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10。费里尼象征式开场:悬掉着一樽耶稣像的直升机上,马切洛隔空与比基尼女郎调情,罗马的奢华糜烂给基督教精神蒙尘。但丁游历地狱式的结构连缀起夜店的狂宴、古堡的纵欲到海滨别墅的脱衣舞、人骑人和易装癖的恶作剧,男男女女或郁郁寡欢或逢场作戏,而摄制组在圣母显灵处布光、搭架,狂热的宗教氛围支配下万千信徒跟着瞎指挥的女孩无序乱跑、指大树为圣母,明显带有理性世界崩溃的隐喻;未婚妻理念朴素的结婚成家带不给马切洛甜蜜,潮湿的妓女房间折射出他权势的卑微,富人偷情被拍就派手下抢夺相机、老父亲与舞女行欢时差点丧命、名媛上一秒说娶他一下秒搞上陌生男子,上流社会的丑态俨然游历地狱,马切洛呆在乡村餐馆打字被可爱的女孩唱歌打搅,麻木的灵魂刚复苏立刻陷入好友杀死儿女后自毙的悲剧,结尾海滩捞起的大怪鱼映射这群人灵魂搁浅的灾难。 |
|
夜晚总是特别长,耗尽一切力气才被拂晓打断。生活是甜蜜的,但马切罗却一直如此痛苦。 |
|
物质配给的高度组织和基础欲望的廉价消费,遮蔽了上流人士的前进眼界和价值理想,即使是寻觅形而上价值的两性心灵对话,也需要在身体诱惑的安全距离外才能进行,并轻易被另一具肉欲燃烧的胴体打断。曾经的纯真心灵在命运的沙滩上试图和你对话,但尘世的喧嚣最终让你放弃了这次沟通。【10】 |
|
【B】没有八部半好看,我一直对费里尼不是很喜欢的最大原因就是他的电影话太多……女性在费里尼电影里似乎永远都是男人的从属角色 |
|
是自己心情欠佳?还是最近耐心不够?亦或是脑子里一直都在想念某人?(加上本片观影过程时而匹配不上的字幕造成的不良观感?)无论是刚才的伯格曼,还是现在的费里尼,都没能让我拥有观赏电影时常拥有的享受。本以为在“马切罗”身上会找到同感的这部《甜蜜的生活》,却并未让我感到甜蜜。可惜,叹息。 |
|
一个名叫马切罗的报社记者想要成为作家,但他每天只能跟在社会名流后面,写他们的堕落生活。在一次下乡采风中,他和女拖拉机手元玛相爱了。她的勤劳与奉献精神和腐朽的资产阶级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使马切罗逐渐意识到自己过去的腐化堕落。最后,马切罗辞掉了报社的工作,和元玛一起在托斯卡纳的集体农庄里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这是我在一篇同人小说里看到的描写) |
|
在我看来La Dolce Vita最重要的一层叙事结构是将人物在夜晚与白日下的状态作并置对比。夜色仿佛一剂迷魂药,人们在夜里释放本性,迷乱纵欲,胡言乱语,伤痛与欢愉都异常剧烈。而天一光,他们便从双脚离地的状态中退出,回归理性与秩序。把这部电影当成对名流阶层荒淫生活的讽刺我认为是证据不足的,非要总结,它更像是对monogamy模棱两可、不设结论的置评。但对我个人而言,它实在是非常之难看,我对影片所描绘的那种荒淫无度的生活一点兴趣也没有,对那些空空如也的对话一点揣摩的兴趣也没有,连纯粹的影像之美这次我也没有体会到多少,而我还是在大银幕上努力欣赏它的。已看的三部费里尼,没有一部喜欢。他大概会是我最不喜欢的大师吧。 |
|
4.5。难以言表的绝望与其无以言传的美。费里尼模糊了悲观与乐观、沉重与轻浮的界限,成就一场令人彻底沉醉的悲剧。男与女、当局与旁观、上流与下流、身死与心死、乃至影语与情绪,充斥着的无数迷人的相对,都积聚成最后浅滩上相对的两岸。自然、坦诚、灵动、优雅,看过最美的黑白电影、暂时保留之一。→21.7.31 时隔五年大银幕重温,资料馆二刷,五星满上。卷轴一般!细致又宏伟,个人、行业、国家的纵深,广阔到不自觉,一直波及到我们在此时此地的生命体验。多少场面多少情境,就是热搜浮动背后的模样,就是你脚踏媒体创作两只船的模样,就是我们在围城状态下的模样。羡慕死了那场雨,什么时候有钱有力拍这种雨戏。 |
|
三刷。1.费里尼通过淡化情节而注重情境描述的散文式叙事,将平民出生的马尔切洛(工作和情感经历)作为视点切入骄奢淫逸、精神世界匮乏的罗马上流社会,借由十二个几无关联的生活片段构成一场谱写风月众生浮世绘的城市交响曲。以人物置身特定环境所形成的生活方式及精神状貌为中心,逐渐延展至宗教、情欲、家庭、传媒与自我存在价值的探索和剖析。2.主要角色具备的象征意义:平民背景、被奴役方的艾玛;资产阶级、奴役方的玛达莱娜;身为巨星却内心简单纯粹的西尔维娅;斯坦纳是焦虑和恐惧的化身,而海边笑语的外来少女宝拉是马尔切洛内心深处的愧疚乡愁以及再也回不去的浪漫与纯真。3.日夜流转的如幻若梦,看似甜蜜的生活在人生过客陆续退场之后,也只有独自面对落寞的虚无。|你是夏娃,母亲,妹妹,情人,朋友,天使,撒旦,地球,我的家。(9.5/10) |
|
看了三个晚上才看完,前面觉得简直太无聊了,完全靠着无以伦比的摄影在撑着(60年哪找的这么一套如此优秀的变形宽银幕镜头?意大利自己家产的畸变控制可不这样啊…)考虑到当时的电影主流观众年龄层,我甚至觉得这和《小时代》贩卖的东西本质上也没什么分别啊,如许知远说的那样,浮华背后的虚无和悲伤不就是知识分子的春药嘛……哦但后三分之一把我看跪了…这悲伤可不是春药级别的悲伤…这悲伤直接破表了。而且60年前的罗马,跟现在的北京上海可不就一个样嘛…人类果然是毫无进步啊 |
|
字幕窘的都想死了! |
|
那场喷泉的戏,一生只能有一次 |
|
天,突然就亮了。很灵的段落:结尾海滩、古堡魅影、大喷泉、俯瞰广场、旷野决裂……伊伯特每隔十年重看,心生不同感悟,最后他的结论是同情马切罗这个电影角色,也爱他。 |
|
费里尼代表作,与新现实主义分道扬镳。构图和光影绝佳,叙事有意识流的影子,内容上结合了社会批判和精神分析,揭示了罗马上流社会纸醉金迷生活背后精神上的无根状态。吊耶稣像的开头(后被[尤里西斯的凝视][再见列宁]借用)和结尾海滩段落充满象征性,大喷泉、古堡魅影、圣母显灵、淫乱狂欢。(9.0/10)| 20230218费里尼回顾展大光明4K大银幕重温,虽则由看似松散的断片组成,实而相当有逻辑性与戏剧性,对罗马这座永恒之城在现代的奢靡沦落空虚颓废作了无与伦比的描摹,结尾堪称妙绝。 |
|
08年左右初看;12个众生相浮世绘的段落,以一个平民出身的记者之眼窥上层浮华朽败、析恐惧灵魂、涉道德宗教,宛如一个包裹了巨大的梦的外衣里面,还深藏着即将醒来的零碎梦境;印象最深的仍是斯坦纳,他应该是马切罗内心最深沉最焦虑最恐惧的化身。 |
|
其实甜蜜的生活一点儿也不美,从头到尾一股腐烂虚伪的气息,让人看着很不舒服,主角其实一直处在一种没什么自我意识的状态里,任凭圈子里的习气蔓延到全身,最后病入膏肓无药可治。开头结尾的基督像和怪鱼对偶,被淹没的呼喊其实也是。回过头看,相比之下,绝美之城完全是同一个城市里的另一个故事。 2020.11.07 @资料馆 with LT 无论从哪个角度讲,仍然是个人影史十佳级别 |
|
电影构图好看;男主Marcello正处于人生的十字路口,他无法安定下来,也无法朝任何方向前进——他是一个有抱负但没有真正目标的半吊子,他选择了纸醉金迷的“甜蜜生活”,自我放纵和腐败堕落;出现的戏份比较多的女性都是男性的附属(舔狗);看起来唯一纯洁美好的只有那个金发碧眼的可爱女孩。(7/10) |
|
174分钟,坐了一上午,抽了八根烟,喝了两瓶零度,加上上一部,懵逼一天。知道为什么传说中的清华北大学霸就喜欢看无脑爆米花电影了。 |
|
费里尼的夜与日切换的如此之快,一切亦真亦幻,神迹与绯闻,名利和欲望,每一幕都是荒诞的舞会,之前以为的正常人的爱玛,最后也是疯子。也许就那饭店里的姑娘,片尾呈现的笑容是真的。。。 |
|
优美,迷人,神秘,深刻。喷泉那段或许可以称得上影史最美的桥段之一,圣母显灵的那段会是影史上最让人震撼的段落之一,脱衣舞那段或许是影史上最具诱惑力的场景之一。 |
|
费里尼,想说爱你不容易……毫无防备地挑战三小时观影,过程中难免睡睡醒醒,从不知所云到若有所悟。狠狠批判了媒体和记者的盲目和狂躁。一个男人最失败的就是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只知在情欲欢爱之间辗转停留。所谓甜蜜的生活,只是一个沉沦的幻觉。到最后他完全迷失自我,认不出那个单纯姑娘的笑容。 |
|
相比于《卡比利亚之夜》,本片已能全然呈现巴赞所谓的“现象学写实主义”。不再束缚于戏剧性的情节,影片呈现出片段化的小母题结构,让人想起老塔的《卢布廖夫》。不同于老塔静谧而宏阔的影像营造,费里尼的镜头是世俗的、喧嚣的、个人趣味的隐喻,它直接而完整地讲述着自我的心象,所见即所得 |
|
被吊走的耶稣圣像,大雨中狂走的信徒,死在海滩的怪鱼——浮华奢靡的罗马粉碎了一切信仰,只留下腐朽和纵欲。生活里的蜜将一只又一只蚂蚁溺毙,在男主身上我看到了自己。感谢费里尼诞辰百年,终于可以通过大银幕还债了... |
|
我努力了三次想看完本片,仍旧未果,不知道为什么,也许是翻译的问题?对题材不感兴趣?情节的理解不够?文化差异?表演不对自己的口味?逻辑性不符合自己的习惯?节奏太慢了?故事性不强?太文艺了?混乱?也许是综合性因素吧,总之,我仅仅看完了前一小时,后会难期! |
|
#费里尼影展# 没有睡着看满三小时!特别喜欢那些超现实的细节:气球跟着小丑走,海滩上的怪兽鱼(这段以前怎么没注意!)、直升机吊基督像等。相比之下《绝美之城》只是山寨致敬版。 |
|
大概就是通宵混着喝一百种酒 第二天中午醒来 目光呆滞 人生空洞 的那种绝望 |
|
#CC#直至今天,我觉得费里尼的想法仍未贬值。他以此片概括了一座城市、一个时代与文化,他的視野不僅寰擴欧洲战后追逐逸樂的批判,还有神圣与世俗的观察与抽离,消费社会对新闻的需求,以及在新浪潮影响下,意大利新现实主义是否会式微等问题。
整部影片就是由一连串的夜晚与黎明、下降与上升所组成,如巴赞说的:事件不是“发生”在费里尼的世界中,而是“突降”或遽然出现的,即始终遵循垂直性的万有引力,而不是水平性的因果规律。至于影片人物,他们仅仅随纯粹的内心时间流程而存在、而变化。
我们看到主角马塞洛的生活态度和这个世界的步调,在某种绝望的享乐主义下构成摧毁性的结局:最后蝠鲼的眼睛。雅克·拉康曾说这个特写镜头,是突出于图像的、表达之外的一个斑点、一种缺陷。它是已成形的行为与认知符号内部的一种残损、一道裂隙。 |
|
生活的甜蜜酿在腐朽的罐子里。一以贯之的费里尼元素,狂欢,梦境,孤独,流浪。 |
|
从电影和导演的角度,是耶稣像飞越永恒城,俯瞰众生百态;从故事和角色的角度,是怪鱼上岸惊醒人间梦,盯着这个告别的世界,犹如马切洛盯着过去的生活和理想,难以瞑目,但“已经死了三天”,是彻底死透(绝望)了。正如费里尼本人所说,他的片名不是要表达“甜蜜的生活”,而是“生活的甜蜜”。生活本身很苦,是那些偶现的甜蜜和希望时刻在拖拽着人向前,但一次次被打醒(最甜的喷泉戏后挨美国男人的拳头巴掌是最明显的意指),最终苦过了头,就再尝不出蜜的甜了——对岸女孩的声音被生活的浪涛遮盖,他再也回不去了。至于观众看着这一步步的坠落,是把自己带入耶稣像还是死鱼,就看现实生活中是否足够幸运了。ps. 狗仔队paparazzi词就源自此 |
|
C /宏观的结构组织上依赖的概念一直保持着苟延残喘的贫瘠状态;较多段落内部则可以用松垮甚至简陋来形容,太多功能性的缺乏强度的镜头,人物的状态和空间的挖掘也一直停滞在最表层。只有一些散落的灵光仍然标记着费里尼的活力所在。非常平庸和他的杰作相去甚远的一部。 |
|
重看只能承认是改写影史的杰作,甘为费里尼肝脑涂地。当女人在指出男人不需要经历生育的时候,甜蜜的生活中描绘的恰恰是男人的孕痛:在确认世界只能是废墟之后,究竟在何处重拾足以让自身的怪兽性栖息的信心?坐落在卡比利亚和八部半的正中,本片在观感上的痛苦证明了它正是直面虚无的,它逼迫每一个人做出选择。而对于费里尼,它是一座通向梦的桥梁,以起飞的姿态穿越罗马,在堕落尽头的海滩上与纯真挥别,起初他的话语被飞行的噪音淹没,最后他不再对现世的姿态抱有好奇,姑娘的脸是来自过去的明信片,也是跨向未来必须上交的通行证。无数人的命运是在孕痛之下被迫流产,他们因为不再相信任何事而习惯麻木,而费里尼却因为顺服于梦和堕落,诞下了八部半。而他最大的美德也正是将真诚的自述和世界的流动等同于一物,像观赏巨型壁画一般无限投射自己。 |
|
白天太累了 睡不着继续补刷费里尼 堪称完美的开头 直升机过圣彼得的部分就足以载入史册 故事本身也是曲折且精彩纷呈 独特的意式新现实主义悬疑 结果是并没有悬疑 那段D小调托卡塔与赋格的运用 简直神来之笔 各种车上戏也令人拍案叫绝 马塞洛吃鸡蛋吃香蕉那段会心一笑 结尾升华得太好了 来自深海的寓言 那眼睛就是马切罗自己 |
|
曾经我从不在意“电影就是人生”之类矫情的说法,直到看了这部。 |
|
如果把[甜蜜的生活]掰开揉碎了一帧帧去分析,绝对大有益处,却又完全徒劳,因为片子本身即是一场"甜蜜生活",揉碎它看到的内核只能是nihil,是零,是彻底的虚无。费里尼给本片构建起一种最为摄人却又空洞的氛围,让人不得不沉沦又爬不出来。如[一一]一样,我大爱这片,想必是生命这一话题永不朽的缘故。 |
|
费里尼无法用语言概括. |
|
怎么会有如此美妙又令人绝望的电影!【4K版让我第一次有屏摄的冲动!【忍住了 |
|
10.0;从甜蜜中你可以看见崩溃,并且它还在长大 |
|
地下室淹水他人床上的情爱,清晨广场浪漫喷泉戛然而止,老父沉默背影着急赶首班车回家,不愿被生活招安爱亦导向坟墓,招魂那夜一个朋友选择自杀,离婚派对将人变鸡萎靡物化,死不瞑目深海巨兽,无声打字机的重逢……都市小资产阶级空洞虚无精神生活一览,f$ck it |
|
艺联影展/大银幕重温,剧情也忘得差不多了,很好睡,还有很不喜欢羞辱女性的那个片段。 |
|
三个小时的篇幅好像看尽了人生万象,看尽了堕落的灵魂、荒芜的城市,看尽了人类感情的浮夸变幻,看尽了放纵与泛滥,看尽了所谓不可见的精神性城堡与荒原,荒诞的舞台剧式表达不可谓不深刻,穿梭在喷泉中的虚幻情欲以及那几近癫狂状态的资产阶级无节制的生活方式给了我们太多想象,费里尼又何止八部半? |
|
该沉醉的时候痛苦着,本甜蜜的却带忧愁…人生不一定要跟随音乐节奏。 |
|
现代文明的到来是标志着费里尼电影发生转变的重要分水岭。影片画幅的宽展不但没有为我们勾勒出辽阔的景观,反而将视野狭小的现代人渐渐卷入到一场场虚妄的狂欢当中。与此同时,男主角的道德困境与情感挣扎也因家庭的破产、信仰的坍塌以及似无还有的福音而变得异常琐碎、曲折和漫长。尽管人物由无产者变成中产、名流抑或知识分子,然而《浪荡儿》与《骗子》的身影却于《甜蜜的生活》里无处不在。男主角不了解自己想要的也不知道自己究竟在追逐着什么,不确定自己可以写出怎样的文学,更不晓得如何进行自我拯救。这时我们又想起了木心:每当写出近乎“圣经体”的文辞,心中光明欢乐,如登宝山,似归故乡。我们始终无法忘怀流浪艺人最后被“圣灵感召”瘫软在《大路》上的那一幕。木心的解释是:归真返朴。现代人只要忘掉现代,同样可以肝肠如火,色笑似花。 |
|
狂欢背后的深情,浮华之后见落寞。对话中蕴含对生活的灼见,于无声处听惊雷,在喧嚣处孕真知。(莫兰迪的画,对自然声的采录,)费里尼的喧哗让人感动,在每个寂静的午夜,费里尼是否也会点起一根烟,暗自神伤? |
|
只有意大利人拍得出来,而我大部分时候只是片尾那条死了三天依然睁眼看着人类的海怪。 |
|
走马观花浮光掠影,纵有锦绣皮囊夜夜笙歌,灵魂依旧四处颠簸无处安放;沙滩上被俘获的蝠鲼是马塞洛终了的搁浅,与少女相望而倾听不到彼此最后只得继续流浪。 |
|
跟人笑说这会是用电影进行演绎的那些理论家最喜欢的那类电影,充满了太多符号和概念生长、伸展的空间。最喜欢的是两场戏:一是Sylvia和Marcello在特莱维喷泉,镜头一转水流已停止流下,夜晚的魔力消散,两人处于视线中央,作为彼此的也是观众的唯一可视物陡然成为他人的凝视对象——局内与局外的隐喻,声色与芜乱;二是结尾处室内狂欢结束众人走过丛林,费里尼在这里突然用了舞台剧式的呈现方式,大家踮着脚向前倾去,情感的动势也迎面而来,当时心里念着的是巴赫的康塔塔。太美了,电影之神眷顾的瞬间。(10.17) |
|
四星半。不是甜蜜的,而是苦涩的。由浮华、迷醉、癫狂、恐惧以及巨大失落包裹着的马切罗是游走在罗马的孤魂。空有一具躯体,身处上流的他已经无法从任何事上获得慰籍,从文字与新闻找寻实体感官的存在,没曾想却挖掘出世间一切虚伪与造作,最终沉溺在漩涡般的交际和糜烂的世俗中。汲取意识养分的索伦蒂诺用「绝美之城」完美承继了费里尼的精神内核,并不断延伸至今,通过现代流行元素进一步解剖人思想上的所有腐朽与不堪。梵蒂冈上空飞过的耶稣像、海滩少女纯真无邪的笑容、也只是证明,证明着贪恋和无法割舍的控制欲在世间真正美丽的事物面前显得多么不堪一击,所有的华丽如瓷器般精致,同时也无比的脆弱。黑夜是人最狂热最甘愿毁灭的时候,而黎明中突降的理智会让人痛苦万分。二者是相反的轨道愈行愈远通向不同的极端,永远无法终结。—23'SIFF |
|
如梦似幻,极尽癫狂。甜蜜的生活或许是艰难的假象,喷泉那一夜反而成了虚无的真实 |
|
绝美之城像是对此片的致敬。对我的致命打击是最后一幕,隔着岸,听不见对方的声音和过去的自己。伯格曼,费里尼和格雷厄姆·格林都有他们年代性的对宗教和神圣的反思,但他们的反思是以细腻的方式进行的,没有决裂,没有革命,就是去摇一棵树,跳一段舞,收一封电报。“不要为社会给你的安定所吸引”。 |
|
2008年7月25日加“看过”,今天加重看,没想到正好隔了9年。费费显灵。之前只是觉得美,很梦幻很好玩,这次完全被震了。太会讲故事,每个段落单独拿出来都很有讲头。信息量超大,宗教、媒体、爱情、父子、“甜蜜的生活”,超多的命题集中讲出,不带批判充满幽默和个人情趣。天才的表现!开创历史的人。而且费里尼表现这些绝不仅仅是“讽刺”而是既嘲讽又同情,他看得到这些事情的复杂面,看得到人性的复杂面,这可能正是他成为大师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