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5 关于种族的不灭寓言。一上来就将咖啡豆和黑人脸作蒙太奇,直接点出主题,接下来白人一家所有人陷入了将死前无尽的折腾当中(三个人物设置很有意思,也是三个不同的作死面向,也有共同特点,即是封闭保守);混血的邻居一方面对西方文明了如指掌,另一方面又完全不受待见;黑人(绝少出现过的原创性黑人女性形象)则返回到他们为之骄傲的传统之中,迎接一个更加平等的新世纪的来临。至于死去的人,他们一直都在那里。 |
|
#Berlinale70th 14# 目前所有主竞赛里我最喜欢的一部,电影永远不要害怕讲述困难的命题,所有死者是目前我看到的主竞赛导演里最具人文情怀和社会批判精神的,也是最有野心想要用艺术电影去传达意识的人。其中对于后殖民主义幽灵的处理,可以和大西洋里的黑人偷渡劳工亡魂相对照,非洲的历史总是从缺的,因而他们的抗争总是现代的。伴随着连移民者们也分辨不清的地方神秘主义,一个单一的的非洲只能在传统,巫术,历史回魂中达成。因此我觉得这部电影太重要了,它弥补了很多我们很多当代电影拍奴隶制所缺失的东西:它永远不只是关于解放和自由,它更深的是在瓦解并重塑非洲的文化和民族基因,而这才是致命的。 |
|
露天站台,拢着雨衣看完。关于巴西奴隶制的黑暗追溯与现代反思,灵歌唤起厚土里的游魂,银幕内外同时下起大雨。当边缘族群的文化只能通过巫术、猎奇、神秘主义回魂显影时,殖民与奴役的枷锁将会在这个世代进一步深固。 |
|
#70th Berlinale#主竞赛。目测有奖甚至前三吧。影片将故事放置在世纪之交的1899和1900年,讲述了巴西废除奴隶制(1888)和帝国垮台(1889)后,前奴隶主和奴隶两个家族之间纠缠牵绊的历史。影片主要在讨论新的共和国制度下之前的奴隶主和奴隶如何相处,并探讨了白人的天主教对黑人的(不同来源的,其一是安哥拉)非洲宗教的压抑,又不得不借助其神秘主义的力量。影片深刻揭示了殖民主义历史的残忍,以及其如何塑造今天的巴西文化——最近巴西影片的主题之一,并且确实地是对巴西现实政治的直接回应,同时还对圣保罗的城市空间有历史性的回溯。结尾神来之笔地打开历史空间,让“疯女人”行走在当代圣保罗的街头,颇有历史的幽灵闯入现实之感。影片表演有些过火,再收一点就妥妥五星了…… |
|
电影的设定很精巧,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新旧交替之际,在新大陆上有人怀揣新世界的梦想,也总有人沉浸在奴隶制的旧梦,奴隶贩卖所遗留的种族问题深刻地印烙在了接下来的历史进程,女性视角切入也加入了这场人类不平等的申诉。但电影本身太枯燥乏味,无论是台词还是人物行为轨迹,无不过度阐释主题,以复杂化一些简单的观点来显得深刻,但事实上并不。 |
|
又一部追溯殖民文化和奴隶们的非洲文明相互交锋、对抗又趋于“融合”的巴西电影,带着南美一贯的魔幻色彩,延续了鹿特丹的主题,可惜每个角色的情感过于功能化,不够真挚。尽管教授着民主共和,废除奴隶的思想,宣扬人人平等,甚至慷慨“援助”,落魄奴隶主一家仍沉湎于支配一切的旧梦,不肯向前,悲观无望地面对无人可差的现实。改变信仰但坚守传统,所有看起来是新的概念、事物都包着伪装,还是吃人的老一套,连“钢琴”这样的贵族乐器也在试图奴化、侵蚀着记忆,白人女主对混血邻居毫不掩饰的生理歧视竟然成了最大笑点,对欧洲的向往,对黑人不同根源的蔑视,却读着索萨的诗歌,将生机全部寄托于非洲神秘的祈福法术,身处现代还是永生被禁锢在十九世纪,封印在自己的一方宅子里,音乐已然走向大众,白人贵族专属时代还会在多少人的思想里存在多久呢。 |
|
A wonderful opening sequence followed by a wonderful death. 好久没看到这么喜欢的开头了。后面就…嗯…陷入直白的寓言啊符号啊的陈词滥调;真的很疲惫这种想说什么又欲言又止莫名深奥的感觉,尤其是钢琴小姐的设定,我只能理解为创作者犹豫了or投机了;比较之下《安乐乡》都要好很多了。种族与后殖民地议题的零散讨论在现在global pendemic背景之下显得疲软;形式上,略带机械感的Wes Anderson风人物动作与剪辑节奏也轻盈得不合时宜。新的时代需要新的形式了。PS. 发现我的异国生活一直和巴西盆友很有缘分 |
|
太精彩了!可入2020最佳新片之列。以歌谣起终,确实是通俗化的奥利维拉之触与《过境》式的传奇结构。文学与电影、纪录与虚构混杂,人鬼神同在,腐烂庸俗失魂的殖民帝国和神灵重得供奉的新时代对望。狂欢节前后视点机位叙述声音的运动切换,令人感觉像一千块拼图严丝合缝那么毛骨悚然又精神振奋。 |
|
【中国电影资料馆展映】电影将巴西废除奴隶制的历史与魔幻而看不见的幽魂、神秘的原始宗教仪式相融合。直接影射奴隶制消亡后,剥削、压迫、偏见改头换面仍然存在的社会问题。影片真正有趣且耐人寻味的细节是,尽管影片字幕卡介绍年代是1899-1900年,但在庄园之外,现代城市的高楼大厦、路边的汽车、作响的警笛声都赫然是当代世界的模样。当安娜反复说起她看见死去的奴隶,被家人当做疯子。但或许这些角色才是真正禁锢在时间、空间里久久不愿离去的死者,带着对20世纪的憧憬,徘徊在钢筋水泥的21世纪现代世界中。三星半 |
|
有些时刻是好的,但整体感觉太命题作文了,部分台词简直像是后殖民主义理论批判的活学活用。这种呆板的刻意反而把灵动的瞬息都扑灭了。 |
|
拉美导演的思维方位非常独特,这让他们的电影有一种独特的观感,这部算是巴西文艺风的《过境》吧。 |
|
主竞最爱 |
|
#PYIFF2020#现在的人,即使醉醺醺的跌倒在路上,也想看到光亮。
到平遥来看到的最好的一部电影+最契合这部影片的氛围,恰当时机下下来的雨,恰当时机拂过的风。
圆满了 |
|
令人兴奋的电影。如此简单地借由一次又一次的zoom in便完成时间的反复横跳,而在狂欢节的派对上,出现了全片唯一的一次叠化,历史与当下在仪式中于此刻相汇。将河流的历史通通填进泥土里,如此野蛮的融合。 |
|
白脑灰好啊,白脑灰放啥我看啥 |
|
还行,很剧场|SZBC巴西影展2021 |
|
如果耶稣是黑人,如果二十世纪是黑人的,假设的电影,面色苍白的人才是鬼。前面部分紧张地维持一种姿态,其实无必要。 |
|
复杂的历史隐喻不断叠加在屈指可数的人物之上,散乱飘移的视角与通俗剧形式展开的情节,令叙事变得捉襟见肘,无法展现出恢弘的历史感。中后段开始融入时代错置的背景声算是一种突破,结尾彻底打破时空桎梏,将历史与现实融为一体的手法才真正找准了这个题材的核心。 |
|
幾個家庭,百年曆史,以奴隸制的終結為軸線,從情感糾葛直到串聯起對宗教信仰的反思,貫穿於大量的室內劇當中,有種別緻之美。 |
|
触摸是真实的体验,愤怒者选择埋葬 |
|
C+/ 蕨类植物般的电影。不断在光与暗的边界处摇曳、播撒、触知,各种怪异的时空就如此自然而然地错置。光是某个时态模糊点的锚定,更是某种情节剧与叙述动力之关系的譬喻。“现在的人,连醉倒在人行道上,也想要光照着。” |
|
#Berlinale20-13 片中由三个女性构成的白人家庭充满对殖民宗主国家园的思旧之情,而作为奴仆/被殖民者的黑人形象,则集中表现他们回归非洲本土文化的愉悦之感。这可能是所谓“种族电影3.0”(从对立抗争到平等融合再到回溯文化根源的不朽之力)的高级形态吧。结尾处,种族主义的游魂(女主角)消失在街头,而听着手机唱着歌的黑人小男孩则预示了一个新世纪的到来。 |
|
死者田园祭。不可共存的阶级。「看见」幽灵的女人,最后也成为了历史的「幽灵」。细致的声音设计。 |
|
不够轻盈,也不够巫气。让“过时”的女人走在新时代的街道上几乎显得笨拙了。 |
|
结尾神来之笔,一切都是正发生,大家都在将死未死。 |
|
巴西废奴后的时代困境与上一个世纪交替时的困境与希望,透过不同女性的角度互补呈现。魔幻现实般的元素轻巧植入,观众可以轻松感知所要传达的一切。但全片的组合方式又有点松散沉闷,感觉总是在等待下一个亮点出现。 |
|
#IGC百丽宫。关于宗教信仰,关于种族。奴隶制度被废除了,却也没有完全废除,主仆概念依然如驱赶不散的亡灵般残留在人的心里。当最后安娜走在现代社会的街头时,过去与现在的文明冲突愈显强烈。巴西能拍出如此高质量的影片实在没想到,声音效果惊艳。 |
|
m2190:片中几处非洲文化展示在历史背景下有韵味。片尾处理很有深度(黑人前代和新生代都在土里,最后的音乐也有特色)。 |
|
『33rd金鸡影展』第九部:观影过程近似于读马尔克斯的小说,神秘、迷醉、以及轻微的神经质,文学性颇强,它以典型的拉美魔幻现实主义风格展现了对殖民阴影的反思,表现形式很是玩味。故事结束,女主从古老的门扉中走出,如幽灵一般步入现代街头,令我想起了铃木忠志在舞台剧《特洛亚妇女》结尾处的神来之笔,女人穿越千年都没有打破被丢弃的宿命,就像本片里无法忽视的过往罪孽、种族之殇,仍在空气中四散漫延。 |
|
#Berlinale2020 配乐和声效启发蛮多。 好喜欢inda,坚定勇敢。 |
|
想写后殖民电影论文的一定得看 |
|
关于历史的分析挺深刻的了,奴隶制废除&共和国成立,以及奴隶制如何在现今依旧有挥之不去的参与影响,把电视剧质感的影像强化下就更好了 |
|
4.5 Competition 依然是魔幻气息浮动的种族影像,和Marco Dutra前作视听上有了明显区别,但核心的诗意和思辨依旧。超日常的处理颇有Martel的神韵。 |
|
我懷疑那個死去的女傭就是因為唱自己所信仰的歌曲而被一鏟子拍死的,無論廢止畜奴多久,無論時代如何,總有人不願意走出來,且美其名曰「被保護得很好」。 |
|
20200223大荧幕重看 |
|
#2021巴西影展广州站#拉美浓厚的魔幻语调,很适合用来切入这个有关”后废奴”余震的故事。喜欢老妪望向窗外喃喃着“一个和平又美好的时代要来了”这种简明但又意味深长的处理。虽能觉出创作者的灵光在个别段落为一些符号惯例所累,但剧作上仍有值得深挖的巧思,如双方家庭中缺席的父亲角色,大姐实际象征宗教加诸白人社区的压迫感,于是狂欢节前夕的信仰松动,似也跳出了对肤色等二元概念的探讨,转而对殖民帝国倒塌后权威存在的合理性提出了质疑。 |
|
#BerlinaleCompetition |
|
【3.0】 |
|
柏林第二退 |
|
8.4/10
欧洲的幽灵在巴西的大地上游荡
没有设置很大的观影障碍,最后几个镜头确实是人为之一振,以及空白的咖啡豆袋写着是死者的名字 |
|
11/23@厦门 金鸡电影节 |
|
1899年,巴西废除奴隶制11年,一个昔日的庄园主家庭同黑人奴隶在新的共和制度下,主仆关系的观念碰撞。前者活在对往昔和传统的怀念中,后者则在追溯自己的历史中,努力融入一个平等的新时代中,以彻底摆脱黑人身份的困境。文化和制度的遗留问题,浓缩在一个庄园主家庭之内,充分刻画了人类价值观念的冲突,以及它的复杂性、矛盾性。失去特权和仍未真正获得平等的人之间,努力维持着表面的和谐,阶级/种族观念的冲突,难以掩盖。剧情舒缓克制,注重表现人物情感的微小变化,在收敛的情绪中释放出尚未消逝的种族冲突。 |
|
Gimmick movie系列 |
|
场景内高度情节剧,转场却极具直觉意识的奥利维拉式作品,传统故事通过组织方式得到新生,而绝非内容在当代语境的简单重述。 |
|
有点马特尔的意思,但这种题材真是需要精神高度集中。。 |
|
不太喜欢。 |
|
(百老汇巴西影展) |
|
电影是以诗剧的形式来呈现的,表现的又是巴西的一个重要时期,废奴之后不久,现代的曙光开始照进圣保罗。影片拍得很工整,节奏的把控也不错,画面也有质感。但导演加入了太多的象征意义,并以肤色来构成一种非黑即白的对立,人物的情绪充满了愤怒。所有的死者皆是以前的农奴,他们的幽灵仍在追索着过去的主人。而这些白肤主子都只是一种没落的隐喻,浑身仍带有罪孽。这样的故事只具有形式上的意义,想打动人却很难。 |
|
布景和打光很古典,有韵味,分四章节讲述一个家庭的巴西后殖民时代历史,直至现代都市。采用多视点叙述,但似乎因此全片变得散漫而抓不住重点,超现实元素也显得没有必要。 |
|
2021.广州巴西电影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