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早读林文月老师就是《飲膳札記》,在茉莉买的二手书,封面是她先生郭豫伦设计的。后来读了《京都一年》和《山水与古典》,也知道她写过谢灵运。看过这部纪录片似乎就是重温了当初读书的那些喜悦。从做吃的开始,读书、婚姻、做菜、翻译、如今……希望先生一切安好。 |
|
若说林文月代表的50-70年代台大学生是老一辈五四人在海外的最后声响和传承,那么这个片子在体现这种背景上确实失之于轻。但其特色也在于轻闲。关于女性知识分子生命的情调和生活的滋味,很美。不需要执着于埋首书斋和追溯历史的厚重,林文月的审美意趣是被抓住的,给人一种对于学问和生活的诗意向往。 |
|
林文月的优雅温润和学识在这部片子里缓缓流淌 |
|
当林文月先生的丈夫离世后,她说到:“他比我先走了,现在我成了他的姐姐。” 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我不禁潸然泪下。 |
|
林文月,文,如其人,如其名,荦荦端庄,莹莹姣丽,气质卓然,就像从大银幕上走下来的电影明星,却能上厅堂,能下厨房,能做学问,待人接物浸透人心,60岁看起来像40岁,80岁俨然60岁。 |
|
[cp]【蓝光 1080P】【他们在岛屿写作:读中文系的人】林文月也! http://t.cn/RXL8g3o [/cp]片段与上次的《午后书房》有一些重复,但文月先生依旧让人感动。 |
|
4.1@衡山和集。7.5分。林文月平和淡雅的生平细述。导演对人物把握不错,巧借书名道出“治学”与“做人”并重的一代人境界。尤喜日本部分,动画与用乐加分。小缺点二:1.部分过于依赖插白PPT味重 2. 调度与协调可能不够充分,林有不下两次紧张地用余光看镜头233 有两个场景也太多摆拍感 |
|
看完後,感受是一個「淡」字。淡淡地講她的身份認同問題,講她讀台大中文系的經歷,講臺靜農先生,講她和郭豫倫的感情,講她翻譯《源氏物語》的前後。所有的,每一幕,都和林先生給我的感受一樣,淡。只不過在她提到十多年前過世的郭豫倫,說「我現在是他的姐姐了」時,眼淚還是掉下來了。 |
|
「出身名门的美才女」。林文月先生会做饭、开车、写作、翻译,往来日本、民国、古代文化,优雅的老去。孟子曰得天下英才育之一乐也。林先生也有此大乐。儿女皆成大才。原来文学人生也如此幸福呀。 |
|
“他们在岛屿写作”系列的几个女作家,林海音、西西、林文月以及“外一章”的叶嘉莹,作为知识女性或职业女性之外,都有中华传统的贤妻良母的一面,她们的人生的“弹性”与“韧性”是很多男作家所缺乏的。期待这个系列拍更多的女性作家,她们更可爱可亲可敬。林文月是连战的表姐,也算望族出身,眉宇之间有贵气,却无贵病,难能可贵了。通过影片第一次认识她,或者,机缘到时,我会读她译的《源氏物语》及其他著作。 |
|
最后先生收到礼物,弟子给她戴上,她害羞的捂住了脸,很美好的画面。看了书后终于得以来看纪录片,许多文字都是似曾相识的感觉,而且是作者的语调讲出来的,一下子真实亲切了许多。林文月先生真的是很有气质,优雅沉静淡然,大概是每一位有知识人经历岁月沉淀才会有的。 |
|
女导演,细腻,淡淡的,定定的 |
|
果然,是一位美丽优雅的女士。有幼年语言的记忆加古文功底才使翻译晓畅。还是个幸运自由的人。 |
|
如果诗歌可以朗读出来会更好,果然女诗人就更加细腻,特别是她讲述的那些回忆真的太迷人了。 |
|
林老師太美....9.8/10 |
|
加入追月组。 |
|
151216 首映 |
|
看到這一部才意識到,這個系列的各位作家的童年幾乎都是在大陸度過的,都有大陸生活的經驗,即使像林文月生活的時代和地區非常特殊,也多少對大陸有一些“鄉愁”。當這一代人老去離開,台灣文化界的這曾直接的、情感上的“聯繫”也就消失了吧。“讀中文系的人”起得過於漂亮,然而中文系的人對林文月的了解很多始於此,也終於此。跟著台靜農唸書的中文系誰不感懷呢。 |
|
“一个个铅印的文字,在我阅读的刹那,如此鲜活生动地变成低沉微弱又似乎十分热烈的声音,进入了我的心象里,让我分享了那种滴落不已的回忆。”喜欢林文月先生,有被她的“文学人生”深深打动,回忆郭先生的一段尤其动人。而且也励志,36岁才开始写作,才慢慢开始翻译《源氏物语》。有了半生积蕴,哪里会写得不好看,哪里会翻译得草率呢?最重要的,是好想吃着萝卜糕、炒米粉,和朋友一起喝酒聊文学呀 |
|
周五夜。2012年10月,北大,曾和林文月老师合影,可惜至今未能找到那张珍贵照片,念念不忘…… |
|
美极了。轻柔舒缓的弦乐摇晃着岁月的阴晴圆缺,横斜疏密的阳光跳跃在林文月先生的文字与身影上,娓娓诉说着林先生的家学渊源、求学历程、师门情谊、文学承传、作品译介、婚姻家庭和厨房烟火。导演仿佛在实践Paul John Eakin 的 “Relational selves”,通过外界的评论和回忆来建构传主的生平。在台静农教授与郑骞教授门下,林先生承袭的不仅是做学问的本事,更有胆大心细与沉着稳重的风范,其对文学的深沉执着,对作品译介的不遗余力,对身兼数职的专心致志,一点点将我打动,钦佩万分。最初知道她,是中学时候读她翻译的《源氏物语》和《伊势物语》,并未了解她的生平与其他,直到现在才关注到她的文学作品。台先生为她题画,最后一句写道:“其佳丽也如彼,其才情也如此”,如今想说,其温润也如尔,其坚韧也若卿。 |
|
林教授真是文如其人,优雅美丽端庄,浸淫学问也是不遑多让,人生中最黄金的五年半奉献给《源氏物语》实属功德一件,京都之行打开人生另一扇窗——从六朝文学到开写旅行散文,到翻译日本文学,最后比较中国古典(唐代)文学对日本文学的影响,学术之路的确越走越宽,也走向生命更丰盈的深度。谈起先走的丈夫——“我是他姐姐了”,几十年伉俪情深令人唏嘘;80庆生的林老师依然宛如小女孩一般羞涩,捂脸流泪感人又可爱,桃李满天下只有一个学生真正接过她的衣钵继续研究谢灵运也是很感慨。 |
|
此中有真义,欲辨已忘言。家学渊源、传习长录、生活点滴、文品笔端、人品风范,林文月可能是当代中国知识分子最理想的出世与入世的完美形象。少有家国之重担,成在高塔与红尘的穿梭之间,老来回溯一生不曾有负一花一叶。站在台中美日的交界用至雅至深的修养搭建最俗最广的未来,这原本应是我们的应然,却成了人人喟叹的珍贵。这样孤独的快乐,不是人人可堪享有 |
|
这才是文如其人,优雅地老去本人。 |
|
做学问的人。海峡另一边的东土快要成绝种物种了。 |
|
动画特别而有效 |
|
🙏其实片子有打破我对林文月”富家千金/文艺娇女“的刻板印象。第一感性印象是林的声音,硬沉,有金石摩擦感,以起伏很低的节奏说话,疏离又情挚。还有字,有点碑体,也很不女性。但爱穿红,打扮得优雅传统华丽,八十岁时学生赠项链还娇羞落泪。/童年经历日本战败其实是个体的家国重建,这简直是底色。所以她后来舍外文系而选中文系,爱上艺术穷小子,以事业第一位并与子女各自独立,都看出温婉下的倔强。她实在太是中国传统知识女性样板:美丽,知性,独立,深情…俗气一点说民国风致才能诞生这种沙龙女主&洗手作羹汤&事业大女主&恋爱脑的女性结合体。 |
|
读中文系的人讲话好慢,人好温柔。 |
|
林先生真是绝代佳人,和郭豫伦珠联璧合。人生那么短暂,正所谓“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所以才“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
|
作为选题的林文月虽也自成文章,但本部纪录片还是更进一步彰显了她的特性、拔高了她的价值,所以说这部纪录片真的好——除去接近片尾和儿女吃饭、海外获奖、八十庆生等桥段颇露败笔、破坏了纪录片一路稳稳经营得来恬淡又坚韧如水的氛围感——一切都虽不是最好、却都确只刚刚好——关于林文月的家世、师承、婚姻、研究、翻译、创作、家庭及影响等,一一道来、娓娓展开。 |
|
从三月曝书开始,林文月就是我最喜欢的台湾女作家没有之一。她的散文用词简单又贴切,写的文章不拽词,也不会写夸张难懂的句子来卖弄学问,写自己的事情或者认识的人也让人有一种非常易靠近的感觉,真是让人读起来如沐浴于4月春风中的感觉 |
|
感觉自己越来越小众,貌似一副无人问津的样子。当然事实也是如此,身边没有与之志同道合之人,显得自我越来越渺小,最后成为尘埃!
精致、淡雅,同样有极具魅力的输出,这是林文月老师的精神所在,很好看! |
|
在庄祖宜之后,我又找到了一个可以做我的人生role model的人。太羡慕林文月的人生状态了,纪录片本身也和她的生活一样轻盈。 |
|
很温柔很感动,谢谢读中文系的人,谢谢教中文系的人。 |
|
难受的时候看什么都难受 |
|
好美,好动人。爱 “但是在讲解文学的课堂上,我记得他曾不止一次的模仿风声、水声,甚至于细雪飘落的声音。” “我要听听清楚,《源氏物语》的作者紫式部,她是用什么样的方法讲出来,什么样的音调讲出来,甚至于是用什么颜色。” |
|
突然意识到大概十年前翻到过林文月先生翻译的《源氏物语》,现在纪录片中看到先生翻译《源氏物语》的故事,很后悔当时没有好好阅读。 |
|
3.5 林文月的气质风格,倒与她所好的谢灵运或紫式部有相通之处,淡泊俗世名利,静享平安喜乐,文字却不少雕琢的迤逦,那样的平和端庄,倒也是羡慕不来的。 |
|
家族本籍台湾,日占时期在上海日本学校念书,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时,和同学老师一块为日本战败哭泣。1946年回台湾,小学六年级才第一次开始学国文(所以在家都是用日文?),大学本科念的中文系,快40岁翻译日本文学。查了才发现还是连战的表姐妹,台湾之复杂性可见一斑。 |
|
一個人應當如何度過豐盈的一生,林文月給出了很好的答案。臺大中文系,真是一處精神上的理想飛地。 |
|
林文月在片中所展示的优雅与气质,大概就是「读中文系的人」那种「腹有诗书气自华」吧。此外,她作为学术人严谨的一面也有所表达,不仅在学术上(为了探究鸟的多寡,查阅多个译本),甚至渗透到生活中(请客做菜都要记下菜单和与会人)。遗憾在于对于她这么一位故事性很强的作家,生平介绍未免太寡淡了。(女作家们提起自己过世的挚爱都太令人难受了:三毛说和别人提到丈夫时不自觉用到过去时,泪就落了下来;林文月说我先生比我早去世,现在我成了他的姐姐) |
|
看过留脚印 |
|
他们在岛屿写作:读中文系的人 |
|
粉丝向吗?没有深究,没有探讨,一个半小时讲完流水的一生,不知道这种纪录片更广的意义在哪儿…… |
|
淡雅,平和,细腻,浪漫。 |
|
读过丰子恺的《源氏物语》,读过林文月的《十三夜》。只是觉得相比西西,她沉浸在艺术的氛围中,有儿女,有学生,有欢聚的风景。她更像一个家庭主妇,对于做菜,我也有同样的体验,如读书一般,做菜也是起承转合,让人欣喜的事情。
一个女人的生活,将自己纳入到情境之中,将家庭刻在自己的作品上。本质上还是个顾家的人。 |
|
看完了才意识到这是个系列我看错了
有点隔空挠痒的探视感,会让人想比较典型的纪录片表达文学的限制 |
|
后来想了想,非要结婚的话,最好还是跟文艺女青年,她们更有机会一直少女,总是年轻。 |
|
诗经里说“终温且惠,淑慎其身”,大概就是这个样子吧。2023年5月26日,“姐姐”去找“弟弟”了。 |
|
源氏物语一直没读完,等明年做完论文,务必重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