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星半,什么爽片女性复仇谁开的头贴的标签放你妈屁!这根本就是悲剧一切都是那么绝望自杀式救赎!·穆里根真美!!! |
|
我觉得没有一个男的会懂这个片带来的窒息感 最后婚礼那里我爆哭 |
|
不像电影,倒是很有美剧的质感。人物剧情各方面处理的都比较仓促单薄,完全适合拍成一部长剧。 |
|
看到三分之一的时候,我心想I like this film; 到三分之二的时候,我心想omg I love this film.
是大型狗血现场,以一种意料之外又情理之中、浪漫又伤感、带劲又绝望的情绪铺展开来。
这个世界的很多事,我们都想改变,可我们什么也改变不了,这就是丑陋的真相。所以无论这片子入不入围颁奖季拿不拿奖,我心里都给她颁奖。 |
|
男人毁女人只需要出一根Dick,女人毁一个男人需要赴死。 |
|
看前期宣传本以为是同态复仇的爽片,但点开电影十分钟就知道不是这种情况。有人能从Cassie的复仇行动中感觉到报仇雪恨的痛快吗?我没有,一丁点儿都没有,即便是她抡着铁棍砸坏别人的车窗,每一下都像是砸在我心口,因她从来都不是psycho,看到这里我心已经碎成渣了,后续更是反复碾压。那些罪人里只有一个人背负着虚无的十字架,无力的自我救济,Cassie瘦弱的手臂和那人坚实的臂膀呈鲜明对比,你妈的我真的好心碎,她付出了所有才让罪人罪有应得,彻头彻尾的一部悲剧。 |
|
他拿枕头捂住她的头,大吼“别再动了”,她偏全力挣扎,直至死亡。既然“被动”被刻进女性的命运里,那主动求死,就是女孩们唯一还可以选择的,惨烈的,前程似锦。 |
|
想看女性复仇爽片的可能要失望了,这分明是同归于尽的悲剧,这份决绝与勇气让人敬畏也让人伤心,每一个前程似锦的女孩都在用血与泪艰难求生,即使是在复仇电影里,她们也无法看到应得的正义。 |
|
电影中间那段甜蜜的、女主精神慢慢变好的情节把我看到烦躁,如果不是因为送上门的手机,她大概也会完全放弃这段复仇了。所以谈恋爱可真坏事,你永远不知道在你面前温顺可爱的男人背后在brotherhood中又是什么模样。“It's not your fault”,这句话简直养成了多少社会巨婴。而男人们又是多么团结,需要女人用如此殉道般的牺牲来换取正义。虽然结局真的让我看到压抑的心情好了不少,但这样的复仇,只让人觉得更绝望。只有抱着如此大的决心付出如此大的代价才可以让男人付出代价。这厚墙已经如此密不透风,必须怀着必死的信念用自己的生命才能撞动它。Such a Promising Young Women |
|
...... |
|
怎么可以把一个还不错的故事拍的这么零碎分裂 配乐也好奇怪 除了toxic那一段配乐都很奇怪 除了女主几个男性角色演技都很烂 结尾也不好看 就感觉这个故事烂在导演手里了 哦对 最值得纪念的地方是 这是人生第一次不看中英文字幕看完一部电影 观感不好的一部分原因可能是我没看懂一些台词吧… |
|
She‘s drunk. He’s just a kid. |
|
“即使是在复仇电影里,她们也无法得到应得的正义” |
|
和一般大女主反杀复仇的戏码不一样,这真是个彻头彻尾的悲剧。对于这个前程似锦的女孩来说,要付出什么才能改变“坏人总能赢”的定律呢,答案是,所有。 |
|
那个脱衣舞娘毁掉了本该热闹的单身派对,那个辍学少女毁掉了本该温馨的同学叙旧,那个失踪前任毁掉了本该美好的崭新恋情。他们不记得毁掉谁的人生,甚至不记得她的名字,因为旁观觉得有趣,因为沉默觉得无罪。她的名字本该刻进他骨血,却被他名字的阴霾笼罩。道德的手铐太易挣脱,罪恶的口水太易吞服。 |
|
好过近几年市场上出现的99%的女性复仇戏,当大部分男性导演还沉迷于将镜头中的女主角塑造成某种痛定思痛勇闯龙潭的“特工”时,同样是肉体凡身,本片却以一种近乎残酷和决绝的方式予以回应,也为所有善良且勇敢的女性立传。 |
|
前半个小时让我以为这只是一部metoo时代的女权爽片,但编剧蛮聪明的,最后结尾用一个悲剧设定展现了社会上所有人是如何相互帮腔,受害者又有多么容易就此失声、被遗忘。Joe对强奸犯兼杀人犯Al说的那句“This is not your fault”太戳我了。总有些男人在出轨、强奸、杀人,也总有人在对他们说,it's not your fault. |
|
这是一部非典型的女性复仇爽片,它的爽不在于男性崇尚的暴力和鲜血,而在于女性独有的浪漫和伤感,用神经质的自我毁灭掩盖善良,用柔弱的身体与世界的不公所对抗。影片并非用女权攻击男权,而是让人以弱势群体的角度去审视强势群体所定义的“规则”和“保护圈”。那些享受这些利益的人不会忏悔,直到他们也成为这些“规则”的受害者的那一天。 |
|
今年美国金球奖最佳影片提名之一,“Me Too”运动引出的的女性复仇故事。可惜,除了叙事引人、清晰以外,其它没有多少值得夸奖的地方了。 |
|
看完了好几天,还没缓过来,一直没勇气标记。闷拳捶胸口,一下一下又一下。“女人要如何在几千年父权结成的铁牢笼中凿出一纳米的缝?”答案:你的生命,你的所有。 |
|
#Sundance2020 个人认为在Sundance看到过今年最好看的复仇电影,真的屏幕打出第四道划痕的时候整个人激动得不行,是我这次最爱的电影,娱乐味十足但是又剧情在线!女主的复仇手段真的是惊人之举 |
|
这部应该成为当代男女教科书。看到中间吓死差点以为又是There is always a good man的桥段,结果好在编剧让我放心了,第四段的音乐一响起给我鸡皮疙瘩。Cassie最后用自己完成了复仇。 |
|
从过程到结局都充满震撼反转的女性复仇电影。构图有受到朴赞郁的影响,但女性导演的视角和质感明显。女主坚持对等复仇构成全片亮点,当男人不懂“No is No”的时候,当女人助纣为虐的时候,她平静的把他们依次推入高低不一的深渊。既能烟视媚行也能娇俏可爱的凯瑞·穆里根真的美炸了美炸了美炸了,片名扎我心!!! |
|
真正女性主义的控诉和抗争。穆里根的生活态度与反击方式,是为女性忍无可忍爆发的缘由剖析(被剥削、物化和蔑视),以及高贵、机智又不失力量的抗争指引(消灭勃起所构成的惩戒堪比死亡)。片末婚礼的反转高潮,不仅反掉了情节上的男性丑恶阴谋,更是将这勇气与喝彩传递至银幕外。 |
|
女权复仇爽片,爽中有屎,当然这个屎不是来自片子本身,而是因为剧情台词表演都充分精准击中现实里的粪坑。结尾相当精彩,但是看完想到标题Promising Young Woman,想哭 |
|
假吗?那现实就比它假一万倍。与院长对话的画面和对话内容多么熟悉?在一个阶层的/位置的人永远也不会共情其相对的阶层/位置的群体,即使他曾经也是那个群体的一员。
事情发生时看客也是帮凶。
电影最现实最可怕的的地方是哪?是“你知道这个指控对一个男孩有多可怕”这句话他是发自内心说的,他真心认为自己是受害者这一点最可怕,但是是现实。 |
|
把“Rape-revenge”类型升级成了“Rape-Rape”,女性个体被男性个体侵害+女性集体被男权社会无视,到这一步都挺好的,是真悲剧壮烈。但是最后婚礼一段直接拉胯,特别轻佻特别幼稚,突然童话故事大结局,前功尽弃。(凯瑞穆里根这片想拿影后那真是想多了 |
|
我只想说在这个电影条目下纠结于凯瑞穆里根老不老、美不美、性不性感的人都是低能的白痴。还有纠结女主做事符不符合逻辑有没有脑子的,这他妈是电影,是艺术加工过的,你们看昆汀那些男性视角的电影的时候没看见你们在那逼逼赖赖,但是当男性在电影里变垃圾的时候你们却在这里打低分说不符合实情了太假了,想看最真实的你可以去看纪录片。 |
|
从始至终的忧伤基调,“爽片”标签实在冒犯。小屋杀戮让Nina和Cassie的生命锁成一个悲剧的闭环,Cassie被杀死后,视角转向强奸“文化”和男权“文化”中的杀人犯和共谋者,将其对恶行自我合理化的过程展露在观众面前,其虚伪、恶心是一览无余的。儿科医生并不无辜,他是强奸视频的拍摄者,他在凶手面前是一条乖狗子,却因为Cassie要去复仇而担心自己的前程被毁(C和N的前程早就毁了),还斥骂她为“废物”,他也参加了婚礼,他也知道Cassie为何失踪,结尾那条定时简讯是Cassie对他极深的失望。儿科医生这样的人是那种本来会给女性盼头的男性,但终究令人失望,越来越多女性已不再寻求男性的帮助甚至仅仅是理解,我不想看到这样的局面但是我自己也对大多数男性不抱期待。希望有一天女性情谊的叙事不再是痛苦的传统。 |
|
每一位女性都被闷在一个枕头底下喘不过气来 |
|
最后一部分处理得很厉害,把整部戏都提起来了,包括那个闷杀的长镜头。凯瑞穆里根的表现也很不错。 |
|
質感很電視劇,穆里根幫電影往上提升了一點點。天然的力量懸殊讓每一次行為底下都有著隨時被暴力反殺的不安。雖然所有東西都很直給也很表面,但我想這樣的題材和所謂會冒犯男性的女性復仇片還是值得鼓勵和討論的。但我有點懷疑電影的受眾到底是誰?女孩們從中能得到啟發或精神性的安慰嗎?男性們除了覺得「與我無關」以外又真的會去反思自己的行為嗎? |
|
无依之地 和 前程似锦的女孩 搁一起看太爽了,一个内敛一个狂野,都把“来自女性的凝视”发挥的淋漓尽致,近期观影最佳。 |
|
太好看了!刚开始觉得女主复仇很爽,而且其实她也没有做什么,就是在男人要侵犯自己的前一秒突然清醒,这就可以让对方吓破胆了!可见当女人自信地知道自己要什么不要什么的时候,就可以吓退大多数男人了。然而后面看着看着就发现这种复仇她根本就不爽,比起已经不在人世的受害者和她生前遭受的荡妇羞辱,这些男人们遭遇小小的强奸未遂的挫折又有什么关系呢?靠一个人的复仇,改变不了整个社会制度,这也就是看到最后的悲哀,虽然看似女主赢了,但她也付出了生命和一辈子。三十年过去了,为什么女性复仇片的结尾仍然还是和《末路狂花》一样呢? |
|
看得出来电影是想在讲述一个女性复仇故事的同时让影片变得很“酷”,可惜的是既没有令人爽到,对于核心内涵又流于表面浅尝辄止。
同时,虽然这部电影明显是反对物化女性的,然而我还是要说:女主真的太显老了。 |
|
还没有见过一部作品里能有这么密集的生动形象且真实的男性形象,怪不得有人急了。放过自己吧,少他爹的教女的怎么理解METOO,怎么理解feminism。 |
|
这个世界很奇怪,很多人都会原谅那个家世甚好,前途光明,参与轮奸女孩,并录像的男人,然后会说出他当初只是一个孩子,不要毁了他的未来,而女孩要为自己喝醉酒负责。但当同样的经历发生到自己身上时,又如临噩梦,才会共情。 |
|
低于预期,85年的穆里根居然老态龙钟了,她一直在我心里还是小仙女啊,这部女性复仇的题材别于市面上的大多数,不是飞檐走壁身轻如燕的女性复仇使者,而是身体力行的负重前行,并做好了与一切肮脏污秽同归于尽的准备,剧本完全服务于这个精妙的反转结局,从而让爱情消弭,让人性回归本色,让迷失在情感漩涡之际来一剂醒目,好过于千篇一律的堕落情网,只是这个剧本依然有点杂,叙事鸡零狗碎,男性群像众多,前期主题粘合性差,东闯一头,西撞一下,完全可以快步节奏的剪辑带过,另外虽然有着英勇就义的悲怆,但这个灰飞烟灭的结尾还是有些伤感,舍身取义的救赎似乎只剩下震撼,前程似锦后来仅仅沦为一声叹息。★★★ |
|
人们总是用「她喝醉了」解释她遭遇坏事的原因,但很少用「冷静清醒」作为他做坏事的托词。标题没有骗人,这个《前程似锦的女孩》并没有因她理性而疯狂的「复仇计划」而一步步堕入万劫不复的深渊。相反,当她的备忘录就要被沾满鲜血的笔尖画满红叉的时候,一位冷静而又热情的「医者」心甘情愿地喝下了这位「坏学生」投下的毒。两性(灵肉)统一下的自我救赎——这是她与《撒玛利亚女孩》最大的不同。透过两性形象的对比,我们看到感性明显且永远「高于」理性。他迎难而上的「追求」不仅让她屡试不爽的「圈套」不攻自破,两性权力的流转也向我们展示出权力分泌出来的毒素与性别无关。从「科技至上」和「娱乐至死」的角度来看,这并非是一部女权主义的作品,而是一部反理性中心主义的作品。那摇摆于生死间惊恐而刺激的「一夜情」无疑是她对他最严厉的惩罚。 |
|
Cassie用自我毁灭,才换来一个这样的结局,还是倚仗这个故事里唯一的一个真心忏悔的律师。而这个律师忏悔的部分,又是那么的虚伪,如果结局Cassie就这样消匿了,婚礼照常进行,我也毫不吃惊,似乎那才是现实,而电影总是要留给人一点念想。女孩儿们,do take care. After all, in general, ALL MEN SUCK. |
|
每个「前程似锦的女孩」都是「崩溃边缘的女人」她们涂上「亲切的金子」的眼影 把「黑色皮革手册」写成「死亡笔记」抱着「杀死比尔」的决心走上不归路 可惜即便用生命写就一出诠释「why women kill」的莎士比亚式悲剧 也仍换不来正义和某些理中客哪怕一丁点共情力 |
|
Promising Young Woman说的是受害者,但每个性侵案里总有人强调性侵者是promising young man,他的人生不应该就此被毁掉。为了让他受到惩罚两个女孩付出了生命。最心碎的一幕莫过于发现Ryan的秘密,看似特别的男人其实和他们都一样。那她的人生呢?看到最后丝毫没有感觉到复仇的快感,只想大哭一场。配乐太好了,声破天有原声碟。 |
|
太窒息了,提醒我一万次为什么如此厌恶女性超级英雄。真实的女性是像cassie一样弱小的,是要付出巨大代价的。想起《铁证悬案》里那些墙上的女孩,总是女性要面对那么多的无能为力和理所当然。他们教育受害者:“女孩子要好好保护自己。”转头拍着加害者的肩膀说:“It’s not your fault. ” |
|
反类型的女性复仇电影,脱离窠臼,耍弄观众期待,结尾的“两重End”也很有意思。剧本和节奏上有些问题,但该讲的社会问题都说清楚了,尤其是男性之间的相互袒护、包庇与自我开脱。凯瑞·穆里根的奥斯卡提名应该稳了。帕丽斯·希尔顿和布兰妮的歌选得别有用意。杀人戏真的太惨烈。PS:女主与男友间的甜蜜段落并非如部分豆友说的那样突兀,从全片对男权文化体系的批判逻辑中看,这种“好男人”拥有过往罪恶或黑化的设定恰在情理之中。当然,有没有以偏概全、殃及无辜,就不是这部电影能解决的问题了。(8.0/10) |
|
最后5~10分钟毁掉了全片,前功尽弃。 |
|
复仇但不“爽”片,因为它的真实,让看电影的我们都无法大声呼吸。 |
|
2.5 这片不同的咖真可以搞出各种不同的版本,阿兰·吉罗迪、哈内科、阿萨亚斯、塔伦蒂诺、贾木许、是枝裕和、奉俊昊……这版就是好莱坞标配,出口气,伤感伤感,坏人绳之以法完事。 |
|
果然是女导演的作品。看评论里还有男的质疑片中男性的智商,真搞笑,男的精虫上脑的时候有智商吗?在它们眼里,对面的女的是猎物而不是对手,甚至是一个洞而不是一个人,它们那个时候是动物,根本没有智商这种东西好吗? |
|
聊电影没啥可聊的,看女导演如何看待这样的事件会更有意思,特别是放在当下me too这样的大环境下,这样的故事走向和人物处理也刚好能看到导演的态度,这是撕开类型片外壳之后比较有表达的地方。本以为童姥是要演一个女版的小丑,她也确实用演技撑起了片中变态的不安氛围,只是导演没给这个角色更有戏的高光时刻。 |
|
有一种冲上云霄再跌落谷底的失重感,从一开始对于男性的围剿和反杀,但是并没有对于相关场景的展现,到最后仍然陷进这个男权社会的陷阱里,以自己的肉身去换得某种短暂的胜利,是一种用头撞破现实的南墙最后自己血流成河但是墙的根基仅仅只是晃了一下的悲壮和无奈。无论是想要看类型片刺激,还是从中寻找对现实的深刻观照,都势必会从中感到失望,它的严肃和轻浮都是表面且片刻的,和凯瑞·穆里根的表演一样,试图从中寻找更多,却可惜只能消解在影片最后那个似笑非笑的表情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