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11月7日-北京电影学院-「第八届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学生导演奖”-特别展映 导演系85班毕业生电影新作展暨导演系艺术讲座」-标准放映厅】
还是逃脱不掉第五代的影响,剧本内核与80年代如出一辙。影像内容完全大于叙事效率,情绪不够配乐硬给;涂们的那场戏给剧情起了什么推动作用?
直升机、军队、Gucci、WIFI、视频聊天与整个影片调性格格不入。影片中的人走向了新世界,王瑞老师却被扎根已久的惯性思维所束缚。
(根本没看到成熟的导演思维,导演系、摄影系两大系主任联手并没有感到所谓的风采)
(片尾字幕加一星) |
|
墨镜王老师在线教你写台词!最喜欢打视频电话的段落
大雨的戏是赶上了临时想,抢着拍的… |
|
几乎全程蒙语,故事跟片中草原一样平,一对夫妇一个要去大城市,一个要留在草原,这样的矛盾关系来反映工业文明进程与传统草原文明之间的冲突。大量空镜和生活琐事,让故事如此简单的电影片长来到了110分钟,实在太长太平淡了。话说回来,对牧民生活方式和文化的描写倒是非常到位。电影一个观点印象深刻,结尾妻子再度怀孕,丈夫走向远方,意在表明:无论哪种文明,都需要一个更适合孕育生命的环境才能发展下去。PS,导演王瑞是北电老师,很多第六代导演都是他学生 |
|
凭着情怀撑着一口气的电影,片尾献给亡妻的字幕还是很让人感叹的。景色很美,大量全景展现,但男主的往外走缺乏支撑,变成一个纯粹的符号,是否有更好的处理方式?包括时长,90分钟以内更佳。调色值得商榷,目前的调调感觉装饰过多。系主任王瑞等了14年才拍摄的本子。 |
|
三星半,其实片子不错,亮点不少,表演OK,主题也蛮有解读空间。只不过有些场景似乎太长了,在好几个可以结束的地方看得我发急,如果整体减少二三十分钟会更好。内容让我想到冬牧场,还原成影像太久容易审美疲劳,前半部分比后半部分好。映后交流的时候明白,原来是故事放了太多年,情感和情绪多了一些。总之,还挺纯粹。 |
|
讲了一个和“月亮与六便士”雷同的故事,身在草原,心在远方,但除了风景优美之外,故事讲的真不咋地。有人向往草原,有人向往城市,到不了的都是远方,自己脚下的土地也长满了他人的向往,生活,着实像极了一座围城,里面的人想出去,外面的人想进来。 |
|
80分钟足够了 需要120吗? |
|
摄影挺棒的,而且很幽默。现代感强于民族感,骑马追摩托,骑摩托追飞机。本质的生活选择只是老生常谈,老生常谈的爱情却显难得一见。 |
|
画质很好,演员没有问题,非常自然。没觉得男主特别渣,但他确实是个傻叉。走故事线的时候有明显小场景剧本感(类似换幕了那感受)。ps,这故事其实可以套到任何一个地方。 |
|
草原画面很美,故事比较散 |
|
没必要吧,虽然是导演系85班,也没必要再拍成第五代前期的迷惘还有土到掉渣和第六代前期的自我窥视和外界隔膜?实在太无趣啊十四年前的本子,还是我缺少草原插队经验所以没有视角带入?//标放 |
|
有的人想永远出去,有的人想永远留下,出去的人回来了,留下的人离开了。 |
|
宣传民族文化的明信片电影。唱歌也参与草原的男性气质建构吗?需要有蒙古导演。 |
|
住在大草原上的牧民总想开着车往外跑,然而到了城市却又挂念着《白云之下》的蒙古包。何以为家?这是现代人的自我认知问题,同样也是艺术家面对理想与现实分裂时矛盾而又苦闷的心理。从《离婚了,就别再来找我》的角度看,这是一个离婚二十多年的男人还一心想着与前妻复合的故事。但从导演献给已故妻子的角度来看,这部极其私人化的作品又足以令观者动容流泪。这是一个无法走出「中原正统论」阴影的游子,导演借这个不安于现状的小人物表达着自己在艺术追求上的碰壁和不如意。影片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扎根在边陲地区的孤独个体如何政治正确地书写自己辽阔壮丽的民族史,为此那个永远在路上的蒙族男子便可成为所有华夏儿女的缩影。王瑞这封写给已故前任的情书不仅收件人精准详细,且每一位读懂这部民族血泪史的《邮差》也都会愿意把它主动而积极地传递下去。 |
|
“男人追新鲜,女人求安全,不过人性弱点”。城市寄居者谁人不仰慕草原,若不是故乡情结,谁又能忍受长期地风餐露宿喂马宰羊? |
|
一处夜晚的纠缠,一处声音的转场,一处眼神的躲闪,很棒 |
|
电影不深不浅,该深的没深下去,勉强能及格。一部蒙古族挽歌,应该是在呼伦贝尔那边取景的,推荐大家去那片边缘的角落看看,顺便拍拍那种夹紧了屁眼的假笑美拍秀秀朋友圈秀秀豆瓣,多少能拉动拉动当地经济,还能看看国有资本能源产业对当地生态和人文的破坏。很怀念当地朋友没事发条朋友圈说早上起来出去骑马射箭打地老鼠打的不好,一根箭头穿过老鼠两只眼才最牛逼,今天射箭没射好心态着急了,现在他也进城了应该也怀念那种日子吧。 |
|
非常动人。影史上视频通话用得最好的一次。 |
|
说这个片子陈腐的可能是完全没看懂这个电影,很少见的讨喜渣男形象,认识到自己婚姻问题也要忠实于自己,敢于面对真实的人性的导演不多,大家都在给你塞糖呢。 |
|
内蒙也太美了嘤嘤嘤 |
|
过于“慢”的剪辑运镜与过于“快”的情节发展、“可能发生在任何人身上”的故事(导演语)与被奇观化的草原元素(美景、呼麦、套马杆几乎与叙事脱节)、刻意营造出的文化冲突(女主角无来由的抵抗和无师自通的智能手机使用技术)都是矛盾的。拍摄思维比N年前的《黑骏马》还要陈旧,不过当我了解到这是个十多年前的项目时便释然了…… |
|
片尾是感人的「獻給亡妻」,但故事卻是男主用一次次任性而不負責任的消失來迫使妻子搬到城裡,真的是夠了。不是說不尊重每個人的自由意志,而是如果結尾不非要拉上逝者來硬昇華一下某種情感,是更客觀地單純討論兩夫妻之間對生活方式的選擇,整體會更有說服力。現在加上這麼一出吧,就顯得創作者又想歌頌愛情親情的偉大——通常就與犧牲忍耐等精神沾邊,又極力突出兩人之間的矛盾衝撞無解且無法調和,貪心了。碧草綠得不像話,只是白雲之下何處是家……也許人就是要活到中年,才懂得詩與遠方並不一定在別處。今天的我就在城市中的城市裡選的這部片,原本是妄圖通過影像里大草原的自然美來緩解內心的憂鬱,沒想到的是看到我羨慕的人竟然在羨慕我。水泥森林,原始田園,心不安靜就都是牢籠。 |
|
好的东西总有人欣赏也总有人不懂 |
|
明信片电影,拍了景观,谈了民族文化和现代文明冲突,但也只是表面 |
|
空洞的很 |
|
低配版《蒙古精神》,手松点可以给四星,给了一个蒙古民族传统与现代先进文明矛盾冲突的大题材,夹杂个人在家乡与远方间徘徊的迷茫,但是最终落点却是夫妻离心和家庭矛盾,格局瞬间崩塌。少数民族面对滚滚而来的现代化高科技的震撼,和落后地区汉族人向往繁华大都市有点相似,但是前者的感受一定比后者更痛苦,甚至可以延伸出很多政治敏感的话题,心有所思,电影却不能去反映,真是个怪现象 |
|
大荧幕上填不满的感觉,这大概就是空洞吧。 |
|
#桃桃观影团8月6号#内蒙古真是太美了,风景如画,影片里也有不少体现我们熟悉的牧人生活,比如“套马的汉子。”男女主两位真是默契十足,特别有化学反应,不管是恩爱还是吵架。主题体现的不错,虽然个别桥段有点长。最喜欢视频聊天那段,距离才让两个原本亲近的人说出了实话 |
|
剧作不够精致,导致影片对远方和故乡的探讨显得很肤浅。配乐、摄影、表演不错。 |
|
我说分数怎么这么低,原来又有人来打拳了,哦豁。套马杆的汉子你威武雄壮。纯正的蒙古电影,自然主义写实风格,壮美的草原风光。一个平平淡淡求安稳,一个放荡不羁爱自由,中年牧民之烦恼,城市化进程中的阵痛。 |
|
草原以其广阔成为禁锢,城市以其紧密成为想象的自由世界,比较常规的传统与现代、原始与文明对比的矩阵。一个用离家来诠释“归属感”的故事。 |
|
无论是议题还是美学都呈现出一种朴素的陈旧感... |
|
瑞爷为我们做出表率 |
|
疫后第一场,饿着肚子抱病观影可以说很有诚意的支持国产了(本打算看jojo的)可惜片子非常平庸。表演尚可,但情节生硬,思路混乱。以农民的逻辑治理牧民与草场分割本来是很好也很尖锐的主题,结果只剩下模糊的都市诱惑包装于民族风情和夫妇温情之中。好吧就算是欠呼伦贝尔的!(拍摄地点满洲里) |
|
“我嫁给你的时候心里开满了鲜花,可现在却连一棵草也生不出来了”
前半段很棒,KTV那段的酒瓶数量和冲突、套马的激昂把草原人的豪爽和粗矿刻画的很好,草原的景观也拍的很美(要是胶片就更好了…),一些孤寂长镜头、看见路上停车的兴奋、硬拉着邮递员喝酒、听见直升机的兴奋,都将牧民在“文明”冲击后的躁动表现的很好~
后半段有点虎头蛇尾,男主离家出走、女主固执保守都戏剧的有点莫名其妙,如此相爱的两人没有任何往中间走的尝试不太合理,节奏也比较拖沓… |
|
白云之下,将予尔几何,又将送尔何往……
都市与乡野的摆荡,归途与远航的召唤,张望远方的丈夫与不愿出走的妻子。当“好山好水好寂寞”的草原再也留不住牧人,城市的轴轮终也将碾过这片田园牧歌。
点赞涂门老师的角色,归去与出走间的对话,或许争渡一生,最终也将同登彼岸……
📽️ 质感很赞的文艺片,把XP桌面的四季拍得很出圈,逆光下的白云苍狗,田园去留的心迹曲折…… |
|
冗長刻意無緣由 |
|
荣获第33届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导演/摄影/剪辑四项提名,并最终将最佳导演收入囊中。大量使用大远景空镜、三分线构图、深焦来拍摄蓝天、白云、大草原,以及草原上的牧民夫妻,表现了草原环境的悠远辽阔与壮美,以及草原牧民生活的宁静美好。安静的摄影和群马奔腾、呼麦、套马杆的长达几分钟的动感画面相参照,静、动两股力量交织。按气韵与情绪剪辑,如大远景跳切中近景,张力呼之欲出。手机(微信视频通话用得完美)、飞机、Gucci、汽车、wifi…骑马追赶摩托车是很好的隐喻。现代工业文明进程vs传统草原游牧文明,个人自由vs家庭责任 |
|
同样的题材,和《教室里的一头牦牛》比差了十万八千里 |
|
这是科班作品里台词最自然的 摄影好辛苦 |
|
极简的电影文本,配上壮美的视觉,像长调一样悠长的剪辑,观影过程其实还是令人享受的(女主真是很可爱)。越是风格化的电影,导演映后交流时应该越有的可说才是。即使不愿意/不能用语言陈述艺术选择,也应该能从导演的话里管中窥豹,洞见他的内心世界;我认为这才是有质量的映后交流。王瑞导演让我失望了。
另外慢节奏电影(transcendental cinema)如果抛却瑰丽的视觉,异乡情调和音乐等等奇观,果然真的很难成立啊!! |
|
三星的电影,我愿打四星,只因如今这样真诚的国产电影实在是稀少,导演也是基本能感受到草原的美并将其呈现的,相比之下,尔冬升的《海的尽头是草原》更像是到此一游的风光宣传片了,摄影调色都不俗,演员也都不错,尤其女主的自然真实的美,男主套马、两人视频通话、女主独自歌唱,都是能打到我的段落,只是还可以拍得更好,抓人的才气少了些…男人想出去,女人想留下来,有些强行冲突了,逻辑牵强了,情感自然就刻意了,这种男女不同的人生想法,恐怕是个普遍性的问题… |
|
复映看的第一部 |
|
画面很美,讲的是一个关于生活的故事,映后主创见面会,观众提问我笑死,不知道是我没看懂还是他们没看懂 |
|
小两口的感情戏好于全片,导演也太身边即世界了,现在少数民族朋友思想开放得多 |
|
已婚男人有了家庭之后,有很多无奈的选择,无论你怎么选,好像都有苦衷。所以,谨慎婚姻吧。 |
|
爱让一匹野马,你家里有草原也没有用。 难以置信这是今年的第一部在电影院看的电影。 |
|
点赞导演,阅世几十年,还能保持纯粹快乐的心去拍了一部来之不易的片子,实在难得,马头琴的声音太有魅力了,音乐出来和马骏划过的的镜头,混身鸡皮疙瘩。值得品味的好电影。 |
|
腐朽气,溢屏 |
|
“当初我嫁给你的时候心里开了一大片一大片的花,现在却连根草都不剩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