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膜拜卡神!生活就是不断的自我毁灭,而爱则是奔腾不息的激流,仍然是卡萨维茨家庭录像带式的风格,但其中每个画面每个片段都饱含深情,对情感的探讨如此地冷峻犀利醇厚又激烈,仿佛一次来自心灵深处的暴风骤雨,镜头看似随意却又精心架构,这般混乱又优雅,迷茫又迷人的电影只属于卡萨维茨 |
|
2019-6-15重看;4.5;孤独的狂欢,无爱的绝望,如此虚张声势,如此高昂我高贵的头颅,如此销蚀生命的热力,不过是苦苦哀求爱的降临,而我们永恒的命运不过是被困在彼此孤绝的天地里大声疾呼。爱是一股永不停歇的激流,爱是一门艺术。吉娜·罗兰兹太适合神经质演绎。 |
|
一些地方确实动人。虽然应该理解了想要表达、表现什么,但没办法,难有共鸣,大概是因为内心一直是一种小孩子般天真的状态,对这种沧桑、复杂和孤独,对无处释放的笨拙的激情和随波逐流的消极绝望都没法体会吧。相应地,拍法上我也偏好一种更加隐忍或者更加荒诞的表达,这个片子对我来说还是太温吞了。 |
|
Cassavetes为我挚爱导演,此一事实今生不变。Gena为我挚爱女伶,此一事实今生不变。 |
|
1一般来说梦境作为重头戏不回连着两次出现在电影里,一般来说重头戏不会集中出现在电影快要结尾的时候。大胆的叙事结构,宣言着卡索维茨电影的独立性。2而吉娜罗兰兹也不是以往好莱坞丰乳肥臀的金发美女,而是一种绝对的女王气场,冷酷,神秘,高贵,神经质。对,凯特·布兰切特是她的形象延续 |
|
这片倒是让人更全面地看待到处留情的人以及没有自我的爱,那种绝望感真切啊,爱如果以无所求为定义,也只有孩子和老人了,要爱的话就会受伤,要爱的话就会看不清自己和别人,要爱的话就会有触碰不到的秘境,总会陷入你觉得这是爱,我觉得那是爱,我没法按你的需求给爱,给的明明是爱,但你却不在乎、收不到,那种双向流通、双方受用的lovestream太难得了,多少都会像场没人捧场的独角戏,兄妹俩一个想要自由,但对方要的是依赖,一个想要相伴,但对方要的是自由,虽然两个人生活一团糟,但并非完全没有闪光点,互补的两人在一起对爱进行了反思,但最终又似乎回到了原样,再度让人慨叹爱有多不可能,妹妹因一个美梦而想要破镜重圆,哥哥刚想学着照顾妹妹,但妹妹的离开则让他体验到了他曾施加于他人的痛苦——我需要你,但你不是我的唯一~
|
|
纪录片的拍摄,舞台剧的表演。能拍出这么郁闷电影的导演,是举重若轻信手拈来的自嘲,还是深陷其中悲观厌世的泄愤。我觉得是前者,当你还能感觉到生活的负担和疼痛,说明你还活着,你的棱角还未被时间抹平,你的情感还能体味人世间的喜怒哀乐。 |
|
你本就不曾拥有,又何谈失去?爱是溪流,涓涓流淌永不停,但爱强到如洪水就会让人窒息。。。电影的音乐那么好,风格是那么的即兴而写实。。。
|
|
爱是什么?如此宏大的问题,没有人有可能给出终极答案。但在所有勇于尝试的人之中,卡萨维蒂走得最远。他的男角色看上去滥情、放荡、愤世嫉俗,他的女角色好像十分敏感、神经质、戏剧化。但他们其实都是最纯的最真挚的爱的力量,都在追求最纯的最真挚的爱,不肯接受一丁点的折扣和妥协。在他最后的这部杰作《爱的激流》里,爱延申到任何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可卡萨维蒂不给他的主人公们任何团圆或解决的机会。她风尘仆仆地来找他,他就要带着头次见面的儿子飞去维加斯;他终于照顾起动物来,她却要去拥抱爱情转移后的另一个胸膛。最终在宇宙量级的爱的激流里,有的人要奋不顾身地冲进雨幕,有的人则孤独地隔窗看雨。一切都还没结束,这部爱的悲喜剧依然在继续。 |
|
9.0 爱的龃龉,欲望的激流。男女主角迷人的病态,描述“不酣畅”的文本,落实到影像上竟有种涌动的酣畅。且是越到后头越是喷薄而出,雷雨夜递进的两段超现实段落更是要将情感冲出屏幕。收尾太有力,戛然而止的挥帽告别,将观众推的更远。siff2019 二刷,8.5→9 |
|
角色太自恋,尤其是卡萨维茨本人的演出,受不了。卡萨维茨是表现化的自然主义,骨子里有种做作。2.5 |
|
可能是今早刚好读完《斯通纳》的缘故,看这部电影时,我的脑海里仍然不断回旋着有关密苏里大学的那些暗影。某程度上,这两部作品所表达的内容是一致的,生活是否值得过下去呢?你还在期待什么呢?我呢?阅读或观看一种孤寂,也不过以此为水分栽种自身的孤寂罢了。 |
|
勉强及格。能明显感到卡萨维茨扔出了一些情景,让演员沉浸、发挥。在屋里纠集一堆女人同居、临时照顾从未谋面的儿子时又令后者崩溃的浪荡兄长,和他离婚时遭遇丈夫、女儿双重抛弃引发精神障碍的妹妹重逢了,两个爱无能的孤寂人物,并未让彼此生活有好转,倒是引发了哥哥一些似有似无的顿悟(其实这也可能让哥哥面临之后的失控,毕竟这些年的胡作非为才是他的正常态)。卡萨维茨依旧不循章法无法预判,这也是他的电影自有悬念吸引人看下去的原因,而在一些外景或者大群演场面上,其实完成的都是毫不含糊,作为导演他有真正的对风格的掌控力,不过这片子令角色始终纠结对“爱的激流”的执念,可这套说辞在全片内容上并未得到什么支撑,也没得到阐述,更多是依附人物状态的障眼法,脱不了无病呻吟的意思。另外那只红狗总在罗兰兹身边鬼头鬼脑的偷窥挺有趣了 |
|
20190616@影城重看 4.5 片如其名,如激流湍急,放飞到近似狂妄放肆,人生是“自杀、离婚、破碎的誓言、酗酒的小孩”,无人陪伴无法入睡,只能相信对自己没有所求的上了年纪的女人,行李累赘堆积如山,日夜买醉,狂风暴雨般写尽时代的精神危机,我唯一的疑问是这位作家究竟在什么时候写作…… |
|
8/10。莎拉通过梦境空间表达对家庭爱的渴望:从法国归来的莎拉困在车站,大量堆积的行李象征甩不掉离婚的精神重负,她在电话亭里幻想开车追杀丈夫也撞死了女儿,频繁陷入幻想试图赢回丈夫和女儿的爱,泳池边不惜用荒唐的举动甚至跳下泳池博得关注,但生活中唯有玩保龄球时晕倒的艳遇能抚慰一丝激情;哈蒙的问题在于内心世界不断在寻花问柳、游移不定,因为没有体验儿子出生的喜悦,反而被莎拉质问不负责任,点燃的香烟、包扎过的伤口,独自听唱片在客厅游荡,每个道具元素都交织痛苦与自责的情感;莎拉将鹦鹉、马、狗和鸭子牵回家当礼物,无奈哈蒙不接受这份亲情的馈赠,莎拉再度受打击昏倒,在歌舞剧形式的梦中否定自我,如梦初醒般扔掉精神负重的行李,暴风雨夜用实际行动返回家庭,就此感受到希望的哈蒙将动物牵回室内作为回应:爱是永不停息的激流。 |
|
约翰·卡萨维茨与妻子吉娜·罗兰兹合作的本片更是获得了除票房以外的所有肯定。本片结尾处,卡萨维茨看着小狗时的微笑,并非剧本安排,而是会心而露。非常崇拜卡萨维茨的日本导演青山真治说,“这个微笑是一抹神迹,我一生都在追求这样的一个微笑。 |
|
2019.6.16. 爱是激流。这一场 真是 惊心动魄。 |
|
2019SIFF。爱到至深则疯狂,痴求爱的真相/秘密则变成纵欲主义,即是如卡萨维蒂也逃不开温情的「人类幼虫」推崇主义,爱情无论是否激流,都需要有证明的痕迹,无论如何对于后代的执着还是一厢情愿的妥协,其实都是一种精神病。 |
|
二刷,好感骤升。表演、剪辑对故事的完美“配合”。对于将已知的日常一律略过,镜头捕捉非信息主导,所以很多时候会觉得镜头设置的十分怪异,时而用物对人作遮挡,时而近景镜头捕捉人物反应,完全抛弃旁人与环境,如此营造出非常强的疏离感,也许卡萨维茨需要的是你去注视与审视 |
|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而不被牵出,却被恒心放跑而向“刚”内冲入,“完”在爱的负增长里含住,“全”在爱的蓄水池中蠢哭,过分强调变成一种激素,爱的流行病学不停洗护,夜的黑色素刷满生活的保留节目,夜的搜查令找到了我又离我而去还真高估,低密度地开发已知的用途,让夜的反垄断法避免晨读,1是x前隐藏的系数,消解了杂物,接通了线路,温柔的抽调已于事无补。 |
|
激情而绝望,能量好强大。爱之谜和人的孤独本质是卡萨维茨最深的恐惧吗?他好悲观,却又好sentimental呀。室内戏大爱。[edit]后劲儿太足了,几天后改五星...【btw某热门短评真的笑pee,连卡萨维茨和卡索维茨都分不清楚,还一顿瞎几把给人家安排童年阴影嫌人家自怨自艾了,“我这个弱智理解不了的就是阴影和畸形,empathy玩儿蛋去吧” 傻逼】 |
|
通过自毁来试图证明自己在他人眼中卑微的存在,残酷的电影,集真实与幻觉于一体... 卡萨维茨和罗兰兹真是太棒了,太棒了!T_T |
|
确实挺挑(战)观众的,歌单不错。然而,对于“爱是一门艺术”,“爱是一股激流”,爱与性的二分……一系列的总结陈词,提炼电影中心思想,尤其是借导演自己表达口述,总觉得很半个世纪前…… |
|
没有任何下手评价它的可能。【2017.09.28 @MoMA in 35mm】 |
|
3.5。第一部卡萨维茨。无感于议题和讨论方式,但对美式生活质感的认知被深化了,上一次还是《美国风情画》。 |
|
按照我对卡萨维茨的理解。对于他来说,演员的身体就是他电影的时间,在《面孔》中,几个相汇的面孔在纠缠旋转燃烧,最后燃尽的余烬瘫坐在阶梯之上…《醉酒的女人》,关于一个恒星和盘旋的行星……至于《爱的激流》,这里有太多太多“杂质”,动物、梦境、栅栏……无法看清。 |
|
《爱》正如其名,在影片中始终存在着持续,激荡而无法分割的柏格森式心流,尽管影片在大多数时间关注卡萨维蒂本人饰演的Robert的混乱而断裂的生活,在影片之中作为主人公的他却失去了主体性,成为一个浮夸虚假的漫画人物,无法通过一场旅行修补自己的男性气质。真正的主人公是卡萨维蒂终其一生探索的“模特”吉娜·罗兰兹,在影片中她的强度起源于一场divorce,在一个主控性——与稍微虚化的女儿形成反差——的镜头之后,摄影机开始在逼仄的会议间内缓慢移动,令其他人无用的面孔产生强度,由此引入“Love”这个超越符号的强度量,而她与死亡的紧密关系,她的昏倒,以及引入房间中的动物都在不断接续这个强度,迫使这一角色始终存在于异常状态之中,在关照这个客体化的主体之时无法长时间精神出轨。 |
|
#R# 4.3分。好看!不过卡索维茨的部分感觉有点自恋了,Gena Rowlands的部分是真好,只有她能把这有点神经质的角色演得这么动情。 |
|
看得那叫一个百爪挠心:隔壁的女戏精在歇斯底里地大叫和摔东西,那个男人永远报之以沉默;银幕里的颓废作家,感慨着生活不过是自杀、结婚、再妻离子散的循环;还有一个濒临崩溃的女人,在无力地撞击着命运的缺口……他们为何和我一样,都过不好这操蛋的生活? |
|
1.随着反复无常和自我否定破碎又缝缝补补的脆弱之心的搏动声,崩裂四溅的浪花重新聚合汇入生活之流的强度和冲动,是爱的激流。
2.为家庭而活,家庭之爱,无关性的爱,永恒的承诺,充实的痛苦 VS 短暂的欢愉,嬉皮士的性,自由无拘,信仰缺失,空虚的痛苦
3.男主着迷于女性的原因正是他厌恶和惧怕女性的原因,他认为她们不轻易讲述自己的秘密,欲望像无底洞,说喜欢老人和小孩是因为他们讲述秘密,一无所需,很纯洁,殊不知小孩的欲望也是令他捉摸不透措手不及的,在他与女性(歌手)和小孩(儿子)的交往中,都发生了狼狈至极的流血事件。
4.荒诞的结尾:一夜情对象接女主找家人和解。平时大堆行李如家庭本身令她无法放手,而这此次却说别管它了,是与表面急于修补家庭关系的行为性质相反的某种前兆。心绪和行动的不统一性弥漫全片。 |
|
#PCC 长评-无爱与无回应。电影给我的感觉是伯格曼式的爱无能结合奥特曼式的迷茫(最后的大暴雨太奥特曼了)。肉体的伤害让他毫无感觉,反而是空旷的房间让他恐惧,完全无法承担责任也无法承受孤独。而她最后的两段梦的阐述完全的表达了出了她的需求,那一浪又一浪的爱意无处宣泄也仿佛得不到回应。室内运镜非常棒,剪辑做的也很好,缓缓的推焦让我们很容易带入角色的感受,最后第一段梦境中的的挑剪非常棒,俯拍代入的上帝视角让我们直接看到女主的内心恐惧,30秒的对赌仿佛“与死神下棋”。第二段梦境中则是带有极强的渴望,视觉化呈现出的效果非常棒,而且女儿梦境中前后的变化仿佛把女主拉回到记忆中的某个时间点。基本现场收音,效果非常棒。不喜欢的是视角,只对于某个阶级的阐述让整部故事看来起虽然私密但却有种高高在上的感觉。 |
|
9.0/10。①如简介所写(除了男主最后并没自杀):浪荡不称职的作家男主,恋爱中过于疯狂的男主妹妹。一个不断地寻找新欢,一个疯狂地沉沦于旧爱,他们都迷失在爱的连续激流中。②充满了因迷失于爱而导致的「焦虑」(程度没《醉酒的女人》强),渲染技法如:琐碎的生活流叙事;精彩的即兴表演;许多特写+浅景深;许多塞满人物的构图;一些固定或缓慢的运镜的凝视(该片表演和剪辑节奏并不慢,这些凝视的目的是给观众时间去揣摩并理解一些潜藏于角色内心的焦虑与绝望);剪辑上大量让特写与框中框构图/中全景组接,制造激烈冲击感。③很多地方色彩太亮丽(事实上这片不适合弄太多幽默),与影像气氛略相悖。 |
|
两个神经质兄妹的世界,让我想起焦虑的依恋关系,当一个要靠近的时候,另外一个就会逃离,刚开始是妹妹靠近哥哥而哥哥逃离,后来是哥哥靠近妹妹而妹妹逃离。什么样的家庭和父母养育出了这样的两个孩子?猜测应该也是焦虑依恋的父母。 |
|
真正精神分裂的电影。特写是“另一个我”,中景又回归到人际中的我,丝毫不顾连续性。声音也是极其断裂。用突然的横移来进入另一个时态,简单有效。后半段平地起高楼,引入大洪水和诺亚方舟,叹为观止。像这样的电影直觉只在Orson Welles身上看到过。如果《风的另一边》在70年代推出,其实和《首演之夜》刚好接上。 |
|
希望日后看到的大部分电影,能在个别几帧接近本片水准。 |
|
从导演到演员都不是我熟悉的,导演的名气倒是如雷贯耳,只是我没有认真欣赏过他的電影,我现在也不肯定自己手里有多少他的影碟,记得曾经的《面孔》还有什么都被别人拿走了,电影习惯不是一天养成的,所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电影标准或者口味,电影起码看懂了生活在继续爱的激流也在回旋激荡 |
|
风格好收敛,镜头仍对着那些痛苦挣扎着的人。 |
|
主角兄妹俩都是那种生命力极强极能折腾的人。无论是只身携二十多件行李去法国待几天再跑回来,还是在自己房子里搞“一楼多凤”(不仅不以此挣钱反而自掏腰包补贴),亦或是结尾糊里糊涂做决定的“我家买了动物园”,皆令人啼笑皆非血压升高,但同时又不得不羡慕这种激流般坦荡无畏的感情和生活态度。 |
|
人始终无法成为彻底理性的旁观者,作家亦然。最后的暴雨之夜加分不少 |
|
【A+】不加修饰的好。基本前所未见。从第一个镜头开始就被直观粗暴的拉入戏剧之中,而冲突以及人物情绪同时也是琢磨不定的,摄影机与人物调度、仿佛一切都是如此随意散漫的,却偏偏一切在不经意间达到最完美的状态。甚至连色彩也是如此,看似混乱,却达到一种别样之美。卡萨维蒂究竟是怎么能做到的!戏剧效果和疯癫状态与《首演之夜》异曲同工,但并不像后者的过度放飞而完全失控,而是张弛有度,一切都被完美凌驾,这是多么惊人的掌控力。两段外部毫不相关的故事线的完美契合,通过姐弟两人(一般故事都会选择情侣)分别探讨男人女人对爱的需求、爱在银幕上如激流一样喷薄又克制。唯一的遗憾就是中段的自我反复略显冗长,应该再精简一下。可最后半小时的超现实梦境、外显的暴雨又如此有力。过于迷人。 |
|
有趣,就像两条相交的线,除了兄妹关系的交点外都只有混乱与异常的生活状态,有着完全相反的性格、观念,一个缺少理智一个缺乏情感。 |
|
90/100,诡异的色调,配乐的缺失,如同被困住的“激流”。卡萨维茨用一场场啼笑皆非的闹剧来解构爱情,男人满足于“游戏感”,女人醉心于“掌控欲”。但最终爱情还是没有得到重构,只是"continuous stream"却“异化”成了一场大雨,而没有从幽暗的房间中涌出。于是误解最终没有消弭,或许是以另一种方式与人共存了。 |
|
爱的激流也就是爱与欲的极致不平衡。如果再涉及和责任有关的话题,就简直一团糟。我觉得影片整体拍得不算遭,但Gena 在片中的人设真的让我一秒都无法忍受(当然这是纯个人的),看得非常闹心。Gena 的好多solo 段落我都想直接对着屏幕抡拳过去,侧面证明其实她演得非常好。最后的动物象征挺有视觉震撼,但布努埃尔早期就用了,影史上也被各种导演用了很多次,有点cliche。不过总得来说,还可以。 |
|
在保龄球馆罗兰兹摔了非常痛的一跤。那一刻观众发现自己正爱着这个人物。 |
|
高明的室内戏布光和色彩设计,利用建筑结构制造画面的层次感和区隔,有几个中景摇移长镜头堪称神来之笔。爱是激流,“人”是由各种破碎关系构成的动态聚合物,“生活就是一系列的自杀”,“平衡”则是一种匮乏。唯一不变的是变化本身。所谓渐入佳境,是卡萨维茨描摹出了现实被虚幻吞噬的过程。 |
|
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2014.10.12.7pm 无字幕,有机会再重看。很有质感的氛围,大房间中的无数女孩,撕不完的支票,儿子突如其来后与之的微妙关系及其后的行为,妹妹在暴雨夜的离开。 |
|
S+,爱是激流,胆敢踏入的人必将粉身碎骨。Like siblings, like lovers. 爱情的暴力性,观影过程中被暴力性的影像和情感不断击溃,非常痛苦,但当抵达至最后的暴风雨夜时,却又有如枯井生泉,好似登山,道阻且长,但当你真正到达顶点时,整个人都会被所有的情感吞噬。是真正把影像拍出物理质感的影片,不流畅,但如激流汹涌扑面而来。Still too much for me. 待重看本片与《首演之夜》。 |
|
虚张声势是虚张声势,哪里都是顾及左右而言他的反讽式自我庇护植被块面,好烦哦真挚情感这回事,好啦透过荧幕传递到聚拢黑桃方块矩阵里的观众席这边啦。回程路上,热天午后,感觉每栋房子玻璃窗上都挂着哪里看到过的瀑布胡须。 |
|
重看。破碎一地无法捡拾的生活,堕落放纵灯火迷离,又有谁能得到爱。Cassavetes太神了,夫妇狗粮好好吃。 |
|
7.6 摄影机瞄着人脸特写,要么就被遮挡,有时很远有时很近,情感也是若即若离,一会也能感受到一贯有之的悲伤、孤独、疲惫、躁郁,一会又被疯人院式的电影世界所阻碍,每次看卡萨维蒂都筋疲力尽,也不知道是和人物共振到心伤,还是因为电影太枯燥,尽管是粉丝,却一败涂地,但质感犹在,低分于心不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