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也是一种炒作吧 |
|
標題聳動但其實應該叫《我辯護的當事人是死刑犯》。從第一則口白開始到全片三起案件皆是以辯護律師觀點串接,只有第一起有家屬現身說法(第二起身亡/拒領遺體,第三起以新聞媒體畫面代替)。在死刑議題上無法超越《島國殺人記事》但帶出一些亮點,如受刑人如何幫助臨刑的死囚留下遺言,換回洗刷冤屈的祝福,以及重刑犯看守所警衛的立場等。寧願相信是素材蒐集不易而非導演沒有能力展開吧。 |
|
是简单了些,角度也不够,但看到评论里一些说缺少思考的,纪录片是让你思考,还要让创作者帮你思考吗,自己先学会思考吧 |
|
我發表的短評由於可能含有違反相關法律法規或管理規定的內容,現自行先行移除。 |
|
我们与恶的距离。一命抵一命,很公平。但是,如果杀了四个人怎么破? |
|
优点在于导演努力去还原与追寻了“死刑犯”作为“人”的那一面,而这就势必牵扯出对于社会、法制、媒体、舆论与官方话语在死刑这件事上给人盖棺定论的合理性探讨(以及其间复杂的关系),虽然只是短短三个案例,但也足以让人窥见一些东西了。尽管它可能并不足够优秀,但在华人社会中这一面向的纪录片(或者说是电影)实在太少,于是就显得弥足珍贵,更何况那些真实存在与发生的人事难免令人唏嘘动容。缺点是,受害者一方的缺席,使得视角有些偏向于一方,专注于情感而多少失了思辨性与客观度。这真的是个非常值得被人们讨论的片子,可惜大陆对这些案件的报道几乎毫无涟漪,捷运随机杀人这么骇人听闻的案件都没听说过… |
|
本片以正在服刑、狱中自杀和已被伏法的三位死刑犯为主要人物(第三位是《与恶》的人物原型),将如何看待死刑犯的敏感议题呈现在公众视野中。虽然有当事人、家属、民间团体、狱所管理员甚至是殡葬业者的访问,但是大部分的访谈内容还是来自于律师。导演试图提供更多的视角来将死刑犯去标签化,并尽量探究其社会性成因,如果能再往前跨一步,更大胆深刻地挖掘这个议题会更好。 |
|
拍得一般,但这题中文圈还有能超过的吗?其中一位应该是我们与恶的距离里的原型 |
|
三个案例动机不同 与以前看荷索的纪录项目不同 一来是节奏 二来是采访和整理视角 但纵观来看还是单瘪线性 且重点模糊了 情绪也是偶尔只在空镜头里流露一些 对于信件和手书的动画也没什么特殊效果 |
|
短短73分钟纪录片,讲述了三个死刑犯的故事,素材太少了,难免无法做到深入。一个被关20年尚未执行,一个在囚室自杀,一个罪大恶极被迅速枪决。家人、死囚、律师、监狱管理员……似乎面面俱到采访到了,实际连台湾死刑制度的历史与现状都未讲清,案情也是一笔带过。怎能去了解每个死囚的真实内心?导演虽然隐去了被访问死刑犯A的姓名,但上维基百科一查就能知道,意义不大。 |
|
关于废死话题的,几桩案件各有说法吧。废死者站在杀人犯的立场上,认为死刑无意义。不知他们踎考虑了受害者家属的心理?如果没有终极的惩罚,恶必然横行。人性就是如此。 |
|
期待太高了,没有什么重点,无论是从情与法,还是罪犯与家人都找不到作者想要表达的什么。不过在亚洲做父母的,孩子犯了事谁都难以逃脱“下跪”。 |
|
“我叫我们里面的工作人员带着行动电话到他大体旁边的时候,拨通电话给他的母亲,然后把电话放在他的耳朵旁边,在火化前让妈妈跟他说她想说的话。” |
|
看评论一开始就先入为主,那就不要看,我觉得这片并没有先入为主 |
|
只見識過公審公判大會的嫌此片不夠深刻,真是奇觀。好像這些死刑犯自己和家屬都是理性通達,隨時可以抽離自己身份的困擾來面對鏡頭為公眾普法獻身,還泰然自若地給自己來一個觸及各學科門類的大分析。吼“受害者及其家屬 Lives Matter”的就更不用提了。其中提到的死刑犯的身世、經歷,“利用制度來自殺”這樣的作案動機或應訴心態,還有錯判案件涉案人的經歷,和他們與確實犯了罪的犯人的互動,都在折射出一個認同死刑的社會是如何與死刑互動,讓這個不合理的設置繼續得以存在。還有太多讓人感到衝擊的細節,就像任何尋常的東西放到了這個場景裡,都會發散出不同的意義。 |
|
74.52 |
|
75分 |
|
【2.0】 |
|
第二个例子印象深刻,一个儿子砍杀了自己的父亲一百多刀,但并非所谓十恶不赦的人,又是一个被家庭教育毁掉的孩子。 |
|
杀人偿命,受害者无法发声,我不会共情杀人犯,我也不是他的律师和家人不会站在他的角度为他辩解洗白 |
|
算是為台灣廢死運動的背書作品,但觀感還是超出預期,通過關注三例少年犯罪案件來討論司法問題,記得在台北的時候也有和精靈同學討論絕歌,少年犯罪背景並沒有那麼簡單,僅以北捷無差別殺人案來說,鄭捷為什麼做出慘無人道的選擇,背後有著多方面原因。片子嘗試從人出發,通過律師、家屬等多方面訪談,試圖還原出作為人的死刑犯,但相比而言律詩的戲份還是要多於家屬,所以改為《我辯護的被告是死刑犯》會更好些吧。此外本片還談到了台灣的媒體亂象,與惡中的父母跪歉的sence與真實並沒有什麼兩樣,在反思案件同時也要思考病態的大眾媒體對於社會案件的反作用,但我覺得臺灣媒體在兩極撕裂社會下應該不會有改變。
有時在想,為什麼在有些人眼中「殺人償命」的正義大纛與與人為本是站在對立面的,特別是洪慈庸和王琬瑜,我特別不理解。 |
|
[3.5/5.0] 先撇除想殺人這件事,如果有一種百分之百會成功且無痛又免費的自殺方式,想藉由死刑制度尋死的人還會(有必要)殺人嗎? |
|
好题材,台湾的死刑在台湾民间一直备受讨论和争议,近两年也就一名死刑犯被执行枪决。所以很多台湾民众觉得,台湾的死刑更像一种不能减刑的无期徒刑,这在中国大陆是不可想象的。全片阐述了几个死刑犯的案件审查及判决经过,有判了一直没毙的,有判了最后成功犯案的,还有判了也毙了的,都在展示事实,并没有更多引人深思的部分。 |
|
主创人员都没想好要表达什么吧?整部纪录片就是各个死刑犯和相关人员的采访,还是没什么深度的那种采访。 |
|
家人的隐身,鲁莽、暴力和戾气 |
|
没有偏题,相关人物的访谈也都有,面很广不深入。
看标题应该是讲亲子关系,但片中直接素材很少,都是借他人之口。可犯人都伏法了,再提也只是重揭家属伤疤二次伤害,挺矛盾的…
郑捷父母的下跪自然想到"我们与恶的距离",殡仪馆工作人员让母亲和儿子做最后的谈话,办法很感动… |
|
还算客观中立,看到律师说自己有罪真的百感交集感同身受,一个从小缺爱的家庭,当被身边人冷落,就连律师也不再去探望,生命真的没有太多留恋的了 |
|
不太喜欢看这种坏人的纪录片什么的。。。 |
|
提供了一个视角去了解死刑制度。四星主要是因为很难看到这个主题 |
|
死刑犯 A,殺害好友後勒贖。十幾年來,他爸媽經常看望他,一週兩次。這天,媽媽親手給他煎了餃子。老太太戴著帽子背著背囊,如果你在公車上碰到她,以為只是一個普通出行的阿嬤。但她是去探望她的死刑犯兒子。面對鏡頭(看不到樣子),死刑犯A用「火災」形容自己等待死刑執行的處境,每天一覺醒來都像家裡發生過什麼「火災」,好像什麼都沒有了,「我就是沒有未來的人」。
很輕鬆的語氣。他已經替死者、死者家屬原諒自己了嗎?
死刑犯陳昱安,砍殺父親 111 刀。他媽媽怕他出獄後對自己家人不利,希望他被判死刑。關押期間,向廢死團體要錢,他要求換掉不給他錢的律師,換一個會給錢的。陳昱安在給廢死團體寫的信裡提到了他的金錢觀和父母對他的教育,把責任推向他們。
有一面之詞之嫌,但值得參考,科學家和殺人犯都有父母。合格的父母 |
|
三个“儿子” 尚未执行、囚室自杀、立刻执行。No.xxx 采访者与被采访者家庭相似,联系到自己弟弟“会想到踏错第一步之后,可能会踏错第二步。”/法官:“反正他自己愿意死,那判死刑也不为过。”有人利用这个制度来自杀—一种放弃自己的说法。司法应该让人觉得他不是没有救的人。/定谳十几二十几年都没有执行的,还有3人无罪定谳的。从19岁到41岁才得到真正的自由。定谳之后辩护人身份会失去。/棉被里用橡皮筋自缢所以室友没有发现 |
|
這種原創部分一個固定機位就能搞掂的片子沒那麼困難,本來這個內容就被遭人詬病,再配個與內容相關度頂多三成的標題⋯⋯就算給錢都不知道能怎麼誇。整部片子都在採訪律師,正常來講應該叫「我的委託人是死刑犯」。 |
|
殊途同归 |
|
#金馬57# 有些简单 基本是辩护律师视角 尝试剥离身份去探寻更深层的社会原因 |
|
沒有答案,唯有探尋 |
|
三个案例都隔靴搔痒,挖得太浅了。//不过我还是想问:死刑犯有活下去的权利吗?那被杀死的人活下去的权利呢? |
|
台湾最近对于类似死刑犯探讨的片子前有『我们与恶的距离』后有『噬罪者』本质上只是补充了人性的视角,让社会多一些包容性,他们的边缘有人是冲动、原生家庭、或者只是反社会人格,但作为纪录片,确实不够公允。 |
|
是否要废除死刑是个大话题;也想到了张朗朗的口述史文革死囚 |
|
《我们与恶的距离》的原型?三个故事串联起来,反思了原生家庭、庭审纠缠和自我认知多维度的死刑犯的一个过程,虽然很浅,但中华圈又有谁敢拍类似的深度讨论呢? |
|
题材很好,可以弥补一些忽视死刑犯及家属的角度。但是人很复杂,也许犯人自己也不能够很清楚为什么这么做,更何况是旁人。采访旁人其实意义不大,或者说人云亦云,有些浅。深度剖析死刑犯的心理虽然不一定能避免再次发生,但可以让人们稍稍理解一些些。但其实,理解或者不理解,事情也许都会发生。 |
|
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反之亦然。 |
|
需不需要去了解杀人犯的故事,
只是把他们当杀人犯就会比较简单,了解他们作为人的故事后,就会变得复杂。
只有一点我很确定,社会不应该让父母生活在子女的阴影下。 |
|
可以理解議題敏感,基於保護受訪者、消息來源,會很難拍。但是真的太文不對題了⋯建議直接閱讀張娟芬《殺戮的艱難》。不解為何入圍金馬獎。 |
|
也不能说是真正感受了解到什么,但那些人、那样的社会应该有被看见的价值
其实才发现原来这才是真正的与恶的距离(还没看完)
带着几分恐惧
也许这个世界是不可解的
20:49 3/17 2021 |
|
期待了解死刑犯父母的想法,结果听律师讲杀人犯的故事听了一个多钟?现在忽悠大众理解施暴者都专业得能拍纪录片了吗?临了还要入镜纪录片诉你妈的衷肠隔应一下受害者?民主的尽头是反智???那您的坟头就快些长满青草开遍野花吧 |
|
可怜天下父母心,看到郑捷父母那一段哭了, 他就是一心求死 ,为何要找那么多无辜的人陪葬呢。老实讲,作为一心求死的人,听了死刑执行的过程应该会向往的,先麻醉无痛感再死。如果死刑应该有威胁力的话,是不是让人想起都应该心生害怕。 |
|
题材珍贵,拍摄冷静,具有人性。 |
|
既没有从犯人双亲的角度叙事展现悲伤难过,也没有从当事人的角度描写人性复杂,甚至案情都说得不是很清楚 |
|
(三星半)还是当初我看完《我们与恶的距离》以后的感受,对于其他人或公众来说,一死了之是一种结果,更重要的是探究背后的原因和发生的事情,想办法去规避与帮助。
不过确实,作为纪录片,叫《我的儿子是死刑犯》,但更多的却是律师啊、教务人员啊、帮扶机构这种,倒是家庭这方面比较少。单一角度你可以说这是导演的选择,也可以是有失偏颇。 |
|
1.1 标题党不说,影片还是素材的堆砌,没有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