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点长,压缩到2小时内,应当能给4星。本片类型除了“剧情”,还应加上“同性”标签吧,而且本片同性关系的描述处理得非常巧妙,甚至可以说是由“同性”串起了全篇的。 |
|
太干太柴了 |
|
在各种政治或者意识形态与取向标签之外,似乎孩子是未受污染的璞玉,但也只是一厢情愿。 |
|
这是一部很难打分的片子。剧本打磨其实挺精细,对白看似不经意但实际很考究。从一个孩子被另一个同伴无意识造成了意外死亡,这样一个事件,作为一个引子,透析的是成人的世界和多元的社会。导演心很大,命题很广,通过纪录片体般大段大段的对白推进,往里装了很多东西。这是优点,也恰恰是缺点。开篇的三小段长镜头很抓眼球,无论室内室外的镜头调度非常考究,完全融入一个技术流范儿,足以可以视为一部影视教科书。 |
|
《大象》+《杀戮》的故事。视觉风格好像是不经意做出的美,帧帧都想截图,尤其是内景。想隐喻的东西不少,正经不跑偏的挪威社会缩影。每个在崩溃边缘徘徊的人们又都找到了一丝温暖,唯独孩子失去了话语权,唯一的沟通渠道也那么微弱。 |
|
一场儿童事故发生后几个相关的成年人的状态描述,并且用他们的身份职业立场和彼此的关系为内容层层加码。我原以为展现的是文明社会里成年人处理问题和沟通的方式,结果看到照样有人宣称这是极左翼的洗脑作。这对于一个没有以政治立场作为出发点的奢侈的观众来说有点困难。 |
|
#VIFF Giornate degli Autori单元。从发生在孩子间的意外事件出发,检视背后成人世界的社会。很有幽默感但也不够深入。 |
|
北欧幽冥影像 |
|
如果能耐着性子看进去的话,片子还挺不错的,它把挪威社会的缩影放到一起校园霸凌死亡事件中。当一个右派政客的孩子死亡之后,随着多方开始寻找原因,社会的群像开始越来越清晰。片中这样的死亡事件,拿到国内也同样可以超级有共鸣,只可惜我们的电影拍不了这样的题材。这位挪威导演的兴趣点更多的在当事人各方事后的心理上,道德上不停地审视自己,冲突是向内的,最后在未成年保护法面前,国外和国内的受害者心理本质上都一样。 |
|
6.3/10 |
|
喜欢和嫉妒面前大家都喜欢炫耀和刻意讽刺。沉重的少年校园社会议题里面也有很多北欧冷幽默,比如,女儿和右翼人士谈恋爱、全家大为震惊,和同性伴侣吐槽同事、伴侣关心的只是你的同事帅不帅,笑死。 |
|
7.5/10 |
|
7.5/10 |
|
很漂亮 |
|
关于校园伤害事件的,影片长达两个半多小时。虽说是校园事件,但所呈现的并非只是校园,而是社会,甚至就是现时挪威的情形。导演并非紧紧围绕事件本身,而是通过一些无关的枝节,人们之间的看似散漫的交谈,像纪录片一样,将视角触伸向社会。人物的设置上也颇有意思,正好体现了挪威当今的政治形态。人们总是对远离自己的诸多政治正确议题充满热情,却对身边与己密切相关之事冷漠且缺乏正义感。人们能容许同性恋婚姻,却难以容忍甚而阻止与右翼人士的约会。
|
|
太平淡,真的耐不下性子看 |
|
两条线。
杰米死亡的真实情况一层层剥开,悬疑到最后挺让人无话,一方面震撼于少年们的成熟度,另一方面这样的感情因素还多层次的感情寄托关系又让人无语。
另一条围绕杰米死亡前前后后各种各样卷入其中相关人员的对话里,他们不停的针对各种论题说个不休,教育、党派、性取向等等,听他们的讨论很大的感觉是过分强调“平权”而将话题逼入死胡同。当然话题不重要,背后的人物困境是看点。
听他们讨论会让我想起毕赣,会觉得毕赣电影人物里始终独自,并凭借个体的美丽与哀愁来感染观者,这部电影互动感就很生活气。
两条线关键性上并不是时时刻刻都相贴紧密,让我觉得有时候是为了表达而表达。摄影朴实无华;剧情还算不错,慢是慢,但有转折和不错的出口;台词挺有滋味。北欧整体风格的冷里怎么让我时时刻刻感觉到情欲的挑逗?是我的问题吧。 |
|
这么长时间,罩上个红色滤镜真不是什么好主意 |
|
2/4 6/1 |
|
切入点很新颖,小孩子之间的微妙情感往往是成年导演会忽略的一个点,但是真的请不要小看了小孩子,他们的idea往往出乎你的想象。刚开始以为会是一个典型的北欧式推理,因为成年人的过错导致的这场悲剧,后来发现是我想多了,其实本片的主角就是孩子本身。
充斥着让人很舒服的北欧色调以及恰到好处的BGM\\主角Lykke是个很美的小姑娘\\片子中还涉及了一些LGBT和挪威政治的隐喻\\片头和片尾的学校操场慢镜头是片最佳。 |
|
居然有人拍电影想让政治意识形态和解,瞧瞧那些右翼多么自大迷人甚至自负到可怜吧,最终竟然为了爱情淡化掉意识形态。把政治融进肉身的人更渴望一个纯粹的肉身,丧子之痛就是用来唤醒的。我也不知道明天醒来我还能不能看懂自己写了些啥 |
|
导演关于社会议题的私货有点多了,并没有和主体很好地融合在一起。 |
|
缜密的对话宛如探索人类的论文,一件孩子之间的失误至死事件能够把每一个相关的人面面俱到都讲清,虽然没那么认可但也不失为电影的一种可能性。好几处镜头非常喜欢(开头、11分、30分、1小时21分),配乐轻巧出色。 |
|
#76th Venice#威尼斯日 借儿童校园事件展示成人社会缩影 着重心理描绘 构图对白考究 |
|
6.7 表面的悬疑事件充满了成人世界的问题,但内核更像是爱情电影……同时也抛出一个问题,出柜的同性恋究竟可以外放出多少自己的气质? |
|
画面不错,就是这个故事实在太长了,如果做得再精简凝练一点,那会更好。 |
|
“我也只是想睡觉,想瘦!”多么暖心的回应啊。整出戏我们(不包括我)可以说挪威人太执着,是的,这类事件是很大的事,但我们这里往往会追根问底责任分明甚至举一反三再上头条接着就没有接着了,戏中所展现的景象却比我们所理解的更更深层次,更更发人深省,其社会伦理和人性挖掘,甚至在政治立场上左右翼的既有开放性讨论也坚持对立等等,显得我们的社会常态很二元!我们想想,正正是他们这样的价值体系才维持一个良好的文明社会,当大家都想做那个自认为“对”的事,这个“对”的事,是否整个社会基本一致呢?是否与整个世界的普遍价值观一致呢?在我们这里其实更应该好好思考的,特别是今天的我们举国上下前所未有的“一致”!是祸还是福,未来的历史会有评判的。 |
|
儿童节快乐【挪威语男教师很雷人 |
|
3.5评分略低,不缺乏是一部佳作,和印象里的北欧三国冷淡风多出了很多温暖镜头,但两个半小时里所观察的却是导演格局局促的一方面,没提炼出太多高文明社会所带来的反思... |
|
3.5 可以再精简 |
|
《当心小孩》,当小孩不小心搞死小孩,法律上无需偿命,但是学校、双方家长、当事方小孩会是什么心态呢……
157分钟慢慢看这个挪威片,一开始还以为是悬疑犯罪片,结果还是回到欧洲慢热文艺片探讨人心,看完真的需要耐心……
|
|
标记 |
|
看电视剧一样了 |
|
耐心看完还是可以.一场意外引发的各种思考,不过这个时长再加上拍的太沉闷了.观影体验差. |
|
最后归于热闹的操场…… |
|
国内有多少这种题材可以搬上荧幕啊 可惜看不到。 学校不是什么天真浪漫的场所 而是一个微型社会 这里出现的所有事情在孩子身上都带着更强的冲击力。 |
|
有点不太好看完 |
|
2582 Time:2020-8-8 |
|
imdb 7.5 |
|
很暖的色调 讲一个很冷的故事 人间冷冷 |
|
Barn |
|
68/100。捱过漫长的两个半小时再稍加回味,倒觉得整部电影有种哈内克的调调。从一起校园里的意外死亡事件入手,展开了一幅围绕着几个家庭中各色外凸与内在矛盾的全景画,整体冰冷的气质与时不时出现的奇特配乐给整部电影笼上了一层神秘又诡异的氛围,在影影幢幢的刻画中体现出了一种沉浸式的人性浮世绘。但是我依然觉得对于这些丰富素材的处理显得十分笨拙,结果是尽管拉了可怕的时长,但对各种现象的呈现却依然十分表面化,带给人的感觉如同结尾致敬《隐藏摄像机》的影像呈现那般匆匆掠过,毫无印象可言。能稍稍给人带来一些记忆点的,恐怕是北欧男人们不同于其他所有地方男人的气质了。 @2021-04-07 20:28:52 @2021-12-23 01:26:31 |
|
这算是北欧社会横切面的写照吧,我在想一个问题是否能和一个政治倾向不同的人在一起呢~~~ |
|
文本密集精巧,几乎面面俱到。 |
|
最近看过的长片里最喜欢的一部 小孩的死亡之后的所有故事 周围人情感的逐渐淡漠 政治相悖的结合 反社会意识的相恋 一切都在挑战认知但其实无人会介意 社会宣传的所有都逐渐式微 足球场的固镜变迁即人心的拆迁重建(这一点很喜欢 构图中的人永远居于下方指向非主体中心的视角形态 喜欢喜欢 |
|
一些镜头和对话挺有意思 |
|
片长有压力,台词很频密,情节挺简单,反思成核心。 |
|
人是复杂的 不是吃饱穿暖就可以的 哪怕只是个孩子 问题不是单一的 家庭 学校 社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