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最后一标-732部达成# 戛纳2020片单+圣塞4项大奖。7分。可能是今年最红的处女作,以及很有可能是正常年份戛纳主竞赛里那部处女作,和金摄影机的有力争夺者。慢电影的路子,其实在我看来除了与香特尔·阿克曼和卡洛斯·雷加达斯有关之外,夜景以及很多调度上的处理很可能是受到了佩德罗·科斯塔以及阿尔伯特·塞拉的启发。画意摄影,很多场景调成了莫兰迪色,有着严格的对画框及画内画外空间的使用,构图上其实还cue到了帕夫利科夫斯基,使得视觉上很成体系,但是,匠气太重了。声音设计看样片听不太出来不过也相当有意思。宗教议题和国家机器议题被统合在性别议题中(不过似乎没有什么历史指向?),其实也没有深挖耶证会的问题。 |
|
40/100,忍无可忍。。。抛出一个问题,便再也没有然后的电影。这倒不是致命问题。只是像这样特别装置化的影像风格,又过度强调动作的造型感,则必然削弱影片的现实主义力度。像是学习香特尔·阿克曼和佩德罗·科斯塔学歪了的结果,风格和内容极度失谐,景深用法真的太做作,机械而僵硬,只能看见空洞设计背后创作者的处心积虑,看不到对角色的真心。好想对导演说:“装什么呢?真诚点好吧”。 |
|
瞬间石化。 |
|
失效的装置品,对视听的好感甚至没撑过半小时,空有对议题观照的能力却没有对人物关怀的共情,那我作为观众也自然很难关心人物的困境。 |
|
远处教堂失火,近处儿童打闹。
白日警察逼供,夜晚花溪强暴。
上帝观看施洗,恶人归于尘土。
有些摆拍惊艳,有些摆拍僵硬,
不怕模仿的毕赣,只怕装逼的毕赣。
在厨房坐了两个多小时的让娜·迪尔曼,
终于举起了屠刀 |
|
与因太过感性而遭人诟病和嫌弃的《少女佳禾》不同,女性的困境在影片的《开始》就以一起精心策划、组织和布置的极端暴力事件闯入我们的视野。导言式的第一幕正在发出警告:这种权力上位者对下位者经验性的侵害乃是理性中心化的结果。所以,理性自身无法帮助我们回到安全的秩序堡垒里去,不受监管的权力只能带来进一步的混乱和新一轮的伤害——直至最终的战火将我们焚化成粉末。作者对于这个恶心又恐怖的底层逻辑分析得非常透彻:男人对女人犯下的罪行,通过理性解析,听上去,好似是妻子的失职导致丈夫受了奇耻大辱。这种狗屁不通的歪理邪说把女性长期困在一种逻辑闭环当中。比较可惜的是,这部寓言体作品本身就是在用理性思考问题,它忽视和低估了不可见的感性力量。因此,本片并不像《前程似锦的女孩》一样,是一部通过智慧来反抗理性中心主义的作品。 |
|
宗教冲突背景下,一个女人在个体欲望和道德义务间挣扎的故事。摄影和女主的表演很棒,学院画面比和镜头外元素注入足够的张力悬念。开场相当惊艳,但在大段几乎静止的长镜和间歇爆发的惊悚元素后,却没能下潜更深。明显有很多大师的影响(Haneke和参与监制的Carlos Reygadas首当其冲),导演需要找到更独特的视角和手法。7/10 |
|
7.2 #NYFF2020Virtual#37 4:3的女性牢笼,画面外女主看不到的东西随时可能入侵,声音上被简化的配乐混杂了环境音效,五分钟银幕内外等时长的睡眠(或短暂死亡)召唤着神迹的自然打光降临于母子。受难者身份之外的母亲身份也许还可以有更多描绘,不确定这样的神迹结尾是否僵硬。 |
|
近乎静止的镜头给人以静水深流的期待,这一点做得还是满好的,但这种张力一直潜行,直到最后被突然消解,都没能形成有力量的整体,有些莫名其妙,这时再去看影片的外在形式,也就没多大意思了。 |
|
形式与内容的完美配合,成熟得不像是处女作。影片全程采用4:3的方向画幅,逼仄的取景框给观众强烈的窒息感,通过这样的镜头,导演全方位冷静客观地展现了保守的宗教生活与严苛的男权社会对女性的压迫与摧残。男人犯的罪让女人来赎,一个被骚扰、被强暴、被误解的女性在女性被压迫与人性被异化的基础之上,上演了另一出彻头彻尾的悲剧。 |
|
- |
|
2020最红的处女作了;86年出生哥大导演系毕业的格鲁吉亚女导演着实功力很强。《开始》同时拥有近期记忆中最最惊艳我的开头和结尾。影像风格很完善,声音设计非常有想法,也很巧妙地重复利用着画面构图的边缘在叙事。客厅单个空间的里谈话和长镜头让人想起《四月三周两日》的酒店房间,河边的暴力让人想起《班尼的录像带》,结尾更是直接引用了《让娜迪尔曼》。但是胤祥说的很到位,匠气太重太重了;形式凌驾在了人物和故事上,让人频频惊叹但不会刻骨铭心。 |
|
逐步显现的天光。骑轴,对立的两侧;浅焦,难以共处于焦平面,受限的目光。 |
|
7.9/10,#NYFF2020 |
|
相当惊艳的导演处女作。风格有点像北欧导演的画面构图与疏离冷漠感,在固定长镜头的运用里尝试画外空间的开拓,这一点和英国导演本·夏罗克有相似之处。不过,这位女导演最出色的是主题的呈现,从一开始的宗教批判,到之后的制度腐败,再转到关于女性对男权社会的控诉,并非一下子全盘托出,而是递进式呈现。女主角遭遇性侵犯后,从身边亲人——母亲的态度,以及丈夫出人意表的反应,都印证了女性在这个传统压抑社会里的悲惨命运。 |
|
“之所以选择用远景是因为这个场面太可怕了”,不,也许只是因为河岸的风景配上远景显得更“美丽”。 |
|
【格鲁吉亚】没有想到自己会喜欢这部电影。她在等待着属于自己的那个开始,也在倒数着完全的毁灭。被点点地揉碎,也渐渐地撕裂,这种细煲的情绪和窒息的感觉传达始终从一开始就深刻陪伴着。选择的画面或是挑起共感却留白交由想象的配乐都是锦上添花,更让人印象深刻。不全然理解它的宗教背景,但这不妨碍感知Yana的困境、思考与伤害。 |
|
涉及到很多議題,每個都可以大書特書,但最終歸結到女性自我覺醒的主題上,是不是源於導演自身的性別意識呢(僅是一個推測),結尾確實出乎意外,既可視為神來之筆,也不妨看作節外生枝。 |
|
一切从那火开始 |
|
就这……到底是谁吹起来的。 |
|
同样是减法电影,与迈克尔·哈内克的《爱》比较,这就是一部幻灯片而已。与年龄不相称的减法操作做的太多,主要信息和诉求都给减没了,只剩下一根枯树枝。导演深知电影节的喜好。首先碰瓷式的致敬伯格曼的《处女泉》,为主题找个结实的靠山,然后配合冗长的镜头,以及脱线的独角戏,大功告成。这些元素自然成功的制造出了很大的解读空间。 |
|
「打破静谧安宁的危机」有着一个令人叹为观止的开场,也是摄像机相对极端场域传递精准力度的局部(此时仍是保持距离的)。克制的大片固定镜头,对社会结构(警察/暴力执行者与精神文化/个体的对立)的作者切入甚至颇似拉皮德,但远远未能企及。室内视听则靠近一众现实主义冷酷作者,跳入女性视角的政治寓言后继续拉伸感官的释义。用身体比做被侵入的家庭/国家地域边界,被破坏的根基,崩裂的大地。在此过程中,抛离于空间之外的视野,投掷压迫的燃烧瓶已然不在,不明晰的姿态在黑暗中游走,尤其是对环境系统的掌控力,惊人又凄美。可惜而后未能破局,人物状态仍是僵硬不自然的,形式元素的滥用框束了它的指向流动性,力量的收束如打破失语声音般破功,本该是部杰作,不过结构观念可借鉴。某种“典型”话语电影,除切入外皆是保守的,入围拿奖不意外。 |
|
只要镜头足够僵死,哪怕人物的眼皮动一下,都好像在发送摩斯密码。滥用奇观、生造舞台,和《新秩序》一样,为如何将复杂的议题肤浅化,再将肤浅的表达煽动化做出了标准示范。 |
|
干瘪 请拿出点诚意给角色和故事 而不是在手法和配置上耍小聪明 最后还是毁了故事 看的时候总想到《不可撤销》 |
|
不人不鬼,生硬拧巴。 |
|
单凭镜头语言想要撑起一部电影太难了,更何况还拼的稀碎。 |
|
大可不必,生动诠释了什么叫“戛纳商品”。 |
|
速度,声音整体失谐。 |
|
形式和内容相当脱钩,电影当然是奇观,但电影肯定不只是奇观。 |
|
单纯说它完全没意思,可许多情节又能看出导演的小巧思,生动、形象,在意识艺象中回归生活的本质;但要说这部电影如何倍受偏爱,总感觉又谈不上,大量定焦的拍摄真是一件令人抓狂的事情,女主角躺在枯树叶中的那一段长镜头,我一度以为我的电脑死机了……如果说电影前四十多分钟还能看出导演想讲述什么样的故事,那后边的所有发生都变得信马由缰,让观众完全摸不着边际,只是单纯的尽可能去理解导演任性的拍摄意图,甚至最后那组一具男体化为腐朽,融入干涸的土地也变得非常意识流起来。这种类型的电影很容易造成两极分化,喜欢的人是无目的性的真喜欢,不喜欢的人即使多看上几遍也发现不到其中的绝妙。 |
|
始于教派矛盾,终于女性受害。环境上被囚禁,身体上被侵害,思想上被压迫,这个过程并不复杂但细致得令人窒息。画面表现上有令人印象深刻的地方,但整体上还是感觉走了一条讨巧的歪路。 |
|
作为长片处女作真的挺令人惊异的,当然也有处女作想要表达很多东西的倾向,但神奇而微妙地hold住了,且不是自传体且有非常fresh的视觉时刻;看到说导演哥大毕业也并不很能解释这样的表现。视听表达上似乎有很多大师影子的样子,但都稍纵即逝,最终显现的还是她自己饱满真诚的东西:难得的复杂而不失真的女性角色,不走女性主义运动approach的情节走向,女主只是作为人类一员,承受也伤害;自然中的身体,想象中的复仇(这点突然戳了我一下,因为我也是从小厌恶一个人就自己想象把ta踢出地球,然后就爽了)等等。综上,再加上导演说她17岁之前没看过电影,后面又狂看;就感觉她是属于纯真天赋型创作者,所以甚至找不出她模仿的痕迹,她把看到的东西都片面而自我地内化了,然后本能表达,酱紫还是很厉害的(有点像瓦尔达。 |
|
(是那种优点和缺点都很突出所以值得一看的三星)视觉和气氛让人想到佩德罗·科斯塔和阿彼察邦的某种综合,树下预演死亡和溪流边两场戏特别强烈,但整个故事的复杂性和涉及的各种面向缺少深入的空间。但总之是值得期待下一部的很有潜力的新导演。 |
|
摄影构图蛮对味 |
|
电影十分压抑,看得小朋友触目惊心。女性意识的觉醒,套上了国家意识和宗教隐喻,显得有些掉书袋了。作为处女作,确实值得鼓励。女主角表演不错。强奸者还蛮帅的,我有罪。 |
|
无法共情,完全摸不着头脑 |
|
First, burn down the institution. Then show the rape. 杀死自己的孩子是女性对男权社会的最强反击? |
|
4:3画面的牢笼意味,世界共通元素:更多社会学心理学层面的探索,以女性权益创作切合的当代情感;相对的东欧风格:出自艺术理念的电影表现形式、基于传统的场面调度、宗教背景,把(极权式)意识形态隐形的用欲望表现 |
|
几处宗教神谕还是表意不及 形式感做足的 再有就是两次横摇 一好一坏 双眼闭合 脑中渎神 p.s. 贾老师再次出手但全然不察觉其特质 |
|
真的很敢用镜头啊,这样的表达视角和表达方式是冒险但总好过千篇一律的枯燥。神奇的是,当镜头静止反而不无聊了。静谧神奇而富有煽动力。 |
|
❌,我只想对戛纳2020官方片单说一句:我累了...
基本上都是一些一般的作品,甚至更差更烂的作品,本片无聊至极,自我吹嘘,毫无意义的作品... |
|
拍得很讲究,挺文艺,故事有点闷,但其中几个片段很震撼。一是开头的教堂起火;二是女主夜晚在溪边遭强奸;三是最后杀死儿子。 |
|
主题两个一为女性一为宗教,后者在生存条件上借助于男性的主导地位给予前者压迫和伤害,而且在家庭之中的从属地位也让女性饱受束缚,影片一开始利用了基督教中新教和格鲁吉亚的东正教的极端冲突引入,从宗教史来看,东正教更深远,然而在对教义的解释而言,作为新教边缘派别的耶和华见证会在思想上更为守旧,这也导致了作为见证人妻子的耶娜受到来自丈夫的更多的思想束缚,被强奸却需要来自丈夫的原谅,杀子以证虔诚来向上帝“赎罪”,纵观全片女性是作为宗教体系下的牺牲者而存在的,从而产生了一系列悲剧。而影片真正的结局,强奸者被风化而去,更像是一种上帝的见证,是耶娜的“赎罪”换来的惩罚,这为本片又产生了一些非常有意思的其他解释。 |
|
惊心动魄的开场戏后,处女作《开始》便立即滑入层层俗套之中。导演展现出的多重互文影响中,最为重要的是阿克曼的《让娜·迪尔曼》。看似开放的形式其实只能容下一种解读方式:这是一部关于女性意识觉醒的作品。题目“开始”显然影射《创世纪》,而其中亚布拉罕献祭亲生子的桥段被移到女主角身上,却没有《圣经》中的神迹出现,这让电影反男权的层次里更加了一层反宗教的属性。而最终“开始”更影射女主角自我意识的开端,乃至促成了复仇的神迹。电影对女主角的日常生活着墨太少,尽管情节激烈,反到无法让人以平视的视角体味她的心路历程。哈内克风格对这部电影无甚帮助。 |
|
脑残得可以 |
|
还好是在电影院里看,高规格设备下听声听出了动静,不然时不时长达五分钟的固定机位固定景别在电脑上看肯定以为是卡住了。这么拍肯定进戛纳或者威尼斯。只有两场戏比较喜欢,一个是溪流下的强暴戏,还有最后小孩躺在床上和窗外光线构成的那个造型。懂室内油画构图莫兰迪色调精致光线和室外粗粝自然光的对比是想表达什么,但应该是在统一的风格下做出差异,而不是完全像两部不同风格的电影剪在一起。 |
|
?????????????????????????????????????????????????????????????? |
|
女性压抑,杀子献祭 // 固定长时间镜头直接把现实生活中的尴尬滞留带进来了;怪,但不喜欢 |
|
大量的定点长镜头,河边的强奸长镜头非常有张力。 |
|
看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