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ff2020# 2020年上影节第一部盲选,开场前一晚临时收的票,没想到IMDb跟letterboxd上评分都这么高,在我看来还挺规整的一部战争片吧,影像感还不错。海边的逆光柔和滤镜突出一种极度梦幻的不真实感,在一众血肉横飞的战争场面中更显悲凉。 |
|
男主所参加的是拉脱维亚步枪队(Latvian Riflemen) 从1915至1920年间将近4万人参军,历经不同政权势力的争夺,最终仍然选择为自己的家园土地而战。可以说男主的经历正是这4万人的缩影,历史洪流下小人物的命运总是可悲可叹。 |
|
在俄国统治下的拉脱维亚被德国侵略,拉脱维亚人和德军打仗,一战结束后独立,之后在二战时被苏联占领吞并。电影的配乐和音效很不错,画面干净。原著小说作者亚历山大斯·格林斯(Aleksandrs Grīns )生于1895年,在1941年死于苏联监狱的行刑队枪下。 |
|
家才是基础 |
|
他们拿枪去对付德国人,再被苏联人拿枪对着自己人~ |
|
有家才有国。 |
|
给波罗的海三国种草!好过分这电影都好爆了,枪枪打到人心里去。一个士兵代表了一群人一代代拉脱维亚、爱沙尼亚、 立陶宛人,为了追求独立而起来抗争,虽然表面上讲兄弟-父亲的名义,一代人出现一代人死亡,但其实讲的是母亲,讲的是波罗的海三国的女性救护、照顾男性,忍受被苏联人强奸,最后手拉手连城人链赢得国家独立。人家别人国家的主旋律都这么牛逼,这种主旋律应该多拍。电影彩蛋是木辛纳甘步枪,主人公的子孙就是后来电影《1944》和后来坚持战斗到1978年的森林兄弟以及独立后全民清除俄语和俄国痕迹的现今的波罗的海三国人民。 |
|
当他们与德军面对面厮杀时,他的对手是和他一样的年轻人,目光里同样是惶恐胆怯,同样是不知所措。谁能活下来,就看谁能更快的从这种迷茫中清醒过来,给对手一刺。这时候他们心中没有时间去想为什么打仗,为谁打仗,为谁去死。因为它们从来也没有想过。就这样在浑浑噩噩中,无数的生命消逝了。 |
|
SIFF打卡,随便抢的一张票,没想到如此精彩,战争场面非常震撼,几次枪响都被吓到了,片尾的照片也很棒 |
|
我为什么喜欢看中东欧国家的一二战故事,因为1920世纪的中国在世界范围内也是被边缘的;另外,相比清朝以前如此丰富的历史文献,近现代史禁忌颇多,反差之下,这样所谓的“小国”叙事多多益善。 |
|
影片通过大量手持摄影,逼真的战场音效,以及神圣感的配乐,以一名小人物士兵的种种残酷战斗磨难和历练,展现了小国拉脱维亚在经历了德国、沙俄、苏俄等各方的战争摧残和利用后,最终选择独立,主人公的成人礼,也是拉脱维亚的成人礼。片尾文字说明,同名原著小说以作者亲身经历著成,Sov时期遭禁,作者被射杀。 |
|
#Siff2020# 献给父亲,兄弟与土地上的人们。炮火与俯身,战争让男孩站立,呐喊着保护新生的灵魂;鲜血和牛奶,红白相间的牺牲,成为这个民族苦难后的精神,在民族语里,“拉脱维亚”意为铠甲,阿图尔斯身上逐渐坚强起来的意志,彷佛和这个国家的生命一般,成为硝烟散尽时遗留的木讷与坚韧。 |
|
影20407:波罗的海畔的历史夹缝求存,等你带我回家! |
|
SIFF2020~手持摄影机+低机位+大篇幅近景和特写,营造了逼真的战争场景,全程紧张无尿点。与其说展现战争历史,不如说是一个男孩的成人礼记录。关于战争过程我看的始终云里雾里,如果对那段历史比较了解的话应该更有感触吧。好难过好揪心,对于渺小的个体来说,哪有那么多宏大叙事啊,真的就是生存和死灭的区别。愿世间每个角落皆可铸剑为犁。 |
|
作为一个不喜欢战争片的人,看前面的个人视角还是相当投入的,完全没有犯困,后面突然就爱国视角了,历史地理盲一脸懵逼。。 |
|
第一次看拉脱维亚电影,太震撼了,非常流畅,带着深深的文学性。这部影片值得一个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的! |
|
搜肠刮肚了半天,回忆了一下自己看过的所有战争影视剧。
从春秋到三国再到战国,
从温泉关到伯罗奔尼撒,
从一战二战到韩战越战,
从海湾到反恐,从北约华约到南联盟,好像、大概、可能华语的骄傲屈指可数,一部《我的团长我的团》,一部《高山下的花环》……一部《赛德克巴莱》 |
|
这才是真正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
|
3.4分。
拉脱维亚的民族战争史,算是这个小国制作的A级片了。看多了国产战争片,再看看这部别国的主旋律电影,算是一种对比。你能看到这些人数不多的民族想要独立的艰难和尴尬,他们一次次地想要摆脱别的国家的统治,却总会在历史大势的催逼下,被迫选择站队,这是一种我们不曾经历过,或者说,在民族记忆中没有过的痛感。
而在战争场面的塑造上,本片较为写实,采用了不少无配乐下的纪实镜头。火线间的震颤发抖,战壕里的生死未知,雪地里的子弹横飞,都令我们在观看时如置战场。 |
|
看哭了,完美弥补经费缺陷 |
|
真是毫無新意,無聊透頂。 |
|
推荐。 |
|
拿了拉脱维亚电影最高奖BP,境界比国内战争片高n个档次。 |
|
既是一个男孩短暂的成年礼,也是一个民族绵长的悲剧史。而关于后者,原著作者本人的命运更是一个令人唏嘘的绝好注脚。但假如不够了解那段历史的话,就会损失太多的语境和观感。这恐怕是最大的观影门槛了。 |
|
电影制作平淡无起伏,不推荐观看。 |
|
雾林行军逐个倒,战壕茫然厮杀,突袭不忍抹喉,树梢机枪死亡之夜,苏联革命撤增援,昔日战友行刑队,独立战争童子军手把手步枪教程;战争场面刻画挺好,但在复杂国际形势变化中,主角保持伟光正的人物塑造稍显囫囵吞枣,作为拉脱维亚主旋律爱国主义教育片那是很好,作为一般战争片而言还是粗糙了些 |
|
情绪表现得十分具体细腻 |
|
3.0, |
|
上影节第一部,战争片我真得看不得,只想捂耳朵,更可怕的是这一切还是真实事件。愿世界和平。愿电影院冷气不要太足。全程紧抱双臂瑟瑟发抖。 |
|
还可以,情节稍微弱了点。 |
|
3.5 拉脱维亚爱国片,看到最后终于明白片名是什么意思:暴风雪中灵魂低语起誓,失去一切的同时找到了应当守护之物,瞬间起了一身鸡皮。看完就很想去了解拉脱维亚的历史。ps手持战斗场面很有fps感 |
|
流水账 |
|
拍的很不错,小国在两个大国间挣扎摇摆 |
|
基本都是对话,没啥砍头,不是战争片 |
|
所以说,欧洲的电影大多都比美国的好看来着。因为,人家思考。人类,把好好的蓝色星球,人为的划分界限,争夺个你死我活。唉。斗争。 |
|
根据一本前苏联时代的禁书——《灵魂暴风雪》改编,作者就是电影中男主的原型。影片淡化了政治因素,突出一个小人物在战争年代卑微又无力的命运,宛若弹丸小国拉脱维亚的一种隐喻。战争部分拍的还挺写实,有点拉脱维亚版《1917》的意思,但整体还是有些流于形式,缺乏深度。 |
|
然而后知后觉,这部电影的编剧竟然是在NYU最爱的老师之一。神奇的缘分。 |
|
拉脱维亚的电影失去其冷静,变得有些俄罗斯化起来。战争只有残酷,没有温暖,更没有诗意。影片对拉脱维亚那段复杂历史似乎交待得并不清楚,对于当时的苦难也表现不足。虽是真实经历改编,但主角的命运似乎有人加持。不过他对于身边的人就如死神一般,有些神奇。 |
|
-1 |
|
豆瓣都是些什么货色啊,这也tm的硬吹? |
|
制作的不错 |
|
男孩在战争中的成长,对应民族国家意识的觉醒,一小一大,都做得自然而不生硬。最后主角和爱人重逢,居然又重现稚气一面。几个战争场景的设计和拍摄,都是匍匐步兵的贴地视角,大地感十足,绝对超过俄国, |
|
加上拉脱维亚的这部,北欧和波罗的海几国的战争电影都算看过了。风格都显出一种夹缝中生存的艰辛,德国人俄罗斯人各都带着各自目的让他们这些外邦民族当战争炮灰。一个拉脱维亚的年轻人阿尔图斯,从少不经事被卷入战争中,不断失去亲人和朋友,只身一人带着累累伤痕和几近麻木的心站立在步枪兵战壕里,寓意他的稚嫩在战火中重构为自己弱小民族的担当。 |
|
小国弱国的血泪,它们的命运往往不是被吞并,就是被当作大国与大国之间的缓冲国。无端的战火来临之际,家园被当做大国之间的战场,人民也变成了大国的仆从军,为了他国家流血为他国家拼命。夹在中间被两边被疯狂的欺压,而却没有什么选择,国家民族的命运不能自主,还有什么比这更无力更悲哀的么 |
|
战争是男人最好的试炼场,同时战争也让无数平民家破人亡。无休止的战争,终于换来国家独立,而亲人朋友都已死亡,唯留生还者独自忧伤…… |
|
指哪打哪比較碎片化,缺少明顯主綫和戰事跟進。 |
|
令我有些许难过。不愿再看到稚嫩的手中再有枪。上影节打卡。 |
|
真历史缩影,能看,小成本大情怀,剧情有点乱,有点不太懂想要表达的更深层含义,但是看到是拉脱维亚这个小国家拍的,还是得鼓励一番 |
|
导演剪辑版。出乎意料,非常惊喜,挑不出太多毛病。剧本精细,人设丰满,配乐上乘,道服化也很工匠。大量手持摄影却不带故弄玄虚摇晃之感,拉近观众距离。几场战斗戏份都很有代表性,剪辑结合音效,营造扣人心弦的临场感。片如其名,暴风雪贯穿主题,把战争的冷酷无情极致渲染。男主五年的军旅生涯,折射了拉脱维亚那段国运跌宕的历史。 |
|
小国拉脱维亚在一战被俄德来回碾压之后的民族觉醒。前面一个多小时都在渲染战争的残酷,进入苏俄上台之后开始进入正题。看片尾照片,很多细节都有历史出处,制作严谨,在冰天雪地中拍摄战争戏估计难度颇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