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震一刻是Ritchie的那句"I'm gonna live"。最近几天英国gay圈炸开了锅全在看这部剧,说对年轻一代gay们来说这就是他们最好的历史课。你在微博上在豆瓣上叫英国腐国,但是你不知道这所有的一切都是用血用泪换来的。 |
|
恐惧、羞耻、悔恨、孤独,每一样都比疾病带来的生理痛苦更让人痛苦。最残忍之处在于,自由本应是你沐浴快乐的通行证,却瞬间成为你接受审判的墓志铭。让人动容的当然是剧中的每一次握手、拥抱和亲吻,它时刻提醒着我们爱的力量。表达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行动本身。永远记住,污名化不会让病毒消失,只会让其以更猖獗的速度肆意蔓延。 |
|
RTD真好,这可以放到教科书里供所有高中生都看一遍的历史教材。其实这部剧用一种敬畏的态度记录那些被遗忘的历史和死去的男同性恋们。我们似乎都忘了80年代LGBT所经历的,他们本该在终于可以活自己想要的生活时,很多人就这么突然的没有征兆的死去了,而这和他们的性生活是否“放荡”有什么关系呢?这只是运气,看剧里那些多乖的偏偏就死去了。剧也没有回避性,似乎性总被作为艾滋的原罪,但就像Ritchie说他想着那些他有过的男孩感到快乐,因为性本身不可耻,可耻的是反同的社会和家庭,用艾滋作为诋毁的工具,使到现在为止很多的同性恋依旧感到shame(也是为什么同性恋青少年比起异性恋更容易有抑郁症或有self destructive behavior)。所以Ritchie妈妈的角色KH诠释的太好。 |
|
rtd就是最屌的 科林在亨利面前承认自己是gay 里奇给喜欢的男孩跳一小段芭蕾 罗斯科穿着女装宣告离家出走 科林的妈妈说你的朋友有些古怪但没有关系 这些都太好哭了 他们坦诚接纳自身 集体面对艾滋恐慌 对抗世俗偏见 性并不可耻 吵闹热烈的生活在伦敦 虽然底色是死亡 但他们的人生是上升音符la! rtd太会了 |
|
虽然RTD的故事越讲越远,但我好像反而越来越能产生共感了。La! |
|
个人觉得几个珍贵的瞬间:Ritchie给心爱的男生跳了一小段抒情芭蕾;Roscoe偷偷去看妹妹的婚礼;Colin临终前在妈妈(天使)身边的微笑;Ash在病床前深情瞩目说出那句「我爱你」;游行时,Jill躺在地上大喊告诉大家不要害怕等等。不知不觉就跟着第五集Ritchie家庭关系那一part哭成狗,所有演员的表演都太生动了,台词硬核,不经意间揭露现实,毫不做作。最后Jill跟Ritchie妈妈在桥上的对峙与控诉也是隐忍中蕴含巨大的力量,尤其是那个you,指向所有在LGBTQIA+人群成长过程中缺席且漠视问题的人。好演员,好剧本,真的特别重要。tough but sorrow的基调才是社会问题剧最真实的照面。 |
|
最难过的地方永远是看见母子交谈时显露出的那道巨大豁口。人是该停止用爱把自己和别人这样不合适地捆绑在一起啦……
(不过RTD真是去神秘博士剧组借了几只打雷来么orz |
|
RTD有多狠心呢,他一开始给你美好给你温柔给你自由给你快乐,然后他一点点撕碎给你看。不是某一集,是每一集,每一集都让你心碎一次。最般配的一对生离死别,贺卡寄出烧给了天堂,最循规蹈矩的没有真爱就睡去,未来刚有光亮就宣判死刑。/Ep4 Ritchie回家到车灯舞那一整段写得太好了,Olly的表演也闪闪发光。 |
|
RTD新剧,必追!哭死我了。人人视频看的,有的弹幕真让人无语!怎么看到最后还有人说洁身自好?请问你到底看懂了吗!!乖孩子Colin也能得病就为了告诉你这跟人“乱搞”没什么关系。那个时候大家都不了解艾滋,所以不知道防护。Let me get this straight, 这是一种病,需要治疗而已,跟其他疾病没有区别。If IT’S A SIN, it’s the disease that is the SINNER, not the people who get it. Ritchie的妈妈气死我了,正视疾病才能好好治疗,逃避不承认只会带来羞耻和更多死亡。最后,感谢现代医学,让艾滋不再可怕,其实只要早发现早治疗按时吃药,这个病没那么可怕的。这也是我看了很多电影如同船爱歌知道的。 |
|
后面三集开始疯狂飙泪,那个时代真的太不容易。jill是真天使;collin的遭遇最让人觉得命运不公;richie在车灯前跳的芭蕾太好哭了......看之前觉得题材是不是有点俗套了,看完后觉得有些东西确实需要被常提起,因为即便是身处不同的年代和环境,但总有人在经历着相似的抗争。 |
|
看了好多80年代AIDS大爆发的故事了,几乎每个主人公都是依靠朋友或是社群撑过最后的日子,家人要么缺席,要么变相折磨。今天的医疗水平已经不会再有这样严重的集体灾难出现,但是家人却大多仍然扮演着当年的角色。 |
|
RTD永远的神!最后一集真的治低血压,母亲一边说对不起一边一副对不起的样子都没有,太trigger了,天下父母都这样子 |
|
83年发现HIV病毒,87年有了AZT,95年有3TC,96年提出鸡尾酒ART治疗,中间的故事值得一讲再讲。到今天HIV治疗和预防水平已经发展如此高度发达但还是远没有脱离污名化,历史是不能忘记的 |
|
这里面有多少RTD的朋友、他们每个家庭、他们的隐秘和终身的痛憾的故事?You have to tell their story. 人类没有学会理智对待疾病,如今又来一个机会学会过这个坎。最喜欢 Jill,居然是根据真实人物改编的,这么好的人居然是存在的(Jill 的原型在剧中演了 Jill 的妈妈。。 |
|
别再拍艾滋相关的剧了吧!随随便便瞎jb拍都拍得这么好看哭都哭不过来!谢谢RTD |
|
我还能说什么,RTD牛逼! |
|
年年里的IT小妞成了年年主唱的闺蜜 |
|
“We are young and ashamed. ”从LGBT视角看青年人的身份认同。从小心翼翼的乡下男孩,到光彩熠熠的明星;从忍气吞声的小学徒到被认可拥有打印店钥匙的快乐员工;从被家里人驱魔到放弃虚荣直面侮辱自己的议员…“I’m gay. ”他们因为成为自己而骄傲,但社会让他们被迫觉得“羞耻”,觉得自己不应被正确对待,其中最深的伤害甚至来自亲人。RTD很温柔,在现实里可能父母永远不会道歉,像西装店老头那样的当权者并不会被抓,而是在毁灭一个又一个年轻人后享受赞誉离世。而今我也即将离开青年时代,三十年来我体会过无数次单纯因为我XXX,就觉得我是错的的偏见,这里的XXX可以换成年龄性别等等,如今我可以平静地对他们说句“管好你自己”,但那些时光终究是逝去了。如果说这是罪,那全人类都是有罪的。 |
|
La! |
|
从1981年到1988年,那是AIDS刚刚被发现,也是对同性恋群体最严重污名化与歧视的日子。相比《戴上手套擦泪》,这部剧虽然运用了更多的喜剧和欢乐元素,却依旧难掩那个时期共同经历的伤痛。那些在身边口口声声说爱你的人,却并不能接受他们的一切,反而让他们认为这一切是自己的“罪”。更有许多人因为家人的自私,到临终时也没能再见到自己的朋友们和爱人。我们目睹了太多身边人的生离死别,那一次又一次的泪水不光是因为将要离去,也是因为最后的日子最孤独。 |
|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想起Jonathan在Over the Top里写他感染艾滋的经历:在确诊的第一时间,医生就会跟患者签告知书,确保患者知道在往后的人生中要跟人发生性行为前都必须告知对方自己是病毒携带者,行为前隐瞒就是bioterrorist,重罪。拍的很软,触动,缺乏性教育的我们太多时候只是运气好罢了,希望我们这代经历过coronavirus的人都能有更多同理心,stigma是很荒谬的逻辑,希望有一天能像克服天花一样克服艾滋。同时也反思我自己身上那种think globally,act locally的虚伪,要试着把想到的做到。对channel 4的买剧品味心生好感,HBO max 2月18会上。 |
|
剧中的他们就跟RTD一般年纪,亲历了八十年代烟花般璀璨与短促的快乐,然后坠入长夜的恐慌与煎熬。如此一个世代,被他们反反复复回望,这次核心凝练到一个“罪”字,外界的污名化与内在的认命感把人勒得无从呼吸,Richie带有耻感的享乐主义致命地成为某种表征。难过的是Colin这些羔羊被献了祭,更难过的是那么多男孩倒下,送回老家,被家人以种种方式遮羞,直至不复在世上遗留存在感。好喜欢Jill这一家,但人间天使的存在,把那些满心幸灾乐祸、满嘴封建礼教的大众衬得格外不堪。 |
|
“这是罪”和“每分钟120击”中间大概隔着一百个“平常心”。作为一部时间充裕的英剧,它在群像塑造上是失败的,轰轰烈烈、沉默即死亡的运动沦为年年的个人秀,角色基本无新意,女主动机更是无法自洽。当然在新冠疫情的背景下看剧会给我更多剧外的感慨,尤其是那句台词:“如果这场瘟疫发生在异性恋身上,全世界早就翻天了。”——我们正在经历的大流行就是证明。它说明人类在同理心上先天的自私和悭吝:只要与我无关,少数群体怎么死都可以,这才是罪。 |
|
Neil Patrick Harris加盟是噱头,Keeley Hawes参与“演技竞技”是骗术,本质上还是把主视角与着力点交还给五个经历着时代浪潮却又充满爱与情感的新人身上。剧集很像一颗“炸弹”(褒义),在熬过了大家以为的复古金曲、文化梗、“去纽约”等种种陈词滥调后,突然把情绪全部剧集在最后时刻触发,颇有力量也留下惊人一笔。这不是「Ryan Murphy剧集宇宙」的华彩篇章,也并非一众美剧美国电影对历史的溯源与表达;它关于在这个时刻下的每个人,受到伤害的、承受不幸的、勇敢活下去的。是临摹,也是记住。 |
|
我真的好喜欢colin啊,他那么乖巧规规矩矩,连老板对他性骚扰都不知道怎么躲避😭
|
|
Neil的伦敦口音差了点,不然就是100分了。演的太好了。可惜他只出场了短短几分钟。大爱! |
|
这剧质量这么高,卡司里这么多大咖,竟然是免费台的???免费看的???😳 |
|
不得不说Olly真的太太太太太太适合这个角色了……为什么要对我的Collin小天使下手😭😭😭 |
|
La! |
|
看到男主承认恶意传播时,后面再怎么解释我都毫不同情。一个个角色都想着如何去说教,还有莫名其妙的动机和一些三观很歪的台词。 |
|
集与集之间的割裂感极强,乍看起来热热闹闹的群像,实则塑造得非常失败,男性角色不是工具人就是不讨喜,唯独刻画了一个女神般的完美女性角色。男主向中学时代暗恋的直男confess的段落是全剧华彩,片尾女主质问男主母亲的段落荒谬至极。 |
|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艾滋病开始在英国蔓延,一群年轻人经历了新奇,释放的快乐,到恐慌,再到死亡。刚开始对一言两语的传闻不屑一顾,依然要party all night。没经历过艾滋恐慌,生活在对这个病毒已经了解不少的年代,刚开始看的时候对他们灯红酒绿的生活表示惊讶,可是病毒刚到的时候我们能知道多少啊?我以为生活还是会一如既往的快乐,还有梦想可以去追求。可是快乐的生活突然就消失了,连同“我自己”都消失了。短短五集,能感觉到当时AIDS pandemic到来时的真实,“疾病的隐喻”,家庭,社区的支持,歧视。 |
|
同为罪。从第三集开始放催泪弹。RTD确实好会写,但除了jill这个角色,她全程没有自我,围绕在一个个男性朋友身边而存在着,RTD最后还让她去和“母亲”进行终极对峙,从这个角度去理解感觉非常不适 |
|
我看过的与「艾滋病」「LGBTQ」相关的影视作品:《费城故事》《时时刻刻》《关于我母亲的一切》《达拉斯买家俱乐部》《菲洛梅娜》《平常的心》《抱紧他》《时光驻留》《我爱的男人》《同志音乐剧》《基佬四十》《蓝》《爱在阳光下》《我们都是动物》《同船爱歌》《只是世界尽头》《戴上手套擦泪》《每分钟120击》《喜欢,轻吻,快跑》《漂浪青春》《红楼梦》《1985》《波西米亚狂想曲》《爱,不难》《爱·无滋》《曼谷基友记》《同志亦凡人》《当我们崛起时》《这是罪》…… —— 经多年溯源研究,目前多数科学家认为艾滋病毒最早出现在约1920年代的非洲比属刚果金沙萨,由西非中部的黑猩猩传给人类,……1981年6月5日,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发病率与死亡率周刊》上登载了5例艾滋病病人的病例报告,这是世界上第一次有关艾滋病的正式记载。…… |
|
Jill也太好了! |
|
扣一星在这看起来太难受了叭。RTD又夹带dw私货了,但为什么这次不HE,看来看去QAF真的是RTD的例外。男孩们,it's a sin.想想这换过的题目。 |
|
我永远喜欢RTD的一切剧 |
|
Gill是所有阳光的集合体吧!Colin就像是战争里被流弹伤害的平民,太令人心痛了,妈妈也超棒。有很多戏码真的很精彩,令人印象深刻。比如女装离家,比如女律师slay全场等。但很可惜的是编剧把太多特点投影到男主身上,但并没有足够的力度给人说服,所以主角的塑造不够好。故意传染别人这行为就不应该在结尾说是out of shame. 这个真不是。三星半吧,但是几个配角我都挺喜欢的,所以加半星。 |
|
Oh my dear sweet Colin 😭 |
|
没想到是教育科普向。个人觉得在rtd的剧本里面算不上好,有佳句无佳章那种,而且主角们都很脸谱化啊...... |
|
最后一集 what a fucking mess. Show me more anger!!! |
|
RTD的戏总有个女孩是天使,这次是Jill. |
|
整整五集讲述的,也是那个时代直到今天仍存在的一个荒唐无理的强盗逻辑,是同性间不检点、不自爱的性行为导致了病毒的出现、蔓延,而这场形同瘟疫的病症便成了所有同性恋身上的原罪。到底错在何处?到底罪在何处?是神色、是声音、是行为,是试图将人们区隔、分离并假以正义地污名化的一切。母亲在病房里一刻不停地来回踱步,父亲躲在别处抑制不住地失声痛哭,我们眼见爱的伟大,却也一窥心底的排斥、天然的误会有多深。 |
|
queer as folk, no more and no less, |
|
这种类型的片子,我印象最深刻的往往是女性角色(《断臂山》里妻子看到丈夫与男人拥吻的落泪,《春风沉醉的夜晚》里谭卓在KTV里的独唱……),比如Ritchie的母亲得知孩子得了艾滋后,那长达十来分钟的演绎实在是精彩。而Jill就像是一个天使一般,照顾着这一帮男孩子,也眼见他们一个个陨落,其内心之创痛可想而知。 |
|
同时代的片,不管是BPM,还是Don't Ever Wipe Tears Without Gloves,还是The Normal Heart,都比这好太多。全剧最不喜欢的大概就是Richie了,这个剧都可以说是Olly Alexander的个人秀了,华丽丽地开场,轰轰烈烈地结束,总感觉缺了点什么,Richie这个人物的发展很老套,而且刻画得很浅。Colin和Rosco都很不错,可惜没有太多笔墨,Ash更是隐身角色。 |
|
这也太稀松平常了吧 |
|
为什么都要扯到美国那边的同类型作品?明明要比较的是同为英国出品的电影Victim (1961)。凯莉·霍威演得很好。喜欢RTD在这里处理的一点是他基本不会去完美化LGBT形象,更多去呈现being LGBT的内核。可能是因为这是根据RTD自身经历和朋友遭遇改编的,所以没有那种大的格局,而且RTD的说教一点都不直接,还挺旁敲侧击的。第一集感觉有点赶,有种Gang之前的情感联系都没bond起来就混在一起了。Jill的动机明显就是看到Gloria的惨状导致的,但是因为那种联系没在开头展示好确实会觉得她太圣母。有点担心Doctor Who了......虽然我是RTD粉。 |
|
Jill是天使吧。 |
|
Collin存在的意义不是让人感慨命运不公,“他洁身自好,不该受到这样的惩罚”,这种想法才是不公。 L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