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把难民变为艺术品,整体有些概念先行,本质上和代孕、“微服私访”打工人、人骨艺术等一样都是阶级剥削。资本早就不满足于在利益分配环节剥削了,他们要把人从物质到精神统统吃干抹净才会罢休。男主赢了,艺术家赢了,无数难民依然水深火热,什么都没有改变。 |
|
明显比少年的你和醉酒计划高一个档次。电影示范了如何深挖一个社会新闻精加工后再呈现的案例。
这部电影的符号太多,值得挖掘的点也很多。导演哈尼耶展现很丰富。阿里先生身上的标签很多,难民和艺术品是两大主要线索。然后分别按难民和艺术品之间着力,引发很多反思。他对艺术品,艺术品交易,人的物化反思不输前几年的瑞典电影方形。在难民线索中把难民和西方收留者又做了艺术品和艺术品赞助人做了镜像对比。难民对西方又爱又恨的部分很像波兰电影冷战,比冷战厉害的还加入了本国网络粉红的视角。非常难得一见,导演对每个主题深入的挖掘呈现。
在2020年的新片中反思社会现象的电影不多,这部电影算精品。 |
|
3.5 结尾那段有方形的味道 |
|
很有趣的电影。“难民成为艺术品”的理念呈现远远大于叙利亚问题的涉及,后者更像一个噱头,相信会给本片带来不少口诛笔伐。而成为争议被讨论,正应证剧中艺术家所说“在系统里被骂不可怕,最怕的是没人讨论”。这也恰恰是冰雪聪明的女导演走得很顺的原因,她的上一部作品《美女与猎犬》就是影展标配(手持,社会女性议题,章节叙事)。同时造型艺术在本片里展现相当融洽。值得持续关注。 |
|
无用信息,巴黎现在就有banksy展 |
|
有着主竞赛级别的创意,执行起来就成了俗套的三流爱情故事,不见了创意时的高级。如果能像《方形》那样展开,这片子才能像在难民身上纹签证那么艺术。 |
|
77th Venice地平线。看完之后其实最想听罗翔老师讲一遍这个片子里面的法律问题【谁能求罗翔老师讲一下……】,导演设计了一个绝佳的多重吊诡的当代艺术场景,单讨论其中的各种层面和相关作品就能写篇很刺激的论文了。但是导演编出来的这个稀烂的狗血故事实在倒胃口,但仍然能靠着最后非常精彩的大反转拉回及格线——这个反转无疑是三大主竞赛级别的,最妙之处在于它的成立是建筑在剧作及影片整个当代艺术讨论的基础上面,而且极好地利用了(国际电影节观众的)定型想象和偏见。被打到地平线是有点可惜了! |
|
终极的物像化让他终于跨越了国界,却只能游走在静物的长廊,回不去苦难却温情的过去,也进不了安逸而金迷的未来。人不是东西,但有些人和行业真不是东西,难得一部聚焦当代议题的电影在愤世嫉俗的同时还充满睿智,只是手法上没有2017年瑞典的The Square精妙。 |
|
影片讨论的人权问题很有意思,因为爱情在国内丢掉自由,献身艺术在世界丢掉自由,本该最能证明人权自由的两样东西却是让自己差点陷入万劫不复的原因,讽刺的是不管国内国外,道貌岸然之人的面目都一样。摄影很有设计感,很艺术,角色刻画差不少,结尾也落俗 |
|
穿孔雀蓝真丝睡袍的他和一只猪是没区别的。这片就完整证明一件事:人是可以被彻底物化的,在艺术家眼里是,在杀人犯眼中更是。 |
|
在核心概念、甩出问题方式、道德性与情节通俗性的考量上,竟然都比隔壁的《方形》要好...但爱情线确实废话太多,整体综合起来还是差上一阶。好的方面是给出了叙利亚难民题材2.0甚至3.0的走法,拥有难得一见的绝佳创意,不再停留在“重现苦难”的层面,而是从观念艺术的生产/展出机制与对其的多重反讽切入,戏谑的、遍布情节反转与道德困境的;每个scene也都摄制地非常精细,处处彰显人-艺术物化-媒介化的关系。虽然给人体感,仍是把当下世界撕裂如野生动物园般的种种复杂问题,用圆滑聪明知识分子视角与高度形式美感,摆设开来,但也已经不错了。尤其值得称赞的是结局,历经双重反转,以一种“虚假”的古典爱情童话方式收尾,却与现实中的叙利亚社会图景形成了最终的悖论。 |
|
艺术场景还可以。里面有很多想讨论的热点话题,可惜了都是擦边球让整部电影浅了,部分连接有点问题,男主老妈在Syria那么苦逼,男主最后放飞了自我?艺术的一批… |
|
望尘莫及地优秀 |
|
【突尼斯】如常讽刺艺术“界”秘辛和病象(男主的暴走神似《方形》一跳桌),再加上对难民话题从一而终的映射;对撞起来不突兀,反而有了新的火花和态度- - 直指冷漠、窥奇与伪善,“皮”是卖艺,但如今却逼着卖身。节奏行进得舒服还因为它不仅仅是聚焦总是被展现的困境,也有被分离着爱情或突然而起的诡异幽默;当然做出纪录片就很出彩了,能加工好这个材料是锦上添花。 |
|
讽刺西方体制和文明 |
|
讽刺力度相当不俗,作为人的艺术品和作为艺术品的人,在荒谬的世界中有着截然不同的认同感。在最后二十分钟翻了两转,十分过瘾。 |
|
给一个四星鼓励一下,毕竟比《方形》通俗易懂很多了,很巧妙地融合了在欧州几个热门的议题 - 艺术品、难民、身份与生存以及人权,男主角自然也配得上地平线最佳男主的奖 - 把一个心思既单纯又复杂的叙利亚男子演的活灵活现的 |
|
画框、电脑屏幕边框与镜框,在景框之间反复游动。或许电影中并没有那么剥削,但电影倒是拍得非常剥削。 |
|
难民版黑色维纳斯,以难民身份在后背纹上申根签证,成为艺术品,成为商品,成为物品,便获得了游走四海的自由,以艺术的名义,这是生而为人的奢望。这个点子只有天才才能想到。 |
|
商品比人更易流通,将叙利亚难民的身份问题和艺术炒作联系在一起,挺讽刺的选题,可惜还是太温和了,感情线的处理更显俗套。 |
|
题材倒也确实适合威尼斯,说不定还能拿去隔壁双年展放放。不过尽管有真实原型,电影却依然像是导演当年在同届戛纳看完《方形》《木星之卫》《快乐结局》后总结的观后感。作为一部典型电影节“欧元布丁”,它自然少不了那些包装性的镜头语言(虽然也不算多),但最后的结局竟然是heist片式的,配上贯穿全篇的爱情主线,整体上做到了雅俗共赏。电影最后抛出的问题是:有自觉、用于自反的剥削还该不该被批判为剥削?如果存在正当的剥削,那么什么样身份的人才有权以什么样的姿态进行剥削? |
|
我喜欢这个故事。 |
|
那些难民,除了自己的背,再没有别的东西可卖了 |
|
「边缘政治」下「边民」不过是在不同文化语境下的「观赏品」,或者作为「难民」,或者作为「艺术品」。 |
|
很特别的切入点,应该更充分挖掘 |
|
还挺有意思的主题,社会议题性很强,但同时也保留了一丝娱乐性。关于难民、当代艺术、个体自由、阶级和歧视等多层次的讨论,任何一个面展开其实都值得好好分析了,最后综合到一起完成度还是可以的,就是最后落到爱情这一点上反而有点落俗了。 |
|
第93届奥斯卡奖最佳国际影片提名名单:《酒精计划》丹麦、《艾达,怎么了?》波黑、《少年的你》中国香港、《集体》罗马尼亚、《贩皮之人》突尼斯。—— 可惜我喜爱有加的《阳光普照》落选了!个人看过的入围短名单作品还有《亲爱的同志》《江湖医生》《我们俩》《名侦探赛大爷》《太阳之子》,都比这部《贩肤走卒》来得喜欢。—— 呃,今天才突然发现豆瓣2021年第93届奥斯卡金像奖的奖项页面和颁奖典礼条目都消失不见了。 |
|
三星半,有亮点也有争议,品质上不输主竞赛,疑似是因为排片保守降级到地平线的,盲压地平线有奖。 |
|
话题性真强,从政治的角度,欧洲难民的角度,艺术的角度,各种角度都可以引申出很多话题。但其实核心还是个通俗剧爱情故事。 |
|
2.5
一种自鸣得意的市侩感 |
|
五部奥外候选补完,这部毫无疑问是最差的。问题在于导演的掌控能力,拿着一个噱头十足的题材,却没有明确的探讨目的,所有议题都是蜻蜓点水般带过,符号也仅限于罗列展示,以至于还要拿完全多余的亲情和爱情线填补剧作的空洞。最终呈现的,就是既不类型也不作者的一锅乱炖。结局的反转更是画蛇添足,完全消解了之前的批判性。 |
|
这种打脸打到位的7分,《不要抬头》那种政治正确堆砌得很低级的就7.6分。唉... |
|
没有美学,只有伎俩。贫瘠的影像和想象力,让意义丧失意义。 |
|
艺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 |
|
sam背后长痘痘的时候,艺术家生气地冲过来带sam去做手术,展场上挂起“展品正在修复中”的牌子xs(完全没认出莫妮卡贝鲁奇…)(情节emmm) |
|
难民成为艺术品 西方文化的窘境 |
|
前作是对女性关怀,这作是对第三世界国家难民的关怀。像方形一样对当代艺术的解构与重构,商品与艺术这一概念也在电影里有待重新定义。 |
|
5.5/10。让我想到金棕榈影片《方形》,同样是政治与艺术的结合,方形各方面完爆此片。我个人原因,觉得男主眼神是没有戏的,整个人像具空壳。故事太关注在小情小爱上了,幼稚的男人抢女人戏放在政治表达下显得更幼稚了。让我稍微兴奋的是有花纹的猪的出现。 |
|
难民出国再回国的设定有点意思,但回国的动机没看明白。男主真的好像马尔基西奥。 |
|
本片的现实意义大于它的艺术价值,因为它涉及到人性尊严和种族歧视等社会问题。但它也确实引起我们对艺术品载体相关问题的思考:(1)艺术品能否呈现于人体皮肤之上;(2)这样艺术品的所有权归属问题;(3)所有权与人性尊严之争。不知道瑞士对此是否真地有相关法律规定,但通过本片男主的表现,我们确实看到了他在展览过程中的屈辱感。虽然男主通过贩卖自己后背的皮肤改善了自己和家人的生存条件,最后也抱得美人归了,但他如果没有一个“难民”的身份标签,不仅艺术品无从谈起,社会无从责难,他也就不会有那种屈辱的心理感受。当艺术品凌驾于人性尊严之上时,这样的艺术合理性何在,它的价值又当几何?这的确是个值得我们思索的实践伦理问题。最后如果我们不考虑所谓的骗保问题,通过培植男主的细胞重建艺术载体的皮肤,确实是一种解决之道。 |
|
叙利亚危机的一个延申点,话题性十足,结尾的反转耍了一个小心思 |
|
总算看到了正确的版本 |
|
男主从裤子里掏出的东西和我预想的相去甚远。 |
|
剧作强反转,用很多隐喻,讽刺艺术体制,讽刺权贵通过钻漏洞牟利,呈现财富差距、战争、恐怖主义,很用心了。一个bug,ISIS不会否认Sam死了吗? |
|
两星半,偶有名场面,比如拍卖场上掏出耳机线吓得满堂精英权贵四散奔逃。成就赶不上鲁本奥斯特伦德是因为不能做到完全抽离,弃绝不了烂俗的人物关系。而达不到及格的原因是最初男主受政治环境的压迫选择逃亡,但他在西方经历了身体被商品化人格被资本抹除之后来处就成了快乐老家,然后结尾还在此之上编了个特别离谱的反转。 |
|
Masterpiece警告⚠️它真正有趣的是大量融入的轻微广角畸变、失焦、反复地折射和反射、假分屏,乃至真的会卡的Skype画面,在形式的探索上走到了极端(兰斯莫斯和奥斯特伦德看了会流泪的那种)。然而这个故事线是什么鬼。 |
|
完美的策划绝佳的创意,但是主线上的爱情稍稍落入了俗套。主题若能更展开便向佳作就更迈进了一步。 |
|
与《方形》有共通之处,在今年的奥系影片中,可算上佳之作。 |
|
高级的难民题材,结合了身体、国别、商品与艺术品、当代艺术批判等丰富的话题,有点像前两年戛纳金棕榈影片《方形》。不过,用爱情线来贯穿全片叙事的做法比较俗套,无法在复杂的话题里提炼出一针见血的观点态度,尽管以一个耐人寻味的剧情反转的结尾告终。作为入选今年奥斯卡最佳国际影片的最后五强,这再次证明了难民题材在当下炙手可热的程度。 |
|
为了逃离水深火热的故土甘当艺术家手中的展览品,丢掉身份尊严来换取温饱安定,看客的眼中只有刺青的“意义”,却从来不会关心皮肤下的脓包,他们把他当成人权商品拍卖,心底却仍然戴着恐怖分子滤镜。电影彻底揭穿精英白左的虚伪面孔,把欧洲难民题材玩出新花样,结尾多重反转,最后一反转稍显多余,如若结局停在萨姆被爆头一幕,震撼力和讽刺性会更强。 |