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还行 可是古巴的007女郎比女主好看啊(认真 |
|
谢谢了007太不是我的菜了。lea我真是烦死了,演技怎么还是那么差,感觉每个画面都只是在找光 和觉得自己好美,errrrrr。女儿长得不好看也就算了,演的也不知道是什么鬼,永远一副呆脸,出现一次出戏一次,说她perfect怎么让人信。反派见谁都要攀个相似,动机也莫名其妙,最后好好的不去卖货,一个人跑上来给他下毒,想啥呢这倒霉孩子。从头到尾都老套,邪恶科学家一定是俄罗斯的,黑人女性是厉害的陪衬,英美仍然是爸爸什么都不用交代就炸人日俄也没掰扯清楚的岛,errrrr。哦还有dna当武器这回事大概早就不只在电影里了,能不能不要跟风去找来历不明的公司做检测… |
|
冷静下来看待自然是很难令人满意,哪怕不提谢幕之作的噱头,以平常系列新作来说大部分时候也相当的乏味和普通——福永在片场敷衍了事的传闻似乎不再是谜。但作为自幼的007死忠,真的无法不为克雷格喝彩,在他之前最爱的康纳利,以及拉赞贝、摩尔、道尔顿、布鲁斯南,五人皆在扮演同一个“邦德”,一个近乎神一般无所不能的存在,而克雷格的“邦德”,明显是另一个人,一个只属于他自己的“邦德”。十几年来他失去了同僚、身份、真爱、家人,不再是不死之身的铁金刚,于一次次伤痕中逐渐成为一个鲜活的人,而当寻回这一切时,“我从未离开”的他也只得告别。这十年的好莱坞,终于不再迷信英雄不灭,杰克曼、唐尼、克雷格,我们不再好奇下一位继任者,或相互比较历代的不同,因为他们被永远定格在这独一无二的时刻,哪怕一路坎坷,也足以被铭记和致意。 |
|
Ana de Armas的短暂出场太惊艳了,看似紧张焦虑同时又俏皮可爱性感,执行任务过程中又很专业且致命,以至于电影剩余时间都在想她还会不会出现,甚至如果她是下一任007我都会觉得非常Ok。 |
|
我是不会躲子弹的,要躲也是子弹躲我 |
|
结局值一顿眼泪,Bond全程置于死地而后生的连贯动作戏很吸睛,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在两个小时后变成审美疲劳。安娜贡献了精彩的一段打斗,蕾雅一如既往的美以及不停散发的荷尔蒙,所有的角色都产生强烈反应(包括她爹),反派动机weak但是耐不住长得好看,一副肾虚的样子很让我怜爱,小本好久不见脸上又增岁月痕迹。总之是一部很精确戳中观众的商业片,又搞英雄迟暮那一套,爱情戏稍微俗了点,儿女情长那一套不适合James,丹尼尔帅到看见他就窒息,怪不得是万千女性的性幻想对象。 |
|
各位美女姐姐逃命/搏斗的时候换上平底鞋吧,好怕她们崴到脚😅 |
|
1.又是带着生化武器想play god的反派;2.james bond也开始拖家带口了;3.这个日俄边界废弃前苏联小岛的极端冷酷的钢筋水泥建筑倒真的是,很有味道,侘寂+冷酷苏维埃。纪念在英国的最后一场首映加电影。 |
|
4.5開場便見證了007史上首部滿版IMAX跑馬燈,為最終回開啟有別以往的序幕,前1個小時有非常密集的滿版畫面,凱瑞福永對IMAX攝製的野心效果絕佳,影片在極長的敘事篇幅之下為克雷格的龐德註下了悲壯又美麗的完結,龐德這一生作為情報員一直在痛失摯愛中度過,從來都抓不住命運的他,這一次有了必須放手一搏的私人原因,也有了願意犧牲生命也在所不惜的勇氣,菲比沃勒加入腳本撰寫真的有差,女角刻畫立體,冷幽默也讓人會心一笑,安娜德哈瑪斯僅一場戲,但是這一場戲足以讓人愛上她,菲比也把龐德一直以來看到女特務就調情的設定揶揄了一番,真要挑缺點的話片長還是冗長了些,但是作為謝幕作,我認為值得一次。結尾流淚了,克雷格的龐德,終於迎來了自己的英雄輓歌,原因是極為私人美麗的,而他也留下了他曾經存在過的證明,他的愛的結晶。 |
|
对于非007迷的观众来说,又臭又长足以概括。反派有那么厉害的纳米武器却用的这么拧巴,干啥呢? |
|
007 系列要想办法重生了……不然再这么拍下去,我就把 007 和碟中谍彻底搞混了……(不要招惹高科技单身狗,不然他有一万种办法让情侣们生不如死) |
|
邦德在介绍玛德琳和女儿的时候,说“他们是我的…”然后用嘴型说family的一幕还挺让人唏嘘的,结尾落泪的我有一半的眼泪是被汉斯季默的弦乐激发的 |
|
从十六年前公布选角被嫌弃到皇家赌场开始征服观众再到这代影迷心中“最好的007”,没想到谢幕篇剧情这么拉胯,差点以为是日本郭敬明拍的,拉了美女影帝过来只是当工具人。最后“She has your eyes”倒是有英国人那味儿…
多一星给丹叔的表演,终于有机会在这系列展现演技了。 |
|
开头Bond骑着小摩托嗖地90度爬上山城仿佛吴京附体;女特工娇憨又性感,打戏太养眼我疯狂爆灯;中后段开始冗长,坐得屁股好痛;结尾过于抓马,面具人死前最后一击竟是硬要拆散苦命鸳鸯,惦记着这些情情爱爱的,作为本片大反派,格局也太小了! |
|
编剧,把丹7的收官之作写成这样足以以死谢罪。 |
|
看到没空去死,还以为有多紧凑多激烈,结果剧情拖拖拉拉夹带着煽情160分钟,时间充足地去死了。 |
|
我老爸从前老说007不会死,要么掉进海里,要么跌落房顶上滚两圈接着跑,而且他老喜欢往高处爬,子弹也总打不中他的重要器官,有时候炸弹都炸不死他。时至如今,007大概已经有五个人演过?这几乎贯穿了我老爸的大半生,但这么长的时间里,007好像真的一个都没死,007的真实身份难道是漫威黑寡妇的同事吗?我告诉老爸007这次可能要去见上帝了。于是我们爷俩一起去看了这部电影,从电影院出来的时候,我两都郁郁寡欢各有所思,我爸可能年纪大了,不喜欢冲向死亡的故事,他一向力捧克雷格演的007,老竖起大拇指说这是最硬汉的詹姆斯邦德。我想无暇赴死的意思大概是警醒人们向死而生,珍惜当下,抓紧时间好好活着,正如M为邦德所念的悼词那样。不过总体而言,我两都觉得古巴美女没看够…… |
|
丹尼尔谢幕多给一星 先夸吧 整部动作戏场面和打斗画面都很好看很流利 开头炫技那段还挺亮眼的 人物情感刻画更丰富了 然后ana古巴出场一小段非常惊艳 但⚠️后续就是冗长的剧情 先是女主长了一张嘴但我就是不跟你说 像一个情感线工具人。接着就是看似影片格局很大 反派出场前跟上一部一样气氛营造很足 但也是同样形式大于内容 系列最恐怖反派❌ 只是把反派仪式感拉满然后结果也没干什么 厉害的反派才能衬托出james的厉害不是吗?你有这么厉害的生化武器就干这?装模作样神神叨叨(一些清洁人类灭霸思想🈶️ )然后为了死在邦德前头就得跟他多唠一会 整个为了死而死 就这拍了2h40min属实是导演编剧占很大问题//我以为我会为邦德赴死而哭 但确实 为邦德些许潦草的结局遗憾不甘(我哪想得到15年了维斯帕还要被炸墓) |
|
我拖家带口邦德也拖家带口,我996他007 |
|
看评价还以为多烂呢……明明很赞的工业电影嘛,国内要是能拍出来这样的我打10颗星。真是再烂的名作续集院线片都比网大强100倍(本来想说10万倍的,觉得太夸张了) |
|
这个剧本真是太庸俗了,制造绝情散的反派棒打鸳鸯感觉是武侠片里的剧情。美女都是走马灯工具人,古巴大美女打完就消失了?风景也乏善可陈,挪威那么美拍出来就这? 唯一的亮点是终于给Q摆正了取向,茶具加蒸笼深得我心。 |
|
说真的,最好看的部分是片头mv |
|
3.5。凯瑞·福永当年在《真探》第一季就已经给我们展现了他对混乱场面超高的调度能力,于是这部007的动作戏都可谓相当过过硬,而他的日本/瑞典血统在本片的美学风格上也得到完全的体现。邦德的风流成性在本作中反向挖掘成了天煞孤星的悲剧属性,最终结局也算是对得起克雷格15年来陪伴观众的形象。可惜无论是剧作本身还是演出,反派都够不上收官之作的水准,让成片效果大打折扣 |
|
笑着进去哭着出来 |
|
虽然应该习惯了,但作为一个人物动机稀烂,行事全部毫无逻辑的系列,动作场面也只有全程打杂兵,且杂兵开枪的目的从来不是为了击中主角,而是为了给主角指引射击方向,且足足充斥了两个半小时以上……你又不让他多睡几个女的给兄弟们YY一下,就真的一点意思都没了…… |
|
什么?诺基亚还在造手机???全片最震撼我的地方…和小女孩一样一直在找Dou Dou。没有英雄,真的爱情。英国坏蛋大赛我觉得这位Safin可以上前排榜单,审美在线。(pwb的fingerprint好明显呀((小本的date我也想看看帅不 吃啥呢 |
|
丹叔版007落幕,无暇赴死——电影上映之时就是我狗带之日,薇姿曾经说过看着她老公的蓝眼睛就想给他生娃,尽管离上一部007已经过去五年,但再看到丹叔时还是能感受到他那双蓝眼睛的魅力,如果要用一个词形容丹叔的007那就是铁汉柔情,从第一部到最后一部都离不开一个情字,皇家赌场刻骨铭心,最后一部再度有了心爱的人(丹叔历届邦女郎都是法国人啊不折不扣法国控),最后为了爱人和女儿去死,也算是个不错的落幕选择,符合丹叔007的风格;导演拍摄人文风光方面真不错,但内景就差一些,新手特工蛮可爱,但这次反派塑造不太行,动机太过强行,反而是老反派瓦尔兹凭一场戏就让人毛骨悚然真的很厉害,相比于西装革履,丹叔永远还是脏兮兮的更迷人,最后,好想看007女儿的衍生剧啊;再最后,丹叔五部007最喜欢天幕杀机 |
|
Who is Q’s date? |
|
无暇赴死这个译名有种996社畜的哀鸣感…… |
|
毕竟是告别电影,这部在邦德身上赋予了太多的人情味,角色塑造大于故事本身,有了英雄迟暮背景下的孤独,有了脱去特工这个身份的牵挂和眷念。但是呢像我这种俗气观众还是觉得mr邦德一辈子维持那种黄金风流单身汉的人设也蛮好。电影的视听语言很美,经典的007元素一个不少,意大利古巴牙买加挪威英格兰对于疫情时代的电影观众来说仿佛心痒痒旅行宣传片了。ana扮演的菜鸟特工太可爱了,明明戏份不多也在前半段但是让所有人都夸不停你就说有多可爱吧 |
|
看的很感同身受,邦德一个打工仔,他想要休息,但他休息的时候只会感到空虚,他只有死了才能停止工作 |
|
结局给我哭的稀里哗啦,准确的说,从邦德去墓地看林德女士的时候,就开始掉眼泪,过去的时光一瞬间全回来了。
戏里邦德悲壮谢幕,戏外丹叔也不再饰演。我爱了15年的男人,感谢丹尼尔贡献了最好的007。 |
|
太差了。前三分之一非常精彩,中段节奏沉闷,最后三分之一各种莫名其妙的桥段迭出。反派动机成谜,稍稍出场没一会儿就各自领盒饭,编剧你这是不懂a hero is as good as his villain这种行业常识吗?强行塞入的亲情戏毫无感染力,桥段老套,007跟孩子他妈毫无银幕火花,小孩子即使山崩地裂也不哭不闹不叫不发脾气,你这是生了个机器娃?全片唯一火星四溅的是Ana de Armas,然后我整部都在等她再出现。。。最后这结尾真的不是抄The Rock (整个第三幕充斥着大量抄袭的场景)。谁看007是冲着塑料父女情来的?你倒是把Ana叫回来给我一起打呀! |
|
科学家从电梯井垂直坠到底部的磁悬浮的设计超好 |
|
克雷格和凯瑞福永想说的东西实在太多了,以至于这种巨舰级别的时长都有些撑不住场。代号都被夺走的James Bond这回彻彻底底做了一回凡人,甚至幽默感都强了三分,好在结尾的悲壮并未被稀释—-打回human的天煞孤星在不断失去的一生里找到方向,和Logan、Natasha的归宿不谋而合。但在撕开这层情怀后,是七零八落的叙事节奏,是敷衍不堪的剧本创作,汁水四溢的调度竟成了福永最后的倔强。对于特勤人员宿命的勾勒以及惊艳无比的安娜确实很摩登,但堪称灾难的plot twist和虚有其表的纸片反派又把007这个厂牌瞬间拉回了70年代,还是最糟的那面,成片效果not the best, not the worst. 在主创集体老态龙钟的局面下,米高梅是该考虑考虑怎么让这个铁金刚在下一个世代继续发光发热了。 |
|
丹叔的邦德生涯告别之作,于我而言实为最有感觉的一部007(尽管全片更近于[幽灵党]的后续收尾),因为007终于完成了从神到人、从冰冷机器到血肉之躯的转变。或许,永生不死与风流无情终会腻味,为爱赴死与接受命运才是邦德最另类又最完美的结局。尽管节奏把控不佳,反派羸弱(神秘岛屿上亦无任何高科技与大招),动作场面缺乏亮点(惟有两场追车戏稍刺激,其他便只有子弹自动绕身而过、例行公事般的枪战进击),但我们还需要更多早已在其他动作片中屡见不鲜、层层升级的奇观吗?无论如何,克雷格对邦德的最后演绎足够真实、动人。开篇即为女性回忆视角亦是突破,蕾雅·赛杜成为破格延续两部仍不死的邦女郎虽为部分人所诟病,却意外地令我第一次喜欢上她。私人定制的基因技术纳米机器人病毒很新冠。"我给你讲述一个名叫邦德的男人的故事。"(8.5/10) |
|
最喜欢的一幕:新任007戴着一副炫酷的墨镜从容地开着改造过的豪车停在满身狼狈的邦德面前,问他:need a ride?从小学时看第一部到学生时代结束,赴邦德最后的约。执念让我熬走全场的人终于等到那句彩蛋,怅然于结局却也觉得再对不过,英雄主义如此,半生惊险却没有功成身退,浪漫多情却没有老婆孩子热炕头,只有孤寂且充满猜忌地呆在离幸福最近的时刻然后一遍一遍周而复始地走着钢索直至坠落,却也好过英雄迟暮,心有余而力不足地把酒话桑麻。 |
|
看了不下15次表,最后时刻yes,终于!又臭又长。 |
|
是的 我们是有一个孩子 |
|
无法客观评价,以后每一部丹尼尔克雷格的影片都不会落下。 |
|
两个多小时下来,最好看的竟是片头mv |
|
Q的dinner date竟然不是007,差评哎!安娜妹子又虎又美又可爱又性感,执行任务的时候立马专业度爆表,下一任007让她来演算啦!我觉得比传言那些备选男演员靠谱。蕾老师连哭起来都那么好看。反派动机永远都奇奇怪怪。M好忙,圣诞节还要领导Kingsman。英国男演员人到中年都逃不过特工动作片是吗。皇家赌场 > 天幕杀机 > 无暇赴死 > 幽灵党 ≈ 量子危机。我已经不记得量子危机讲的是啥了。Anyway,丹叔的眼睛真的很蓝,以及Vesper是最好的邦女郎! |
|
可惜,丹尼尔·克雷格这五部《007》有着连贯的暗线却执行过于凌乱不统一,唯一值得欣喜的是故事在主题尚未走形时结束。那些在《007》系列中变得老套的阴谋诡计并非和以往那样用于造神,失势的反派反而引出神话主角所没有的至死的孤独,以及无能的父辈。克莱格的詹姆斯·邦德最后一次成为“007”时,他被赋予的任务是终结不断增殖的父辈幽灵——杀不尽的幽灵党,以及那些一次又一次来回着各种冒险之旅的前代007。这一代,我们看到的是面对母亲的阴郁而无能为力,但又一步步回归母亲所创造的世界,直到死亡才成为普通人的一生。
首次看《007》就是这一代的开篇之作《皇家赌场》,伴随我童年到成人这一漫长的回归之旅实在是过于感慨。 |
|
最好看的部分是利刃出鞘外传之古巴派对。邦德不该是这种结局。 |
|
邦德和反派的多次亲身体验证实,爆炸物就算直接在脚边引爆也只会引起耳鸣,而枪支近距离多次射击也永远不会致命,都是只要拍拍身上的灰就可以站起来活蹦乱跳的 |
|
1. 畫面質感好,劇情算緊湊,兩個半小時很容易就過去了;2. 作為Oscar影帝(水分挺高的一屆),Rami的表現實在沒法令人滿意,沒演出層次來;3. Ana的美真是上承夢露,完美融和了性感和甜美,可惜戲分太少;4. 結局挺震撼,譴責在短評劇透的人,事先被爆雷的話,觀感肯定差好遠;5. 穩妥四星的電影,各種原因下可以多打一星。 |
|
哎,最好看的就是那个片头了。 |
|
看起来像编剧中途跑路换人三次写出来的剧本:第一个编剧安排玛德琳退场换上古巴邦女郎,第二个编剧觉得古巴邦女郎落入俗套所以安排了女007,第三个编剧一看这烂摊子收拾不了了,干脆把玛德琳拉回来救场,顺便走走老父亲伐木累路线煽情还能顺带安排邦德退场,完美! |
|
丹尼尔克雷格的屁股比脸保值很多 |
|
挺失望的。冗长、无趣、 拖沓,观影过程频频看表,偶有亮点也拯救不了整体的平庸乏味,难以想象这是丹尼尔的007谢幕之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