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影本身只能说是一般。但手头正在读的《切尔诺贝利的午夜》一书中提到,负责现场处理切尔诺贝利事故的第二届政府委员会中,有一名苏联科学家先前刚看过这部美国电影,而他恰巧也是担心会发生最坏情况的那个人。现实中,甚至戈尔巴乔夫本人在切尔诺贝利事故发生很久之后,都信不过这个体系逐级上报来的讯息,费尽力气才搞清楚事情的真实状况。而美国人在电影里,却总是把新闻自由当作最后一道难以绕过的安全阀。剩下的,就都是历史了。 |
|
影片内容与中国没有一毛钱的关系,美国人居然把核事故命名为中国综合症,大意是形容核事故的灾难性后果,核泄漏严重到足以从美国穿透地球影响到中国。PS:需要重点标注的是:本片上映日期为1979-03-16,美国三里岛核事故发生日期为1979-03-28。 |
|
这和中国没有半毛钱关系吗。 |
|
不敢相信这么一部好片在豆瓣上只有200人看过。jack lemmon at his best!不喜欢简方达(和他爸是在太像了)但无法忽视她的精彩演技。米高道格拉斯在片中贡献了“大明星的青涩时期”的珍贵表演,作为75年《飞越疯人院》的制片人,他在本片表现的政治立场是不言而喻的。 |
|
很地道的片子,题材、导演、剧本、表演都很赞,我说那个摄影的眼睛那么难看像道格拉斯,居然还真是他哈哈~~~ |
|
标题其实是美国人形容核泄漏威力的俗语,指污染能贯穿地球来到中国。这样一部讲记者正义感揭露事实真相的电影虽然剧情好猜,降低了惊悚悬疑感,但拍得扎实,剪辑也很有助推效果,最重要的是演员表现精彩啊!杰克莱蒙无愧大满贯影帝,在每一场戏都锋芒尽显,动作细节极见功力。简方达和道格拉斯也不错 |
|
加夫拉斯的事件+帕库拉的记者+吕美特的午后困境。不聊核电阴影,只说叙事技巧,本片有两点颇为出色。先是,道格拉斯的角色一度使事故性质出现二义性解读,到底是违规冒险正中要害,还是偏见驱使极端分子?再就是,被高层和同事排挤误解的状况下,老莱蒙的角色是否选择放弃?如不是,接下来又会怎么做? |
|
1.我个人觉得应停止新建核电站,并逐步关闭已建核电站;2.任何有关公众生命安全的建设都应“能够”受到公众监督;3.设想如果此事发生在天朝,呵呵,这简直是片名的极佳讽刺,虽然当时才1979年。 |
|
杰克莱蒙简方达飙戏看的过瘾。杰克莱蒙无愧凯文史派西的导师。剪辑很厉害。冷静又不冗余。控制室里噪音与死寂的对比剪辑印象深刻。小白脸道格拉斯做制片跑龙套 |
|
地上打个洞,从美国到中国~ |
|
4.5/5 又一个标题翻译失败的典型。电影有些“慢热”,但最后还是被结局打动了⋯⋯ Lemmon的表演总是这样的出色。电影的重点也可以从新闻业的角度切入,不过因为JL的表演,更倾向于把记者们当作配角,即使Jane Fonda演得也很好。 |
|
普通的小员工得罪大公司被追杀的片子,70年代风貌不明显,有80感。看不出狼犺的大胡子是麦道。同某短评一样觉得胡乱炒作、发掘噱头、惟恐天下不乱的记者才是社会重大乱源,可惜媒介一家亲的文艺作品总爱将之塑造成正面正义形象:不查都是邵飘萍,一查全是陈永洲。 |
|
7.8/10 典型的“顶住压力揭示真相虽千万人吾往矣”类型片,结尾不是俗套的皆大欢喜,也不是俗套的一黑到底,但也不算特别出彩。本以为主要是讲新闻记者的努力,没想到最后所有的风头都被杰克莱蒙抢去了。 |
|
一部从片名到情节走向都堪称怪异的全明星阵容的冷门电影。开篇像《切尔诺贝利》版《电视台风云》,后来居然变成了《惊爆内幕》版《热天午后》,严重怀疑杰克莱蒙的角色后期改过剧本。虽说是臆想的核泄漏事故,不过影片的侧重点依旧倡导新闻自由,倒没偏题,这样想的话,那片名的暗示算是一种很直白的讽刺了。 |
|
被低估的媒体题材影片,既描写了媒体记者的理想和现实,又有《切尔诺贝利》这样的科技反思。几乎没有配乐,事无巨细地展开叙述,环环相扣推动故事,并汇聚到一个令人惊叹的结尾。但由于太冷静客观专业,且没有设置通俗的悬念,娱乐性不高。三大历史级明星演出了角色的层次感,他们既是普通人,又是一场危机中的英雄,我被深深打动了,杰克莱蒙的真诚,简方达的坚持,道格拉斯的浪漫……我再度感叹70年代镜头退一步的冷漠观察带来的多义性,以及没有被虚化的杂乱背景中透露出的时代细节,远非当今的剧作俗套和浅焦特写能比。纵然可能有逻辑不够严密的情节,但每个影片都有自己的障眼法,用得好就不会被注意到。 |
|
后水门时期的政治惊悚+新闻调查, 对美苏冷战背景下核能源企业的担忧和恐惧(电影上映七年后就是切尔诺贝利),叙事节奏太舒服了,娓娓道来不慌不忙,片长过半才揭露出核心冲突,不像现在电影那么急功近利。而且全片无配乐,全靠镜头和剪辑节奏来营造惊悚和悬疑氛围。简方达在这个片里面怎么那么像西格妮韦弗。(入选79年第32届戛纳主竞赛,同届主竞赛美国队还有《天堂之日》《诺玛蕾》《现代启示录》,《曼哈顿》和《好血统》在非竞赛展映 |
|
现实里切尔诺贝利,三里岛核事故都涉及到的追责:操作上的失误,还是设计/工程上好大喜功导致的致命缺陷,原来这部片里早有预警。Lemmon持枪劫持控制室以求真相曝光的举动,本身也藏一层核电站可能被恶人掌控的潜在危险。可惜电影拍是拍,现实恶果还是一个接一个结。现在日本一地震,都担心福岛废堆又要核泄漏,核废水储藏是不是又要出问题。令人心惊胆战的世界。 |
|
从一个拍得很好的事故开始,到展示了过激的反核者和没节操的记者(个人感觉),影片似乎走的是一个很具远见的路线。然后就掉回小人物对抗大公司的戏码了。为什么大公司就一定要做反派呢?情绪化的民众和煽动他们的记者其实更具毁灭性啊。不过结尾确实太神作了! |
|
片名中国综合征,其实跟中国半点关系都没有,美国的俚语而已。影片犹如一部精彩小说,越往后越是扣人心弦 |
|
新闻学专业必看电影之一,道格拉斯在两位神级主演面前竟显得黯然无光,一部被低估的一流电影。 |
|
Masterpiece! |
|
His friend dared to say the truth that he's definitely a hero. |
|
3+,不是单纯地揭露,而是在“综合症”之下,人的意志与选择。不时地戛然而止反复酝酿,但也略扫兴。 |
|
2023.2.13
“中国综合征”,如果美国核泄漏洞穿地球,另一边刚好是中国 |
|
4- 七十年代阴谋论甚嚣尘上,此片不幸预言了上映不日即真实发生的三里岛核泄漏事故。悬疑线拉得紧凑,男女主贡献一流表演。无配乐,无观众,结尾紧得好,有余韵。疑惑在于基于虚拟的灾害逻辑链没交代清,只能看做一记模糊的警钟,敲给当局,敲给大公司,敲给盲目乐观和玩忽职守,也同样敲给新闻伦理。 |
|
非常明确的意识形态对抗,但战斗性明显不足。缺少动机支点、谋略铺陈和自省时刻,所呈现的更多是新闻性(偏颇的)而非政治性(激进的),和《华盛顿邮报》对比,高下立现。 |
|
70年代诞生了很多关于政府或者大型公司腐败无能,试图掩盖运行中的巨大漏洞的电影。本片虽然没有同类型的network那样得很多奖,但是质量仍然过硬,特别是简方达和杰克莱蒙的表演。片中个人良知、新闻道德、商业公司的贪婪纠缠在一起,由核电厂的头头Jack的良知觉醒为线索,揭露了充满官僚主义的核电公司忽略质量、一味追求利益的丑恶嘴脸,在最后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最后一个镜头呼应了开头,新的一天又会是歌舞升平,他付出了生命发出的为核电安全的呐喊最终还是会被遗忘。PS,讽刺的是,本片上映之后的第二个月,宾州的three miles island核电站就发生了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核电事故,本片上映的这个时间点是多么的巧妙啊。 |
|
4.5 媒体行业的良知和资本家的无情形成鲜明的对比。简·芳达和道格拉斯用力拼演技,但没抢走杰克·莱蒙一分钟的戏,姜还是老的辣。有趣的是,影片上映后几天美国发生三里岛核事故。电影,不仅仅是娱乐。 |
|
故事、剧情、话题、演技,都齐全了,甚至还起了个这么有噱头的名字。科学技术层面,应该漏洞不少吧。 |
|
看了半小时,感觉知道结尾了,就不看了。#20160307 |
|
结构非常紧凑,122分钟几乎没多余的镜头。片名原意是指核子反应堆发生事故后,堆芯可以把地壳融化直到美国的背面——中国。但是今天看来这个技术名词却是对中国现在社会诸多操蛋事情的绝妙概括——那就是为了小众利益抛弃公众利益昧着良心干事。 |
|
必须五星。虽然是drama,但有史实根据。令人感叹在那个时代、在核威胁面前,美国又比苏联好多少呢。幸运的是,这电影上映之后12天发生的三英里岛核事故没有造成7年后切尔诺贝利那样的可怕后果。这个话题到今天仍然有借鉴意义,尤其对标题中的国家来说。 |
|
与中国无关,片名应该是美国核泄漏故事的某一代称(如果美国核泄漏洞穿地球,另一边刚好是中国)。俩主角演技一流,剪辑也不错。 |
|
片名过于误导 资本家日常不做人 单人即使依然有良知但对抗大公司和资本家还是过于无力 重点还是在于发电厂员工身上 其他两人其实并无太多表现 最后戛然而止的结局也算是留个想象吧 毕竟现实来说主角的行为必然会被扭曲 停在这里也算是温柔了 总之虽然节奏有点前松后紧但还算是能看吧 |
|
表演+1,尤其戛纳影帝加冕的杰克·莱蒙。企业高层为保利益隐瞒真相,新闻媒体为保利益追究调查,即便存在“英雄主义”也是核电站的专家,而非满是正义感的媒体人。“当你打开电灯时,请想想百分之十的我。” |
|
主题意义高于影片质量。追踪实时新闻的记者、有良知的行业内部人员、利欲熏心草菅人命的资本家。以核电厂发生事故后,公众知情权为矛盾核心,展开的人性博弈。全球新冠背景下回看这部40多年前老电影,感触颇多 |
|
The China Syndrome is a hypothesis, or rather a metaphor, of a possible extreme result of a nuclear meltdown in which molten reactor core products breach the barriers below them and flow downwards through the floor of the containment building. The origin of the phrase is the concept that molten material from an American reactor would melt through the crust of the Earth and reach China. |
|
7/10。七十年代阴谋论热潮带动了一批如[视差][霹雳钻][凶线][唐人街]等社会写实片,这些优秀影片的视角冷静犀利且气氛控制极好,上述优点在本片第三幕的占领核控制室发挥得扣人心弦,Jack表意不清的声明和杀人灭口的时间逼近很有张力,屏幕失去信号式的结束不仅呼应了片头也暗示了难以揭发的险恶政治。 @2015-11-16 00:59:28 |
|
Baudrillard 在谈及电影跟Harrisburg的关系时说道:le réel s'est arrangé, à l'image du film, pour produire une simulation de catastrophe. 另外结尾时简悲伤的脸跟广告并置,无疑是最悲伤的时刻 |
|
实为DCP/前BG@l'Abbaye |
|
完成度颇高的70s记者电影,几个主演的表现都很出色,尤其是整个生涯大部分时间都在演喜剧的Jack Lemmon正剧感十足、感情把握细微又有张力,不愧拿了戛纳影帝,还有Michael Douglas也很有领导力。 |
|
看这个片子原因有三:片名、无聊以及道叔简芳达。简芳达是偶最早知道的美国明星,那个时候应该还是1989年前后的样子,我应该刚上小学。在老爸以前看的电影杂志里看到的,好像主要停留在她如何健身之类……就是感觉这外国佬挺美,那个时候老爸在东北打工,基本上都不在家。 |
|
从头到尾都非常紧凑,特别是最后僵持的戏码几乎让人透不过气来,Jack Lemmon & Jane Fonda的演技太精湛,前者的演出十分具有工程师理科男的技术范还有正义感,Jane Fonda最后在镜头面前揭露事实,为Jack平反后流下热泪,特别令人动容:这个死去的默默无闻的英雄。。。 |
|
看完后再看这个:《抢救切尔诺贝利 Battle of Chernobyl》
http://www.douban.com/subject/3057368/ |
|
题材独特,应该是首部表现核能危机的电影吧?还算好看,简方达是个亮点。虎头蛇尾,对此次事件的处理和影响没有交代就戛然而止。片名莫名其妙。7.0 |
|
没有废话,张力十足。最后的急转直下我呆掉了。电厂里对安全隐患的轻视甚至掩盖让最近的我心有戚戚啊……像Spindler那样无知的工作人员危害其实并不比利欲熏心的高层小。 |
|
矛头指向政府的违规建设,而传媒业在这次斗争中倒是难得地发挥了正面作用。主角由简·方达转移到杰克·莱蒙,而在最后一场采访中,简又找回了自己主角的位置。整体上这是一部非常勇敢的电影,虽然开头略显平淡,但最后一场在核电厂中的戏扣人心弦,太加分。 |
|
核危机、媒体报道题材,拍的不错,简方达简直太美了里边,演的也不错,杰克莱蒙的戛纳影帝 |
|
看睡了两次。70年代到80年代出了一批由女性声张权利的电影,像《丝克伍事件》《诺玛·蕾》之类,属于美国女权运动第二次浪潮在电影上的体现。本片还加入了对核能源安全性的担忧。但是电影各方面呈现的非常差,方达的媒体小组偶然拍下了核电站的一起内部事故,但这一节没有核反应堆的镜头,水压问题的解决只是靠控制中心工作人员装模作样按几下按钮就解决了,不仅视觉上垮塌,让这个所谓事故也显得不值一提,更显得记者方达在搞事情,另外方达和摄影师道格拉斯的面目模糊,他们究竟是怎样的人?他们为什么要不顾压力把录像公开?那些对抗疫核电站的人群和他们也没交集。工程师莱蒙要不顾死亡威胁公开核电站内部事故隐患,他本身长相是很窝囊的,看上去对很多事都无所谓,那他最后带枪胁迫电站领导停运的极端举动就需要更多心理线索的发展,电影里也没有 |
|
本片获第52届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女主角、原创剧本和艺术指导提名。中国综合症是参与过曼哈顿计划的物理学家Ralph Lapp于1971年提出的概念,大意为如果美国的核电厂发生炉芯熔解,核燃料会穿透地壳、地幔,直达在地球另一端的中国。影片以此为题,讲述责任心和良心,以及利益之间的斗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