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卡司之强大,连一直不露面的“指路人”都是腕儿。QT善于混淆好坏之分,电影里没有绝对的好人与坏人只有笑到最后的人。暴力美,虽没白鸽但有鸭绒!最后那场火拼so过瘾~!OST好!ps,最后背影成三人那一幕,好温馨好幸福! |
|
昆汀的路线:惩恶扬善的happy ending,坏人都会死,女人都坚不可摧 |
|
大卫林奇说, 丹尼斯霍珀在蓝丝绒里当老大;凯文史密斯说,我家的店员可没你那么疯狂;罗伯特德尼罗说,杀皮条客只敢放在最后一幕,马丁斯科塞斯补充,福斯特的雏妓也从没开过枪;布拉特皮特抱怨,没干别的就是指了两次路;新科影帝加里奥德曼说,那也比我强,我就是那个被早早干掉的皮条客…… |
|
1。 QT电影里的女主角都TMD不是一般人。
2。克拉伦斯杀死那个拉皮条后,艾伦娜说:O BABY,U'R SO ROMANTICAL 这才算是美式爱情。
3。PITT表示他只是来打酱油的。
|
|
昆汀的第一个拍成电影的剧本,像是献给豆瓣直男的一部纯爱片,也是昆汀个人经历的写照。喜欢看B级片、爱猫王、在VCD和漫画店打工的沃利,每年生日都会自己去电影院,沃利的老板为他叫了一个call girl作为生日礼物。就这样沃利和阿拉巴玛在电影院里“邂逅”了。
这是个属于90年的浪漫故事,爱情是直接、单纯的,一个满嘴流行文化的幼稚普通打工男子和妓女可以产生爱情,接下来二人卷入一场黑帮争斗,又把这种爱情推向了决绝壮烈。这对情侣带着天然的乐天情绪游走于危险之中,内核是一种浪漫至死的想象。后来昆汀又编剧了《天生杀人狂》。
片中的主角都是社会边缘群体,无论是他们的爱情、理想,还是面对强权时的态度,都带有一种义无反顾、乐天、不屈服的精神,他强任他强,我还是做我自己、爱我最爱的人。这就是属于90年代的浪漫。 |
|
剧情太狗血了 |
|
Gary 的口音真是出神入化了. |
|
Tony Scott最好的电影,昆汀果然喜欢港产片,枪战有吴宇森的味道,还有加里·奥德曼那造型不是《加勒比海盗》里面德普的么? |
|
峰回路转,血浆飞溅,逍遥法外的结局大快人心,也只有昆汀才写得出这样枪林弹雨的“爱情剧本”,能看到港片鼎盛年代的影子。鸭绒胜白鸽的暴力美学,打酱油打得群星璀璨,皮特的台词竟然10句话不到...(昆汀回顾展) |
|
痞子昆的台词写的真棒!角色都像【低俗小说】里的人物。 |
|
昆汀编剧,不走寻常路,无数脱线的细节,无数令人震惊的龙套,个人最喜Christopher Walken,太型了。其实一直觉得昆汀的爱情观很有趣味性,这部里女朋友跟老爸的吻很搞,男人的吐槽也十分到位,哈哈。。。男主的设定是在漫画店打工的功夫电影迷,唉,昆汀。。。 |
|
真是。。。好多好多明星。。。不过故事就是昆汀一贯的风格,没什么特别新鲜的。 |
|
#Picturehouse #Allnighter 长评-You’re so cool。马拉松第四场,其实不太喜欢这种暴力美学,昆汀的编剧,吴宇森的质感明显,还带有着科恩电影的荒诞黑色幽默反传统。虽然影片充斥着暴力但整体还是表达爱情…就挺秃然的…爱情还是太过伟大,按照女主后期战力,前期灭了皮条客也就是分分钟的事儿,两位的演绎非常好,尤其是情绪转变的过程,视觉非常吴宇森…升格的暴力呈现,几方对峙的特写剪辑,甚至后续的鸽子替换成了漫天飞舞的羽毛,整个环境的塑造也很不错,尤其是从开始的阴冷淡漠到后面的炎热似火的转变,公路行也就是一场二人的升温之旅。开场就是以独白呈现,宿命早已铺好,配乐上还是蛮喜欢的,摇滚乐很不错,但最喜欢的还是汉斯季默配乐的you are so cool,对氛围的营造太好了。 |
|
——who the fuck is dick? ——you……you want me to suck his dick? 这段笑死我了!各种昆汀式混蛋,很过瘾很好看! |
|
昆汀的《英雄本色》看多了,左轮打出了七发子弹... |
|
1 昆汀写的第一部剧本,卖来的钱拿去拍了《落水狗》。 2 加里奥德曼的造型可能是杰克船长的muse。3 都说布拉德皮特酱油,其实最酱油的是塞缪尔杰克逊。4 剧本里各种致敬,老港片、日本功夫片、摇滚乐、猫王等。4 好久没有爱上某个女主角了,但这个女主角真心爱死,特别是她的声音,又甜又性感又萌。 |
|
托尼·斯科特对昆汀剧本的严格执行保证了这部电影里那些血腥,脱线剧情和长对白这些令人恶趣味得到无限满足的恶趣味的存在;主角录像店店员的身份分明就是这痞子对自己的意淫。 |
|
一个call girl和一个卖漫画书的男人的爱情。那个老鸨实在太讨我喜欢了。这是昆丁写的一个出色的剧本儿。 |
|
藉由音樂與Malick《惡土》的稚氣互通聲氣,當然,是以徹底娛樂化的方式,讓幼稚只是幼稚,天真浪漫傻氣的渲染。 |
|
借了DVD舍不得还掉的那种 |
|
衣服和配饰都太好看了绝对的酷 |
|
昆汀编剧,实在是太精彩了!打酱油的龙套们个个都是大牌!在昆汀的电影里永远都没有好人和坏人之分,只有笑到最后还活着的人。结尾雷鸣般的枪战,暴力美学华丽登场。 |
|
7.0/10 分。2021.07.20,初看,导演剪辑重制版蓝光。昆汀·塔伦蒂诺的剧本,只能说中上吧。1200万成本,1200万票房,亏死。。。这种最后欢聚一堂大放烟花的桥段,放到今天真的是有点陈旧老套了。妹子演得还可以。各种打酱油的大牌,好多。。。这片很难评价,台词、角色和表演都不泛亮点,但整体上缺显得毛刺太多,有点粗糙。。。2012年8月19日,导演从自己非常喜欢的加州第四大悬索桥文森特·托马斯大桥跳下,自杀身亡,享年68岁。他是雷德利·斯科特的弟弟。 |
|
我看到了猫王,千叶真一,英雄本色2,蜘蛛侠,被加勒比海盗cosplay的小天狼星,酱油的布拉德皮特,便当尼克福瑞,老沃肯,dick,查莉日记的"爸爸",hot到没人把持得住却坚强的女主,"太tm浪漫"的男主,还有我见过最怪鸡的一个浪漫爱情,嗯,昆汀你牛逼 |
|
阵容很强大,但昆汀的风格总是很怪异,实际反映的是托尼斯科特不断尝试变化的征兆,但两个大腕结合起来就不大自然 |
|
我靠,这是神马,老爸、皮特、Mr Bushia, Christopher Walken,Gary Oldman,Jackson,就男女主演没见过。。。男主原来是夜访吸血鬼里的那个记者,我说怎么也眼熟 |
|
摇滚,女人,粗口,吴宇森,各种血,除了没有女人的脚丫,其余还是蛮昆丁的,但整体表现平平,过于冗长。话说霍柏爷,墨菲叔,奥德曼叔,皮特叔以及皮特叔现任丈母爹都是来打酱油的么? |
|
很多经典段子,比如第一个定下了爱的基调:两个人滚床单后问她为什么会哭,她说她其实是他老板雇给他过生日的应召女郎,更伤心的是她才接第四个单就爱上了自己的顾客。这是爱的基调,纯真、疯狂、不掺杂任何道德判断,仅为爱而爱,是黑色喜剧的神与气、是最稳妥的某种信念。接着很快定下有关杀戮的基调,克劳伦斯第一次痛下杀手,浑身是血回家,阿拉巴玛大哭,问她为什么哭,她说“太浪漫了”,像是不少九十年代动作港片中亡命鸳鸯们爱的盟约的雏形,而所有杀戮都服务于这份纯爱;其三是关于死亡,黑色类型片中的死亡总是不会给人时间伤痛,但跟主角关系密切的人物一定会死出某种仪式感,比如他父亲,戏弄黑手党西西里人留存摩尔人的基因,众所周知,这场羞辱按下一系列杀戮的启动键。死亡不再指代伤痛,而是一场接一场的派对,只有纯真的人会活下来。 |
|
《我最好朋友的生日》→ 昆汀·塔伦蒂诺 →《真实罗曼史》:还以为这会是又一部让我不太感冒的昆汀编剧电影作品?结果个人观感却好于预期。先是,注意到女主角是参演《少年时代》的帕特丽夏·阿奎特,还有加里·奥德曼、布拉德·皮特等人客串出演,看到字幕 MUSIC BY - HANS ZIMMER 让我颇为惊喜;而后,本来担心会有觉得无聊?结果还蛮戏剧化的剧情却看得我挺投入,不过这样的暴力犯罪故事并不太是我的菜;最后表示,如此题材内容与不“和谐”的结局是有些人想拍却难以拍得了的。 |
|
满眼望去都是熟人。太昆汀了。小皮的角色真笑,Dennis Hopper那段临死发言很帅,Bronson Pinchot怎么长得那么像Dermot Mulroney?Patricia Arquette我觉得是当今惟一的一个blond of blond了
|
|
昆汀的故事模式搞定了一个出色的剧本,结局却意外的有种“英雄本色”般的惨烈,结合在了一起很新鲜,却没有那么喜欢;有潜力成为一部满分电影,蛮多地方值得挖掘;男主父亲挂掉的那一段堪称经典对白;酱油的名气大的吓人(奥德曼&皮特) |
|
结局真好,这爱情开始和结束的都很美好~!主角就是昆汀自己!不管是主角作为一个店员独自看电影,还是那些充满了迷影感的台词,以及对电影文化的各种引用和调侃!昆汀也许对他当时录像店的老板很满意,或者他期望自己的老板能那么好~!众星捧月,日后明星太多了……托尼·斯科特好像被人忘了…… |
|
空前强大的演员阵容,痞子昆汀风格已经初露端倪,结尾混战很有落水狗的雏形。总的来看,史莱特和阿奎特的情侣搭档非常来电,故事也有不少搞笑段落 |
|
明星太多了,那会儿还都特年轻,布拉德皮特还只是露了几小脸儿。塞缪尔·杰克逊没说几句话直接就嗝屁了... 八九十年代真是大师辈出的年代,随便一个日后都叫人难忘。再看看这些年的新演员们能叫人记住名字的都好之又少,对他们未来的表现完全没有期待,当然现在的电影确实也是越来越走下坡儿路。 |
|
暴力本色,话唠本质,居然是雷公的弟弟导演,作为本片编剧,昆汀有点自传色彩,录像带租赁员的迷影情怀,以及蜜桃式的性幻想和浪漫的暴力憧憬。 |
|
每年生日都去电影院看电影,我也是。奥德曼的“加勒比海盗范”,我爱看。汉斯季默轻松愉悦的主题配乐,我爱听。百分百的爱一个人,为爱亡命天涯,我也想。一只眼瞎换来幸福结局,我喜欢。 |
|
导演和编剧都是我喜欢的,难怪这么喜欢本片。美国版的血色浪漫,演员都是实力派。台词和情节设置典型的昆汀。黑色幽默总是让你会心一笑。结尾血拼,最后逃出生天完成交易的还是克伦和阿拉巴马。PS:给儿子取名Elvis是两人相遇聊天都喜欢猫王的名字。。纪念爱的开始,真是浪漫啊。 |
|
看到gary死了就懒得再看了。。 |
|
不亏为昆丁塔伦蒂诺之作,时隔18年,现在看着还是那么扣人心弦,不管是从演员,剧本,还是导演的功力来说,都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好片。里面打酱油的大牌多得都不想一一叙述了,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克里斯丁斯莱特的确帅,帕特里夏阿奎特的确漂亮,哈哈哈。推荐给大家看这部电影,有港式枪战片的精髓!! |
|
还是那套,不新鲜。话痨+对峙。 |
|
一部深深打上昆汀风格烙印的.片子将实验性的《落水狗》更提上了一层,并且在《低俗小说》真正确立风格,我喜欢称之为故事结构风格,透着一点”廉价“、无所谓、西部、公路范儿.这部片子和昆汀编剧的《天生杀人狂》有些类似,但是本片在配角上实在是牛出翔,实在过瘾.其实我想给5星,留着期待昆汀年底新作! |
|
开头浪漫至极,当时还没谈过恋爱的昆汀好纯,写出来这么小心翼翼又铿锵有力的邂逅戏。后面都是一贯的昆汀的做派,在犯罪片的框架当中,植入很多跟美国流行文化相关的台词,谈论电视,谈论明星和偶像,并对此夸夸其谈。无时无刻都在消解整件事情的严肃性,好比正在监听的警察成了偷偷摸摸吃瓜的围观群众。一开始出现的音像店,到后来他们去好莱坞,面试演员的朋友,一切完全都是影迷向,Clarence就是昆汀的化身,对电影能够做出详细介绍。Drexl对于如何分析一个人是否恐惧的见解被昆汀重新化用在《低俗小说》中Jules这个人物上,刺杀行动之前,得先尝尝对方的汉堡,唠唠家常,才算得上是对对方不在乎的态度。Patricia那段被暴力后的反杀演得太好,结局本来被昆汀写成二人纷纷殒命,结果Tony Scott舍不得,才成了个happy ending。 |
|
极度暴力,凡掏出枪对峙一定会死人。超级迷影,台词和电视机里密布着对各种动作电影的引用。许多的大牌配角,往往是上来拍一场戏迅速领盒饭退场。
男女主一路玩耍折腾,几乎躲过所有的追杀冲突,各自遇上险境竟然还都能反杀,主角光环保佑。真实罗曼史,白日梦成真。 |
|
從雌雄大盜到這裡,好萊塢墮落了嘛。雌雄大盜的開篇,是他們看見了窮人,然後才決定給自己一個封號——「我們是搶銀行的!」幾乎是在替天行道,是人民的英雄,這是那部片之所以偉大的立足點。浪漫就不必說了,結尾的對望,開頭的摸槍,都是驚人的細節。到了這裡,男人在漫畫店打工,天天看電影,被流行文化養大,像個巨嬰一樣,然後在遇見了性感美女之後,竟然就迸發出了生命的強度,無所不能地過關殺人——如同a片一樣,自我沈溺,自我感動,把幻覺出來的美,當作終究的追求。 |
|
看漫画和香港黑帮电影长大的孩子都是真英雄啊。 Oldman的黑式絮叨英文一定是和萨缪尔兄学的。 血浆撒啊撒的。小布一直到High到香水五号啊 |
|
6.5分。算是屌丝意淫中的经典吧~~的确很有Quentin的风格,故事编排得不拘一格,基本就是怎么好玩怎么来,而情节发展上也可以算是滑到哪算哪,但看下来竟然也不太觉得突兀。最后的三方大战比较有趣。不过么,意淫这种东西,看一次不错,多看那套路就没什么意思了。 |
|
甜得不像话。昆丁一切恶趣味的小元素可爱得如此小清新。原来昆汀剧本的原版结局是剩下女主一个人,然后搭伙白先生出现在落水狗里。【http://www.bilibili.com/video/av5822731/】 |
|
咳咳,真是喜欢呀~好一阵子没看这么开心的电影了。看到艾伦那杀死大胖子时真的让我笑喷了,太爽了。结尾虽然很happy 但是还是让我有点伤感,也许现在的我正是最能看懂这个片子的时候吧。推给小C了。 |
|
根本就是一部昆汀电影,或者说是昆汀向港片致敬的影片。老电影院、天台那段真是浪漫,昆汀的港片、功夫片情节在这部电影随处可见。误打误撞拿到毒品、一路被人追杀、父亲被误杀、最后的枪战、以及死而复生的情节,根本就是直接从港片里拿过来的情节。片子隐约可见在《低俗小说》中的环形叙事方式,暴力 |
|
终于看了昆汀编剧的该神片,最可惜昆汀没自己导,否则更有味道。而且,这恐怕是我看过片子中卡司最强大的。20年前的片子放在现在看,依然牛逼哄哄。推荐昆汀粉们仔细研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