窥,还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悬念,把情绪的流变隐藏在漫长的对话中,这个过程就十分过瘾;后半部分无视屏幕外的时间流逝,过于迟缓的步调让状态的离析成为一种折磨;四个家庭关系的彻底瓦解印证婚姻中的男性女性其实没什么区别。 |
|
如此不愿动刀子砍削生活的导演,估计是懒,靠絮叨来推动,皆是非演员,故事没有完全直白,一不小心就聊上了,摄影机也舍不得关,看着那些表情凝滞的生活承受者,实在苦不堪言,欢乐藏在何处,面对人生难题,多说是否有益? |
|
日常又非日常。人要穿过些年岁,才能体会happy hour弥足珍贵。整部影片各种意义上,反射着浓厚的,独属于“日本”的民族性格(国民根性)和美学。 |
|
30代女性四重奏,将四个人物放置在了婚姻危机的不同阶段。导演依靠“日常”重新定义了影像,用最轻的方式拍出了厚重。两处纪录片式的超长段落沉浸感非常好。 |
|
用一边吃六只大闸蟹的时间,分两天看完。隐去了演员与角色,让人只看见了生活,这很棒。 |
|
17.10.8 说短的确不短,说长却也一分不落地看下来了。一部关于婚恋关系的百科全书,充满了关于家庭、情感、婚姻的悲观,大人们一面教育孩子重视责任,一面又深陷责任(法律、血缘…)的泥潭无法自拔。无论是旁观者还是当局者,都有自己的理解,最可怕的是都有道理,让人深陷迷局又不得不思考婚姻的意义 |
|
日常被还原为神秘又暧昧的魔法与奇迹,开篇不久便是一个里维特般的聚众仪式,临近末了则是朝向自身叩问虚构的合法性,而在这一头一尾两大段长戏的时间线正中的重心却被轻轻掠过了,只交付给四个女人一小段欢乐时光,重新介绍名字像交换真心的秘密……在对称轴上,女人的未来是女人。@资料馆 |
|
结构上更像是论文电影,五小时全程高度凝聚的节奏让一切虚假都逃不过,矛盾的突发又让人躲闪不及,而电影也从不畏惧,选择与其正面交锋,与此同时,影片还是轻盈小巧,拍得也可爱,毕竟谁又能看到某位看上去像是活体库里肖夫实验的角色,在最后用其僵硬的肢体扭曲了一切呢? |
|
2020开年片。©资料馆。 |
|
五小时长片,很多地方都看哭了。片名是来讽刺的,绝望的主妇们唯一快乐的时光是和另外几位绝望的主妇交谈。友谊可疗伤,但人还是需要爱和理解,也还要继续生活下去的希望。这样细腻的女性电影是一位男性导演写的拍的,他有真正广阔的胸怀。 |
|
银幕内外时间维度的完美交融,年度十佳! |
|
太长太虚无,适合深度豆瓣鹅。明明一个小时就能讲清楚的事。Kelly Reichardt《某种女人》女性生活流比这好看多了。看这片就好像开会五小时只搞清楚一个报告的基本结构,却以浪费了本可以写完另一个报告的时间为代价。 |
|
电影本来时长就5小时17分钟了,结果今天资料馆还拷贝出问题延迟1小时才开始放映,变成了一场6小时多的马拉松式观影。怎么说呢,在看过了4部滨口龙介之后,我终于要承认他真的还是少了些什么。终于要承认跟朋友争执《夜以继日》时的自己,就像是今天《欢乐时光》里自欺欺人的樱子,但我也不想道歉也不想完全否定哈哈。 |
|
恍惚着,不愿抽离出沉浸的时光。偶然发觉滨口大抵在寻索着镜头运动的「無意識な感じ」,是一种从日常中流淌过的微热感,在无数个恒定时刻的交谈中转化成失衡状态的聆听,无意义的视线交会里稀释着情绪的温度.-也许这就是信服地移交视点,临摹下的东京是森林,故无休止的两性纠缠里选择了逃离,电车和公交永远都是模糊虚与实的所在地,待到捕捉变得不再那么自我投射化,凝视着重合的虚影成为一种无法触摸的真实感,这也是「中心線」的意义,从各自斜线所看到的表情,不思議だけど、でもいいじゃない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