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没有人像我一样到最后5分钟才发现刚才一直把“Marthe”听成“merde” |
|
布列松最有温度与色彩之作。1.一次对陀式[白夜]的现代法国版改编,新桥成为重要环境,尽管老布的极简冷峻风格依旧,但罕见地描摹了人与人之间的爱恋与情欲。2.布列松在这部影片中亦运用了最多种类的媒介:男主角为画家,画作偏向抽象与极简(恰似布列松本人);男主角对自言自语的录音及反复回放;夜晚航船中的流浪艺人弹奏的浪漫音乐;电影院中两人一起观看的枪战犯罪片——这部“影中影”的极简剪辑与间接性(局部)镜头亦与布列松的风格和主张十分契合。3.无转场地在闪回与当下间切换,老布对文学改编的兴趣和对旁白的运用一如既往。4.比及维斯康蒂版[白夜]的古典唯美,本片更为现代(甚或后现代了)和思辨,两片各有千秋。5.布列松借画家之口道出了自己的私货(美学观):“比画中内容更重要的是画外的东西。”(9.0/10) |
|
重看,非常适合夜晚的电影。布列松的巴黎白夜,既梦幻又冰冷,连雪都不用下。由于他的“节约”,观察时间都花在哪里倒成为很有趣的实验。除了惯常的肢体动作导向,这次给了很多音乐,因而出现了某种迷人的随机感,突如其来的柔软平静,也让分别时的利落切割更显无情了。 |
|
这俩人但凡上过一天班,都作不出这个劲儿来。 |
|
本片由四个夜晚男女视角平衡的寻爱篇章巧妙组接而成,但经由布列松对于演员去戏剧化表现细微肢体动作的调教后,男女主在夜幕下每一场心理试探的对手戏都有了既受情感触动又不轻易全情投入的孤芳自赏意味。文本层面,完全可当做是男主一夜之间按耐不住的理想主义情结所引发的爱情小故事。它没有《扒手》那么具有细节编排意识,不及《死囚越狱》视听凝练的高度提纯,也不具备《钱》深触森严体制之恶的社会性表达。但就是这样一个极度适合侯麦去把玩的趣味小故事,却被布列松拍出了游走于诗意幻想与现实桎梏之间的两难之处。女孩最后重回那位绝情伴侣怀抱时所迈出的轻盈步伐,充满了飞蛾扑火时那令人难以察觉的流光溢彩。遵从内心感受而又难以令人认同,摒弃理性选择却又深知此举不易。私人最喜欢的布列松作品。 |
|
法国文艺男的炮灰之路 |
|
这应该是布列松电影中使用音乐场景最多的一次 泛滥的光彩音画简直和一贯的木偶片是割裂的 。。。 |
|
单纯到让人恐惧的青春 |
|
演员在布列松的电影里无异于工具人,面无表情,神态冰冷,走位就像一颗被操纵的棋子,没有表达和抒发,构图也是剔除了所有无关的要素,就连声音也是十分单一,这是布列松和戈达尔候麦最不同的地方,但即便是这样朴素直白的处理,仍旧不能否认他的电影,因为找不到具象的人物特征恰好在印证其内心的起伏,并不妨碍情感的共鸣,观众更能理性的去审视人物。 |
|
布列松的“新桥恋人”,柏林天主教人道精神奖。极端风格化的作品,表演收敛,叙事简练(虽说也少见地用了倒叙插叙……),构图上面喜欢用身体局部这一点简直发挥到了极致,俩人牵手那段拍得真是美极了。音乐(几乎每夜都有段落),录音机和绘画作为其他媒介也很好地参与了故事。熬到日版蓝光rip出来再看,摄影也真是迷人。 |
|
(20160523非一刷四星)记得2007年制片人Gian Baldi到电影学院放了此片,而他已于2015年去世。摄影师是《影子军团》的Pierre Lhomme,他可塑性很强啊,两部影片都有照度非常低的场面。布列松的影片里的爱情总是那么不堪一击,《布劳涅森林的女人们》的嫉妒,《穆谢特》与《巴尔塔扎尔的遭遇》的受骗,《温柔女子》的无法沟通,《梦想家的四夜》的捕风捉影,《武士兰士诺》的身份隔阂,《可能是魔鬼》的孤独,《金钱》的经不起苦难,看起来最美满的唯一一次就是《扒手》的结局了。我觉得本片比不上之前的《温柔女子》深刻。 |
|
简洁突出主体的构图及简单的摄影机运动自不必说,每场戏的声音都被削减为单一维度,去除面部表情的表演,肢体动作也被最小化,一切非必要信息都被剔除,形式上的以及内容本身的重复,这是典型的布列松,本质上是一种化繁为简的强调,然而他的镜头却也从未像在镜前缓缓起舞的女主角一样感性而打动人心 |
|
维斯康蒂同样以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白夜>改编成电影版,维斯康蒂那个版本是精彩绝伦的场面调度和镜头移动,这个版本是木无表情的静态景观...我更倾慕维斯那个版本...关于故事是,他人的誓言都是不可信,因为他人也不知道自己在信往什么... |
|
男主这身板和脸好几次让我以为是甜茶……月亮挺美的 |
|
大开大合的用色,漫长侵入的音乐,章回体的穿梭叙事,用来讲这样一个小格局的故事,便完全沦为外缘的道具。加之布列松一贯“尽可能少”的法则,只会使原先就足够瘦弱和清新的叙事进一步缩减和单薄,以至于难以容纳一个正因理想的焚烧和罗曼史的纠缠而无限灼人的心理文本。元素之间互相抵消,一次生造勉强的尝试。 |
|
完全不同于维斯康蒂的版本,当然很难做比较,毕竟风格迥异,倒是布列松的音乐使用是可圈可点。 |
|
我真的不懂们hetro |
|
夜晚因幻想者而生,有时还包括一个温软的女人。从幻想到追逐,从幻想到飞翔,从幻想到彼此温暖,然后轻轻坠落在地。陀翁的处女作沾染上一些法式的冷峻和文艺,却让我想起了一个拼命吹肥皂泡的小女孩,肥皂泡的破灭,她却有一种静静地隐忍的悲哀。 |
|
他电影画面的问题就是:没有多什么,但少了什么……所以这不是或者说离完美适当的画面还间着一段绝对距离的一种电影画面布局法。他剑走偏锋地坚持了自己的偏执——但他由过而返地提出了多么好的根本问题……究竟要多多才是好;可以少少的惯性是否已势成骄纵…… |
|
特意把这一部留在了电影节如梦似幻的最后一夜 |
|
Jacques面对着录音机,面无表情地口述着一个看似宏大的浪漫故事,然后他放给自己去听,重复着Marthe的名字,或者发现着Marthe的名字,这是一种布列松式的机械浪漫,并展现着《梦想者四夜》影片元素的对立:形式与内容之间对抗性的并立,即使是音乐或一部电影的首映礼,也仅仅存在着一种彻底的旁观者视角。
四夜等同于影片的四段式故事结构,布列松将这种非现实的结构赤裸地拜访在观众面前,他不仅解构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原著,更以一种祛魅化解构了恋爱状态下不断流动着的情感以及细碎的絮语,《梦》只需通过外部动作告诉我们,他们说了什么,做了什么。 |
|
@2024法国电影周。
对于白夜的现代改编,蓝色阴影下的梦想者们时而充满希望,时而万念俱灰,时而听着飘来的乐音,跳脱出了“时而”。
布列松招牌的极简留白会有一种随时要出大事的感觉,但狗血的情节走向又颇显虚张声势。
录音机的反复使用强调着梦想与现实的差距,也许暗合着68年后法国年轻人的困境。巧合的是,当时的学生们也是上台为了谢幕。
联想到后来的新桥恋人,更怪异盛放的生命力,人约巴黎则有更effortless的情感状态,戏梦巴黎里的女主角则幻想着布列松的电影 |
|
at影城。布列松的模特哲学改编陀思妥耶夫斯基这么狗血的作品,效果是颠覆、或灾难级的(取决于你如何认同戏剧性),直观感受是两位非职业的实景彩排,但这种近乎僵硬的念台词,又在另一种意义上融合了彼得堡和巴黎,无论飘雪落叶,都在恋人絮语中轻柔——重点就在于被情语化的景语,闹市车声和录音机回放,都成为一种行走的节律,然后被“偶然的音乐”融化(仍然是有源声),吉他轻歌,曼波倒影,面孔和手部的特写,融进爱的凝视,看看下轿车或者挑选丝巾的镜头运动,世上很难有第二个导演这么拍。散场出来骑在华山路上,抬头一轮圆月,轰鸣的车声也变得入画了。 |
|
过誉 |
|
【5+】剥离了陀氏原著的激情,取而代之的是70年代布列松电影标志性的陌异感。机械性调度仍然存在,本片则围绕“门”展开关键性调度,心理空间被区隔。但另一方面,剪辑让动作进一步抽象,并在主角们的叙述中延伸,因而电影仍是顺滑的,如同主角黑色的丝质披风,得以藏匿阴影。而语言在此也无意义(但声音却是关键的),在录音动作后才成为幽灵的回响,“我再也听不见吉他声”。 |
|
期盼会面。白天跟往常的日子一样无趣!光线太暗、或有许多难看的影子;像是空气里突然增生的热气,路牌前的人们热得流汗。视线停留的感觉很乏,太疲倦了,仅此而已。倒是想用四个晚上来爱上某个人:失眠的时候便可循环播放录制好的鸟叫。 |
|
男主一开录音机,我就犯困!看到第四夜的字幕我就深深输了口气,终于他妈的要结束了。可怜了前座看了半场的俩大哥,穿着白短袖衬衫夹着公文包来看电影,就看这玩意儿,还不如去打麻将。 |
|
非常难找的碟~在剧场看的胶片,可惜那时年纪小…… |
|
为什么要把时间浪费在这么难看的电影上 |
|
SIFF 重看 4->6 / 着迷于梦想与过去的二人的互相拯救,难得看到布列松观察人生苦中绽放的美好,在他极简而精准的镜头下闪光,精彩的画外声音也令电影活力十足;有意思的是布列松信奉演员应该成为“模特”,但从维泽亚姆斯基到本片的两位,他电影中的那些失魂的年轻男女始终灵气十足,令人着迷。 |
|
小说精髓是大段的人物独白 情感要喷出的感觉 电影就 普通了 |
|
勉强两分。看睡着了。布列松这次讲了个青年人偏执把控自我感情的故事,用沉溺的方式演绎了个沉溺的故事。故事发生在四个晚上,男女主角从偶遇到讲述自己故事,再到男主帮女主挽回痴恋对象最后失败,台词写的不好,俩人的状态很上头很突兀,台词都是什么“或许我的爱只是一个幻觉”这种水准,在精神层面其实跟琼瑶那一拨落伍的商业言情并没有什么高下之分,布列松还时不时在男女主相对无言时安排个现场乐队、街头艺人之类整点动静烘托他们的情感世界,也是够直白的。演员呆滞的状态,内省而中二的告白台词,纠结而贫穷的恋人……总的来说这电影看上去更像是考里斯马基学生时代练手的东西。也不是没有布列松的个人特色:男主作为画家的设定可能融入了布列松的个人经历,他爱情奉献者的身份也有布列松早期电影的宗教味。全片最大看点是女主裸,瘦的凹凸有致 |
|
四星半. 电影是阳性的,他对任何人都永远有所隐藏;布列松的抒情是电影的抒情,一种建立在技术架构上的"机械浪漫主义":其作品向来带有一种音乐性,但配乐却总是近乎"罐头音乐"――这根本上是因为,通常被配乐所营造的节奏感已由交接的目光和精巧的环境音建立起来了.本片中的表演虽依然是布列松式的,但极契合作品整体的气质――你见过那些终日独居沉默寡言的人吗?他们的脸上都是那样一副表情. |
|
A / 眼神——手指——鸽子的嗡鸣——录音机——机械之心。所以其实是一部讲述布列松式的“机器人”巡游人间的科幻片? |
|
感觉布列松电影下的“动作”始终呈现出被肢解的状态,人物的肢体动作僵硬而迟缓,并且正反打/反应镜头更凸显出这一体态的“钝感”,布列松的极简式影像构建策略渗入到人物的造型动作中,它有意在一套连续性动作过程中截取出最为简练的核心部分,人物的日常动作被完全意义上“陌生化”,这似乎也是布列松形而上影像气质的来源之一。 |
|
9.4/10 #2019SIFF 布列松中期作品,难得展现了一种浅思和悲哀,难料到放缓后的布列松也能这么温柔。录音机的反复低语,在梦想和思绪中又添上一笔。四折被迭起的生活凌空于日常,相遇,相识,相爱,也许都不存在。我们相信爱热爱爱而不去爱,这样基于最随性的自由的思绪和精神导致的爱慕比较干脆,不拖泥带水。反观玛尔特的执迷婉转纠缠,梦想者的轻盈是否让人羡慕。梦想者的爱情是一种“空”的概念。 |
|
4.5。一方面拒绝表演,一方面又借由肢体语言不经意地外化着人物的内心,这种矛盾的自洽性在于布列松所描写的情绪是犹豫的、机械的、隐秘的,甚至空虚的。白天和黑夜除了显性的区分外,明显的从以动作驱动转向了属于语言的沟通与倾诉,这座新桥成为了一个脱胎于空乏的日常的交流空间,但我们知道这爱情的美好是短暂且脆弱、甚至虚伪的,于是布列松用不断的嘈杂的环境音与夜色中被虚焦模糊化的恍惚的光点赋予了这个空间情感与欲望的暧昧性。不过我最爱的,还是在第四夜,马尔特与雅克在桥下告白的时刻,这份爱情在闪烁着夜色的水与光中拥有了难能可贵的动人一瞬。 |
|
其实对陀小说的理解如何对电影最终改编出来的成品质量影响并非想象的那么大,较于维斯康蒂那版,布列松的版本更显得“轻巧”一些,虽然不至于每一处都能发现这种机灵。但可以确定的是,导演在用着电影媒介处理表现文学艺术时,没有刻意跟巴黎的社会氛围融合,至少此类改编不像许多框架内部伸不开手脚的作品一样被特定叙事环境所绑定。倒叙的场景戏完成了一部分演绎浪漫的功能,也在还原艺术家爱情生活情景上尽可能做到了该有的完善。此外,还有较于之前布列松明显多出来的许多音乐部分,一方面这种创新调动了爱情故事里应该具有的鲜活感,另一方面为后来电影的拍摄提供了一种有多重丰富元素的新模式。 |
|
诶,三星半吧,感觉后期的布列松越来越体力不支了! |
|
还是很厉害的,请的机器人来演…… |
|
麻了。法国人这种矫情过头的emo情爱真的看得人一身鸡皮疙瘩。空洞抽象。 |
|
改编自陀思妥耶夫斯基《白夜》,一对青年男女从相识,短暂相恋又最后分开的四个夜晚,少见地看到布列松使用了闪回和章节体的叙事手法。布列松电影里一向沉默少言的主角们在本作里即使是对谈也显得木讷,更多是靠他擅长的动作描绘和肢体特写来表现人物的转变:拍女主赤身裸体在镜前顾影自怜以表现她爱情的萌芽,拍男主一遍又一遍听着录音表现他热烈的爱意,而结局在两个男人间来回奔跑的步伐则是心理抉择的具象化。男女主角都是百分百的浪漫主义者,都坚信爱情不会变质,甚至有些为爱情牺牲的殉道意味。白天戏和夜戏的处理也令人玩味,前者是毫无生机的机械运动,而到了后者则变得灵动而令人沉醉(男女主角对话一停就会有街头艺人的音乐表演和驶过桥下的船只接上),两个空间的时间密度也被处理得有所区别。影院里放的动作片戏中戏看起来也挺布列松的。 |
|
看过了但是也只是看过了,们法国人的片子真的跟我有点生殖隔离 |
|
布列松的極簡風格滿好睡的⋯⋯ |
|
夜晚总是给人带来万千思绪,两个有故事相遇能否发生新的故事,亦或是成为一段短暂的经历留下回忆后消失在人海。改编自陀爷的《白夜》,结构工整,有些导演完全依赖于文学,丢掉文学的拐棍就走不动路;有些导演完全脱离文学,探索独属于电影的呈现和表达;而布列松的伟大之处在于能在进行文学改编的同时仍保持属于电影的视听创作,把看似与他坚持的“电影书写”冲突的两者做到了在高度上的平衡。如布列松曾引用画家德加的一句话形容电影和文学的关系:缪斯之间从不交谈,但她们有时会一起跳舞。 |
|
与维斯康蒂浓稠的感伤不同,布列松这版《白夜》分外冷冽与讽刺。女主面无表情地吻别备胎奔向心上人时,甚至还没将备胎赠送的丝巾脱去。略过表面的客套,将人性根源的自私残忍无情地搬上台面,赤裸、丑恶、冰冷,又如此真实。结局备胎的声音通过录音机讲述这段往事,似一个局外人冷眼旁观他人的伤心事。 |
|
我疯了。男主越看越像鹅仔和斯内普的结合体,卷毛负心汉则越看越像,詹姆·破特!主要是小说我前几个月刚看完,当时脑补的全是《黑皮肤姑娘》、《莫斯科郊外的晚上》那种于肃静、沉默、庄严的氛围下不可告人的在胸口闷着发疼的爱意(啊!)这边,布列松太深情缱绻了......满眼是冰凉的被单与肌肤摩擦的温热感,是有赏味期限的拥抱,是掉在地上青涩的绿橘。但我喜欢(〃∇〃)以后要留好多空白的时间看布列松呀。 |
|
8.8;(空間上)雙向變形的時間?壓縮與膨脹 |
|
A / 难得布列松电影里出现点配乐,而过后又被汽车奔驰的城市气息所淹没。虽然他的木偶模特仍然重复机械惯性的肢体语言,他的无序性闪回仍然晦涩,我们也仍能听见那掷地有声的坚硬质地——但在朦胧光晕的夜色中,这位冷漠的旁观者也通过角色之间的视点传递着看似纯真无暇的爱情。然而录音机(也暗喻现代信息媒介)的自我呢喃已经注定这份浪漫必定对局外人进行身心上的抽离:一个兜兜转转寻找爱情却总是逃避,一个执意追求远在天边的恋人,两个梦想者遇到彼此,短暂相爱,然后又分离。命运无常的巴黎夜晚啊。 |
|
一个想法:Marthe照镜子时,我们看到的实际是她想象中房客对她的目光,这是主体投向一个作为客体的自己的凝视。这种凝视当然是色情的,但是它本身带有的自反性消解了这种色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